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族盘绣艺术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fly6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族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盘绣,汇集着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青海高原的东部山区,勤劳、朴实的土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传统的民族刺绣艺术,她们的刺绣技艺精湛,做工精细,巧夺天工。
  土族曾是一个马背上驰骋的民族,勇士们披坚执锐,也一定少不了盘绣品的装饰,厚实耐用的盘绣品符合了青海高原将士们出击杀敌时的军备需要。进入农耕时代后,盘绣品上的花草鸟禽图案,是土族人对田园生活的描述,反映出他们祈愿风调雨顺,生活美满的心理。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文化部和有关人士,对土族盘绣做了大量的发掘、抢救、继承和保护工作,古老而独特的土族盘绣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土族盘绣溯源
  土族是我国西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同仁县等部分地区以及甘肃省卓尼、天祝、永登等县。历史上土族的先民曾以游牧业作为主要的生计方式,后逐渐改为以定居农业为主要模式的生产类型。现今分布在西北的土族以农业为主,兼有少量的畜牧业。土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关于土族族源学界有多种意见,但目前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是,土族是以古代吐谷浑人后裔为主,吸收了蒙古、藏等民族的成分,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土族虽然人口不多,但却拥有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这其中服饰文化尤显突出。盘绣作为土族服饰的重要装饰,以此为切片,可以探索土族多样性的文化体系,进而透视民族文化体系背后所存在的历史情境与社会事实。
  据考古发现,在青海省都兰县发掘出的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有类似盘绣的刺绣品,由此可以推知,在公元四世纪左右,盘绣工艺已经发轫。土族盘绣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中,形成了具有民俗学、美学等多种文艺及审美价值。
  互助县盘绣艺术是土族盘绣的典型代表。数千年来,居住在这里的汉、藏、土等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这块土地的同时,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对一名土族女子来说,刺绣是她们一生中的必修功课。土族女子出嫁前,首先要在娘家办一个土族刺绣个人展,将自己绣制的衣服、佩饰、鞋袜等向娘家人一一展示,然后还要在婆家利用新婚庆典之机,给婆家人、庄邻和亲戚朋友们展示自己的绣品,并向婆家亲人赠送自己亲手绣制的物件。土族女子有了自己的儿女后,又会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把刺绣技艺悉心传授给女儿。如此岁月历经上千年,形成了土族刺绣特有的“气质”。
  二、土族盘绣工艺
  青海省互助县的土族刺绣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绣法多样。主要表现在对服饰的精心装饰上,土族人的头饰、衣领、衣胸、辫筒、腰带、围肚、鞋袜以及枕巾、针扎、荷包、烟袋、背包等都有刺绣。土族刺绣的种类按其针法分为盘绣、拉绣、堆绣等,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盘绣是丝线绣,有红、黄、绿、蓝、红、紫、白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
  土族盘绣做工精细,针针见功底,线线出效果。绣品讲究整体关系,以盘绣为主体,以密集的绣法为基调,以大面积盘绣为特色,件件绣品舒展大气,光彩夺目。由于精工耗时,绣品经久耐用。土族刺绣应用十分广泛,民间刺绣非常活跃。时至今日,土族妇女从头到脚用刺绣装扮,看上去花枝招展,如仙女下凡一般。
  盘绣的针法十分独特,操针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盘绣不用棚架,直接用双手操作,绣者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二线,虽费工费料,但成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盘绣的图案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包括法轮(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人物、佛像等几十种样式。
  土族盘绣对彩线的运用,颜色的搭配,都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胸花”一般用盘线绣太极图、八卦图等,颜色娇嫩、鲜活,栩栩如生。衣领一般修饰边沿,用金线盘绣“富贵不断头”、各种花卉等。姑娘们结婚用的“达博布”,是比较大的服饰刺绣,有一丈二尺长,一般为墨绿棉布。带子两头都绣花,一头最小的为三个眼子,大的有四个、五个眼子的。各个眼子都用不同的图案组成,有太极图、八卦图、喜鹊登梅、孔雀栖牡丹等等,色彩缤纷,层次鲜明,而且带子两头的图案都要对称、和谐。一付“达博带”,就是一件刺绣艺术珍品。这是土族妇女做姑娘时必须要做的。因为工作量大,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心血。
  最常见的图案有“八宝”、“云气”、“太极图”、“富贵不断头”、“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老鼠拉葡萄”、“寒雀探梅”、“石榴花”以及十二生肖等。运针细密均匀,图案紧凑大方、生动形象、疏密得当、融叠自然、色泽鲜明流畅、平整干练,十分优美。每件绣品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古老的土族婚俗中的“摆针线”仪式,就是亲朋好友对新娘子盘绣工艺的一次大观赏,如果技艺超群,会让婆家觉得娶来的巧媳妇是全家的好福气。土族盘绣无论在土族人的平常生活中,还是在重大人生礼仪上,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土族盘绣在中华刺绣百花园中是一枝独秀,其技法、针法独特,用料考究、工序复杂,针法严整,图案精美,绣而饱满,一件盘绣品虽然费工、费料、费时、费心,但业完工,一块厚实华丽、层次分明,经久耐用的刺绣珍品,可以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褪色,不松线,长久保持着独有的魅力和神韵。
