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移动通信》是针对通信电子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限选课,为本专业主干课程。在3G背景下,针对通信类课程内容更新快,新技术层出不穷的特点,主要从授课改革和考核改革两大方面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通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a)-0009-01
目前,国内很多大学《移动通信》课程的考核多限于以试卷的形式,考察学生对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等移动通信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这种考核方式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学术深造打下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但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
一直以来大学都在积极地推进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比如,改变以一纸试卷来评判学生的学期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加入了平时测验,学期论文及答辩等考核方式,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并不理想。关键是缺少了对学生创新及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社会适应性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随着3G时代的到来,国内拥有的3G人才明显不足,相关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已成为各大运营商及通信企业的关注焦点。而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想进入通信领域又非常困难。因此《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必须坚持“重应用”的原则,改革课程内容;开展创新性实验,改革实验手段;探索与课程实际相适应的考核方式。充分利用学院的开放性实验室,与用人单位联系,围绕用人单位与实际工程需求,合理编排课程教授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与企业资源共享。
1 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深化课程改革,使《移动通信》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深度融合”。深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使考核与教学相呼应。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能力培养。积极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强调探索、创新和实际运用。把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研究并实践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教学内容设置,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使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明确合理,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定位准确。
1.1 课程的培养目标
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学院层面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社会层面上要使学生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具有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开拓能力和创造能力。
1.2 课程体系结构建设设想
实施“以企业真实岗位为教学环境、以企业岗位技能为培养目标、以企业职业道德为素质课程”的工学结合培养方案。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基础,工程实践,学术报告,工作报告,学科竞赛等几部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对基本理论的讲授遵循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原则。将授课内容与实际工程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理论、模型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邀请企业科技人员进课堂,讲解工程实践经验。以通信企业真实岗位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能。开展知识竞赛,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反应及应变能力。
1.3 授课内容改革
《移动通信》课程的教授内容必须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邀请通信行业科技管理人员共同参与教学内容的编排。在授课过程中强调具体的通信技术基本原理,适当减少算法的理论推导。讲课的内容要符合社会的需求。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这门课程的讲授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必须密切关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随时更新教案内容。以通信设备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的需要为导向,有侧重点的选择内容来重点讲解。随着教学过程的开展,将一些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
1.4 授课形式改革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教与学互动。将授课内容中与工程实际相联系的部分,分成若干子课题。通过课题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各小组的阶段性报告开拓视野、提高演讲水平。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1.5 考试内容改革
与授课内容相呼应,主要从理论基础,工程实践,学术报告,工作报告,学科竞赛等几部分进行考察。考试内容多样化,每人一题,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以通信企业真实岗位,实际工程为参考,课题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工作报告、演讲都将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被细分为很多部分,想要得到一个很好的期末成绩就需要学生付出整个学期的努力。
1.6 考试形式改革
《移动通信》是一门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懂理论又要会实践。该课程的实时性很强,新理论层出不穷。鉴于这一特点,课程的考察也应多样化,如:对新技术、新理论搞知识竞赛;邀请通信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课堂,学生听报告写总结;对通信组网,新设备,新技术等由同学去搜集资料,做演讲与宣传;了解通信企业的岗位设置,撰写岗位申请书;课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任务独立,目标统一,共同完成一项学术研究或实践活动(可撰写学术论文或工作报告)。
2 结语
近几年来,通过课题组成员的不断努力,《通信原理》课程已被评为了校级优秀课,《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正在探索进行中。通过多样化的改革,毕业班的学生学习该课程,进入毕业设计环节更加轻松,更加容易上手。有助于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啜钢,王文博,齐兆群,等.移动通信精品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85~90.
[2] 常波.“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9):288.
[3] 消海林.研究性学习在移动通信教学中的应用[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27(25):429~431.
关键词:通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a)-0009-01
目前,国内很多大学《移动通信》课程的考核多限于以试卷的形式,考察学生对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等移动通信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这种考核方式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学术深造打下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但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
一直以来大学都在积极地推进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比如,改变以一纸试卷来评判学生的学期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加入了平时测验,学期论文及答辩等考核方式,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并不理想。关键是缺少了对学生创新及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社会适应性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随着3G时代的到来,国内拥有的3G人才明显不足,相关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已成为各大运营商及通信企业的关注焦点。而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想进入通信领域又非常困难。因此《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必须坚持“重应用”的原则,改革课程内容;开展创新性实验,改革实验手段;探索与课程实际相适应的考核方式。充分利用学院的开放性实验室,与用人单位联系,围绕用人单位与实际工程需求,合理编排课程教授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与企业资源共享。
1 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深化课程改革,使《移动通信》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深度融合”。深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使考核与教学相呼应。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能力培养。积极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强调探索、创新和实际运用。把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研究并实践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教学内容设置,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使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明确合理,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定位准确。
1.1 课程的培养目标
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学院层面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社会层面上要使学生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具有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开拓能力和创造能力。
1.2 课程体系结构建设设想
实施“以企业真实岗位为教学环境、以企业岗位技能为培养目标、以企业职业道德为素质课程”的工学结合培养方案。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基础,工程实践,学术报告,工作报告,学科竞赛等几部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对基本理论的讲授遵循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原则。将授课内容与实际工程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理论、模型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邀请企业科技人员进课堂,讲解工程实践经验。以通信企业真实岗位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能。开展知识竞赛,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反应及应变能力。
1.3 授课内容改革
《移动通信》课程的教授内容必须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邀请通信行业科技管理人员共同参与教学内容的编排。在授课过程中强调具体的通信技术基本原理,适当减少算法的理论推导。讲课的内容要符合社会的需求。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这门课程的讲授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必须密切关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随时更新教案内容。以通信设备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的需要为导向,有侧重点的选择内容来重点讲解。随着教学过程的开展,将一些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
1.4 授课形式改革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教与学互动。将授课内容中与工程实际相联系的部分,分成若干子课题。通过课题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各小组的阶段性报告开拓视野、提高演讲水平。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1.5 考试内容改革
与授课内容相呼应,主要从理论基础,工程实践,学术报告,工作报告,学科竞赛等几部分进行考察。考试内容多样化,每人一题,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以通信企业真实岗位,实际工程为参考,课题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工作报告、演讲都将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被细分为很多部分,想要得到一个很好的期末成绩就需要学生付出整个学期的努力。
1.6 考试形式改革
《移动通信》是一门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懂理论又要会实践。该课程的实时性很强,新理论层出不穷。鉴于这一特点,课程的考察也应多样化,如:对新技术、新理论搞知识竞赛;邀请通信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课堂,学生听报告写总结;对通信组网,新设备,新技术等由同学去搜集资料,做演讲与宣传;了解通信企业的岗位设置,撰写岗位申请书;课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任务独立,目标统一,共同完成一项学术研究或实践活动(可撰写学术论文或工作报告)。
2 结语
近几年来,通过课题组成员的不断努力,《通信原理》课程已被评为了校级优秀课,《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正在探索进行中。通过多样化的改革,毕业班的学生学习该课程,进入毕业设计环节更加轻松,更加容易上手。有助于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啜钢,王文博,齐兆群,等.移动通信精品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85~90.
[2] 常波.“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9):288.
[3] 消海林.研究性学习在移动通信教学中的应用[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27(25):429~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