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族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盘绣,汇集着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青海高原的东部山区,勤劳、朴实的土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传统的民族刺绣艺术,她们的刺绣技艺精湛,做工精细,巧夺天工。
土族曾是一个马背上驰骋的民族,勇士们披坚执锐,也一定少不了盘绣品的装饰,厚实耐用的盘绣品符合了青海高原将士们出击杀敌时的军备需要。进入农耕时代后,盘绣品上的花草鸟禽图案,是土族人对田园生活的描述,反映出他们祈愿风调雨顺,生活美满的心理。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文化部和有关人士,对土族盘绣做了大量的发掘、抢救、继承和保护工作,古老而独特的土族盘绣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土族盘绣溯源
土族是我国西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同仁县等部分地区以及甘肃省卓尼、天祝、永登等县。历史上土族的先民曾以游牧业作为主要的生计方式,后逐渐改为以定居农业为主要模式的生产类型。现今分布在西北的土族以农业为主,兼有少量的畜牧业。土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关于土族族源学界有多种意见,但目前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是,土族是以古代吐谷浑人后裔为主,吸收了蒙古、藏等民族的成分,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土族虽然人口不多,但却拥有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这其中服饰文化尤显突出。盘绣作为土族服饰的重要装饰,以此为切片,可以探索土族多样性的文化体系,进而透视民族文化体系背后所存在的历史情境与社会事实。
据考古发现,在青海省都兰县发掘出的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有类似盘绣的刺绣品,由此可以推知,在公元四世纪左右,盘绣工艺已经发轫。土族盘绣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中,形成了具有民俗学、美学等多种文艺及审美价值。
互助县盘绣艺术是土族盘绣的典型代表。数千年来,居住在这里的汉、藏、土等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这块土地的同时,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对一名土族女子来说,刺绣是她们一生中的必修功课。土族女子出嫁前,首先要在娘家办一个土族刺绣个人展,将自己绣制的衣服、佩饰、鞋袜等向娘家人一一展示,然后还要在婆家利用新婚庆典之机,给婆家人、庄邻和亲戚朋友们展示自己的绣品,并向婆家亲人赠送自己亲手绣制的物件。土族女子有了自己的儿女后,又会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把刺绣技艺悉心传授给女儿。如此岁月历经上千年,形成了土族刺绣特有的“气质”。
二、土族盘绣工艺
青海省互助县的土族刺绣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绣法多样。主要表现在对服饰的精心装饰上,土族人的头饰、衣领、衣胸、辫筒、腰带、围肚、鞋袜以及枕巾、针扎、荷包、烟袋、背包等都有刺绣。土族刺绣的种类按其针法分为盘绣、拉绣、堆绣等,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盘绣是丝线绣,有红、黄、绿、蓝、红、紫、白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
土族盘绣做工精细,针针见功底,线线出效果。绣品讲究整体关系,以盘绣为主体,以密集的绣法为基调,以大面积盘绣为特色,件件绣品舒展大气,光彩夺目。由于精工耗时,绣品经久耐用。土族刺绣应用十分广泛,民间刺绣非常活跃。时至今日,土族妇女从头到脚用刺绣装扮,看上去花枝招展,如仙女下凡一般。
盘绣的针法十分独特,操针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盘绣不用棚架,直接用双手操作,绣者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二线,虽费工费料,但成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盘绣的图案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包括法轮(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人物、佛像等几十种样式。
土族盘绣对彩线的运用,颜色的搭配,都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胸花”一般用盘线绣太极图、八卦图等,颜色娇嫩、鲜活,栩栩如生。衣领一般修饰边沿,用金线盘绣“富贵不断头”、各种花卉等。姑娘们结婚用的“达博布”,是比较大的服饰刺绣,有一丈二尺长,一般为墨绿棉布。带子两头都绣花,一头最小的为三个眼子,大的有四个、五个眼子的。各个眼子都用不同的图案组成,有太极图、八卦图、喜鹊登梅、孔雀栖牡丹等等,色彩缤纷,层次鲜明,而且带子两头的图案都要对称、和谐。一付“达博带”,就是一件刺绣艺术珍品。这是土族妇女做姑娘时必须要做的。因为工作量大,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心血。
最常见的图案有“八宝”、“云气”、“太极图”、“富贵不断头”、“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老鼠拉葡萄”、“寒雀探梅”、“石榴花”以及十二生肖等。运针细密均匀,图案紧凑大方、生动形象、疏密得当、融叠自然、色泽鲜明流畅、平整干练,十分优美。每件绣品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古老的土族婚俗中的“摆针线”仪式,就是亲朋好友对新娘子盘绣工艺的一次大观赏,如果技艺超群,会让婆家觉得娶来的巧媳妇是全家的好福气。土族盘绣无论在土族人的平常生活中,还是在重大人生礼仪上,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土族盘绣在中华刺绣百花园中是一枝独秀,其技法、针法独特,用料考究、工序复杂,针法严整,图案精美,绣而饱满,一件盘绣品虽然费工、费料、费时、费心,但业完工,一块厚实华丽、层次分明,经久耐用的刺绣珍品,可以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褪色,不松线,长久保持着独有的魅力和神韵。
