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着别离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_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个被称作雨后彩虹的六月终究还是在我如饥似渴的等待中跌跌撞撞地闯入了我的生活。可是我却莫名其妙地陷入一种恍恍惚惚的未知世界,思考着一个向左走向右走的问题。
  我开始习惯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窗前,握着一支笔写下大堆支离破碎的文字。窗外。沉沉的黑暗中,是飘忽不定的风,左冲右突。忽然想起是谁说过,我们都是风里长大的孩子,要耐得住寂寞。
  我总是写到很晚,然后糊里糊涂地睡去。其实很多个晚上,我不是在写文字,而是在夜色越来越浓的时候愈来愈清醒。当我试图躲进被子里安静下来时,那些早已尘封的记忆却会铁马冰河般蜂拥而至——
  16年的岁月里,我和小P总是可以在明媚的阳光下露出清澈的笑靥,得意地挥洒着梦幻般的青春。那时的我们快乐得就像一个王子。并且“理所当然”地踏进了重点高中。
  可紧接着,又会顺其自然地延伸一个乏味而冗长的梦魇。我看到自己踩在高一的尾巴上,执拗地向时间索要失去的记忆。再后来,我无奈地走人了高二,总是蜷缩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看着马路上穿梭的人群,走近又远去。最后,我看到自己沉默地接受了没日没夜不知疲倦的高三生活。在黑压压的学习资料下,我和小Z发下誓言,我说我爱清华的水木,她说他爱武大的樱花,我竟然在迷雾重重的牢笼里感觉到了淡淡的,久违而短暂的幸福。
  除此之外,我的梦里就只有不知从哪个角落传来的铃声,急促而且没完没了。就像高三,自己竟然能在课间用五分钟入睡,在铃声捶打中挣扎着醒来一样,只是在梦里,我无法像高三时一样立刻醒来。是梦幻?记得小Z曾说过人在受过某种可怕而且反复的刺激后,就会产生幻觉。为了不让高考那两天翻来覆去欲死不能的感觉在梦中重演,我极力阻止梦的进程,可是,梦里还是再一次传来了高考落榜的消息……
  以后的日子,不停地有同学来电话。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升学喜宴。我没有想象中的难受,倒是很感谢他们。是他们一起构成了我或青涩或明亮的高中时光。在要挥手告别时,我是多么想拥抱每一张熟悉的笑脸,轻轻地说一声:朋友,走好!
  望着远去的背影,我突然觉得他们是如此的气宇轩昂或婀娜多姿,这让我想起了朴树的那首《生如夏花》:“这是一个多美丽又遗憾的世界,我们就这样抱着笑着还流着泪。”
  送完最后一个朋友的第二天,下起了小雨。我坐在窗前,安静地看起了以前的日记,看起了最放肆的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写的字条,看起了我高三熬夜做的笔记,看起了珍藏在抽屉里的节日礼物,这些都是我最心疼的幸福时光。
  我突然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失去了,得到了,清醒了,迷茫了,脆弱了,坚强了,前进了,后退了……可无论如何,努力都是人生的主题,就像小Z,虽然看不到武大的樱花,可在西子湖畔,她依旧可以创造自己的美丽。
  就在昨天,我和小P坐在了人力车上,在那个狭小而熟悉的城市穿梭,寻找一间高四的住房。那情景和三年前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三年前,我们都是跟着爸爸,而现在是我们自己。
  小P说:“我们都长大了。”
  我对小P说:“三年了,我们不再是个孩子,可是2007,我们不说再见,因为美丽的校园里有我们割舍不掉的情愫,那散落在树荫下的记忆碎片需要我们重新收集,那从我们指间流过的不含‘奋斗’成分的时光需要我们重新打磨,让我们再做一年快乐的王子吧。”
  小P没有回答,只是笑了,很开心的那种。
其他文献
面对乏味的工作、糟糕的交通、繁琐的家务以及学习,我们经常会感到很无聊。这些抱怨究竟是有根有据,还是借口托辞?当我们感到无聊时,又该如何让生活变得充实、快乐呢?无聊是怎么回事  科学家一直试图找到无聊这种沉闷情绪的心理学基础。美国纽约城市学院的心理学家约瑟夫·巴尔马克,在上世纪30年代末,指出无聊感是一种类似于睡眠的感觉,无聊感是刺激和动力不足的一种复合物。  1986年,美国俄勒冈大学心理学家诺曼
中国版画由20世纪发展至今,其语境几经转换,在当代已初具新的特色:在观念上表现为否定与消解传统观念,主观表现意识增强,采用游戏性与随意性的表现方式;在视觉形态上表现为破
潜能与现实的理论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九卷的主要内容,以运动变化为理论前提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始终贯穿其中。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质料与形式、主动与被动、潜能
综述了近些年基于固定化核酸适体的光学传感器的开发与应用进展;阐述了光学适体传感器在构建过程中涉及到的核酸适体的筛选以及光纤、电极、石墨烯等载体的表面修饰、适体分
通过设计负荷能力相同而负荷分布形式不同的3种叶型来分析在宽广的雷诺数范围内负荷分布对涡轮叶型边界层发展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后加载叶型对雷诺数的变化较为敏感,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