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做好基础医学教学工作是关系到基础医学教学质量和医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通过加强岗前培训、跟修临床医学主干课程、督导听课等方式保证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关键词】教师 医学教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32-02
医学教育是为了培养从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检验学、护理学和公共卫生等医学相关专业的人才,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医疗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家引进人才政策的推行,大量非医学专业的教师,通常是生物学、药学或化学专业的教师不断涌入各个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院中。据一些资料显示,有些高校的基础医学院中,非医学专业教师占到了近 50%。在部分医学院校中甚至与临床联系密切的基础课程如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也由非医学专业教师担任[1]。因此,如何做好基础医学教学工作是教师个人、学校都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笔者结合几年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经验谈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探讨。
1、非医学背景教师增多的原因
一方面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的择业观发生一些变化,医学毕业生不单纯追求轻松稳定的大学教学工作,更投身工作节奏快同时又高薪的医生行业。 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高校学生扩招量的逐年上升,原有师资学历水平和教师数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当前医学背景博士数量依然很少,与之相关的专业,如生物学专业博士数量逐年增多。 当今各大高校在人才招聘中都提出教学岗至少要博士学历,生物学与医学专业的相通性使得生物学背景博士纷纷去医学院校就业,从而填补医学院校教师急缺的空缺[2]。这一现状有其自身的优势,优势在于生物专业出身博士科研水平较高,能将最新的科学研究前沿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供帮助。 其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生物学专业博士由于缺乏临床经历,熟悉的病例少之又少,造成课堂上无法将临床病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针对当前基础医学专业非医学背景教师比例偏高的问题为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建议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观念、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和对非医学出身的青年教师进行医学专业再塑造等方面入手,推进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2、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宗旨
2.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岗前培训中加入师德师风建设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宣传,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宗旨。
2.2 利用岗前培训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增进临床知识。培训方式从单一的课堂面授,拓展为多样化、人性化的系列活动。如聘请临床专业的专家开设教学讲座,设计一定的教学主题,通过网站或研讨会等形式,邀请临床专家主持论坛交流;邀请教学名师、精品课程主持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以及热心教改的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展示,同时请相关专业的专家予以点评。教师根据自身专业背景和各自情况,选择性地参与系列活动、提交相应的学习心得与教学成果,可以获得学分。根据教师获得的学分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合格者发放相应的证书。
2.3 建立非医学背景教师跟修临床医学主干课程制度
对于非医学专业的教师来说,应全面系统地听本专业课程和相关医学专业课程的课。通过听课,悉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态度、教学风格、教学设计和教学技巧。很多学校要求年轻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要从头到尾完整听一遍老教师的授课,这样无论对提高教学水平还是弥补自身在医学专业知识上的缺陷都有较大帮助。我校规定新入职三年内的非医学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必须补休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六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全部课程须在两年内修完。并且每门课程必须至少修满临床医学本科生全部课时的60%。每次听课后请授课教师在听课单上签字,作为统计核实听课时间的依据。此项内容将作为教师晋升职称或评优的参考指标。
2.4 加强督导听课 非医学背景教师的授课课程必须每学期上报,并对全校督导专家开放。利用校、院两级督导组专家对非医背景教师进行督导,对其理论课和实验课进行评价打分,学期平均分数低于70分,需要主管教学的院长进行约谈,并且进行整改试讲,由督导专家进行评审,评审合格后方可进行授课。
2.5 其他常规教学技巧的加强 作为任课教师,除了要认真备课外,还应当学会和掌握一些教学技巧。譬如着装应该大方得体,给学生以亲切自然的感觉;努力提高 PPT 课件制作质量,做到文字、图表、动画、声音和视频等有机结合,以便于深入浅出的把知识点讲解清楚,既让学生在多样化教学手段中提高听课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又让授课者的思路更清晰,课堂更生动[3]。
2.6 利用科研优势,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 非医学背景教师进入基础医学院工作,通常都是因为其从事的科研工作涉及人类疾病研究,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可以有重点地将科研内容融入教学培养中。通过挑战杯或大学生科研训练等项目,积极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思维,通过科研训练加深他们对理论课的理解,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
以上是本人对非医学背景教师发展的一点见解,通过制度和培训弥补其自身的知识短板,能够像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一样,更好地完成基础医学教学任务,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肖业臣,刘 畅.非医学背景教师做好基础医学教学工作的思考[J],Basic Medical Education,2016,18(5):420-422.
[2]李文清,李菲菲等.新时期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探究[J],考試周刊,2016,6:420-422.
