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广)是中国广告一级企业、本土最大的综合性广告公司,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广告行业唯一的“中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省广大堂展厅的墙壁上,用结绳记事方式记载着省广30年的辉煌。其前言为中英文对照的《光荣与梦想》与结绳记事的创意,均出自省广副董事长、执行创意总监丁邦清之手。
丁邦清办公室的窗台上摆放着两盆翠绿的植物,还有一只气势神勇的华尔街金牛,靠墙的一排柜子里尽是书籍,另一排柜子里陈列着奖杯、奖牌、评委证书和客座教授聘书。丁邦清曾经在大学任教多年,进入广告业十几年,提出了诸多独特的见解,同时推出了很多成功的品牌案例,他为自己赢得了声誉,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多次出任广告大奖、营销大奖的评委,被一些大学聘为客座教授,2008年他被中国广告协会评为“中国广告30年30人”杰出人物,被授予“中国广告30年突出贡献奖”。如今,圈内人提起丁邦清,都习惯尊称他为丁老师。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家政策有所松动,中国广告市场对外开放,外资涌入,客户服务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告业正在还原其智力产业的本质特征。当时省广的总经理“求贤若渴”,七顾石榴岗(丁邦清当时任教的广东商学院所在地),请丁邦清“出山”。据说,游说六次皆无功而返,他再一次驱车前往丁宅,适逢大雨,路面积水盈尺,汽车死火,他索性跳入泥水中推车前行。丁邦清终于为他的诚意所感动,出任省广策划创意局创意总监。
省广战车
当时,中国广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迎接市场挑战,省广尝试着业务转型。1996年,当时的中国制冷业巨头春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策划广告代理招标。广告总代理比稿,这在中国还是破天荒第一次。省广参与比稿的任务,自然而然落到了丁邦清的肩上。丁邦清带领员工到白云山军事基地“闭关”,切断电话,屏蔽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不分男女,每天早上6点起床,凌晨1点才休息。深厚的理论修养,加上丰富的想象力,23天后,丁邦清主持的春兰策划案“头脑风暴”在千里之外的江苏一举夺标,合同金额高达9300万元。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整体策划广告代理案。省广由此成功转型,成为中国本土第一家代理总体策划、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新型广告公司。省广从1996年到1998年服务春兰,恰恰是春兰最辉煌的几年。
两年后,中国境内第一次广告“世界大战”爆发。广州本田面向全球广告招标,包括很多著名的跨国广告公司与本土知名广告公司共有20家参与投标。此次比稿分4轮,前后长达3个月。省广再一次用“闭关”方式启动“省广战车”。丁邦清说,每一轮比稿都相当于剥一次皮。不过,狭路相逢智者胜。4轮比稿下来,广州本田经过科学、严格的考核评分,将独家广告代理权授予省广。省广也由此涉足汽车行业,塑造了自己在汽车广告代理领域的专业形象。当时业内人士评价说,省广此次比稿获胜,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省广成功转型,证明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已经完全拥有与外资广告公司较量的实力。而此次比稿主办方广州本田对省广的评价是:熟知国情,市场调查能力强,拥有一流的策划人才,项目团队人员配备完整。
省广通过不断提升创意水平与服务水准,一次次PK,与诸多本土广告公司PK,与外资广告公司PK,赢得了一个个大客户:长虹、小天鹅、中国联通、创维、华为、水井坊、美的、中国移动、三金西瓜霜、仁和、万科、金六福、鲁花……因此中国广告业流传着“省广战车”的说法,意思是省广竞争力强大,锋芒毕露。在激烈的竞争中,省广快速成长,成长为中国本土最大的广告公司、中国广告业的扛旗者。很多客户慕名而来,把广告业务委托给省广。
创意制胜
岳云超毕业于某名牌大学广告专业,曾在省广实习,而且就在丁邦清所带领的项目组。对于他来说,那是一段紧张、新奇而又刺激的经历,晚上经常加班,连做梦都在想广告词、想标题、想创意、想方案。他对“丁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很严谨,很认真。
