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后的填报志愿起,大学、志愿等就或多或少地与未来的就业产生联系。临近毕业时,由毕业生提交个人简历等材料,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双方通过互相交换的信息来获得初步了解。由此引发的信息交换过程对于毕业生们择业至关重要。
毕业生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每个毕业生的自身发展。信息的不对称传递会使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出现大大小小的风险,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决策而导致就业形势严峻。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探究,有助于改善劳动力市场的环境,推动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毕业生就业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毕业生信息不对称的表现不仅仅出现在就业过程中,在就业前与学校的信息交流也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毕业生就业前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首先,信息不对称表现在报考大学时。高考过后,家长和学生对于要报考的学校的信息掌握不完全或者有偏差,就会产生对未来不准确的预期,就存在报考风险。不仅仅是学校,不同的专业也存在不同的就业风险。各个专业有冷门热门短线长线之分,短线专业和热门专业较为不稳定,它们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设定,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相连,同时,受社会发展变动的影响也较大,因此有一定风险。
其次,表现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高校学习期间,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师力量都并非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设定的,而环境限制也不允许学校对众多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能力指导尤其是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本专业也可能出现不感兴趣的情况,这就导致学生能力无法充分发展和提高。最终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就业信息掌握和判断不足,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
毕业生就业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就业过程中的就业风险就存在于多个方面,存在于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或就业中介组织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之间,风险的大小主要体现在各个主体之间交流信息的对称性和质量高低。
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的信息不对称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几率最大。由于双方是整个劳动交易过程中的最直接当事人,因此任何一方的信息隐瞒或欺骗都会对另一方造成一定损失。双方意识到这种结果后,则会出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一方面,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对毕业生的分布情况和专业水平等没有较充分的认识,再加上招聘环境局限,导致用人单位不能清楚认识到求职者的真实工作能力。与此同时,一些用人单位经常会为了吸引毕业生,将单位部分重要信息进行包装。而另一方面,一些毕业生则会把自己的简历进行过分的包装使自己看起来很优秀。由此可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是造成双方的损失的根源。
2、用人单位与学校或就业中介组织的信息不对称
为了解决逐渐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地的各大高校都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不仅能提高就业率,也能提高就业质量。但是,由于环境限制,目前大学生大部分只能从学校相关就业网站或人才招聘网络上了解就业信息。这种方式也造成了就业信息受众的局限性和信息质量的有限性。同时,学校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用人单位的情况、对人才得需求等信息都无法及时的了解和做出相应改变;相对应的,用人单位对于学校培养人才的方法模式、学生所具备的能力素质都无法从学校获得。目前,我国也没有比较权威和受到公众认可的就业中介机构,大部分毕业生通过网络获取相关就业信息,然而网络虽然获取信息较为便利,但信息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和虚拟性,也会出现信息偏差。
信息不对称对毕业生就业决策的影响
逆向选择
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关系的建立是劳资双方自愿交易、双向选择的过程。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良莠不齐,求职者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刻意突出用人单位需要的能力信息,以增加应聘的筹码。用人单位虽然会采用各种手段去了解应聘人员的信息,这无疑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 “冰山模型”说明用人单位采取笔试、面试等选拔措施的测评效果有限,对应聘人员的了解仅是冰山一角,而大量与工作相关的重要信息用人单位不得而知。
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很难在短时间内确切地辨认、确定出求职者能力的高低。用人单位只愿意结合自身的支付能力,根据劳动力市场上同类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确定薪酬,而能力高于平均水平的毕业生就会退出市场,市场上仅留下能力较低的毕业生。对能力较弱的毕业生的录用而很多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却被排除在外,这就会造成人才招聘中的“以次充好”、“次货市场”现象,即“能力弱”的毕业生把“能力强”的毕业生排挤出市场的“劣胜优汰”现象。多次循环的结果是,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的平均能力不断降低,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的工资报酬相应减少,导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满意度下降,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受挫。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委托方与代理方利益不一致,代理人为追求自身利益利用其信息优势,损害委托方利益的一种行为。在信息不对称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缺乏对求职者和招聘者双方有效的监督机制,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为了达到各自目的,供需双方通过多次博弈,做出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决策,从而诱发道德风险。