  土族盘绣透露出土族对色彩、对美的追求,缤纷的色彩夺人眼目,逼真的图案或隐藏着古老文化的神秘,或传达着山间林中的鸟语花香,或寄托着美好的祈盼,用心用情绣出的盘绣品在形、色、质、意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极高的审美价值。
  三、土族盘绣的传承和发展
  秦汉以来,随着“丝绸南路”的开通和中原丝绸源源涌入,人们便开始用刺绣装饰自己,美化生活,传递友谊,寄托感情,使这种民间艺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代相传,不断发展。   盘绣以母女相传为主,亦在姊妹、妯娌、婆媳间传承。现代主要传承人有麻宝青、牛玛索等。土族盘绣一直传承至今,其文化与艺术的价值不可低估。土族盘绣色彩缤纷,图案逼真,在形、色、质、意等方面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态度和价值判断,为民族学、美学等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近二十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人员对土族盘绣做了一些发掘、抢救、保护工作,这一古老的民族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但仍面临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老一辈的盘绣能手大多年事已高,还有不少人已经谢世,一些绝技得不到传承就已悄然消亡,同时因现代社会高度发达,商品供应丰富,年轻妇女不重视传统的刺绣技术,即使是学习,也是学习一些简单的剁绣、机扎等刺绣技术,作为消遣和打发时光的方式,不再作为生活技艺和艺术追求深入研究学习,这些状况造成盘绣艺术后继乏人,濒临灭绝,急需调动各方面力量加以抢救、保护。
  2006年5月20日,土族盘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被确定为全国土族文化之乡,李发秀被确定为盘绣文化遗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传承人名单。目前,经当地文化部门普查、登记和对土族盘绣建档归类,共有登记传承人8名。并经过选拔、认定东沟乡盘绣能手,以老传新,建立了一支盘绣工艺的传承队伍,全乡共建新老传承队伍2支,接传人12人。
  四、对土族盘绣艺术保护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如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带给我们的就是不可挽回之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记录着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乃是各民族依存的前提,传统文化的消失,便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解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是我们处在大的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重要而又急迫的问题。传统文化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随着传播媒体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遭到侵蚀、削弱。对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绝不应该让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断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二)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申遗不等于保护,仅仅是申遗,远远不够,重要的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能像文物一样被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死的,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它是非物质的、无形的,所以,往往依附于其传人的继承,许多民间、民族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传人一旦消亡,这种无形的文化也将随之消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对无形文化持有人(老艺人等)进行保护,并鼓励他(她)们“师徒相授”,培养继承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三)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开发。开发历史人文资源,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其知名度,促进经济建设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也可能由此而产生一个独具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对土族“盘绣”艺术,在加强从历史、民族、美学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学课研究,充分挖掘其价值的同时,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和民族刺绣产业,使土族盘绣作为一个产品,做成品牌,走出青海、走向世界,在促进土族妇女增收,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光大。
  参考文献:
  [1]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124.
  [2]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34.
