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富于独特的人文性和社会性,小学语文教学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字词句章,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孩子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来自于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有语言开始就有了这门功课。语文学科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土壤,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们的下一代,那么我们现在所教的孩子等他们走向社会的时候也许能够减少很多社会问题,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祥和,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期待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理念 育人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148-02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它的实用性和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语文的实用性将跟随每个人的一生,如果你是一名科学工作者,你的科研成果将要通过论文的形式展示给你的同行业,要求你的论文条理清晰、语言顺畅、论据充分、详略得当,这就要有较深的语文功底,由此可知,不论你从事哪个行业都是如此,同时小学阶段又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整个学习过程的起点,属于扎根阶段,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首先要考虑要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功底,同时要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孩子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清晰的教学理念。
在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主要以发音、读诵、书写、组词、造句、简单的描述为主,作为语文老师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做好呢?
1 语文是民族的,要善于从传统的民族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语文精髓
语文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力的教育,决不能简单的看成是一门功课,只是用分数来衡量。语文来自于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有语言开始就有了这门功课。在当今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就是“传统文化”,也就是指祖先留下来的文化,其中包括了民族血脉的源远流长、祖先智慧的结晶,经过五千年的积累沉淀,形成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文化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在我们今天的教学工作中如果脱离了民族的要素,那我们的语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书写、组词等教学环节让同学们知道: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有很深刻的表意性,不但要学会标准的读音、正确的书写,同时要理解这个字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深化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启发学生进行拆字和解字,例如:“信”这个字,是左右结构,是由一个单立人和一个“言”字组成,这个单立人是指一个人,“言”是指这个人的语言,也就是说一个人说话算话才能称为信;再比如:“仁”这个字,也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单立人,也是指人,右边是二,其所包含的意义就是:两个人在一起,人与人相处,要推己及人,考虑自己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别人,这样才能称之为“仁”,同时告诉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要互相关心、相互包容。还有:“孝”这个字,是上下结构的,上边是“老”字,下边是“子”字,也就是说“老”和“子”是一体的,老人爱护儿女,儿女恭敬老人,父子是一体,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并不是我们现代人讲的父子是有代沟的,所谓代沟这种说法存在于西方国家,在我们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没有代沟这个词汇。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记忆,也便于组词、造句,同时也启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增强了对字词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在拆字解字环节,同学们感觉到很有新意,有很多同学回家后还要对父母进行提问和讲解,对所学过的字都进行拆字解字,这种教学方法很有意义。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学到了知识,同时师生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这种智慧的符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是用这种汉字符号一代又一代的保存下来的,传承智慧,传承文化,正像《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那样:“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不但是在教书,更是在育人,教育我们的后代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同时要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在语文的教学中融入民族自豪感。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懂得育人的方法,那么我们现在所教的孩子等他们走向社会的时候也许能够减少很多社会问题,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祥和,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期待的。
2 引入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
近年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从上到下都在追求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那就是:创新,强调与众不同,个性张扬,不论是要求学生还是老师,都在学习和教学上不断创新。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究竟怎样呢?通过对家长的跟踪回访,对我多年所教过的学生的客观总结,我感到:利用创新这种教学方式,在现前看来学生比较活泼,思想很活跃,感到孩子们很可爱,但是等他们到初中的时候反映出很多学习问题:越是个性张扬、思维活跃的孩子所表现出的往往是思维分散、自控能力弱、以自我为中心,针对这些问题我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省。近年来我在学习传统文化,随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加深,让我对创新这种教学理念产生新的思考和质疑,根据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小学阶段并不是注重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力,不断的求新、求异,而是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尽管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但是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一个简单的组词,我以前是启发式的教学,尽量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组的词很新颖,课堂也是很活跃,但是我感到此时孩子们的心是散的。现在我改变了教学方式,我尽量要求同学们懂得规矩,一个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词也要规规矩矩的组,不允许任意发挥,不允许使用网络语言,这样看来不免有些呆板,但是我是在培养同学们一种认真的态度,知道什么是在做学问。有人认为这样的教学没有创新,但我认为是在培养孩子们的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理念。作为小学老师我们不能在孩子们的记忆里大量的灌入不良的信息,以启发想象力为名剥夺了孩子的纯洁,在播撒良种的同时也种下了荒草。 3 语文教学要为孩子们的将来做长远的考虑,不能只看眼前的分数
在新编《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叙述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我们国家历史上历代都出现很多大师级的人物,他们不但文化素养极高,同时具有令人仰慕的意志品格,为什么近代就很少出现这样的大师呢?前任总理温家宝就曾对这个现象感到忧心忡忡,曾感慨的说:我们这个时代不是缺少大师,而是缺少培养大师的土壤。我们现在评价一个孩子的优劣,首先看考试分数的高低,其次是看孩子懂得多少知识,看过多少课外书,参加了多少课后班,这就是我们当今社会比较普遍的认知观,那么我们的孩子究竟成才了吗?