结合广告最新的创意理念与实战案例,丁邦清撰写了《广告创意》一书。这本书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中国广告学通用教材,被列为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受到普遍欢迎,不断再版。他在这本书的前言中写道:“广告代理公司赖以生存的关键是广告创意。历史上,广告公司的出现是从媒体购买开始,但是广告公司的发展与成长却是因为广告创意。广告代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广告创意能力。因为再好的市场调研,再好的广告策略,都是幕后的东西,只有广告创意才是在舞台上展现的,才是冲破冰山露出海平面的,最终与消费者发生真正沟通的。创意是广告的灵魂,没有创意的广告就没有生命力与感染力。同样的市场调研,同样的广告策略,广告创意水平不同,广告效果就会大相径庭。广告创意最能够体现一个广告公司的实力与水准。”
在省广有个关于创意的共识:创意就是创造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与品牌意愿,广告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销售。对目标消费群没有感染力的创意,不是好创意;在目标市场没有销售力的创意,不是好创意。一个好的创意必须兼具感染力和销售力,要让感染力和销售力合成一股力量迸发出慑人的光芒。
省广每周五下午都有专场培训—“咖啡心情”,请各路广告高人演讲,而演讲涉及最多的是创意话题。丁邦清说,广告业属于创意产业,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意力,无论是产品包装的创意、电视广告的创意、平面广告的创意、广告语的创意、活动营销的创意、终端展示的创意、媒体创意等等,都必须具有感染力和销售力。创意给品牌赋予生命,给产品赋予活力,给营销赋予精彩,给广告赋予灵魂。
如果说,省广展示厅里陈列的597项国际、国内大奖奖杯、奖牌,包括莫比广告奖、伦敦广告奖、艾菲广告奖、中国广告奖、华文广告奖等,是省广创意专业水平的见证,那么,与省广合作时间十年以上、业绩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的诸多企业客户,则是省广把创意力转化为销售力的另一个见证。
与狼共舞
日本电通株式会社是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1973年广告营业额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当时它的国际营业额仅为其营业总额的5%。这个有趣的现象说明了一个道理:在本土立稳了脚跟,才谈得上走向世界!
1992年中国广告市场部分开放—“狼来了”,2005年中国广告市场完全开放—“狼都来了”。而省广则见证了中国广告市场开放的全过程,自从在广州本田全球招标的广告“世界大战”中初试锋芒,省广多次与跨国广告公司直面竞争,且频频得手。在省广“与狼共舞”的过程中,丁邦清的感悟是:“如果把狼消灭,羊就会生病。有了狼的追逐,羊才会更强壮,奔跑得更快。如果每天都与狼一起较量,就会成为狮子。”当年与省广同时诞生的17家国有广告公司,在国内广告市场的风吹雨打后,大多泥牛入海,“朋辈沦陷”。
丁邦清对于中国广告业的残酷竞争也是深有体会。他认为,每个人只有一个脑袋,如果想做得更好,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比如比稿竞标,比奥运会残酷多了。奥运会比赛第二名、第三名还能拿个银牌、铜牌,而比稿只有第一名,其他的都是‘尸体’,只能陪葬。”至今,中国广告业走过了“低起点、高速度”的发展过程,现在广告行业已进入正常的发展阶段,但竞争会更加激烈,会有更多的兼并整合。省广没有海外身份,也没有海外资金的支持,更没有海外总部给与的客户……对本土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消费习性的深度把握,对与中国市场相吻合的国际化经验的创造性吸收,学习得更快,进步得更快,创新得更快,是省广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也是省广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目前在中国广告业前十大策划创意型代理公司中,除了省广,清一色的是外资公司。在很多大型企业举行的全国性品牌代理投标中,参与投标的常常只有省广一家是本土广告公司,其余的都是外资广告公司。在中国广告业已经完全开放的今天,省广一直在提高国际化的创意水平、强化本土化的市场意识、打造系统化的品牌工具、构建全国性的服务网络,提升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品牌传奇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省广总结自己的实战经验,提出了品牌导航系统,探索品牌建设的路径与方法,以更好地服务国际、国内品牌。丁邦清以学者身份进入广告业后,就一直在探究品牌成长的规律,帮助很多品牌书写了传奇故事。
