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正确处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首先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道德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读书的习惯,善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人生的基本追求和常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读书的价值
读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快事,读书对于人的一生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林语堂《大荒集·论读书》中讲,读书可使人“开茅塞、除陋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性灵”。读书是一种享受,享受之余,会充满感恩,因为它给你带来了他人智慧的精华,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欧阳修认为,“天下之至乐莫过于读书”。具体来说,读书至少有下面的主要价值;
(一)增长才干、培养能力
勤于读书是做人的必要条件,尤其做一名国家干部,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尚的道德人格、良好的为政之德、明确的是非标准、较强的工作能力、必要的专业知识,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这一切,有赖于知识的滋养。“好学近乎知”,读书可以提高人的思维水平、活动能力,改变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人的行为方式。读书可使人增长智慧,增强决疑断惑的能力;读书可使人心明眼亮、发现真理、求真求实;读书可提升人生境界,清醒处世,追求至善。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舒尔茨研究二十世纪世界经济发现,经济发展要素构成中,人力资本权重越来越重要,这有赖于教育,提出了阅读也是生产力的理念。
(二)仰观俯察、鉴古知今
只有读书才会了解历史,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到哪里去。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文化是一叶方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因为,历史场景总是以惊人的相似重复着。通过读书,我们才能还原历史、了解真相,去除障蔽、反映真实;才能尊重历史、把握规律,总结经验、鉴古知今,将历史作为现实的参照系,当作一面镜子,去对照现实,进行反思,把握未来。
(三)促进交流、增进团结
读书是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密特朗曾说:“世界上的财富来自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只有多元,才能和谐。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民族文化反映民族的精神、特性、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追求等。民族间认同的基础是彼此间文化的认同,文化的认同在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学习。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其文化,探索民族之间文化关系的理解、相处、交流和互化的和谐实践。因此,了解民族文化是民族和谐的重要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读书。
(四)修身养性、有益健康
读书是潜性抒怀的一种方式,是对历史、社会、现实的反思,多看有价值的书,就会感悟人生,提升境界,将一切“看破、放下”,懂得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读书寻求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人文遵循,读书养性,文章育人,多读书,益长寿,读书有益身心健康。据统计,在属于长寿的18类专业中,绝大多数是脑力劳动,离不开读书。读书读进去,必须心先净。静心读书时,忘却烦恼,心静如水,物我两忘,人体各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人体远离疾病的侵袭。读书可防衰老,防止老年痴呆,可使人心静,类于气功。齐白石养生方法中,读书学习是其中的一种,他常说:“一日不学,苦混一天!”因此,他每日学习不辍,乐在其中。
(五)树立风尚、净化社会
读书能启迪良知,提升品格。德国哲学家康德名言:“世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其义要人们敬畏自然和良知,而良知取决于道德修养,源于通过读书,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给养自己,搞好自身修养,将书中讲的许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操守品行。因此,读书利于人品的提升,有助于社会风尚。习俗也是一种文化,一个地域习俗的好坏与人们崇尚知识、有读书风尚有关,好的习俗可营造一种好的社会环境。清末学者沈垚说:“天下治乱,系乎风俗。风俗美则小人勉慕于仁义,风俗恶则君子亦宛转于时尚之中而无以自异。是以治天下者以整饬风俗为先务。”当下,国家提出构建学习型社会,“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如果我们真正营造出书香社会,公民将阅读作为一种休闲方式,那么整个社会风尚定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读书的要点
(一)勤奋好学、经世致用
读书是践行的前提。朱熹讲知行关系时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是明理,行是践行,人欲明理,一定要读书,懂得此理,才会有动力。读书须勤奋,下功夫,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的成就永远与勤奋相进退。读书的目的在于致用。读书做知识分子,要以天下苍生为念,不能“为学术而学术”,只做索引考据派和玄学学者,满足于做专家和技术人员,不能在人民的疾苦面前闭上眼睛,应在大是大非前有所担当,“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读书应该是为了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民生为本,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读书要提升境界。中国读书人的精神传统是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重名节、讲骨气,保持精神独立,主张“匹夫不夺志”、“威武不屈”、“舍生取义”。人只有靠读书和教育才会有思想,才会站立起来。