土族盘绣透露出土族对色彩、对美的追求,缤纷的色彩夺人眼目,逼真的图案或隐藏着古老文化的神秘,或传达着山间林中的鸟语花香,或寄托着美好的祈盼,用心用情绣出的盘绣品在形、色、质、意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极高的审美价值。
三、土族盘绣的传承和发展
秦汉以来,随着“丝绸南路”的开通和中原丝绸源源涌入,人们便开始用刺绣装饰自己,美化生活,传递友谊,寄托感情,使这种民间艺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代相传,不断发展。 盘绣以母女相传为主,亦在姊妹、妯娌、婆媳间传承。现代主要传承人有麻宝青、牛玛索等。土族盘绣一直传承至今,其文化与艺术的价值不可低估。土族盘绣色彩缤纷,图案逼真,在形、色、质、意等方面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态度和价值判断,为民族学、美学等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近二十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人员对土族盘绣做了一些发掘、抢救、保护工作,这一古老的民族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但仍面临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老一辈的盘绣能手大多年事已高,还有不少人已经谢世,一些绝技得不到传承就已悄然消亡,同时因现代社会高度发达,商品供应丰富,年轻妇女不重视传统的刺绣技术,即使是学习,也是学习一些简单的剁绣、机扎等刺绣技术,作为消遣和打发时光的方式,不再作为生活技艺和艺术追求深入研究学习,这些状况造成盘绣艺术后继乏人,濒临灭绝,急需调动各方面力量加以抢救、保护。
2006年5月20日,土族盘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被确定为全国土族文化之乡,李发秀被确定为盘绣文化遗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传承人名单。目前,经当地文化部门普查、登记和对土族盘绣建档归类,共有登记传承人8名。并经过选拔、认定东沟乡盘绣能手,以老传新,建立了一支盘绣工艺的传承队伍,全乡共建新老传承队伍2支,接传人12人。
四、对土族盘绣艺术保护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如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带给我们的就是不可挽回之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记录着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乃是各民族依存的前提,传统文化的消失,便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解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是我们处在大的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重要而又急迫的问题。传统文化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随着传播媒体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遭到侵蚀、削弱。对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绝不应该让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断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二)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申遗不等于保护,仅仅是申遗,远远不够,重要的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能像文物一样被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死的,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它是非物质的、无形的,所以,往往依附于其传人的继承,许多民间、民族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传人一旦消亡,这种无形的文化也将随之消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对无形文化持有人(老艺人等)进行保护,并鼓励他(她)们“师徒相授”,培养继承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三)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开发。开发历史人文资源,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其知名度,促进经济建设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也可能由此而产生一个独具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对土族“盘绣”艺术,在加强从历史、民族、美学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学课研究,充分挖掘其价值的同时,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和民族刺绣产业,使土族盘绣作为一个产品,做成品牌,走出青海、走向世界,在促进土族妇女增收,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光大。
参考文献:
[1]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124.
[2]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34.
