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设陶瓷课,陶艺活动能训练学生触觉的敏感度,冷与热的比较,硬与软的不同,着眼于学生的协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的创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社会所“必需”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把“核心素养”落实到美术课堂上。
【关键词】陶瓷 造型 材料 纹样
【中图分类号】J5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16-01
引言
陶瓷课“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主要涉及三大部分。一是造型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包括形状、线条、颜色、空间、肌理等造型元素及对称、平衡、对比、节奏、变化、统一等造型原理;二是学生核心素养方面,通过陶瓷课的开设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三是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在实践中,学生会不时体会到动手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一、陶瓷的造型特点——营造学生空间立体感
笔者认真分析“造型表现”目标与陶瓷造型之间的相关性,节选其中适合中美术教材指导思想的学习内容。在造型表现主题学习中,教师将涉及到线条,空间,形状等造型元素和均衡,重复,对比等造型原理。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的空间三维感觉仅局限于视觉层面上。泥塑的捏制比纸上谈兵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空间立体感。比如,捏“笔筒”课例的安排,学生在捏制笔筒的时候,就时刻感受到三维立体感觉,空间感觉加强,进而提高了空间立体感。这比学生在纸上空凭想象画出笔筒的空间立体感的效果会事半功倍。这就是传统美术课与手工制作课所不同的。
研究证明,学生的空间立体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生活经验中积累的经验,这种经验影响到学生空间立体的感觉生成。陶瓷课的教学正是培养学生空间感觉的经验,相比起其他课程的开展,会有非常大的优势。学生在课上会借助于触觉,视觉,感觉,运动觉等多个感官,这些感官协调配合,帮助学生展开学习,完成陶瓷作品的完成,学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空间立体感。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对于学生学习其他涉及到空间想象的课程大有益处。
二、陶瓷的材料特点——提高学生触觉敏感度
就陶瓷材料才說,美术教材主要是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认知,一是陶瓷制作技法,二是在练习中熟知陶泥的特性。陶瓷制作技法主要包括捏、揉、团、压、刻、搓、盘这七个基本技法,在制作中,我们不会只使用一种技法,通常是几种技法结合。“捏”是最常用的一种技法,这是学生最初接触陶泥所使用的简单方法,手指配合捏泥巴,捏出一些简单的造型,“捏”可以让学生的手指接触到陶泥,感受陶泥质感。这时需要学生注意的是,要选择干湿适度的陶泥,陶泥过干容易龟裂,陶泥过湿就容易垮塌,要在实践中摸索出最适合的泥料湿度。也要注意制作的时间,手指在制作的时候,会带走一部分水分,捏制时间太长,会影响到作品的塑造性;“揉”就是把泥放在手掌心反复揉搓牵拉,就像揉面团一样,把泥里面的气泡赶出来,把泥揉成熟泥;“团”把陶泥在手掌心揉成一个个小泥块,团成一个个球状的泥块;“压”就是把陶泥放在案板上,用手掌或者工具压成片状;“刻”就是用泥塑工具,在泥上雕刻,把泥土的表面形成高低不平之势,或凸起,或凹陷;“搓”就是先把泥团成球状,然后放在案板上,用手指和手掌用力均匀的把球状擀成条状;“盘”就是把泥条按照顺序层层的首尾相连,盘筑起来,塑成想要的形状。所有这些制作技法,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些许体验,但是还没形成完全的整体认知。陶泥课就是正好让学生通过实践,转化成生活经验,完成知识系统的建构。
三、陶瓷的纹样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文化、地域特色的不同,人们在陶瓷制作时,都会有不同的纹样出现,它既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又是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点。古往今来,陶瓷纹样的选择往往集中在有吉祥寓意的动物,中国特色的山水画,书法汉字等。
在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到的美术语言是点线面,美术手法有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夸张是造型艺术里的重要表现方式,就是夸大物体的特征,实的地方更实,虚的地方更虚,宽的地方更宽,细的地方更细,这会让画面更具有张力和表现力;变形就是改变图案原有的形状;概括就是去除繁杂的图形,简化形状,来突出作品的特点;修饰就是通过组合的方式进行添加装饰,丰富造型的美感。这些手法在语文学科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语文的写作同样也可以使用到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可以跨学科跨领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总之,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艺术家,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艺术特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手脑协调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知晓陶瓷文化变迁的前世今生,掌握制作陶瓷的基本技法,设计贴近学生日常的生活美术。
