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建筑产业也在不断发展,我国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是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实现的主要保证。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种手段,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参与建筑工程的建设者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包括社会工作质量、生产过程工作质量等。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它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建筑的美观甚至影响到它的使用功能及结构安全,在建筑工程时我们要在过程中控制质量,还要对施工人员组织的管理的控制。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业经验,分别从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控制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并详细分析质量控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希望能对提高我国工程建设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控制因素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工程施工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的重点,所以,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完善质量控制是建筑施工中首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建筑项目的质量评价标准主要有五点,它们分别是施工者业务素质、建筑材料质量、建筑设备水平、工程管理水平、环境因素应对水平。可以说,想要使最终建筑成品得到较高评价,施工者首先要保证这五点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一、建筑工程的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的进度控制,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速度,验收时间,对整个建筑工程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但建筑施工者首先必须根据国家相关建筑法律法规,完成施工前的各类手续工作,最重要的是必须获得建筑许可执照。工程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根据建筑项目具体的需要,做好工程准备工作,包括供水、供电、交通等,必要时还应统筹规划排水、通讯、供热等问题。设计图是一项建筑工程中的骨架,准备工作然后是对设计图的审核讨论环节,设计师应与施工者完成工作交接,令施工者完全了解自己的设计理念、具体规划以及后备方案。施工部门技术人员随后详细审查,找出设计图上有错误与不合乎实际情况的地方,其中主要有:
(1)设计师因为不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定位与其他因素导致超出预算、设计师因相关法律法规熟悉程度不够导致建筑项目不合理。一般情况下,还要送到相关部门进行审核。这样,经过会审修改后的设计图就是最终的确定方案。
(2)规划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对施工部门组织方案的审查。由于施工工作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重视这个环节,包括工程的时间规划、施工人员的构成、建筑材料的采购使用计划以及工地的安全保护工作。在完成基槽放线工作后,施工单位立即验线、验槽,并对轴线位置、标高、基础埋深等数据完成初步采集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报给上级单位进行审核与评测。若施工方对材料的来源、安全性有疑虑,应该及时上报进行复检。
二、建筑工程中相关的质量与管理控制
要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建筑施工材料的控制。同时,要加强对对于建筑工程中的隐蔽工程的重视。隐蔽建筑工程师建筑工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同时,隐蔽建筑工程的材料也是只关注重要的。可以说,想要使最终建筑成品得到较高评价,施工者首先要保证这五点都达到较高的水平。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是评价建筑成品的最重要因素,施工方必须在各个方面兼顾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2.1提高施工者业务素质。施工者直接活跃在建筑工程的第一线,对于建筑项目来说,施工者无疑处于决定性的地位。所以,施工者的业务素质直接决定了建筑项目的完成度与完成水平。劳务层的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管理难度较大,想要提高他们的素质,首先要在施工单位内部形成完善的规则制度,严格要求人员执行,以此来规范他们。同时加强人员岗位职业技术培训,从而提高业务素质。
2.2建筑材料质量。建筑材料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水平。如果建筑材料本身在质量上就达不到需求,那么寄望于建筑成品拥有很高的质量无异于天方夜谭。所以,严格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高的物质基础,在前文谈到的一系列新型材料,必须在施工前期和施工中按程序来审查和使用,在采购、仓储、运输等环节要建立科学实际的管理机制,从而防止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现象发生。
2.3建筑设备水平。建筑设备,是指除去施工者本身而参与施工过程的机械工具,包括挖掘工具、运输车、起重装置、高空作业装置等等。建筑设备是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施工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建筑设备,并完善机械设备操作、交接、维护等一系列机制,以保证建筑工地机械化工作良好运转,避免因操作失误或安全事故产生的不利影响。
2.4工程管理水平。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其本质仍在于施工者。必须制定严密周全的工程运行计划,严格施工环节管理,保障建筑工程稳步有序地进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目的主要有:1)降低建筑成本,节省建筑资源;2)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指数,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专业性和规范性。
2.5环境因素应对水平。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多在露天,因此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对突发的环境因素的应对机制和方案,直接反映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受保障程度。更因为极端天气和突发自然事故对施工现场的破坏极大,且具有相互影響作用,所以必须对这些情况做好应急措施,避免因环境不利因素导致的恶性循环。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程进度,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
三、工程管理措施