从1996年起,丁邦清和省广团队先后深度服务过海天味业、长虹彩电、春兰空调、小天鹅洗衣机、容声冰箱、丽江花园、广州本田、水井坊、星河湾、太极曲美减肥胶囊、三金西瓜霜、金六福、美的、仁和、万科等赫赫有名的企业,为中国整合营销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
丁邦清还出版了品牌学专著《品牌成功链》(机械工业出版社),探索中国品牌的成长规律,创造性地提炼出品牌成功链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在丁邦清的眼中,品牌成功链包括名称、包装、产品规划、广告传播、活动营销、终端建设、品牌核心价值、品牌管理等多个环节。他认为,成功,长久的成功,需要系统的支持、有机的整合、科学的规划、高度的链接。这是他对自己十几年来营销实战与理论研究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探索与思考的角度有了新的变化:从广告层面转向品牌建设层面,从广告商转向品牌代理商,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由品牌运作转向自主品牌创造。
丁邦清和省广的世界,在与时俱进中,愈加辽阔。
对话
强者恒强:由“三专”到“三赢”
■文/本刊记者叶文东发自广州
与时俱进
《新营销》:在激烈的竞争中,省广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丁邦清:省广成立于1979年,正是中国现代广告业诞生之时。我提炼了八个字形容省广的发展历程:“与生俱来,与时俱进。”30年来,与省广同时成立或随后成立的广告公司,大多数已经消失了。《诗经·大雅·文王》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省广的文化基因就是创新。在每个阶段,省广都是领跑者,起码是领跑者之一。省广先后自发地进行了几次比较大的战略转型,通过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实现专业化,才确保了业务不断增长,始终走在行业发展的前端。
外资广告公司刚进来时,我们与它们的创意、策划差距很大,但现在,就某个广告作品而言,是很难从创意、设计、表现形式上加以分辨的。几乎在每个节点上,我们都非常注重创新。那些已经消失了的本土广告公司,就在于它们没有迈过创新的坎。
《新营销》:30年来,对于省广来说,关键的转折点有哪些?
丁邦清:总体来看,省广与中国广告业的发展轨迹是一致的。省广最早属于国有体制,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外资进入,双方展开交锋,但本土广告公司只能以大刀长矛应对来福枪。在当时的情况下,省广必须加快专业化步伐。从1994年到1996年,省广进行了业务转型,成为中国第一家全面代理总体策划、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新型广告公司。到了本世纪初,第二次改制成功,产权明晰的省广吸纳了大批人才,省广进入了良性健康的发展阶段。
《新营销》:如今媒体日渐碎片化,这对省广这样的综合性广告公司有何影响?
丁邦清:不管做人还是做事,省广都不太急功近利,用我们安徽老家的话说就是比较“长远”。我们和媒体除了商业上的关系外,还有30年的深厚友情。如今的媒体越来越专业化,高度细分。这种“碎片化”意味着高度细分之后的二度细分、三度细分等等。从业态来说,广告主面临着太多的选择。选择太多,绝非好事。以前,媒体很单一,与企业的关系像是指腹为婚,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现在却是选择过剩,成为了一种痛苦。比如打电话,如果不是人工接听,可能几分钟以后还进入不了正题。再比如去吃饭,吃中餐还是吃西餐?如果吃中餐,是吃川菜还是吃粤菜?吃海鲜,还是吃别的?结果做了20多项选择,还没有点到菜,实在是很麻烦。对企业来说,选择过剩意味着两方面的痛苦:一是广告费用有限,但可供选择的媒体种类是无限量的,因为新媒体层出不穷;二是企业决策者的精力和媒体专业知识有限。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于是,很多企业将广告媒介业务交给广告代理公司,不管在国外还是在本土,这是一个大趋势。作为广告传播的专业机构,广告公司承担着对媒体的研究分析和评估等工作。因此,广告公司的媒介人员、策划人员必须时刻关注媒体,帮助企业对媒介做出评估,选择媒体。
《新营销》:省广以什么样的模式为品牌提供服务?