[3]余果宇,冯维杨,李树德.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2):136 - 138.
【关键词】教师 医学教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32-02
医学教育是为了培养从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检验学、护理学和公共卫生等医学相关专业的人才,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医疗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家引进人才政策的推行,大量非医学专业的教师,通常是生物学、药学或化学专业的教师不断涌入各个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院中。据一些资料显示,有些高校的基础医学院中,非医学专业教师占到了近 50%。在部分医学院校中甚至与临床联系密切的基础课程如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也由非医学专业教师担任[1]。因此,如何做好基础医学教学工作是教师个人、学校都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笔者结合几年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经验谈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探讨。
1、非医学背景教师增多的原因
一方面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的择业观发生一些变化,医学毕业生不单纯追求轻松稳定的大学教学工作,更投身工作节奏快同时又高薪的医生行业。 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高校学生扩招量的逐年上升,原有师资学历水平和教师数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当前医学背景博士数量依然很少,与之相关的专业,如生物学专业博士数量逐年增多。 当今各大高校在人才招聘中都提出教学岗至少要博士学历,生物学与医学专业的相通性使得生物学背景博士纷纷去医学院校就业,从而填补医学院校教师急缺的空缺[2]。这一现状有其自身的优势,优势在于生物专业出身博士科研水平较高,能将最新的科学研究前沿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供帮助。 其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生物学专业博士由于缺乏临床经历,熟悉的病例少之又少,造成课堂上无法将临床病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针对当前基础医学专业非医学背景教师比例偏高的问题为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建议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观念、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和对非医学出身的青年教师进行医学专业再塑造等方面入手,推进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2、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宗旨
2.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岗前培训中加入师德师风建设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宣传,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宗旨。
2.2 利用岗前培训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增进临床知识。培训方式从单一的课堂面授,拓展为多样化、人性化的系列活动。如聘请临床专业的专家开设教学讲座,设计一定的教学主题,通过网站或研讨会等形式,邀请临床专家主持论坛交流;邀请教学名师、精品课程主持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以及热心教改的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展示,同时请相关专业的专家予以点评。教师根据自身专业背景和各自情况,选择性地参与系列活动、提交相应的学习心得与教学成果,可以获得学分。根据教师获得的学分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合格者发放相应的证书。
2.3 建立非医学背景教师跟修临床医学主干课程制度
对于非医学专业的教师来说,应全面系统地听本专业课程和相关医学专业课程的课。通过听课,悉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态度、教学风格、教学设计和教学技巧。很多学校要求年轻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要从头到尾完整听一遍老教师的授课,这样无论对提高教学水平还是弥补自身在医学专业知识上的缺陷都有较大帮助。我校规定新入职三年内的非医学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必须补休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六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全部课程须在两年内修完。并且每门课程必须至少修满临床医学本科生全部课时的60%。每次听课后请授课教师在听课单上签字,作为统计核实听课时间的依据。此项内容将作为教师晋升职称或评优的参考指标。
2.4 加强督导听课 非医学背景教师的授课课程必须每学期上报,并对全校督导专家开放。利用校、院两级督导组专家对非医背景教师进行督导,对其理论课和实验课进行评价打分,学期平均分数低于70分,需要主管教学的院长进行约谈,并且进行整改试讲,由督导专家进行评审,评审合格后方可进行授课。
2.5 其他常规教学技巧的加强 作为任课教师,除了要认真备课外,还应当学会和掌握一些教学技巧。譬如着装应该大方得体,给学生以亲切自然的感觉;努力提高 PPT 课件制作质量,做到文字、图表、动画、声音和视频等有机结合,以便于深入浅出的把知识点讲解清楚,既让学生在多样化教学手段中提高听课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又让授课者的思路更清晰,课堂更生动[3]。
2.6 利用科研优势,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 非医学背景教师进入基础医学院工作,通常都是因为其从事的科研工作涉及人类疾病研究,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可以有重点地将科研内容融入教学培养中。通过挑战杯或大学生科研训练等项目,积极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思维,通过科研训练加深他们对理论课的理解,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
以上是本人对非医学背景教师发展的一点见解,通过制度和培训弥补其自身的知识短板,能够像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一样,更好地完成基础医学教学任务,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肖业臣,刘 畅.非医学背景教师做好基础医学教学工作的思考[J],Basic Medical Education,2016,18(5):420-422.
[2]李文清,李菲菲等.新时期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探究[J],考試周刊,2016,6:420-422.
[3]余果宇,冯维杨,李树德.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2):136 -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