我认为,真正的人才与分数无关,确与我们的教学理念有关,简单的知识教育只是荒废孩子的童年。真正人才的培养是开发孩子的悟性和灵性,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知识与智慧不是一回事,学的东西比较多、比较杂,那是知识,一个孩子如果什么书都看,涉及的范围又非常广,那他学到的永远是知识。这样的孩子没有智慧可言,智慧是指他的悟性和灵性,是指他举一反三的能力,这种能力才是智慧,这种能力的培养才是小学老师的当务之急。怎样才能开发孩子的悟性和灵性呢?我所采用的方法就是背诵,也许有人会产生质疑,背诵能开发智慧?但这确是一种看似简单但却是非常有效果的基本功。我在具体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就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晨读和自习的时间,引导同学们默读和背诵,对所学的课文不论长短都要求同学们背诵,同时我也经常给学生们留背诵的课后作业,为孩子们选择好的文言文,我对这些文章是做过严格筛选的,其原理就是:少年时期就好比一年之中的早春,家长把孩子送到你的手上,就好比将一块肥美的土地交给了你,你怎样来播种这块土地,我要求同学们回家以后背诵文言文,现在也许他们不懂得文言文的内容,不懂得所讲的意思,更不是我现在的教学内容,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所留的作业占用了他们在家里的时间,使得孩子们回家后几乎没有时间看电视,没有时间上网玩游戏,也没有时间刷微信,这样就相对的保持了孩子们记忆的纯洁性,在他们人生的春天里,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每一片肥美的土壤里,我们所播种的是最好的种子,等到他们收获的时候,绝不会杂草丛生。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在他们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我把最好的文字种在他们的记忆深处,中国有一句老话:少年学的,好比石上刻的,将来等到他们长大了,理解能力增强了,在他们所用到的时候,这些记忆里的种子就像泉水一样,不断的涌出。在我的班级里,所有的闲散时间,我都会叫孩子们背诵。我很少鼓励学生们看课外书,作为语文老师,反对学生看课外书,是要挨批的,有很多家长都不理解,但我依旧坚持我所选择的背诵内容。这种方法不是我本人的创新,而是老祖宗的教学理念,虽然简单,但是非常有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被更多的老师和家长所认可,因为他们看到了孩子的变化,因为在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做学问所必须的潜质,那就是沉稳,减少了以往的急躁,通过背诵这种方法为孩子们拒绝了来自外面海量的信息,通过背诵守住了自己内心的安静。小学生的作文非常困难,但是在我的班级里大部分同学的作文都很好,知道了什么叫出口成章。同时还有一种意外收获,就是很多孩子都变得很懂事,因为我要求背诵的内容里有很多做人的基本准则,比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在开发智慧的同时教会孩子们做人的准则,我相信这样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一定是德才兼备。
总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以基础教育为主,着重于对学生们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不能只顾眼前不看长远,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健全的人才。所以我们作为小学的语文老师看似卑微的工作,但是我们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孩子们将来的成就与我们今天的努力有密切的关系,要用教育自己孩子的这颗心,担负起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责任,这就是我的教学理念。也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默默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说文解字[Z].