丁邦清:在省广,每一个品牌都拥有专门的品牌服务组。在品牌小组之上有品牌事业部,在事业部之上有公司的支持平台。省广的品牌操作流程实行三级负责制,贴身跟进,资源整合,分工协作。这种模式,省广是首创者之一。外资广告公司是按照流水线程序设置品牌服务架构,最初我们向外资广告公司看齐。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样做会水土不服,效率不高,环节太多,信息失真。比如在海报上改一个字,都要经过很多程序。我们现在采用的服务模式已经被广告业普遍采用,很适合在中国运用。
专业化分工
《新营销》:媒体细分以后,对广告公司的媒介人员是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丁邦清:媒体细分,广告公司的媒介人员也相应地在进行细分,实行专业化分工。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广告公司的策划、设计、创意等主业与媒介逐渐分离,形成相对独立的作业单元。有的广告公司把相应板块的业务分立出来成立一个公司,单独运作。这样,媒介工作的技术含量就增加了。省广把属下所有公司的媒介部门组成了一个媒介作业联合体,叫做三赢传播,经营理念是实现企业、媒体、广告公司“三赢”。凭借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媒体资源、公司专业资源的联动,为客户提供媒介研究、媒介策划、购买、监测、公关等专业媒介服务。
《新营销》:在与国外广告公司交锋的过程中,本土广告公司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丁邦清:市场经济有个天然的“马太效应”,大者越大,强者越强。就像有钱人越来越有钱,当然不排除某个富翁突然破产。但从整体上看,是强者恒强。在专业化方面,省广的目标是“三专”:专注、专业、专家。只有专注,才能专业,最后成为专家。省广和国外广告公司比,各有优势。就媒介经营方面,本土诸多的中小型广告公司肯定会丧失与媒介有关的代理业务。因为没有钱,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业务方面没有量,拿不到媒体的优惠折扣,这些都很现实的问题。媒介公司是需要大量资金作为财务支撑的。大型广告公司的媒体采购量,在旺季或者特别的采购时段,可能需要5000万元或者更多的资金作支撑,而客户是不会先给钱的(除了中央电视台)。那些中小广告公司无论在广告主还是在媒体那里几乎没有话语权,没有议价空间,没有业务规模,日子自然难过。
《新营销》:仅从广告策略角度来看,省广的“三专”是怎么体现的?
丁邦清:做策略就像下棋,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至少要能看到三步棋,最好是看五步。对于多数企业,我们一般会做出3年策略。以汽车行业为例,在针对拥有第一辆车的年轻消费者做创意时,我们会从消费心理等方面考虑到他们购买第二辆车的行为。诸如此类。省广的“三专”—专注、专业、专家,主要体现在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主业,专注于某个行业,如汽车、房地产、家电、通信IT、快速消费品、医药保健品、服务业等,深入研究行业特征,成为行业的行家,至少不外行,而在品牌整合营销传播方面要成为专家,结合起来就是“产业行家+品牌专家”。
《新营销》:随着很多企业致力于专业化,广告业务也在相应细分,你对此有何看法?
丁邦清:的确,有人专做互联网市场,有人专做户外,等等。但是,有人做细分,自然也需要有人做整合。比如做汽车,有人做零配件、做轮胎,肯定要有人做整车,这很正常。省广作为一家综合性广告公司,虽然某一块业务的得分不一定是最高,但综合分是比较高的,这就是市场化的整合效益。省广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创意和策划,其次是媒介代理方面,最后是自有的户外媒体。
《新营销》:新媒体不断涌现,对于传统媒体的广告价值会不会造成冲击?