【关键词】陶瓷 造型 材料 纹样
【中图分类号】J5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16-01
引言
陶瓷课“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主要涉及三大部分。一是造型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包括形状、线条、颜色、空间、肌理等造型元素及对称、平衡、对比、节奏、变化、统一等造型原理;二是学生核心素养方面,通过陶瓷课的开设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三是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在实践中,学生会不时体会到动手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一、陶瓷的造型特点——营造学生空间立体感
笔者认真分析“造型表现”目标与陶瓷造型之间的相关性,节选其中适合中美术教材指导思想的学习内容。在造型表现主题学习中,教师将涉及到线条,空间,形状等造型元素和均衡,重复,对比等造型原理。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的空间三维感觉仅局限于视觉层面上。泥塑的捏制比纸上谈兵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空间立体感。比如,捏“笔筒”课例的安排,学生在捏制笔筒的时候,就时刻感受到三维立体感觉,空间感觉加强,进而提高了空间立体感。这比学生在纸上空凭想象画出笔筒的空间立体感的效果会事半功倍。这就是传统美术课与手工制作课所不同的。
研究证明,学生的空间立体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生活经验中积累的经验,这种经验影响到学生空间立体的感觉生成。陶瓷课的教学正是培养学生空间感觉的经验,相比起其他课程的开展,会有非常大的优势。学生在课上会借助于触觉,视觉,感觉,运动觉等多个感官,这些感官协调配合,帮助学生展开学习,完成陶瓷作品的完成,学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空间立体感。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对于学生学习其他涉及到空间想象的课程大有益处。
二、陶瓷的材料特点——提高学生触觉敏感度
就陶瓷材料才說,美术教材主要是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认知,一是陶瓷制作技法,二是在练习中熟知陶泥的特性。陶瓷制作技法主要包括捏、揉、团、压、刻、搓、盘这七个基本技法,在制作中,我们不会只使用一种技法,通常是几种技法结合。“捏”是最常用的一种技法,这是学生最初接触陶泥所使用的简单方法,手指配合捏泥巴,捏出一些简单的造型,“捏”可以让学生的手指接触到陶泥,感受陶泥质感。这时需要学生注意的是,要选择干湿适度的陶泥,陶泥过干容易龟裂,陶泥过湿就容易垮塌,要在实践中摸索出最适合的泥料湿度。也要注意制作的时间,手指在制作的时候,会带走一部分水分,捏制时间太长,会影响到作品的塑造性;“揉”就是把泥放在手掌心反复揉搓牵拉,就像揉面团一样,把泥里面的气泡赶出来,把泥揉成熟泥;“团”把陶泥在手掌心揉成一个个小泥块,团成一个个球状的泥块;“压”就是把陶泥放在案板上,用手掌或者工具压成片状;“刻”就是用泥塑工具,在泥上雕刻,把泥土的表面形成高低不平之势,或凸起,或凹陷;“搓”就是先把泥团成球状,然后放在案板上,用手指和手掌用力均匀的把球状擀成条状;“盘”就是把泥条按照顺序层层的首尾相连,盘筑起来,塑成想要的形状。所有这些制作技法,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些许体验,但是还没形成完全的整体认知。陶泥课就是正好让学生通过实践,转化成生活经验,完成知识系统的建构。
三、陶瓷的纹样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文化、地域特色的不同,人们在陶瓷制作时,都会有不同的纹样出现,它既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又是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点。古往今来,陶瓷纹样的选择往往集中在有吉祥寓意的动物,中国特色的山水画,书法汉字等。
在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到的美术语言是点线面,美术手法有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夸张是造型艺术里的重要表现方式,就是夸大物体的特征,实的地方更实,虚的地方更虚,宽的地方更宽,细的地方更细,这会让画面更具有张力和表现力;变形就是改变图案原有的形状;概括就是去除繁杂的图形,简化形状,来突出作品的特点;修饰就是通过组合的方式进行添加装饰,丰富造型的美感。这些手法在语文学科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语文的写作同样也可以使用到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可以跨学科跨领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总之,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艺术家,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艺术特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手脑协调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知晓陶瓷文化变迁的前世今生,掌握制作陶瓷的基本技法,设计贴近学生日常的生活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