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ng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青少年学生网民已经接近6000万,学生在网民中占36.7%,每周平均上网时长为11.6小时,其中每周上网超过20小时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6.6%,超过40小时的占5.9%。这表明,互联网对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需要我们正确面对。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工作、娱乐等等,可以说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足不出户就能走遍世界的机会,人们在尽享互联网带来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中小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成长阶段,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他们处于学习阶段,每天接触的内容只有学习,所以当互联网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新奇、有趣、刺激的网络世界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同时由于自制力差和对枯燥的现实生活的反抗,很多中小学生痴迷于网络不能自拔。长时间上网浪费金钱、耗费体力、影响视力,最重要的是,它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多数学生上网是为了玩网络游戏,血腥的游戏场面让学生有了暴力的想法;完美的游戏程序让学生不愿意回到现实中来,导致一些学生出现自闭心理。
  中小学生的心理尚处于成长时期,他们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分辨善恶是非,加之学校、家庭对其成长关心不够,使得很多学生从网络之中找满足,受网络影响之深,实在需要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二、互联网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有人说它是一个“天使”与“恶魔”同在、“鲜花”与“陷阱”并存的世界。引导得好,是青少年与他人沟通的良好途径,可以帮助青少年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成为便捷的学习手段。但是,如果不加引导,或者引导得不好,网络就成为青少年的一个新的伤害源。
  研究表明,互联网对中小学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上。如造成学习成绩下降,降低青少年的社会能力,使学生喜欢独处,产生敏感、多疑、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睡眠和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现象,特别是网络过度使用造成和网络相关的心理障碍。研究显示,网络依赖行为和年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而与性别和种族关系不大。中小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各种判断能力还很差,所以在各种人群中最容易受到网络的侵害。在中小学学生中,网络交友和网络游戏十分时髦和普遍,这也加重了对网络的依赖性和过度使用。许多心理疾病伴随而来,自闭就是其中一种,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不理家人和社会,最终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三、对策与建议
  
  2005年11月22日,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主持的国内第一个《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在京发布。这个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另有约13%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并且,青少年成瘾的人数大约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足见问题之严重,我们应该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
  1.正确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面对来自网络时代的挑战,我们对中小学生上网应该适当的鼓励,而不应该是完全禁止。如何恰当的引导学生将课内、课外的学习生活与网络这一强大的工具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教师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指导者和健康心理行为的导向者,应该充分认识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形成特点和规律,帮助学生成功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计划,研究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和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所以,每个教师都应重视学生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并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心理健康引导,为学生创造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从网络中收获知识,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对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父母是其最好的老师,很多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就是因为在家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关心。因此,父母要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在他遇到烦恼和困惑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可以让孩子在电脑上学编程、学打字,而不是一味地打游戏。在玩电脑的同时,家长还可给孩子定时间、计划。在生活中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交友环境,避免孩子产生孤独感。电脑以外的生活丰富起来,学生就不会一味的沉湎于此而不思蜀了。
  徐老师是某校高一的班主任,班级中有好多学生喜欢上网甚至过度上网。针对这种情况,徐老师没有一味的制止,而是与他们“一起玩”,并请了一位网络高手制作了一款游戏,这个游戏需要学生回答问题来作为通关的条件,而这些问题就是平时学校学习的知识,所以为了通关,学生就会认真地听讲,努力地学习,一时间,班级学习风气高涨,学生成绩提高得也很快,将知识融入游戏,在学与乐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不能不说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2.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缩短上网时间,一个是将兴趣转移到其他方面。学生愿意上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乐趣,为了排解学习压力而选择上网玩游戏。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吸引学生的关注,缩短上网时间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共同努力,双方要及时联系,多关心学生的课余生活。减少上网时间,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加集体活动,客观上也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还可以合理引导青少年学生网民更多关注互联网的其他功能,特别是对学习的辅助功能。如,哈尔滨某高中毕业班的教师集体建立一个学习群,学生有任何不明白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群随时随地发问,并且在这个群中并不仅仅限于学习,老师们还经常地将一些高考特殊时期的变化发到上面,也会发一些笑话、小游戏之类的帖子让学生休闲娱乐。这种方式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好评。
