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科技快速发展催生了专利制度,专利制度又反过来影响着科技发展。专利制度保护、鼓励和引导着科技发明、创造及创新。探讨专利制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重要理论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专利制度 科技发展
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是威尼斯,于1474年制定了第一部专利法,颁发了世界上第一个专利。1624年,英国颁布了《垄断法》,该法被称为现代专利法鼻祖。为了与国际接轨和适应科技形势发展需要,中国1984年颁布了较为全面的专利法。
一、专利制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专利制度,就是使发明人将其发明公开,作为代价,允许发明者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享有独占权。专利制度的建立对科技发展有巨大作用。
1、专利制度有利于鼓励科技发明创造
专利法“给技术发明的天才之火增添了利益之薪”。专利制度激发了人的智能,承认和保护发明、创造成果。科研人员可以从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社会效益中获得物质上的鼓励,这调动了科研人员从事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中,只有承认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是财富,是一种智力成果,对它实行有偿使用,才能促进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2、专利制度有利于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出口
专利制度使人们提高了专利意识,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专利文献检索、判断、评估国外专利技术,防止在国际贸易及合作经营、中外合资中上当受骗,维护了国家以及个人的尊严及合法权益。专利制度建立,使国外的专利权人解除了后顾之忧,使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国内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既能增加技术引进的数量,又能保证技术引进的质量,从而促进科技的发展。
3、专利制度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
科研人员的发明创造成果在取得专利权的保护后,可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科技成果取得专利权后,因独占某个市场而得到丰厚回报。专利文献不仅完整、系统地记载了人类90%以上的发明创造信息,而且还提供了准确的法律保护状态。人们从查阅、开发、运用专利文献出发,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有效的利用人力、财力、物力等科技资源,从而加快技术发展进程。
4、专利制度有利于推广应用新技术
企业之间虽然常常互相参观,但是彼此的关键技术不对外公开,各留一手,不肯把真东西拿出来。另一种情况则是,有的发明人愿把新技木拿出来,却找不到单位,不能把新技术应用于生产。这是因为没有一定的合法形式,把新技术的使用价值和作用公之于众。对于希望得到专利成果的生产单位,专利制度能够给其带来方便。专利制度能够架起出让方和受让方的桥梁。
5、专利制度有利于打破垄断
专利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使创造发明者在公开密秘的同时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这个报酬的取得是通过给予发明者有限时间的专利权而实现。发明者既可以本人实施其专利,也可以有偿转让给他人实施。由于获得专利要以发明人公开技术秘密为前提,这就自然打破了技术上的封锁和垄断,促进了发明信息的传播,使得新技术发明很快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发明者获得的专利,通过专利局的公报为社会所周知,相近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可以受到公开技术的启发,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高,创造出新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这又有效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6、专利制度有利于科技创新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化,是开拓市场、保护科技优势的重要手段。通过自主创新和对创新成果加以法律保护,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科技实力转化为法律权利,将技术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进而掌控市场,提高了科技经济竞争力。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获得一项专利,也就意味着抢占了这项产品的市场。
7、专利制度有利于科研活动的管理
专利制度对获得专利既有普遍一般的规定,又考虑到了在实际中的特殊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发明创造人之间的争执,减少在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中的纠纷。以往实行的是科研经费供给制,科研经费主要靠上级拨款。在科研中较普遍地存在着不合理的开支及浪费的现象。通过专利制度能够回收或部分回收科研投入,回收的科研投资既可以使科研人员获得直接奖励,又能够转变成新的科研投资实力,就能使科研经费消耗转变为经费经营,形成良性循环。
二、结语
今天,科技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创造和丰富着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科技活动的普遍化、复杂化诱发了一系列利益冲突。专利制度作为调整科技创新活动的专门法律、法规,引导和规制着各种经济利益冲突。放眼世界,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工业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们这个历尽兴衰的文明古国,要想重新腾飞,就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鼓励发明创造,依靠科学技术,加速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释解及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2012.
[2]贾菁菁.专利制度与科技创新[J]. 河南科技, 2013, (5): 240-241.
[3]秦红, 司玉灿.专利制度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所起的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4): 63.