(作者简介:冯英莲(1973.5-)蒙古族,青海共和人。工作单位:青海省博物馆。职称:三级演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土族曾是一个马背上驰骋的民族,勇士们披坚执锐,也一定少不了盘绣品的装饰,厚实耐用的盘绣品符合了青海高原将士们出击杀敌时的军备需要。进入农耕时代后,盘绣品上的花草鸟禽图案,是土族人对田园生活的描述,反映出他们祈愿风调雨顺,生活美满的心理。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文化部和有关人士,对土族盘绣做了大量的发掘、抢救、继承和保护工作,古老而独特的土族盘绣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土族盘绣溯源
土族是我国西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同仁县等部分地区以及甘肃省卓尼、天祝、永登等县。历史上土族的先民曾以游牧业作为主要的生计方式,后逐渐改为以定居农业为主要模式的生产类型。现今分布在西北的土族以农业为主,兼有少量的畜牧业。土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关于土族族源学界有多种意见,但目前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是,土族是以古代吐谷浑人后裔为主,吸收了蒙古、藏等民族的成分,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土族虽然人口不多,但却拥有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这其中服饰文化尤显突出。盘绣作为土族服饰的重要装饰,以此为切片,可以探索土族多样性的文化体系,进而透视民族文化体系背后所存在的历史情境与社会事实。
据考古发现,在青海省都兰县发掘出的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有类似盘绣的刺绣品,由此可以推知,在公元四世纪左右,盘绣工艺已经发轫。土族盘绣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中,形成了具有民俗学、美学等多种文艺及审美价值。
互助县盘绣艺术是土族盘绣的典型代表。数千年来,居住在这里的汉、藏、土等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这块土地的同时,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对一名土族女子来说,刺绣是她们一生中的必修功课。土族女子出嫁前,首先要在娘家办一个土族刺绣个人展,将自己绣制的衣服、佩饰、鞋袜等向娘家人一一展示,然后还要在婆家利用新婚庆典之机,给婆家人、庄邻和亲戚朋友们展示自己的绣品,并向婆家亲人赠送自己亲手绣制的物件。土族女子有了自己的儿女后,又会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把刺绣技艺悉心传授给女儿。如此岁月历经上千年,形成了土族刺绣特有的“气质”。
二、土族盘绣工艺
青海省互助县的土族刺绣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绣法多样。主要表现在对服饰的精心装饰上,土族人的头饰、衣领、衣胸、辫筒、腰带、围肚、鞋袜以及枕巾、针扎、荷包、烟袋、背包等都有刺绣。土族刺绣的种类按其针法分为盘绣、拉绣、堆绣等,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盘绣是丝线绣,有红、黄、绿、蓝、红、紫、白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
土族盘绣做工精细,针针见功底,线线出效果。绣品讲究整体关系,以盘绣为主体,以密集的绣法为基调,以大面积盘绣为特色,件件绣品舒展大气,光彩夺目。由于精工耗时,绣品经久耐用。土族刺绣应用十分广泛,民间刺绣非常活跃。时至今日,土族妇女从头到脚用刺绣装扮,看上去花枝招展,如仙女下凡一般。
盘绣的针法十分独特,操针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盘绣不用棚架,直接用双手操作,绣者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二线,虽费工费料,但成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盘绣的图案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包括法轮(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人物、佛像等几十种样式。
土族盘绣对彩线的运用,颜色的搭配,都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胸花”一般用盘线绣太极图、八卦图等,颜色娇嫩、鲜活,栩栩如生。衣领一般修饰边沿,用金线盘绣“富贵不断头”、各种花卉等。姑娘们结婚用的“达博布”,是比较大的服饰刺绣,有一丈二尺长,一般为墨绿棉布。带子两头都绣花,一头最小的为三个眼子,大的有四个、五个眼子的。各个眼子都用不同的图案组成,有太极图、八卦图、喜鹊登梅、孔雀栖牡丹等等,色彩缤纷,层次鲜明,而且带子两头的图案都要对称、和谐。一付“达博带”,就是一件刺绣艺术珍品。这是土族妇女做姑娘时必须要做的。因为工作量大,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心血。
最常见的图案有“八宝”、“云气”、“太极图”、“富贵不断头”、“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老鼠拉葡萄”、“寒雀探梅”、“石榴花”以及十二生肖等。运针细密均匀,图案紧凑大方、生动形象、疏密得当、融叠自然、色泽鲜明流畅、平整干练,十分优美。每件绣品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古老的土族婚俗中的“摆针线”仪式,就是亲朋好友对新娘子盘绣工艺的一次大观赏,如果技艺超群,会让婆家觉得娶来的巧媳妇是全家的好福气。土族盘绣无论在土族人的平常生活中,还是在重大人生礼仪上,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土族盘绣在中华刺绣百花园中是一枝独秀,其技法、针法独特,用料考究、工序复杂,针法严整,图案精美,绣而饱满,一件盘绣品虽然费工、费料、费时、费心,但业完工,一块厚实华丽、层次分明,经久耐用的刺绣珍品,可以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褪色,不松线,长久保持着独有的魅力和神韵。