[2] 余青虎.浅谈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
[3] 吴诗悦.语言文字与民族意识[J].文科爱好者:教学版,2009(6):10.
关键词:语文教学 理念 育人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148-02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它的实用性和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语文的实用性将跟随每个人的一生,如果你是一名科学工作者,你的科研成果将要通过论文的形式展示给你的同行业,要求你的论文条理清晰、语言顺畅、论据充分、详略得当,这就要有较深的语文功底,由此可知,不论你从事哪个行业都是如此,同时小学阶段又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整个学习过程的起点,属于扎根阶段,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首先要考虑要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功底,同时要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孩子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清晰的教学理念。
在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主要以发音、读诵、书写、组词、造句、简单的描述为主,作为语文老师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做好呢?
1 语文是民族的,要善于从传统的民族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语文精髓
语文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力的教育,决不能简单的看成是一门功课,只是用分数来衡量。语文来自于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有语言开始就有了这门功课。在当今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就是“传统文化”,也就是指祖先留下来的文化,其中包括了民族血脉的源远流长、祖先智慧的结晶,经过五千年的积累沉淀,形成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文化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在我们今天的教学工作中如果脱离了民族的要素,那我们的语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书写、组词等教学环节让同学们知道: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有很深刻的表意性,不但要学会标准的读音、正确的书写,同时要理解这个字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深化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启发学生进行拆字和解字,例如:“信”这个字,是左右结构,是由一个单立人和一个“言”字组成,这个单立人是指一个人,“言”是指这个人的语言,也就是说一个人说话算话才能称为信;再比如:“仁”这个字,也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单立人,也是指人,右边是二,其所包含的意义就是:两个人在一起,人与人相处,要推己及人,考虑自己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别人,这样才能称之为“仁”,同时告诉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要互相关心、相互包容。还有:“孝”这个字,是上下结构的,上边是“老”字,下边是“子”字,也就是说“老”和“子”是一体的,老人爱护儿女,儿女恭敬老人,父子是一体,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并不是我们现代人讲的父子是有代沟的,所谓代沟这种说法存在于西方国家,在我们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没有代沟这个词汇。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记忆,也便于组词、造句,同时也启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增强了对字词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在拆字解字环节,同学们感觉到很有新意,有很多同学回家后还要对父母进行提问和讲解,对所学过的字都进行拆字解字,这种教学方法很有意义。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学到了知识,同时师生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这种智慧的符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是用这种汉字符号一代又一代的保存下来的,传承智慧,传承文化,正像《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那样:“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不但是在教书,更是在育人,教育我们的后代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同时要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在语文的教学中融入民族自豪感。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懂得育人的方法,那么我们现在所教的孩子等他们走向社会的时候也许能够减少很多社会问题,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祥和,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期待的。
2 引入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
近年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从上到下都在追求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那就是:创新,强调与众不同,个性张扬,不论是要求学生还是老师,都在学习和教学上不断创新。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究竟怎样呢?通过对家长的跟踪回访,对我多年所教过的学生的客观总结,我感到:利用创新这种教学方式,在现前看来学生比较活泼,思想很活跃,感到孩子们很可爱,但是等他们到初中的时候反映出很多学习问题:越是个性张扬、思维活跃的孩子所表现出的往往是思维分散、自控能力弱、以自我为中心,针对这些问题我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省。近年来我在学习传统文化,随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加深,让我对创新这种教学理念产生新的思考和质疑,根据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小学阶段并不是注重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力,不断的求新、求异,而是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尽管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但是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一个简单的组词,我以前是启发式的教学,尽量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组的词很新颖,课堂也是很活跃,但是我感到此时孩子们的心是散的。现在我改变了教学方式,我尽量要求同学们懂得规矩,一个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词也要规规矩矩的组,不允许任意发挥,不允许使用网络语言,这样看来不免有些呆板,但是我是在培养同学们一种认真的态度,知道什么是在做学问。有人认为这样的教学没有创新,但我认为是在培养孩子们的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理念。作为小学老师我们不能在孩子们的记忆里大量的灌入不良的信息,以启发想象力为名剥夺了孩子的纯洁,在播撒良种的同时也种下了荒草。 3 语文教学要为孩子们的将来做长远的考虑,不能只看眼前的分数
在新编《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叙述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我们国家历史上历代都出现很多大师级的人物,他们不但文化素养极高,同时具有令人仰慕的意志品格,为什么近代就很少出现这样的大师呢?前任总理温家宝就曾对这个现象感到忧心忡忡,曾感慨的说:我们这个时代不是缺少大师,而是缺少培养大师的土壤。我们现在评价一个孩子的优劣,首先看考试分数的高低,其次是看孩子懂得多少知识,看过多少课外书,参加了多少课后班,这就是我们当今社会比较普遍的认知观,那么我们的孩子究竟成才了吗?
