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必然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但课堂上却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会发生师生冲突。本文通过对课堂冲突种类的分析,揭示了课堂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并提出了应对课堂师生冲突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 师生冲突 种类 原因 策略
课堂教学由诸多因素构成,如教学内容、学习主体(学生)、指导主体(教师)等,而连接这些因素并贯穿课堂始末的是人际关系,即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它是学习主体把学习内容人格化的媒介,也是影响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必然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但是课堂是生成的,教学的现场往往会产生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课堂冲突。特别是在职业学校中,由于学生素质普遍不高,学生的行为、学习习惯较差,班级也没有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这就需要教师要有精神准备,要冷静、机智、妥善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或偶发事件,甚至是冲突事件,从而调节好师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冲突的种类
(一)归因分析
1.学生过错。冲突就学生而言,中职生的素质普遍偏低。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也缺乏责任感、同情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差,大多数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的,有的甚至连初中都没有毕业,有的不想学习但被父母强迫送来,有的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
2.教师过错。冲突就教师方面来说有如下原因:对学生冷漠,缺乏爱心;对待学生没有“一视同仁”;不平等地对待学生;情绪不稳定;教育方法不当;处理问题失当等。
(二)范围划分
课堂冲突分为师生个体之间和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冲突。个体冲突是一名教师与一名学生之间的冲突。群体冲突包括一名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冲突、一名学生与教师群体的冲突、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的冲突。个体冲突与群体冲突虽然形式不同,但影响都很恶劣,会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甚至会引起学生或教师对学校或对社会强烈的不满。
(三)内容分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者通常面临实质性课堂交往冲突和人际关系课堂交往冲突。
1.实质性课堂交往冲突。实质性课堂交往冲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者在价值观、活动目标、知识、理论上有相互矛盾的看法而产生的交往冲突。因它所涉及的问题均是实质性问题,故称其为实质性课堂交往冲突。教师凭借手中的教材和参考书以及学生以往的习惯和实际进行课堂教学的预先设计往往会与学生发生冲突。因此,预设往往是教师的一相情愿。在实际教学中,课堂往往不会顺着教师的思路往下发展,这就产生了实质性课堂交往冲突。
2.人际关系课堂交往冲突。人际关系课堂交往冲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者在个人风格和需要上有抵触而产生的交往冲突。人际关系课堂交往冲突的直接负面结果是彼此厌恶心理的产生。它具体表现为:当学生不喜欢教师或同学时,有可能挑衅或拒绝合作。这种外显行为可能会对整个课堂环境造成消极影响。
二、课堂冲突的原因
(一)学生逐渐形成主体意识
现阶段,学生的独立人格、价值尊严、创造性和自由意志受到普遍关注、尊重和提倡。教师要从先前的“权威”位置上走下来,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就学生自身来说,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在加强,有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如果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则师生间很容易产生冲突。
(二)心理不健康
过快的社会节奏与竞争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同时也冲击学生稚嫩单纯的内心世界,使得其内心矛盾和困惑增多,甚至使学生情绪紧张、焦躁不安,导致心理疾病。这种影响对于从校园向社会过渡的中职生来说更为明显。师生冲突的产生无疑多了诱发因素。而如果处理不当,其潜在的破坏性也不容忽视。
三、课堂冲突的解决策略
师生之间在多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都有可能存在冲突。社会变革对师生关系提出的挑战使师生冲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了。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一)重建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互相体谅和尊重,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团结协作的氛围。
(二)塑造新型教师角色
现代社会,教师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而且还应该充当“领导者”“灵魂工程师”“心理医生”“纪律执行者”“青少年知己朋友”等角色,在多个方面关心学生。
总之,在课堂上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但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很好地认识到自己应扮演的角色,处理问题时本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原则,遇事沉着冷静,采用合理的方法,那么任何突发事件都可以应付自如,从而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田国秀.师生冲突的概念界定与分类探究.教师教育研究,2003(11).
[2]遇到课堂上的“冲突”你怎么办.小学教育网.