(二)继承传统、勇于创新
读书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年,创造了灿烂文明,不乏优秀的精神财富,继承什么、如何继承,值得深思和研究。同时,要懂得文化只有吸收和创新,才有生命力,文化存在的真谛在于交流、吸收、借鉴和改造,缺乏交流和沟通,就会失去活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思想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起支撑作用的观念形态。但思想总有历史的局限性,应随时代而变化,当下应特别注意吸收一切世界文明的先进文化,通过外来文明与本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交流,积累为新的民族记忆,形成新的文化传统。清代文学家王国维曾说:“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并说“异日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这些哲人的话语,至今仍有现实性。 (三)选择读本、博览精读
当今社会,书刊之多,汗牛充栋,各种文章,泥沙俱下。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以有限的生命欲穷尽无尽的知识,自然力不从心。因此,必须选择读本,博览与精读结合。首先,要按需要选择读本。学习技能、练好本领,专业书刊必不可少;了解形势、掌握动态,当前书报不可不读。其次,按功能选择。意欲汲取传统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培养正气,明白做人道理,读一点儒、释、道家的经典书籍,是必要的选择;学习历史,需读《史记》等二十四史或其选本;提高文化修养,可选唐诗、宋词、元曲、汉文章,以及《古文观止》、《菜根谭》等名著;了解民族文化,可选读一些各民族的经典著作,诸如藏文的《萨迦格言》《水喻格言》《木喻格言》等之类的哲理诗。总之,经史子集,任自己选择。再次,按爱好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读书,兴趣为先,诗词书画、雕刻摄影,亦应视为读书之列。当然,爱好与人的素养有关,也需要培养。王蒙主张,读书除了读有趣的书,还要读一点严肃的书,读点费劲的书,即注意多读有关科学、逻辑、分析、创新、有书院气息的书。
(四)读书深心、务必专注
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中说,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所谓“深心”,就是要排除杂念、集中精神,专心致志,要有所研究、重视学术,如果“读书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就是说只是在吟咏诗词上下功夫,定会显得浮浅,而不会有什么心得。读书如吃饭,得一口一口吃进去,慢慢咀嚼、品味,然后消化、吸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读书三境界”的读书理论,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讲读书先广泛涉猎,然后精选苦读钻研,再到恍然领悟有所得。其中包含了博览与精读、刻苦与收获,既是境界,也是方法。
(五)注意笔记、勤于积累
革命前辈董必武总结他的读书经验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的好处,一助理解,二益记忆,三能积累资料。顾颉刚先生60余年不间断做读书笔记,积累近百册,多达500万字。钱钟书先生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90年代也一直做笔记,单是外文笔记200多本、3.5万多页。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一生读书不少,但因“不能勤笔”,学术上“没什么成就”。
另外,古人讲究读书者本身要道德高尚,说心地纯洁的人才可以读圣贤书,学古人的道德文章,如果恶人读书,适以济恶,用所读的道理为自己辩解,掩饰缺点,等于资助兵器给敌人,送粮食给强盗;还讲究读书要心静,有“焚香读书”之说,特别强调读书讲究理解,不能一味背诵文句,而不去研究思想精义,就像不懂佛理而只会唪经的和尚,真正懂得读书的人,要读到心领神会的境界,才不会陷入只背诵文章词句而不明书中的道理。目前,也要防止商业化倾向,琴棋书画原本是骚人墨客的一种高雅情趣,如果一产生贪欲的念头,就会把风雅变成俗不可耐的市侩,即所谓“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
读书的期待
(一)认识读书、全民重视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几千年或更长时间积累的结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尊严,是一个民族区别其他民族的标记。钟敬文先生曾说:大家要有一种民族自觉,“将中国的精神视为命根子,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也视为我们的命根子。”“只有最重要的文化的存在,这个民族才是有意义的,在世界上才有她的地位。”当今我国的读书情况堪忧。前几年有人统计,现在日本、韩国和我国每年的人均读书数是:日本每人40本,韩国每人7本,我国每人0.7本,我国是日本的1.75%,韩国的10%。另外,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2008年),占整个GDP的比例:美国25%,日本20%,中国2.6%。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的部分文化状况,真的不容乐观。
(二)循序渐进、养成习惯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读书也不能一蹴而就,关键是习惯的培养、兴趣的养成,在于有志于学、持之以恒。当然,“万事皆缘,随遇而安”,凡事顺其自然、不可强求,这是处世秘诀,也是读书应遵循的规律。
(三)端正风尚、倡导读书
读书光荣,愚昧可悲,要坚决否定“知识越多越反动”。我们应乘着国家号召推进全民阅读、走向阅读社会的东风,营造全社会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用好风尚促读书,读书再造好风尚,形成良型循环。目前,国人读微信成风,但这不能替代读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超六成使用手机阅读微信使用频率为每天两次,人均每天阅读40分钟,但聊天、查看朋友微信是主要选择,整体上是浅阅读、碎片化。专家认为,完全依赖微信阅读不能获取知识,儿童阅读、学术阅读和经典阅读应该依靠纸质书。
(四)健全机制、量才用人
唐太宗说:“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任人唯贤、纳谏忠言,是贞观之治的基本经验。用人是导向,注意选用肯读书者,自然会促进读书;若重用文盲,谁还读书!关键要有好的体制,健全用人机制。
