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卡夫卡的小说创作具有独特的荒诞表现方式,即通过一个个看似荒诞的故事情节来展现出人类所处的现实生存困境,从而引领读者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状况,并进一步揭示出现实世界里所具有的荒诞意识,让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现实世界中表象之下的荒诞内核。
关键词:卡夫卡 小说创作 荒诞表现方式
引言
卡夫卡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主要是由于他的小说创作运用了荒诞的表现手法来揭示出蕴含深刻思想的社会现实。他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向人们展示着荒诞异化的外在世界,从而揭示出人们心灵深处所存在的荒诞心理感受,最终说明了人类的生存本身就是荒诞的这一大主题。
一、卡夫卡小说中蕴含的荒诞表现方式
卡夫卡的小说创作并不是以纯粹文学创作作为出发点的,而是把它当作体验人生、思考人生的一种方式。他一改传统的文学创作模式,而是创立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写作模式,即荒诞的小说表现方式。他通过一些看似荒诞不经的小说故事叙述,为读者构筑了一个想象的城堡,让读者在一个个看似滑稽可笑的荒诞世界里,由惊讶到警醒,逐步意识到卡夫卡小说中荒诞背后所蕴藏的深邃思想内涵,让读者更为清晰地体察到自身所处的现实状况。
(一)富有哲理性的譬喻与象征手法
卡夫卡小说中运用了不少譬喻和象征手法,这是作家把他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通过这些修辞手法渗透进了文学创作当中去了,从而使得他的文学范式与审美意味有较大的改变。具体来说,卡夫卡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故事构造被有意地进行简化,从而进一步突出了他所运用的譬喻与象征手法,让读者看到了这些手法内部所蕴藏的深刻思想内涵与哲学道理。正如卡夫卡本人所言,他总是试图传播无法言传的东西,解释一些难以言表的事情。因而,从这个说法来看,卡夫卡是一个富有哲学理念的小说创作家。那么,他的小说创作本质上就是一种哲学意念的形象化过程,他主要是通过某些象形文字来表达他的哲学理念,这些象形文字本身就有着浓厚的象征意味,包含了譬喻与寓言。他的这种荒诞表现手法在其后期的小说创作中贯彻得更为淋漓尽致。虽然说卡夫卡并不是运用譬喻和象征手法的第一人,但是,他的这种表现手法主要就在于他并没有一般意义上的譬喻和象征那么来得直接,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象征主义那样来得艰涩,他的这种象形文字传达出来的象征意义与譬喻手法,有着较为鲜明的轮廓与深奥的寓意,二者介于神秘却又可解的范围之内。他的小说《诉讼》中就有譬喻,《城堡》中就有象征。
(二)荒诞事件与真实环境的相互衬托
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表现手法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荒诞派做法,而是在荒诞事件的叙述中,辅之以真实的环境,从而实现了小说中荒诞事件与真实环境的有机融合,这是卡夫卡荒诞手法的独特之处。换句话说,卡夫卡小说中就是有着整体的荒诞框架,但是,其中细节之处的环境却是真实的。这就是说真实可靠的环境烘托了幻想荒诞的故事情节。因此,卡夫卡小说中的山山水水都是真实存在的环境,并不是想象出来的人间仙境,其中的村村落落也不是虚幻缥缈的,而是有着七情六欲的真实世界的人们所居住的场所。那么,我们说卡夫卡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与环境并不是完全荒诞不经的,而是一群过着人世间生活的人们在一个真实的环境里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荒诞行为。他们的所作所为看似荒谬可笑,实际上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人情世故的描写。
(三)虚幻梦境与理性直觉的相互融合
我们在阅读卡夫卡小说的过程中,往往会体会到一种似梦非梦的阅读状态,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一个梦境般的阅读领域了。甚至有时当我们读完之后,我们会发现,他的小说简直就是一场梦境的记载本。比如说他的小说中有很多书信体的内容,这些内容中包含了不少有关梦的记载,还有些梦甚至与他的某些小说主题事件息息相关,比如说他在《变形记》中所描述的人变虫这一事件,在人的梦境中的确是可以实现的。事实上,卡夫卡本人也对自己的一些小说评价是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的。比如说长篇小说《美国》的第一章《司炉》中就是对一个梦的回忆之作。他甚至还有直接命名为《一场梦》的小说。尤其是在他最为著名的小说《乡村医生》里,他描述了一个夜晚出诊的医生所经历的类似于梦游的出诊经历。但是,我们并不能据此认为卡夫卡就是一个只会记录梦境的小说创作家。实际上,卡夫卡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小说创作家,他有着极高的文学创作标准。他之所以会在小说中经常构建一些虚幻的梦境,是因为这出于他本身的审美需求,他试图通过这种艺术性的表现手法来窥探到人类内心深处的灵魂潜意识。这是他小说创作中达到的极高艺术境界,有时甚至是彻底忘我的状态。正如他在一夜之间创作出来的小说《判决》,其真实含义连他本人也是在半年后才搞清楚。这种虚幻的梦境创作,实际上是作家本人理性瞬间直觉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最大限度地超越自我,目的就是为了敞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自我。