[3]李莹.课堂上的师生冲突刍议.教学与管理,2006(30).(责编 张亚欣)
关键词:课堂 师生冲突 种类 原因 策略
课堂教学由诸多因素构成,如教学内容、学习主体(学生)、指导主体(教师)等,而连接这些因素并贯穿课堂始末的是人际关系,即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它是学习主体把学习内容人格化的媒介,也是影响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必然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但是课堂是生成的,教学的现场往往会产生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课堂冲突。特别是在职业学校中,由于学生素质普遍不高,学生的行为、学习习惯较差,班级也没有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这就需要教师要有精神准备,要冷静、机智、妥善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或偶发事件,甚至是冲突事件,从而调节好师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冲突的种类
(一)归因分析
1.学生过错。冲突就学生而言,中职生的素质普遍偏低。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也缺乏责任感、同情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差,大多数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的,有的甚至连初中都没有毕业,有的不想学习但被父母强迫送来,有的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
2.教师过错。冲突就教师方面来说有如下原因:对学生冷漠,缺乏爱心;对待学生没有“一视同仁”;不平等地对待学生;情绪不稳定;教育方法不当;处理问题失当等。
(二)范围划分
课堂冲突分为师生个体之间和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冲突。个体冲突是一名教师与一名学生之间的冲突。群体冲突包括一名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冲突、一名学生与教师群体的冲突、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的冲突。个体冲突与群体冲突虽然形式不同,但影响都很恶劣,会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甚至会引起学生或教师对学校或对社会强烈的不满。
(三)内容分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者通常面临实质性课堂交往冲突和人际关系课堂交往冲突。
1.实质性课堂交往冲突。实质性课堂交往冲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者在价值观、活动目标、知识、理论上有相互矛盾的看法而产生的交往冲突。因它所涉及的问题均是实质性问题,故称其为实质性课堂交往冲突。教师凭借手中的教材和参考书以及学生以往的习惯和实际进行课堂教学的预先设计往往会与学生发生冲突。因此,预设往往是教师的一相情愿。在实际教学中,课堂往往不会顺着教师的思路往下发展,这就产生了实质性课堂交往冲突。
2.人际关系课堂交往冲突。人际关系课堂交往冲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者在个人风格和需要上有抵触而产生的交往冲突。人际关系课堂交往冲突的直接负面结果是彼此厌恶心理的产生。它具体表现为:当学生不喜欢教师或同学时,有可能挑衅或拒绝合作。这种外显行为可能会对整个课堂环境造成消极影响。
二、课堂冲突的原因
(一)学生逐渐形成主体意识
现阶段,学生的独立人格、价值尊严、创造性和自由意志受到普遍关注、尊重和提倡。教师要从先前的“权威”位置上走下来,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就学生自身来说,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在加强,有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如果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则师生间很容易产生冲突。
(二)心理不健康
过快的社会节奏与竞争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同时也冲击学生稚嫩单纯的内心世界,使得其内心矛盾和困惑增多,甚至使学生情绪紧张、焦躁不安,导致心理疾病。这种影响对于从校园向社会过渡的中职生来说更为明显。师生冲突的产生无疑多了诱发因素。而如果处理不当,其潜在的破坏性也不容忽视。
三、课堂冲突的解决策略
师生之间在多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都有可能存在冲突。社会变革对师生关系提出的挑战使师生冲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了。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一)重建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互相体谅和尊重,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团结协作的氛围。
(二)塑造新型教师角色
现代社会,教师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而且还应该充当“领导者”“灵魂工程师”“心理医生”“纪律执行者”“青少年知己朋友”等角色,在多个方面关心学生。
总之,在课堂上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但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很好地认识到自己应扮演的角色,处理问题时本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原则,遇事沉着冷静,采用合理的方法,那么任何突发事件都可以应付自如,从而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田国秀.师生冲突的概念界定与分类探究.教师教育研究,2003(11).
[2]遇到课堂上的“冲突”你怎么办.小学教育网.
[3]李莹.课堂上的师生冲突刍议.教学与管理,2006(30).(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