[4]翁贤明.专利制度在我国科技进步中的作用[J].科学学研究, 1995, (1): 41-49.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专利制度 科技发展
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是威尼斯,于1474年制定了第一部专利法,颁发了世界上第一个专利。1624年,英国颁布了《垄断法》,该法被称为现代专利法鼻祖。为了与国际接轨和适应科技形势发展需要,中国1984年颁布了较为全面的专利法。
一、专利制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专利制度,就是使发明人将其发明公开,作为代价,允许发明者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享有独占权。专利制度的建立对科技发展有巨大作用。
1、专利制度有利于鼓励科技发明创造
专利法“给技术发明的天才之火增添了利益之薪”。专利制度激发了人的智能,承认和保护发明、创造成果。科研人员可以从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社会效益中获得物质上的鼓励,这调动了科研人员从事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中,只有承认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是财富,是一种智力成果,对它实行有偿使用,才能促进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2、专利制度有利于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出口
专利制度使人们提高了专利意识,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专利文献检索、判断、评估国外专利技术,防止在国际贸易及合作经营、中外合资中上当受骗,维护了国家以及个人的尊严及合法权益。专利制度建立,使国外的专利权人解除了后顾之忧,使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国内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既能增加技术引进的数量,又能保证技术引进的质量,从而促进科技的发展。
3、专利制度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
科研人员的发明创造成果在取得专利权的保护后,可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科技成果取得专利权后,因独占某个市场而得到丰厚回报。专利文献不仅完整、系统地记载了人类90%以上的发明创造信息,而且还提供了准确的法律保护状态。人们从查阅、开发、运用专利文献出发,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有效的利用人力、财力、物力等科技资源,从而加快技术发展进程。
4、专利制度有利于推广应用新技术
企业之间虽然常常互相参观,但是彼此的关键技术不对外公开,各留一手,不肯把真东西拿出来。另一种情况则是,有的发明人愿把新技木拿出来,却找不到单位,不能把新技术应用于生产。这是因为没有一定的合法形式,把新技术的使用价值和作用公之于众。对于希望得到专利成果的生产单位,专利制度能够给其带来方便。专利制度能够架起出让方和受让方的桥梁。
5、专利制度有利于打破垄断
专利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使创造发明者在公开密秘的同时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这个报酬的取得是通过给予发明者有限时间的专利权而实现。发明者既可以本人实施其专利,也可以有偿转让给他人实施。由于获得专利要以发明人公开技术秘密为前提,这就自然打破了技术上的封锁和垄断,促进了发明信息的传播,使得新技术发明很快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发明者获得的专利,通过专利局的公报为社会所周知,相近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可以受到公开技术的启发,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高,创造出新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这又有效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6、专利制度有利于科技创新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化,是开拓市场、保护科技优势的重要手段。通过自主创新和对创新成果加以法律保护,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科技实力转化为法律权利,将技术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进而掌控市场,提高了科技经济竞争力。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获得一项专利,也就意味着抢占了这项产品的市场。
7、专利制度有利于科研活动的管理
专利制度对获得专利既有普遍一般的规定,又考虑到了在实际中的特殊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发明创造人之间的争执,减少在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中的纠纷。以往实行的是科研经费供给制,科研经费主要靠上级拨款。在科研中较普遍地存在着不合理的开支及浪费的现象。通过专利制度能够回收或部分回收科研投入,回收的科研投资既可以使科研人员获得直接奖励,又能够转变成新的科研投资实力,就能使科研经费消耗转变为经费经营,形成良性循环。
二、结语
今天,科技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创造和丰富着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科技活动的普遍化、复杂化诱发了一系列利益冲突。专利制度作为调整科技创新活动的专门法律、法规,引导和规制着各种经济利益冲突。放眼世界,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工业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们这个历尽兴衰的文明古国,要想重新腾飞,就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鼓励发明创造,依靠科学技术,加速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释解及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2012.
[2]贾菁菁.专利制度与科技创新[J]. 河南科技, 2013, (5): 240-241.
[3]秦红, 司玉灿.专利制度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所起的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4): 63.
[4]翁贤明.专利制度在我国科技进步中的作用[J].科学学研究, 1995, (1): 41-49.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