3.1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应当充分的加强自身的质量保障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对施工质量控制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从根本上促进自身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才可以真正的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其次应当从建筑工程的任务承接、工程调研、施工校验、检验与试验、施工生产、材料采购、建筑工程项目的功能试验及用户回访等一系列环节对质量体系结构进行改进与完善,严格的控制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产品的使用功能及质量。 3.2加强工程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主要就是对工程中的施工人员以及物资和环境进行及时的监管和控制,其本质就是一项动态的管理工作。进行安全管理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筑企业的法人代表以及工程项目的经理要对安全作业直接负责,同时还要求工程项目经理要在积极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管理素质。
3.3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员工培训,积极的开展继续教育,全面的将员工素质提高。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变更、质量标准、施工方案、规范要求、技术安全措施等,使全体施工人员均可以掌握与了解相关要求和技术,同时做好交底记录。
3.4工程成本管理。施工工程中成本的管理主要就是指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中通过科学的技术以及管理手段,对各项生产消耗的资金进行计划以及实施监督控制,是对工程项目建设中发生的费用的收支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复核,促进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的实现水平。要真正的实现成本管理,就要对施工工作的过程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控,保证不同成本管理的措施以及成本的计划目标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实现。同时要把工程成本的计划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人工费以及材料费和机械设备费进行严格的控制,实现工程成本的科学管理。
3.5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管理体制。除了将成本控制和各项协调工作做好之外,还应当及时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与管理体制,以促进施工质量的加强和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施工单位应当健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领导责任体制,全面的落实各项工程质量责任;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及管理,把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组织成相互促进与相互协调的一个有机整体,并促进这个有机整体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四、结语
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提高施工者的素质,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监督管理,保证建筑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以及对突发状况的应对等五种因素。退一步说,早在设计者拿出设计草图后,就应该开始考虑后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各施工单位应该在施工期内随时展开讨论交流,确保工程的最终完成。建筑工程关系着民生与经济,参与人员决不能有一丝侥幸与马虎心理,应该严于律己,互相监督,以期达成共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延杰.关于建筑节能现状与技术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5(4):12-13.
[2]许叔通.关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7(22):23-24.
[3]李高锋.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和質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9(18):16-17.
[4]吴德锦.施工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11,6(4):23-25.
[5]张恒.浅析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8(8):18-19.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控制因素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工程施工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的重点,所以,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完善质量控制是建筑施工中首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建筑项目的质量评价标准主要有五点,它们分别是施工者业务素质、建筑材料质量、建筑设备水平、工程管理水平、环境因素应对水平。可以说,想要使最终建筑成品得到较高评价,施工者首先要保证这五点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一、建筑工程的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的进度控制,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速度,验收时间,对整个建筑工程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但建筑施工者首先必须根据国家相关建筑法律法规,完成施工前的各类手续工作,最重要的是必须获得建筑许可执照。工程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根据建筑项目具体的需要,做好工程准备工作,包括供水、供电、交通等,必要时还应统筹规划排水、通讯、供热等问题。设计图是一项建筑工程中的骨架,准备工作然后是对设计图的审核讨论环节,设计师应与施工者完成工作交接,令施工者完全了解自己的设计理念、具体规划以及后备方案。施工部门技术人员随后详细审查,找出设计图上有错误与不合乎实际情况的地方,其中主要有:
(1)设计师因为不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定位与其他因素导致超出预算、设计师因相关法律法规熟悉程度不够导致建筑项目不合理。一般情况下,还要送到相关部门进行审核。这样,经过会审修改后的设计图就是最终的确定方案。
(2)规划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对施工部门组织方案的审查。由于施工工作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重视这个环节,包括工程的时间规划、施工人员的构成、建筑材料的采购使用计划以及工地的安全保护工作。在完成基槽放线工作后,施工单位立即验线、验槽,并对轴线位置、标高、基础埋深等数据完成初步采集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报给上级单位进行审核与评测。若施工方对材料的来源、安全性有疑虑,应该及时上报进行复检。
二、建筑工程中相关的质量与管理控制
要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建筑施工材料的控制。同时,要加强对对于建筑工程中的隐蔽工程的重视。隐蔽建筑工程师建筑工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同时,隐蔽建筑工程的材料也是只关注重要的。可以说,想要使最终建筑成品得到较高评价,施工者首先要保证这五点都达到较高的水平。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是评价建筑成品的最重要因素,施工方必须在各个方面兼顾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2.1提高施工者业务素质。施工者直接活跃在建筑工程的第一线,对于建筑项目来说,施工者无疑处于决定性的地位。所以,施工者的业务素质直接决定了建筑项目的完成度与完成水平。劳务层的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管理难度较大,想要提高他们的素质,首先要在施工单位内部形成完善的规则制度,严格要求人员执行,以此来规范他们。同时加强人员岗位职业技术培训,从而提高业务素质。