土族盘绣透露出土族对色彩、对美的追求,缤纷的色彩夺人眼目,逼真的图案或隐藏着古老文化的神秘,或传达着山间林中的鸟语花香,或寄托着美好的祈盼,用心用情绣出的盘绣品在形、色、质、意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极高的审美价值。
三、土族盘绣的传承和发展
秦汉以来,随着“丝绸南路”的开通和中原丝绸源源涌入,人们便开始用刺绣装饰自己,美化生活,传递友谊,寄托感情,使这种民间艺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代相传,不断发展。 盘绣以母女相传为主,亦在姊妹、妯娌、婆媳间传承。现代主要传承人有麻宝青、牛玛索等。土族盘绣一直传承至今,其文化与艺术的价值不可低估。土族盘绣色彩缤纷,图案逼真,在形、色、质、意等方面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态度和价值判断,为民族学、美学等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近二十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人员对土族盘绣做了一些发掘、抢救、保护工作,这一古老的民族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但仍面临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老一辈的盘绣能手大多年事已高,还有不少人已经谢世,一些绝技得不到传承就已悄然消亡,同时因现代社会高度发达,商品供应丰富,年轻妇女不重视传统的刺绣技术,即使是学习,也是学习一些简单的剁绣、机扎等刺绣技术,作为消遣和打发时光的方式,不再作为生活技艺和艺术追求深入研究学习,这些状况造成盘绣艺术后继乏人,濒临灭绝,急需调动各方面力量加以抢救、保护。
2006年5月20日,土族盘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被确定为全国土族文化之乡,李发秀被确定为盘绣文化遗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传承人名单。目前,经当地文化部门普查、登记和对土族盘绣建档归类,共有登记传承人8名。并经过选拔、认定东沟乡盘绣能手,以老传新,建立了一支盘绣工艺的传承队伍,全乡共建新老传承队伍2支,接传人12人。
四、对土族盘绣艺术保护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如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带给我们的就是不可挽回之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记录着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乃是各民族依存的前提,传统文化的消失,便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解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是我们处在大的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重要而又急迫的问题。传统文化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随着传播媒体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遭到侵蚀、削弱。对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绝不应该让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断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二)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申遗不等于保护,仅仅是申遗,远远不够,重要的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能像文物一样被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死的,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它是非物质的、无形的,所以,往往依附于其传人的继承,许多民间、民族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传人一旦消亡,这种无形的文化也将随之消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对无形文化持有人(老艺人等)进行保护,并鼓励他(她)们“师徒相授”,培养继承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三)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开发。开发历史人文资源,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其知名度,促进经济建设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也可能由此而产生一个独具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对土族“盘绣”艺术,在加强从历史、民族、美学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学课研究,充分挖掘其价值的同时,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和民族刺绣产业,使土族盘绣作为一个产品,做成品牌,走出青海、走向世界,在促进土族妇女增收,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光大。
参考文献:
[1]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124.
[2]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34.
(作者简介:冯英莲(1973.5-)蒙古族,青海共和人。工作单位:青海省博物馆。职称:三级演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