(四)怪诞离奇的情节构思与人物形象
卡夫卡小说中会经常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小说形象与构思,有人还据此把他称之为现代西方文学史上难得的鬼才作家。比如说《变形记》,他就构思了一个怪诞离奇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一个人物突然之间变成了一只甲虫,但是,他却仍然具有常人所具有的心态与理智。从这个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卡夫卡的小说创作之所以会选择一些较为荒诞不可信的人物事件来进行描写,主要是他认为如若小说创作家只会客观地临摹外在的客观世界,那他就不是成功的。他认为小说创作家要能够以现实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作为来源,并以自身主观性的加工和变形,从而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本质特性。那么,这就形成了卡夫卡小说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原则,即怪诞荒谬。他在小说中设计了很多怪诞的人物与故事情节,并在一些场景的描述方面也加以使用。比如说《城堡》中婚礼的拥抱是在酒瓶堆上实现的,《诉讼》中法庭则是在设立在人都站不直的地方等。这些看似不现实的场景描写,实际上是在向读者说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与事情都是存在畸形和扭曲特征的,它们一个个看似独立的怪诞人物与景像,连起来却是一幅幅人生怪象,而人类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坎坷荆棘的现实社会中,给人一种强烈震撼的艺术效果,发人深省。 (五)令人回味无穷的佯谬表现手法
读卡夫卡小说作品,我们常常会有一种进入迷宫的神秘感觉。但是,一旦我们发现了其中所暗藏的密道,就会忽然感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继而获得一种耐人寻味的阅读感受。事实上,在小说创作的佯谬手法中,卡夫卡又一次把哲学放入到了文学创作领域中来了,他主要是把哲学领域中的佯谬逻辑范畴创造性运用到了小说创作中来了。这里的佯谬又被称之为背论、反论,往往包含了悖理、自相矛盾或似非而是的含义。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卡夫卡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所在,也是他较为区别于其他小说创作家的根本特征。应该来说,佯谬应该是在自相矛盾中构成的,它往往与正常的情况相违背。然而,卡夫卡的佯谬并没有到达极端,他总是让读者在逻辑与非逻辑之间来回徘徊,始终不让读者到达两个顶端。因此,有人就把卡夫卡的这种佯谬表现手法称作为“滑动佯谬”。这种佯谬实际上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从而给人产生一种回味无穷的阅读意味。具体来说,卡夫卡小说中的佯谬手法往往是在荒谬的事件基础上,开始向非逻辑的轨道发展下去,但是,一旦要到达非逻辑的极端时,卡夫卡就把读者的思绪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从而使得读者在看似荒谬的表面现象上,看到了事件内在的本质含义。如他的《饥饿艺术家》中的主人公为了表演的目的而把自己饿得奄奄一息,然而,出于一种艺术的事业追求,这看似荒诞的背后何尝不是一种现实状况呢。
结语
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谬表现方式,是他人生体验的真实写照,他对于荒谬的热衷体现了他富有哲理性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卡夫卡基于个人经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独特美学思想,他把它运用于自己的小说创作当中,获得了更为形象、更为深刻且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他通过自己的笔触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天堂和上帝,选取了很多具有荒谬意义的小说主题,比如说动物主题、寻求主题等,都体现了弱者的荒诞、异质的荒诞、本体论层面上的荒诞特征,从而达到破除假象、呈现世界的真相以及指认存在的无意义和意义等两个方面的创作目的,让读者体会到其中所描述的荒诞世界的悲剧色彩,并为读者预言了未来的生存境遇,即将要陷入无边无际的孤独与无助当中,他是卡夫卡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金文星.正视荒诞拯救人性——卡夫卡《变形记》背后的启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6):94-96.
[2]卢秋平.荒诞派不荒诞——论荒诞背后的真实[J].外国语言文学,2007 (1):63-67.
[3]曲伟.试论卡夫卡笔下的荒诞世界[D].吉林大学,2004:3.
[4]谢莹莹.权力的内化与人的社会化问题——读卡夫卡的《审判》[J].外国文学评论,2003(3):16-24.
