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来15年没有大并购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tic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制药企业来说,研发新药失败或许是家常便饭,巨大的花费,会令每个CEO寝食难安。但研发失败对全球十大制药企业之一的美国礼来公司(Eli Lilly)却不一定是坏事。
  礼来有一个重要的药品叫做Evista(易维特),是作为治疗癌症的药品进行研发的。研发出来后,发现治疗癌症效果不好,但是公司的医生发现这个药对治疗骨质疏松效果很好,于是就成了治疗骨质疏松的主打药。
  意外收获莫过于Cymbalta(欣百达)。这是一个治疗抑郁症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药物,原定每天服用20mg,但是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当时在一个医生的建议下把剂量提高到每天60mg,试验后效果非常理想。欣百达2007年销售增长速度高达60%,全球销售额已达到21亿美元。
  为什么礼来会有这种意外收获?对此,礼来的CEO陶瑞尔(Sidney Taurel)告诉《英才》记者一个礼来不同的做法:公司内部的员工中专业医师很多,这么多专业医师有一个好处,因为他们是诊疗专家,所以对药品研发有自己的感觉。
  


  虽然礼来在这方面投入是其他公司的两倍,但有时候一个新药在某一领域不成功,研发流产了,这些专业医师就通过他们自己的经验和专业能力,判断这个药在其他领域能否用得上,结果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2007年销售额增长19%,达到186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以来,礼来公司陆续推出了9个新产品,均为同类中首创或同类中最佳的突破性产品。这些新产品增长势头稳健迅速,2004年这9个新产品在总销售额中的比率为11%,2005年达到18%,2006年增长到24%,而2007年更是一跃增长到占总销售额的32%。
  提及经营秘诀,这位大型制药行业的CEO,几乎不假思索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不光是在研发领域多投入,更重要的是如何投入”。
  
  治疗公司的结构病
  
  陶瑞尔认为,比起竞争对手来,礼来公司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正是这些创新成就了礼来的业绩。
  首先是在组织架构上,礼来根据不同的疾病领域设置研发部门,而不是像多数公司一样按业务功能来设置。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对某一种疾病的研究更专业、更灵活。礼来在整个药物研发过程中,从最初的靶点到后期的临床诊断,都会根据效果反复不停地对药物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就可以很快退到前一步。根据疾病领域来设置研发部门能做到这一点,根据业务功能来设置则比较麻烦。
  而且,礼来是唯一把生物研发和化学研发完全整合在一起的制药公司。利用生物技术进行药品研发是近年来制药行业的一个新趋势,很多大型制药公司都开发了生物技术,但是他们通常会在公司内部设置单独的部门来进行生物药品开发,与传统的化学研发部门是基本隔离的。但是礼来公司将生物和化学研发部门合二为一,其融合重点不是在组织架构上,而是在研发过程中。礼来研发一种药物,不管是小的还是大的靶点,只是看更适合运用哪种技术,非常灵活。
  礼来在这方面都入了很大的精力,其成效逐渐显现出来。目前该公司是世界第四大生物科技公司,生物药的销售量达到了整体销售量的25%,目前产品线中三分之一的产品都是生物制药产品。2007年,礼来有16个新药到了临床阶段,其中有一半是生物药。
  
  把研发风险分担出去
  
  陶瑞尔很清楚提高研发效率对于一个创新型制药公司的意义。
  一个医药行业的新趋势是,非专利药占据了越来越多的资源。有些公司在发展非专利药业务,还有些公司在观望,礼来则明确表示目前不会涉足非专利药。
  其实,礼来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尝试过发展非专利药,但并不成功。陶瑞尔说:“非专利药与我们公司基于研发和创新的业务很难融合的,它需要不同的商业技巧,也不符合我们公司的使命——为医学界的难题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除了组织架构的调整,陶瑞尔还提出了把完全整合的制药公司(FIPCO)转变成完全整合的医药网络(FIPNET)。也就是说不寻求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自己来做,而是在研发、商品的推广和营销等环节寻求不同的合作伙伴来合作。这或许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这个完全整合的医药网络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将传统的业务外包。比如把化合物的筛选或者药品生产直接外包;第二个是风险分担。比如把产品线中某些有待开发的靶点提供给其他公司,这些公司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来发展这样的靶点,从而发展成成型的药物,然后再卖给礼来。他们从礼来获得的报酬由药物成果决定,这是一种风险和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第三个是风险投资。礼来有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一些早期的成长型的公司和企业。
  最近几年,医药行业的整合风起云涌,动辄数十亿美元的交易额屡见不鲜。但是多年来礼来一直没有大的并购行为,而只是采取发展合作伙伴的方式。这在众多大型药企中显得非常另类。
  陶瑞尔给出的解释是:“虽然并购可以把公司做大,但是会造成一些混乱的局面,在过去的15年中,我们公司没有经历过大的并购行为,所以我们的长期战略没有受到任何干扰。”
  