  3.多参加集体活动。中小学生对很多事情的认知都处在似懂非懂的阶段,因此很容易将网上那些想象中的东西当成是现实,并且寄以厚望。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一旦真相显露,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因此,要引导他们多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知识面。不要只局限在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之间,而是放眼于整个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从网络回到现实有个艰难的过程,学校和家庭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不能以粗暴的手段强行矫正,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平和的方式,如可以将网络中的人物形象搬到现实的文体活动中,让曾经有过网瘾后来回归的人现身说法,从不同方面感动学生,相信这条路虽然漫长但终究可行。
  
  四、小结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日渐成为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内容。对于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我们不能像鲧治水,一味去“堵”,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正确引导才是正确的办法。不断提高中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这才是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健全心智的根本所在。
其他文献
一、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考的实质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展开多角度思维。“纵”就是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横”就是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秋天到了,蚂蚁忙着储备粮食准备过冬,而蟋蟀却大声地在草丛里歌唱。当冬天来临时,蚂蚁可以美美地藏在洞穴里享受自己劳动的果实,而蟋蟀却会渐渐地被冻死在野外,寿命往往只有三个月。  读完上面的寓言,你有哪
期刊
设置悬念是设疑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悬念是引起人们对事物关注的情境,置身于这种情境,学生从中渴望获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答案。    一、课始设“悬”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设置悬念最多的机会是一节课的开头,悬念设于课头,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物理课堂教学的开头处设“悬”,能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
期刊
一、新课程对习作教学要求的突出变化    1.变“作文”为“习作”,突出“练笔”性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小学生写作训练的性质,作文“它是一种习作,是以学生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为写作内容,学习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基本功,初步掌握运用书面语言能力的练笔”。学作文就强调小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倡导“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  2.淡化文体意识,鼓励自由表达  新的《语文
期刊
一、反思教师备课存有漏洞  选材有不合理之处,因为资料繁多,但凡相关的练习题都要让学生做完,且课后作业一大堆,毫无选择。此做法势必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学生的疲劳状态凸显,很难对重要知识点产生持续有效的兴趣;还有试题材料质量高低不一,做题效果难保证;更严重的是个别教师对材料审查不细致,没有及早发现试卷存在的问题,也没及时提示给学生,造成教学的低效。  建议备课时量体裁衣,精选试题。要充分考虑尖子班与普
期刊
一 “AA”课堂教学模式结构  1.“ AA”定义:运用在教学中就是师生关系和谐,地位平等,方式一致,时间对等,分工合理。  2. 基本步骤:AA课堂教学模式步骤主要分成两大环节,第一环节:①学生自学:一种形式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完成;另一种形式是在课堂上当堂完成。②提出问题:一种形式是学生以个体为单位,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提取一些疑难问题;另一种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经小组讨论协商后以书面形
期刊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就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和独立性。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须要正确方法的指导,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究。  一、注重培养预习能力——从“一点”开始学会确立学习目标  确立学习目标,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确立学习目标,才能逐步的培养起预习的习惯和能力。其实预习未必是全篇预习,完全可以从某一知识点切入,有
期刊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了人类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只有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让他们自然地进入学习境界中,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  一、教师要以身为范,做好表率,以趣激趣  教师必须对语文教学充满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兴趣。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更是学生学
期刊
一、在SEFC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从知识类型来看,SEFC课堂需要研究性学习  记忆型 学习英语的习得离不开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其教育形式是单向传递式的,即教师讲学生记,学习者通过大量的诵读、记忆、模仿、操练来习得和掌握语言。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接受学习”。  操作型 语言的掌握还需要学习者大量的实践。单纯的机械记忆显然不适应语言学习的特点和需要,教师讲授应
期刊
一、STS的国际背景     (一)从历史发展看STS涉及的学科领域   从国际上的发展来和广义的角度讲,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本是STS中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但又不是STS的全部。在基础教育的发展中,在早期阶段,至少从上个世纪初开始,首先被引人的正是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内容。先是引人了相对成熟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学科。在这个过程中,尤其值得提到的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英国学者斯诺( C.P.S
期刊
所谓“话题”,显然是指谈话的中心。而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式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也没有限制,体裁也不限。提供了一个话题,是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学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学生可以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写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