[5]叶廷芳编.卡夫卡全集[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6]周亚明.焦虑与执着——论卡夫卡与K精神内涵的一致性[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 (1):53-55.
关键词:卡夫卡 小说创作 荒诞表现方式
引言
卡夫卡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主要是由于他的小说创作运用了荒诞的表现手法来揭示出蕴含深刻思想的社会现实。他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向人们展示着荒诞异化的外在世界,从而揭示出人们心灵深处所存在的荒诞心理感受,最终说明了人类的生存本身就是荒诞的这一大主题。
一、卡夫卡小说中蕴含的荒诞表现方式
卡夫卡的小说创作并不是以纯粹文学创作作为出发点的,而是把它当作体验人生、思考人生的一种方式。他一改传统的文学创作模式,而是创立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写作模式,即荒诞的小说表现方式。他通过一些看似荒诞不经的小说故事叙述,为读者构筑了一个想象的城堡,让读者在一个个看似滑稽可笑的荒诞世界里,由惊讶到警醒,逐步意识到卡夫卡小说中荒诞背后所蕴藏的深邃思想内涵,让读者更为清晰地体察到自身所处的现实状况。
(一)富有哲理性的譬喻与象征手法
卡夫卡小说中运用了不少譬喻和象征手法,这是作家把他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通过这些修辞手法渗透进了文学创作当中去了,从而使得他的文学范式与审美意味有较大的改变。具体来说,卡夫卡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故事构造被有意地进行简化,从而进一步突出了他所运用的譬喻与象征手法,让读者看到了这些手法内部所蕴藏的深刻思想内涵与哲学道理。正如卡夫卡本人所言,他总是试图传播无法言传的东西,解释一些难以言表的事情。因而,从这个说法来看,卡夫卡是一个富有哲学理念的小说创作家。那么,他的小说创作本质上就是一种哲学意念的形象化过程,他主要是通过某些象形文字来表达他的哲学理念,这些象形文字本身就有着浓厚的象征意味,包含了譬喻与寓言。他的这种荒诞表现手法在其后期的小说创作中贯彻得更为淋漓尽致。虽然说卡夫卡并不是运用譬喻和象征手法的第一人,但是,他的这种表现手法主要就在于他并没有一般意义上的譬喻和象征那么来得直接,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象征主义那样来得艰涩,他的这种象形文字传达出来的象征意义与譬喻手法,有着较为鲜明的轮廓与深奥的寓意,二者介于神秘却又可解的范围之内。他的小说《诉讼》中就有譬喻,《城堡》中就有象征。
(二)荒诞事件与真实环境的相互衬托
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表现手法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荒诞派做法,而是在荒诞事件的叙述中,辅之以真实的环境,从而实现了小说中荒诞事件与真实环境的有机融合,这是卡夫卡荒诞手法的独特之处。换句话说,卡夫卡小说中就是有着整体的荒诞框架,但是,其中细节之处的环境却是真实的。这就是说真实可靠的环境烘托了幻想荒诞的故事情节。因此,卡夫卡小说中的山山水水都是真实存在的环境,并不是想象出来的人间仙境,其中的村村落落也不是虚幻缥缈的,而是有着七情六欲的真实世界的人们所居住的场所。那么,我们说卡夫卡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与环境并不是完全荒诞不经的,而是一群过着人世间生活的人们在一个真实的环境里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荒诞行为。他们的所作所为看似荒谬可笑,实际上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人情世故的描写。
(三)虚幻梦境与理性直觉的相互融合
我们在阅读卡夫卡小说的过程中,往往会体会到一种似梦非梦的阅读状态,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一个梦境般的阅读领域了。甚至有时当我们读完之后,我们会发现,他的小说简直就是一场梦境的记载本。比如说他的小说中有很多书信体的内容,这些内容中包含了不少有关梦的记载,还有些梦甚至与他的某些小说主题事件息息相关,比如说他在《变形记》中所描述的人变虫这一事件,在人的梦境中的确是可以实现的。事实上,卡夫卡本人也对自己的一些小说评价是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的。比如说长篇小说《美国》的第一章《司炉》中就是对一个梦的回忆之作。他甚至还有直接命名为《一场梦》的小说。尤其是在他最为著名的小说《乡村医生》里,他描述了一个夜晚出诊的医生所经历的类似于梦游的出诊经历。但是,我们并不能据此认为卡夫卡就是一个只会记录梦境的小说创作家。实际上,卡夫卡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小说创作家,他有着极高的文学创作标准。他之所以会在小说中经常构建一些虚幻的梦境,是因为这出于他本身的审美需求,他试图通过这种艺术性的表现手法来窥探到人类内心深处的灵魂潜意识。这是他小说创作中达到的极高艺术境界,有时甚至是彻底忘我的状态。正如他在一夜之间创作出来的小说《判决》,其真实含义连他本人也是在半年后才搞清楚。这种虚幻的梦境创作,实际上是作家本人理性瞬间直觉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最大限度地超越自我,目的就是为了敞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自我。