  中国市场的机遇
  
  中国整个医药行业与美国医药行业在规模上的差距比两国GDP的差距大得多。
  中国在礼来完全整合的医药网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第一个层次方面,礼来和中国的生物开拓者、化学开拓者、制药开拓者等企业有很深的合作。比如在化学品方面,礼来全球20%的化学品由上海化学开拓者有限公司来提供。
  另外在生物技术、临床测试方面,中国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在生产环节,海正药业是礼来治疗耐药结核病的全球合作伙伴之一,并且礼来还向海正转移了技术。在第二个层次方面,礼来已经与和黄医药达成合作协议,进行疾病中靶点的研发。在风险投资方面,礼来的亚洲风险投资基金去年已经将1000万美元投入到国内百奥维达公司。陶瑞尔介绍,礼来也在考察其他的一些投资项目。
  2007年中国医药行业的增长率达到了15%,礼来在中国的增长率达到28%。中国整个医药行业的规模只有190亿美元左右,而美国有约2900亿美元,二者的差距比两国GDP的差距大得多。“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市场拥有很大的潜力,对礼来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陶瑞尔说。
其他文献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出炉了。美国三位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共同分享了这项殊荣,以及价值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的奖金。  最难预料的诺贝尔奖最终花落美国,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答案,却成了许多美国记者的噩梦,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没有听说过这几个人,三位经济学家甚少在媒体露面,更别提接受采访了。  不过,三位大师在中国都算不得太陌生。除了90岁高龄的赫维奇,其
期刊
“第一次”的意义总是非凡的。  当我们思索一个企业家的第一单生意为什么会那么的影响深远时,不由得会联想起一个人的第一次恋爱为什么会那么的刻骨铭心。  这应该不是一个有新意的类比,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  两者同样是一场追求,或者是你和你的梦中情人,或者是你和你的目标客户。  两者同样是一场等待,或者是表白前夜的辗转难眠,或者是签单之前的寝食难安。  两者同样是一场博弈,或者是佳人在
期刊
我亲历的变革    相对于时间的长河,30年的跨度并不算长。但是对于一代人来说,30年的时间几乎是他们为理想而拼搏的时间的全部。  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改革开放正好30年时间。  在这30年的跨度里,不止一代的人为改变中国的贫穷、为发展中国的经济,为提高中国的民生水平,不计得失地努力奋斗。  所以,在这30年即将变成历史之际,我们有责任,通过我们手中的笔,把这30年留在读者的记忆当中。  但是
期刊
编辑张刚    并购AWO始末    近25亿美元并购挪威AWO,单纯从交易额上说,比起3年前185亿美元并购未果的优尼科不可同日而语。沉寂三年,中海油为何再次凌厉出手海外?傅成玉及其他掌控的“中海油系”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黯然下台的英国石油公司(BP)前CEO约翰布朗2005年抵京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与其有过一次见面。会谈中有一个话题令傅成玉印象深刻:公司的
期刊
由法国阿尔卡特电缆及部件业务的大部分机构改组而成的耐克森,继承了阿尔卡特100多年专业生产电缆及相关系统的经验,诞生之初就占据着世界电缆业三强之一的地位。据耐克森大中华及日本区总裁安道成介绍,耐克森2007年已经坐上了行业头把交椅。但是这样一家世界领先的企业在中国却一直赔钱,直到2005年安道成上任。  上任之初,安道成向他的老板打保票:三年内要实现盈亏平衡。对方的反应是:这难以令人置信。安道成说
期刊
面对中国果汁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朱新礼何以底气十足?  这位中国果汁行业第一品牌的掌舵人,理念始终如一:让100%的中国人喝100%的天然果汁。而正因有这样的志向,使得朱新礼在行业竞合中显得从容。  人们不会忘记,在过去一年里“中国制造”所经历的种种阵痛,西方部分媒体的刻意炒作,一度使中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广受质疑。  然而,以汇源果汁集团为代表的中国食品饮料企业没有沉默,
期刊
深厚的政商关系令凯雷崛起,但眼下,鲁宾斯坦希望凯雷能改变原先神秘的公司形象,成为“PE行业里的高盛”。凯雷开始了一场号称“伟大试验”的改革。  1987年,鲁宾斯坦、诺里斯和以及两个律师朋友威廉·康威和丹尼尔·丹尼罗一起创立了凯雷。  鲁宾斯坦1973年毕业于芝加哥法学院,之后在仕途一路通畅,27岁就成为了卡特的国内政策助理,多年来,他被称为“凯雷律动的心脏”。2007年7月23日,《英才》对话鲁
期刊
比利时驻华大使的投资建议    “我不用每天早晨到办公室还在考虑今天做什么,有很多事情等着去做。”比利时王国驻华大使裴伯宁(Bernard Pierre)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说,他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忙一件事情,就是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比利时,让比利时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选择。  不过,中国人对于比利时的了解似乎并不比比利时人对中国的了解多多少,这让裴伯宁觉得,要忙出点儿成绩来并不容易。   
期刊
“安徒生童话的出现并非偶然,它充分体现了丹麦人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在谈到丹麦的科技创新时,丹麦驻华大使叶普(Jeppe Tranholm-Mikkelsen)如是说。  这个北欧小国,国土面积仅4.3万平方公里,人口540万,但其人均国民收入近年来却能跻身世界前10名之列,是一个真正的富国。这主要是由于丹麦拥有众多科技领先的企业。  叶普大使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说,丹麦没有资源优势,工资水平
期刊
用天翻地覆这个词来形容ABB这家世界500强公司在过去五年的处境一点也不为过。2007年,ABB集团销售额增长25%,达到292亿美元,净收入创下38亿美元历史性纪录。而在2006年,ABB的净收入仅为14亿美元。如果将时间向前推移到2002年,这个数字甚至是负数——2002年9月底,ABB的债务高达90亿美元,处于破产的边缘。  现任ABB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人力资源负责人Gary Steel正是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