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往往处于强势地位,劳动者则处于从属地位,用人单位的道德风险在于其有可能利用其优势来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如有些单位打着“校企合作”或“顶岗实习”的幌子与职业院校签订协议,而毕业生去该单位后待遇极差或者工作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劳动时间,极大地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对以后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部分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弄虚作假,结果使用人单位对其产生过高期望,而实际工作能力却很差,极大地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当真实能力与高端期望形成强烈反差时,用人单位会进一步抬高招聘门槛,从而又给其他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不利。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上加难。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的转变过程,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有更多自主权,同时,大学生也将在就业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信息是就业的基础,毕业生从对信息的获取就开始了相互之间的就业竞争。掌握相对充分的信息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就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多选择的余地。以下几项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毕业生获得相对丰富的信息:
提高毕业生自身信息搜寻的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当代,毕业生需要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就要求毕业生:
1、增强对就业信息搜寻的主动性。就业制度已经转变,学校不会对学生的工作进行分配,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工作的选择,都要由毕业生自己完成。通过什么途径,需要花费多久的时间,都由毕业生自己决定。就业搜寻过程就是对毕业生的自主能力的挑战。
2、培养自己的信息灵敏度。每个毕业生的用来择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内搜集到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那么就需要毕业生有一定的信息灵敏度。毕业生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判断信息本身是否能对自己产生一定的帮助,并要准确的认识到自己需求的方向。
3、使投入搜寻信息的相关成本利用率最大化。获取任何信息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毕业生需要学会的是如何最有效地配置这些成本。增加就业信息搜寻的途径,充分利用个人的人际网络关系等都是更好的利用搜寻成本的方法。
加强大学毕业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目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毕业生的就业选择的范围受到社会环境、个人能力等的限制,其实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毕业生只有利用在这个范围内的就业信息才是有效的。否则,不仅浪费的精力,而且错过了及时就业的时机。所以在信息搜寻过程中毕业生的相关主体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1、定位意识。定位意识即指毕业生在对自己做出了充分客观的评价定位和对社会环境及就业环境的了解的基础上,可以对自己就业方向做出准确的定位。
2、效率意识。在毕业季,社会和学校都会举办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盲目地穿梭于各类人才招聘会,最终一无所获。因此,毕业生应该具有一定的效率意识,避免盲目从众,尽快找到自己的定位。从历次参加的宣讲、招聘会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的成功应聘打下基础。
3、自我推介意识。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除了利用已有的资源外,还应该学会自己创造机会,一些毕业生由于缺乏展现自己的勇气而丧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自身具有的能力,不应仅仅等着别人来发掘,学会自我推销,就是给自己创造了更多的可能。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毕业生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每个毕业生的自身发展。信息的不对称传递会使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出现大大小小的风险,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决策而导致就业形势严峻。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探究,有助于改善劳动力市场的环境,推动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毕业生就业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毕业生信息不对称的表现不仅仅出现在就业过程中,在就业前与学校的信息交流也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毕业生就业前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首先,信息不对称表现在报考大学时。高考过后,家长和学生对于要报考的学校的信息掌握不完全或者有偏差,就会产生对未来不准确的预期,就存在报考风险。不仅仅是学校,不同的专业也存在不同的就业风险。各个专业有冷门热门短线长线之分,短线专业和热门专业较为不稳定,它们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设定,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相连,同时,受社会发展变动的影响也较大,因此有一定风险。
其次,表现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高校学习期间,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师力量都并非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设定的,而环境限制也不允许学校对众多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能力指导尤其是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本专业也可能出现不感兴趣的情况,这就导致学生能力无法充分发展和提高。最终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就业信息掌握和判断不足,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
毕业生就业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就业过程中的就业风险就存在于多个方面,存在于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或就业中介组织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之间,风险的大小主要体现在各个主体之间交流信息的对称性和质量高低。
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的信息不对称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几率最大。由于双方是整个劳动交易过程中的最直接当事人,因此任何一方的信息隐瞒或欺骗都会对另一方造成一定损失。双方意识到这种结果后,则会出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一方面,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对毕业生的分布情况和专业水平等没有较充分的认识,再加上招聘环境局限,导致用人单位不能清楚认识到求职者的真实工作能力。与此同时,一些用人单位经常会为了吸引毕业生,将单位部分重要信息进行包装。而另一方面,一些毕业生则会把自己的简历进行过分的包装使自己看起来很优秀。由此可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是造成双方的损失的根源。
2、用人单位与学校或就业中介组织的信息不对称