我认为,真正的人才与分数无关,确与我们的教学理念有关,简单的知识教育只是荒废孩子的童年。真正人才的培养是开发孩子的悟性和灵性,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知识与智慧不是一回事,学的东西比较多、比较杂,那是知识,一个孩子如果什么书都看,涉及的范围又非常广,那他学到的永远是知识。这样的孩子没有智慧可言,智慧是指他的悟性和灵性,是指他举一反三的能力,这种能力才是智慧,这种能力的培养才是小学老师的当务之急。怎样才能开发孩子的悟性和灵性呢?我所采用的方法就是背诵,也许有人会产生质疑,背诵能开发智慧?但这确是一种看似简单但却是非常有效果的基本功。我在具体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就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晨读和自习的时间,引导同学们默读和背诵,对所学的课文不论长短都要求同学们背诵,同时我也经常给学生们留背诵的课后作业,为孩子们选择好的文言文,我对这些文章是做过严格筛选的,其原理就是:少年时期就好比一年之中的早春,家长把孩子送到你的手上,就好比将一块肥美的土地交给了你,你怎样来播种这块土地,我要求同学们回家以后背诵文言文,现在也许他们不懂得文言文的内容,不懂得所讲的意思,更不是我现在的教学内容,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所留的作业占用了他们在家里的时间,使得孩子们回家后几乎没有时间看电视,没有时间上网玩游戏,也没有时间刷微信,这样就相对的保持了孩子们记忆的纯洁性,在他们人生的春天里,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每一片肥美的土壤里,我们所播种的是最好的种子,等到他们收获的时候,绝不会杂草丛生。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在他们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我把最好的文字种在他们的记忆深处,中国有一句老话:少年学的,好比石上刻的,将来等到他们长大了,理解能力增强了,在他们所用到的时候,这些记忆里的种子就像泉水一样,不断的涌出。在我的班级里,所有的闲散时间,我都会叫孩子们背诵。我很少鼓励学生们看课外书,作为语文老师,反对学生看课外书,是要挨批的,有很多家长都不理解,但我依旧坚持我所选择的背诵内容。这种方法不是我本人的创新,而是老祖宗的教学理念,虽然简单,但是非常有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被更多的老师和家长所认可,因为他们看到了孩子的变化,因为在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做学问所必须的潜质,那就是沉稳,减少了以往的急躁,通过背诵这种方法为孩子们拒绝了来自外面海量的信息,通过背诵守住了自己内心的安静。小学生的作文非常困难,但是在我的班级里大部分同学的作文都很好,知道了什么叫出口成章。同时还有一种意外收获,就是很多孩子都变得很懂事,因为我要求背诵的内容里有很多做人的基本准则,比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在开发智慧的同时教会孩子们做人的准则,我相信这样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一定是德才兼备。
总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以基础教育为主,着重于对学生们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不能只顾眼前不看长远,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健全的人才。所以我们作为小学的语文老师看似卑微的工作,但是我们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孩子们将来的成就与我们今天的努力有密切的关系,要用教育自己孩子的这颗心,担负起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责任,这就是我的教学理念。也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默默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说文解字[Z].
[2] 余青虎.浅谈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
[3] 吴诗悦.语言文字与民族意识[J].文科爱好者:教学版,200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