(四)怪诞离奇的情节构思与人物形象
卡夫卡小说中会经常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小说形象与构思,有人还据此把他称之为现代西方文学史上难得的鬼才作家。比如说《变形记》,他就构思了一个怪诞离奇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一个人物突然之间变成了一只甲虫,但是,他却仍然具有常人所具有的心态与理智。从这个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卡夫卡的小说创作之所以会选择一些较为荒诞不可信的人物事件来进行描写,主要是他认为如若小说创作家只会客观地临摹外在的客观世界,那他就不是成功的。他认为小说创作家要能够以现实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作为来源,并以自身主观性的加工和变形,从而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本质特性。那么,这就形成了卡夫卡小说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原则,即怪诞荒谬。他在小说中设计了很多怪诞的人物与故事情节,并在一些场景的描述方面也加以使用。比如说《城堡》中婚礼的拥抱是在酒瓶堆上实现的,《诉讼》中法庭则是在设立在人都站不直的地方等。这些看似不现实的场景描写,实际上是在向读者说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与事情都是存在畸形和扭曲特征的,它们一个个看似独立的怪诞人物与景像,连起来却是一幅幅人生怪象,而人类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坎坷荆棘的现实社会中,给人一种强烈震撼的艺术效果,发人深省。 (五)令人回味无穷的佯谬表现手法
读卡夫卡小说作品,我们常常会有一种进入迷宫的神秘感觉。但是,一旦我们发现了其中所暗藏的密道,就会忽然感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继而获得一种耐人寻味的阅读感受。事实上,在小说创作的佯谬手法中,卡夫卡又一次把哲学放入到了文学创作领域中来了,他主要是把哲学领域中的佯谬逻辑范畴创造性运用到了小说创作中来了。这里的佯谬又被称之为背论、反论,往往包含了悖理、自相矛盾或似非而是的含义。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卡夫卡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所在,也是他较为区别于其他小说创作家的根本特征。应该来说,佯谬应该是在自相矛盾中构成的,它往往与正常的情况相违背。然而,卡夫卡的佯谬并没有到达极端,他总是让读者在逻辑与非逻辑之间来回徘徊,始终不让读者到达两个顶端。因此,有人就把卡夫卡的这种佯谬表现手法称作为“滑动佯谬”。这种佯谬实际上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从而给人产生一种回味无穷的阅读意味。具体来说,卡夫卡小说中的佯谬手法往往是在荒谬的事件基础上,开始向非逻辑的轨道发展下去,但是,一旦要到达非逻辑的极端时,卡夫卡就把读者的思绪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从而使得读者在看似荒谬的表面现象上,看到了事件内在的本质含义。如他的《饥饿艺术家》中的主人公为了表演的目的而把自己饿得奄奄一息,然而,出于一种艺术的事业追求,这看似荒诞的背后何尝不是一种现实状况呢。
结语
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谬表现方式,是他人生体验的真实写照,他对于荒谬的热衷体现了他富有哲理性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卡夫卡基于个人经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独特美学思想,他把它运用于自己的小说创作当中,获得了更为形象、更为深刻且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他通过自己的笔触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天堂和上帝,选取了很多具有荒谬意义的小说主题,比如说动物主题、寻求主题等,都体现了弱者的荒诞、异质的荒诞、本体论层面上的荒诞特征,从而达到破除假象、呈现世界的真相以及指认存在的无意义和意义等两个方面的创作目的,让读者体会到其中所描述的荒诞世界的悲剧色彩,并为读者预言了未来的生存境遇,即将要陷入无边无际的孤独与无助当中,他是卡夫卡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金文星.正视荒诞拯救人性——卡夫卡《变形记》背后的启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6):94-96.
[2]卢秋平.荒诞派不荒诞——论荒诞背后的真实[J].外国语言文学,2007 (1):63-67.
[3]曲伟.试论卡夫卡笔下的荒诞世界[D].吉林大学,2004:3.
[4]谢莹莹.权力的内化与人的社会化问题——读卡夫卡的《审判》[J].外国文学评论,2003(3):16-24.
[5]叶廷芳编.卡夫卡全集[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6]周亚明.焦虑与执着——论卡夫卡与K精神内涵的一致性[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 (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