丁邦清:2007年,互联网成为英国第一大媒体。同时,各种稀奇古怪的新媒体、新媒介层出不穷。有人在的士里开发广告,有人在厕所里做广告,还有很多广告形式是前所未闻的。从广告传播价值的角度来看,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被新媒体、新媒介冲击是肯定存在的,但取而代之的可能性不大。虽然新媒体、新媒介正在细分,但传统媒体也越来越专业化,以《新营销》为例,具有清晰的杂志定位和读者定位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广告主最关注的是广告是投给什么人看的,预计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传统媒体要挖掘并发挥新媒体、新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稳固自己不可取代的地位。要稳固自己不可取代的地位,必须有自己不可取代的优势与价值。
丁邦清年度代表作
1996年,服务海天味业,见证了海天味业成为中国调味品第一品牌的成长之路。这是丁邦清提供系统服务的第一个品牌,从商标、包装设计到整合营销传播。
1997年,中国家电行业集中爆发营销大战,长虹彩电、春兰空调、小天鹅洗衣机、容声冰箱等诸多家电品牌轰动一时的营销案例都出自丁邦清和省广团队之手。
1998年,策划丽江花园康城居与丽江花园品牌形象广告,造成极大轰动,成为房地产广告的经典案例与广告标杆。随后中国房地产品牌营销如火如荼。
1999年,在丁邦清的主持下,广州本田在中国为其新车型雅阁开展轰轰烈烈的宣传造势活动。由丁邦清撰写的雅阁上市口号“起步,就与世界同步”令人耳目一新,引起业内很大反响,是汽车广告的经典之作。当年,广州本田雅阁创下了投入广告费在同类车型中最少、产销量增幅排名第一的纪录。
2000年,策划“中国白酒第一坊”水井坊品牌上市广告运动,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白酒行业赢得了普遍的赞誉与尊敬。2006年,水井坊被评为“中国最佳品牌建设案例”。
2001年,星河湾上市,丁邦清创作的“星河湾—一个心情盛开的地方”品牌口号,为企业与业主的高度认同。至今,星河湾沿用这一广告语已8年了,是房地产行业的一个佳话。
2002年,为太极曲美减肥胶囊进行整合传播,曲美减肥胶囊一举成为中国减肥市场的领导品牌,并且获得2002年度最佳营销案例奖。
2003年,服务三金西瓜霜,注重品牌提高与销售提升,帮助企业大幅度提高销售业绩,并于2008年获得了中国艾菲EFFIE奖小预算奖。
2004年,丁邦清带领的团队为金六福提供服务,“春节回家金六福”节日营销运动,是唯一获得中国广告风云榜“年度最佳营销运动”与“年度最佳广告语”两项大奖的营销运动。
2005年,服务美的微波炉,2008年美的微波炉成功实现了品牌突围,市场占有率跃升至40%以上,现已成为中国微波炉行业的领导者。
2006年,为仁和企业与闪亮品牌进行整合传播,科学、系统地运用明星代言(周杰伦)结合“超级男声”活动营销,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闪亮品牌取得了滴眼液行业最高的知名度以及近一倍的市场增长率。
2007年,为深圳万科制订品牌建设方案,启动“万科成长,深圳城长”品牌建设运动,探索城市营销、品牌营销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的创新营销之路。
2008年,服务美的集团品牌,美的集团作为国家游泳队、跳水队的主赞助商,开展“冠军水准,美的演绎”非奥运营销运动。市场调查结果表明,很多消费者把美的当作奥运赞助商,在消费者认为的“十大奥运赞助商”中,美的居然名列第四。美的品牌实力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品牌“优雅、活力”的调性得到了充分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