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活,让高中化学更鲜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yum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其主旨是将课堂内容紧密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教学中的间接经验和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和具体实例联系起来。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生活素材 社会热点问题 生活实践
  随着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高中化学教师积极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主动地加强新教材的研究与探究,特别是在落实教学生活化方面,更自觉地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具体生活实际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氛围更活跃、生动、具体、有趣,进而让课堂教学质量更高,促使学生在轻松、平和、愉悦的课堂环境中感受到生活和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快速、高效地掌握知识后的成功喜悦,不断得到能力提升后的快感。
  一、紧紧扣住教学具体内容,引入与教材同步的生活素材。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学,教学亦为生活。由此可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亲近自然”是高中化学教师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根本,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紧扣课堂教学目标,选取贴近学生的具体生活实际的各种事例和素材,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加强对学生具体生活实际的关注,切莫盲目地、机械地,甚至非常随意、僵化地选取一些生活素材引入课堂教学,切实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好、同步好,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突出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突破,科学合理地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效果更显著。
  例如,在“氮的氧化物”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与我们生活时时刻刻相关的生活真相,将我们每时每刻沉浸于氮气的海洋这一事实引入课堂,让学生感知我们与“氮”是无时无刻不在一起的,离开了“氮”我们将无法生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为教师展开生动的教学做好铺垫,更好地引领学生对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学习。通过引入多媒体陈述氮气的用途,介绍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而深入学习氮气的分子结构。还可以引入“雷雨发庄稼”的生活谚语,并解释该谚语的内涵,指出当打雷闪电,会促使氮分子与氧分子分裂为原子,而氮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化亚氮分子。
  二、紧密关注日常生活时事要闻,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展开教学。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是生活的有心人,积极关注日常生活中发生在身边、国内乃至国外的重要时事要闻,促使获得的各种外界信息与学生同步,从而达到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亲和,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粘贴度”。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大家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将生活化课堂教学推进得更深入、更具体、更生动和更有效。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硫”知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引入某一地域空气严重污染曾经下酸雨时事报道,让学生关注化工厂排放的“硫化物”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飙升,当天气发生变化下雨时,二氧化硫与水结合从而产生酸雨现象。由此,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促使他们对二氧化硫这种物质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使他们把注意力和精力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有力地增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调动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又如,通过引入某些城市积极推进“燃料煤改气”的生态文明建设,让学生知识这种做法也是减少硫化物排放的一项重要举措,从而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强他们对化学知识生活的认知。
  三、牢牢把握课堂教学中的设疑环节,紧贴生活实践设疑探究。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设疑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教学技能,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构建更优质的教学情境的氛围的基本要求,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从而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更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生活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日常思维习惯,创设出更加具生活味的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氛围更活跃,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多媒体,将一些对建筑物实施定向爆破的图片投影到课堂的白屏上,引起学生视角上的冲击,并创设出问题:“大家是否曾经年过建筑物的定向爆破拆除?”“从图片上的定向爆破拆除,同学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由此,引导学生更好地明白在日常生产、生活和科研中需要控制化学反应的各种条件和应用案例,比如,火箭发射、定向爆破等特殊需要或特定环境的化学反应,从而认识到所教学的内容与自己身边的事物密切相关,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综上,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紧密关注学生的具体生活实况,积极从日常生活入手,展开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从科学角度理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活化化学知识,而且可以促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更新颖、活跃而有效。
  参考文献:
  [1]李傅华.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化学教与学,2013(8).
  [2]罗欣欣.例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3(7).
  [3]杜华青.高中化学贴近生活的教学策略浅析[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4).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PCR直接测序法与克隆测序法获得蓝胫沟笨蝗与笨蝗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合GenBank上已收录的8种癞蝗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10种癞蝗线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 在高中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生本理念指导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策略,还要加强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全员深度参与,并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获得实验体验。作者依据实际高中物理教学经验,认为首先应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策略,其次应进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全员深度参与,最后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实验教学,让
从和田地区的整体区域生态出发,进行春尺蠖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得到如下结果:春尺蠖以蛹在20—50cm土层中越冬,当春季土壤温度升至O℃时开始化蛹,雌虫比雄虫羽化略早,雌雄比为:1
摘 要: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中的核心内容,通过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物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和方式,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探究式的物理课堂。作者结合高中物理学科的特征,分析了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主动学习 探究式教学 探究能力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探究为基本活动形式的教学模式,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