总之,读书能充实人生、增强能力,提升境界、养心益寿,树立正气、优化社会,愿人人养成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度过自己有价值的一生。
读书的价值
读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快事,读书对于人的一生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林语堂《大荒集·论读书》中讲,读书可使人“开茅塞、除陋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性灵”。读书是一种享受,享受之余,会充满感恩,因为它给你带来了他人智慧的精华,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欧阳修认为,“天下之至乐莫过于读书”。具体来说,读书至少有下面的主要价值;
(一)增长才干、培养能力
勤于读书是做人的必要条件,尤其做一名国家干部,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尚的道德人格、良好的为政之德、明确的是非标准、较强的工作能力、必要的专业知识,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这一切,有赖于知识的滋养。“好学近乎知”,读书可以提高人的思维水平、活动能力,改变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人的行为方式。读书可使人增长智慧,增强决疑断惑的能力;读书可使人心明眼亮、发现真理、求真求实;读书可提升人生境界,清醒处世,追求至善。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舒尔茨研究二十世纪世界经济发现,经济发展要素构成中,人力资本权重越来越重要,这有赖于教育,提出了阅读也是生产力的理念。
(二)仰观俯察、鉴古知今
只有读书才会了解历史,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到哪里去。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文化是一叶方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因为,历史场景总是以惊人的相似重复着。通过读书,我们才能还原历史、了解真相,去除障蔽、反映真实;才能尊重历史、把握规律,总结经验、鉴古知今,将历史作为现实的参照系,当作一面镜子,去对照现实,进行反思,把握未来。
(三)促进交流、增进团结
读书是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密特朗曾说:“世界上的财富来自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只有多元,才能和谐。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民族文化反映民族的精神、特性、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追求等。民族间认同的基础是彼此间文化的认同,文化的认同在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学习。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其文化,探索民族之间文化关系的理解、相处、交流和互化的和谐实践。因此,了解民族文化是民族和谐的重要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读书。
(四)修身养性、有益健康
读书是潜性抒怀的一种方式,是对历史、社会、现实的反思,多看有价值的书,就会感悟人生,提升境界,将一切“看破、放下”,懂得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读书寻求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人文遵循,读书养性,文章育人,多读书,益长寿,读书有益身心健康。据统计,在属于长寿的18类专业中,绝大多数是脑力劳动,离不开读书。读书读进去,必须心先净。静心读书时,忘却烦恼,心静如水,物我两忘,人体各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人体远离疾病的侵袭。读书可防衰老,防止老年痴呆,可使人心静,类于气功。齐白石养生方法中,读书学习是其中的一种,他常说:“一日不学,苦混一天!”因此,他每日学习不辍,乐在其中。
(五)树立风尚、净化社会
读书能启迪良知,提升品格。德国哲学家康德名言:“世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其义要人们敬畏自然和良知,而良知取决于道德修养,源于通过读书,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给养自己,搞好自身修养,将书中讲的许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操守品行。因此,读书利于人品的提升,有助于社会风尚。习俗也是一种文化,一个地域习俗的好坏与人们崇尚知识、有读书风尚有关,好的习俗可营造一种好的社会环境。清末学者沈垚说:“天下治乱,系乎风俗。风俗美则小人勉慕于仁义,风俗恶则君子亦宛转于时尚之中而无以自异。是以治天下者以整饬风俗为先务。”当下,国家提出构建学习型社会,“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如果我们真正营造出书香社会,公民将阅读作为一种休闲方式,那么整个社会风尚定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读书的要点
(一)勤奋好学、经世致用
读书是践行的前提。朱熹讲知行关系时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是明理,行是践行,人欲明理,一定要读书,懂得此理,才会有动力。读书须勤奋,下功夫,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的成就永远与勤奋相进退。读书的目的在于致用。读书做知识分子,要以天下苍生为念,不能“为学术而学术”,只做索引考据派和玄学学者,满足于做专家和技术人员,不能在人民的疾苦面前闭上眼睛,应在大是大非前有所担当,“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读书应该是为了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民生为本,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读书要提升境界。中国读书人的精神传统是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重名节、讲骨气,保持精神独立,主张“匹夫不夺志”、“威武不屈”、“舍生取义”。人只有靠读书和教育才会有思想,才会站立起来。
(二)继承传统、勇于创新