2.2建筑材料质量。建筑材料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水平。如果建筑材料本身在质量上就达不到需求,那么寄望于建筑成品拥有很高的质量无异于天方夜谭。所以,严格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高的物质基础,在前文谈到的一系列新型材料,必须在施工前期和施工中按程序来审查和使用,在采购、仓储、运输等环节要建立科学实际的管理机制,从而防止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现象发生。
2.3建筑设备水平。建筑设备,是指除去施工者本身而参与施工过程的机械工具,包括挖掘工具、运输车、起重装置、高空作业装置等等。建筑设备是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施工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建筑设备,并完善机械设备操作、交接、维护等一系列机制,以保证建筑工地机械化工作良好运转,避免因操作失误或安全事故产生的不利影响。
2.4工程管理水平。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其本质仍在于施工者。必须制定严密周全的工程运行计划,严格施工环节管理,保障建筑工程稳步有序地进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目的主要有:1)降低建筑成本,节省建筑资源;2)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指数,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专业性和规范性。
2.5环境因素应对水平。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多在露天,因此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对突发的环境因素的应对机制和方案,直接反映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受保障程度。更因为极端天气和突发自然事故对施工现场的破坏极大,且具有相互影響作用,所以必须对这些情况做好应急措施,避免因环境不利因素导致的恶性循环。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程进度,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
三、工程管理措施
3.1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应当充分的加强自身的质量保障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对施工质量控制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从根本上促进自身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才可以真正的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其次应当从建筑工程的任务承接、工程调研、施工校验、检验与试验、施工生产、材料采购、建筑工程项目的功能试验及用户回访等一系列环节对质量体系结构进行改进与完善,严格的控制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产品的使用功能及质量。 3.2加强工程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主要就是对工程中的施工人员以及物资和环境进行及时的监管和控制,其本质就是一项动态的管理工作。进行安全管理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筑企业的法人代表以及工程项目的经理要对安全作业直接负责,同时还要求工程项目经理要在积极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管理素质。
3.3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员工培训,积极的开展继续教育,全面的将员工素质提高。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变更、质量标准、施工方案、规范要求、技术安全措施等,使全体施工人员均可以掌握与了解相关要求和技术,同时做好交底记录。
3.4工程成本管理。施工工程中成本的管理主要就是指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中通过科学的技术以及管理手段,对各项生产消耗的资金进行计划以及实施监督控制,是对工程项目建设中发生的费用的收支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复核,促进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的实现水平。要真正的实现成本管理,就要对施工工作的过程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控,保证不同成本管理的措施以及成本的计划目标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实现。同时要把工程成本的计划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人工费以及材料费和机械设备费进行严格的控制,实现工程成本的科学管理。
3.5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管理体制。除了将成本控制和各项协调工作做好之外,还应当及时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与管理体制,以促进施工质量的加强和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施工单位应当健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领导责任体制,全面的落实各项工程质量责任;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及管理,把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组织成相互促进与相互协调的一个有机整体,并促进这个有机整体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四、结语
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提高施工者的素质,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监督管理,保证建筑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以及对突发状况的应对等五种因素。退一步说,早在设计者拿出设计草图后,就应该开始考虑后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各施工单位应该在施工期内随时展开讨论交流,确保工程的最终完成。建筑工程关系着民生与经济,参与人员决不能有一丝侥幸与马虎心理,应该严于律己,互相监督,以期达成共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延杰.关于建筑节能现状与技术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5(4):12-13.
[2]许叔通.关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7(22):23-24.
[3]李高锋.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和質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9(18):16-17.
[4]吴德锦.施工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11,6(4):23-25.
[5]张恒.浅析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8(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