  (作者简介:冯英莲(1973.5-)蒙古族,青海共和人。工作单位:青海省博物馆。职称:三级演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其他文献
当翻开陈仲华女士的《定陵发掘现场指挥———白万玉》这部书时,岁月渐渐远去的往事陡然浮出水面,一条清晰的中国早期考古探索之路立刻展现在我们面前,至少在八十年前,我国考古先驱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他们高举着探求的火炬,照亮了近现代中国科学考古的黎明前夜。中华历史的探索对考古工作者来说,是一种神圣而不可抗拒的责任与诱惑,正是这种神圣的责任与诱惑引领着几代考古工作者们为了祖国的考古事业坚韧不拔地苦苦寻觅、
期刊
乡土  千丝万缕的天籁地鸣,滋润着我的河湟大地,回响在更替的四季。  五月,婆娑的绿柳在沿河尽情吐故纳新。箭手们操箭的声响宛如深冬的西北风,只是在牵强附会寻找民族的一点记忆,我十分理解乡间这仅存的绝响。收羊皮的回族和东乡人无孔不入,摩托车来来往往,从门户里出来进去,不知不觉把村里的旱场变成了市场。一年四季的羊肉腥味,让村里人在如火如荼的正月感受不到年味。  我在童年放飞的那只风筝已经断线。我渴望一
期刊
绽放在中国西部广袤无垠的西北大地上,流淌在西北人民心里的“花儿”,是西部民歌之魂,是生活在西部这片热土上的汉、藏、土、回、东乡、保安、裕固、撒拉、蒙古等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共同财富,是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西北人民奉献给人类的艺术瑰宝,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是西北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把“花儿”这朵闪耀着无尽艺术光芒的奇葩打造成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最具影响
期刊
曹操懂得如何去洞察人心,了解对方的需求,然后满足其需求,并且说到做到,绝不含糊。这样的老板,谁不喜欢呢?  故事要从伯乐相马说起。春秋时期的孙阳,受楚王之托走遍大江南北寻找良驹。始终难觅骏马,却在返回的路上相中了一匹拉着盐车的马,看似气喘吁吁、体力不支的马。但是所有人中只有孙阳看出了它真正的能力。于是买走了这匹马带回楚国,并坚持要楚王精心喂养它,虽然楚王心有怀疑但是还是照做,之后该马果然一跃千里,
期刊
祝方太,他是一位穿了二十七年军装的老兵,也是一位从事了半辈子文艺工作的老战士,两种不同的经历,却在他身上凝聚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和能量。  在军旅,为了提高部队干部战士的文化素养,他积极地做好教学工作,在地方,他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文艺路线,满腔热情地为工农兵服务,讴歌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他既是一位坚定沉着的军人,又是一位执着耕耘的文艺工作者。他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为人平和,乐于助人,工作勤奋,淡泊名
期刊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两年了。记得两年前那个揪心的日子,时间已是下午四点多,当我赶到二医院住院大楼门厅时,电梯间门口人头拥挤,半天也不见电梯下来。正当我忧心如焚时,记不得是谁说:再不要上去了,到东面电梯口去等,她们就要下来。东电梯是专门升降重病人病床的,门口几乎没有人,不一会儿电梯门打开了,两三个穿白大褂的护士,有的举着点滴瓶,有的扶着氧气袋,护送着母亲走出了电梯间,后面跟着几个眼泪汪汪的亲人们。母
期刊
外交策略  吐谷浑从正式建国到最终覆亡,共存在了350年之久。在最初的100年间,经过树洛干、阿豺等几代的国君努力开拓和苦心经营,吐谷浑逐步成为西部地区的一个强国。为了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四周强邻环伺的情况下,吐谷浑整体上采取了与其他国家和平交往的策略,不断接受各个强国的各种封赐,同时长期向它们朝贡。可以说吐谷浑是一个在夹缝中努力做到左右逢源的国家,未被列入“另册”。  吐谷浑立国“纯姜治
期刊
作为一种音乐和文化批评,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就是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揭示自然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背后隐藏的精神生态危机。本文将对中国民歌河湟花儿,用辩证法进行生物学和社会学的系统分析,认识其文化价值与美学意义,并探讨它走向城市文化融入社会生态途径。  音乐史上的优秀作品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对人内心世界的美感和理解谱写进了作品。可以说,人的生存与发展、生命的美好与延续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
期刊
2013年6月5日,文化部等9部委颁发了《关于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九龙治水”的方式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发展。2014年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及分工实施方案中,为了把改革工作落到实处,将工作任务做了详细安排。这一方面说明了党和政府对这一工作的高度重视,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一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性。面对现在复杂的形势,作为服务基层的先头文化引领者,在迎来机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经济上去了,社会风气也要上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文化素质也要相应提高。人们在摆脱昔日的贫困,走上富裕道路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水准,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