读书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年,创造了灿烂文明,不乏优秀的精神财富,继承什么、如何继承,值得深思和研究。同时,要懂得文化只有吸收和创新,才有生命力,文化存在的真谛在于交流、吸收、借鉴和改造,缺乏交流和沟通,就会失去活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思想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起支撑作用的观念形态。但思想总有历史的局限性,应随时代而变化,当下应特别注意吸收一切世界文明的先进文化,通过外来文明与本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交流,积累为新的民族记忆,形成新的文化传统。清代文学家王国维曾说:“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并说“异日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这些哲人的话语,至今仍有现实性。 (三)选择读本、博览精读
当今社会,书刊之多,汗牛充栋,各种文章,泥沙俱下。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以有限的生命欲穷尽无尽的知识,自然力不从心。因此,必须选择读本,博览与精读结合。首先,要按需要选择读本。学习技能、练好本领,专业书刊必不可少;了解形势、掌握动态,当前书报不可不读。其次,按功能选择。意欲汲取传统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培养正气,明白做人道理,读一点儒、释、道家的经典书籍,是必要的选择;学习历史,需读《史记》等二十四史或其选本;提高文化修养,可选唐诗、宋词、元曲、汉文章,以及《古文观止》、《菜根谭》等名著;了解民族文化,可选读一些各民族的经典著作,诸如藏文的《萨迦格言》《水喻格言》《木喻格言》等之类的哲理诗。总之,经史子集,任自己选择。再次,按爱好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读书,兴趣为先,诗词书画、雕刻摄影,亦应视为读书之列。当然,爱好与人的素养有关,也需要培养。王蒙主张,读书除了读有趣的书,还要读一点严肃的书,读点费劲的书,即注意多读有关科学、逻辑、分析、创新、有书院气息的书。
(四)读书深心、务必专注
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中说,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所谓“深心”,就是要排除杂念、集中精神,专心致志,要有所研究、重视学术,如果“读书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就是说只是在吟咏诗词上下功夫,定会显得浮浅,而不会有什么心得。读书如吃饭,得一口一口吃进去,慢慢咀嚼、品味,然后消化、吸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读书三境界”的读书理论,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讲读书先广泛涉猎,然后精选苦读钻研,再到恍然领悟有所得。其中包含了博览与精读、刻苦与收获,既是境界,也是方法。
(五)注意笔记、勤于积累
革命前辈董必武总结他的读书经验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的好处,一助理解,二益记忆,三能积累资料。顾颉刚先生60余年不间断做读书笔记,积累近百册,多达500万字。钱钟书先生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90年代也一直做笔记,单是外文笔记200多本、3.5万多页。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一生读书不少,但因“不能勤笔”,学术上“没什么成就”。
另外,古人讲究读书者本身要道德高尚,说心地纯洁的人才可以读圣贤书,学古人的道德文章,如果恶人读书,适以济恶,用所读的道理为自己辩解,掩饰缺点,等于资助兵器给敌人,送粮食给强盗;还讲究读书要心静,有“焚香读书”之说,特别强调读书讲究理解,不能一味背诵文句,而不去研究思想精义,就像不懂佛理而只会唪经的和尚,真正懂得读书的人,要读到心领神会的境界,才不会陷入只背诵文章词句而不明书中的道理。目前,也要防止商业化倾向,琴棋书画原本是骚人墨客的一种高雅情趣,如果一产生贪欲的念头,就会把风雅变成俗不可耐的市侩,即所谓“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
读书的期待
(一)认识读书、全民重视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几千年或更长时间积累的结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尊严,是一个民族区别其他民族的标记。钟敬文先生曾说:大家要有一种民族自觉,“将中国的精神视为命根子,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也视为我们的命根子。”“只有最重要的文化的存在,这个民族才是有意义的,在世界上才有她的地位。”当今我国的读书情况堪忧。前几年有人统计,现在日本、韩国和我国每年的人均读书数是:日本每人40本,韩国每人7本,我国每人0.7本,我国是日本的1.75%,韩国的10%。另外,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2008年),占整个GDP的比例:美国25%,日本20%,中国2.6%。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的部分文化状况,真的不容乐观。
(二)循序渐进、养成习惯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读书也不能一蹴而就,关键是习惯的培养、兴趣的养成,在于有志于学、持之以恒。当然,“万事皆缘,随遇而安”,凡事顺其自然、不可强求,这是处世秘诀,也是读书应遵循的规律。
(三)端正风尚、倡导读书
读书光荣,愚昧可悲,要坚决否定“知识越多越反动”。我们应乘着国家号召推进全民阅读、走向阅读社会的东风,营造全社会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用好风尚促读书,读书再造好风尚,形成良型循环。目前,国人读微信成风,但这不能替代读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超六成使用手机阅读微信使用频率为每天两次,人均每天阅读40分钟,但聊天、查看朋友微信是主要选择,整体上是浅阅读、碎片化。专家认为,完全依赖微信阅读不能获取知识,儿童阅读、学术阅读和经典阅读应该依靠纸质书。
(四)健全机制、量才用人
唐太宗说:“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任人唯贤、纳谏忠言,是贞观之治的基本经验。用人是导向,注意选用肯读书者,自然会促进读书;若重用文盲,谁还读书!关键要有好的体制,健全用人机制。
总之,读书能充实人生、增强能力,提升境界、养心益寿,树立正气、优化社会,愿人人养成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度过自己有价值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