为了解决逐渐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地的各大高校都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不仅能提高就业率,也能提高就业质量。但是,由于环境限制,目前大学生大部分只能从学校相关就业网站或人才招聘网络上了解就业信息。这种方式也造成了就业信息受众的局限性和信息质量的有限性。同时,学校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用人单位的情况、对人才得需求等信息都无法及时的了解和做出相应改变;相对应的,用人单位对于学校培养人才的方法模式、学生所具备的能力素质都无法从学校获得。目前,我国也没有比较权威和受到公众认可的就业中介机构,大部分毕业生通过网络获取相关就业信息,然而网络虽然获取信息较为便利,但信息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和虚拟性,也会出现信息偏差。
信息不对称对毕业生就业决策的影响
逆向选择
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关系的建立是劳资双方自愿交易、双向选择的过程。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良莠不齐,求职者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刻意突出用人单位需要的能力信息,以增加应聘的筹码。用人单位虽然会采用各种手段去了解应聘人员的信息,这无疑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 “冰山模型”说明用人单位采取笔试、面试等选拔措施的测评效果有限,对应聘人员的了解仅是冰山一角,而大量与工作相关的重要信息用人单位不得而知。
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很难在短时间内确切地辨认、确定出求职者能力的高低。用人单位只愿意结合自身的支付能力,根据劳动力市场上同类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确定薪酬,而能力高于平均水平的毕业生就会退出市场,市场上仅留下能力较低的毕业生。对能力较弱的毕业生的录用而很多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却被排除在外,这就会造成人才招聘中的“以次充好”、“次货市场”现象,即“能力弱”的毕业生把“能力强”的毕业生排挤出市场的“劣胜优汰”现象。多次循环的结果是,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的平均能力不断降低,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的工资报酬相应减少,导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满意度下降,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受挫。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委托方与代理方利益不一致,代理人为追求自身利益利用其信息优势,损害委托方利益的一种行为。在信息不对称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缺乏对求职者和招聘者双方有效的监督机制,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为了达到各自目的,供需双方通过多次博弈,做出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决策,从而诱发道德风险。
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往往处于强势地位,劳动者则处于从属地位,用人单位的道德风险在于其有可能利用其优势来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如有些单位打着“校企合作”或“顶岗实习”的幌子与职业院校签订协议,而毕业生去该单位后待遇极差或者工作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劳动时间,极大地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对以后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部分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弄虚作假,结果使用人单位对其产生过高期望,而实际工作能力却很差,极大地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当真实能力与高端期望形成强烈反差时,用人单位会进一步抬高招聘门槛,从而又给其他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不利。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上加难。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的转变过程,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有更多自主权,同时,大学生也将在就业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信息是就业的基础,毕业生从对信息的获取就开始了相互之间的就业竞争。掌握相对充分的信息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就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多选择的余地。以下几项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毕业生获得相对丰富的信息:
提高毕业生自身信息搜寻的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当代,毕业生需要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就要求毕业生:
1、增强对就业信息搜寻的主动性。就业制度已经转变,学校不会对学生的工作进行分配,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工作的选择,都要由毕业生自己完成。通过什么途径,需要花费多久的时间,都由毕业生自己决定。就业搜寻过程就是对毕业生的自主能力的挑战。
2、培养自己的信息灵敏度。每个毕业生的用来择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内搜集到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那么就需要毕业生有一定的信息灵敏度。毕业生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判断信息本身是否能对自己产生一定的帮助,并要准确的认识到自己需求的方向。
3、使投入搜寻信息的相关成本利用率最大化。获取任何信息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毕业生需要学会的是如何最有效地配置这些成本。增加就业信息搜寻的途径,充分利用个人的人际网络关系等都是更好的利用搜寻成本的方法。
加强大学毕业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目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毕业生的就业选择的范围受到社会环境、个人能力等的限制,其实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毕业生只有利用在这个范围内的就业信息才是有效的。否则,不仅浪费的精力,而且错过了及时就业的时机。所以在信息搜寻过程中毕业生的相关主体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1、定位意识。定位意识即指毕业生在对自己做出了充分客观的评价定位和对社会环境及就业环境的了解的基础上,可以对自己就业方向做出准确的定位。
2、效率意识。在毕业季,社会和学校都会举办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盲目地穿梭于各类人才招聘会,最终一无所获。因此,毕业生应该具有一定的效率意识,避免盲目从众,尽快找到自己的定位。从历次参加的宣讲、招聘会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的成功应聘打下基础。
3、自我推介意识。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除了利用已有的资源外,还应该学会自己创造机会,一些毕业生由于缺乏展现自己的勇气而丧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自身具有的能力,不应仅仅等着别人来发掘,学会自我推销,就是给自己创造了更多的可能。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