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dy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有媒体聚焦当代青年“圈层化”的现象。当代青年偏爱彰显个性,倡导自我,“三观”的形成与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生活阅历不断丰富,信息爱好多元化,“圈层化”逐步成为青年表达的主要特征。这里既有“网上的狂欢”,也有“现实的孤单”,还有媒体认为,青年“圈层化”潜藏着疏离风险。
    从一些媒体对青年“圈层化”现象的审视和判断来看,“消极”的倾向比较强烈。一方面,有的年轻人长期缺乏沟通伙伴,表达意愿、表达能力退化;另一方面,年轻人表达多样、诉求多变,由此与他们对话的门槛也升高,群体的大规模交流空间渐趋压缩、割裂。舆论场上的很多声音,直接将这些现实困境的锅甩给了“圈层化”,并为年轻人 “圈层化”贴上了无谓狂欢、现实孤独和社会疏离等标签,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圈层化”这个词,本质上是中性的,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关键要看具体是如何呈现的。如果年轻人偏要把所谓的圈层看作一片密闭墙,将自己封闭起来,减少与外界的沟通与交往,完全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那确实有疏离社会的可能,进而对生活产生很多消极想法。正如专家所言,还会带来社会凝聚力下降、各方面社会成本提升等问题。
    但如果年轻人只是把圈层作为一个立足点,并积极向外延伸和发展,实现个体兴趣的放大化,将自己的圈层与社会相连,那会是另一番现实景象。比如,有的年轻人热爱摄影、影视或具体运动项目,其既能通过这个圈层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以主动参加相对应的社会组织和活动,用自己的兴趣和力量,对社会产生积极效应。对年轻人个体而言,这也是实现自我价值诉求的良好渠道。
    这样说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年轻人“圈层化”与否,而在于年轻人面向生活与社会的态度。说白了,只要年轻人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并有强烈的自我价值诉求,那所谓的“圈层”,不仅不是阻碍,反而是年轻人实现价值的好工具,毕竟有了兴趣和相应群体的支撑,在现实中做很多事情都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换个角度说,年轻人若生活态度消极,且没有明确的自我价值诉求,那“圈层”确实会成为阻碍,也只会进一步放大“信息茧房”效应,桎梏个体生活,生活的多样化和趣味性会被定式化、程序化所取代。如此也会加剧个体与社会的种种矛盾,真正呈现与世隔绝的孤立状态。
    不过“圈层化”的存在,也确实会让現实中年轻人的发展呈现相应情景下的“马太效应”,这里的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可以理解为积极处世者更强,消极处世者更弱。显然,我们更乐见“圈层化”中的积极处世群体,毕竟其创造着个体与社会的幸福。
    所以,年轻人“圈层化”背后,不全是狂欢、孤独与疏离,也有快乐、幸福与价值实现。当然,对于那些负面标签,也要积极寻求去除,更大范围拓展青年交流空间,引导消极处世的年轻人主动敞开心扉,避免疏离风险,也十分有必要。
    而对于积极处世的年轻人,在鼓励认可他们追求“圈层化”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追求沟通交流空间的扩大化,以避免“信息茧房”效应。说到底,我们应该追求的,还是一种年轻人“圈层化”更开放有序的状态,与积极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相契合。
  (摘自《中国青年报》)
  【赏析】
   其实有时候年轻人的成长并不是他们想成长或该成长为什么样子,而是社会最终让他们成长为什么样子。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自身的价值能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同,尤其在这个舆论爆炸的时代。所以在成长期间,社会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我们不要一味地妖魔、孤立“圈层化”的年轻人,而要学会倾听他们的诉求,为他们创造交流的空间,从而使他们的个人价值在社会中得以充分实现。
其他文献
当我走进高考考场,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只剩学子们的仪式感:别了,高中生涯,未来的人生我们将独自面对。高中,既是莘莘学子青春前进的号角,也是莘莘学子青春的祭坛。高中以前,人生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今后,我们就要独自搏击人生了,这种饱含着人生百味的仪式感的内容就在于此吧!   毕业前最后一堂课上,我们班主任王老师,一位严肃而和蔼的老先生,带着眼里的点点泪光动情地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现阶段我只能
期刊
别人必须全款支付学费,而自己凭借“折扣”就能享受优惠,真的有这样的好事?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物之反常者为妖”,所谓优惠实则是盗取他人财产,是“看上去很美”的冰冷陷阱。   这些年,针对留学生的骗局屡见不鲜。除了“学费骗局”之外,有的留学生家长在国内收到了谎称自己孩子遇到意外的诈骗信息,有的学生接到了所谓“警方”打来的诈骗电话,有的学生在海外租房时碰到了骗取押金的不法分子,有的则是在人民币兑换外
期刊
据报道,浙江省嘉兴市瓜农陈某的上万斤西瓜近日在夜间遭到哄抢,报警后,警方说,不算偷,双方自行调解。另据报道,河南淇县瓜农庞某的西瓜地,被骑电动车的一对母女偷了八九个西瓜。庞某发现后连忙追了上去,但是在他追赶拉拽电动车的时候,导致三人同时摔倒在地,其中一女子膝盖摔伤,电动车车把摔坏,警方第一次处理时,要求庞某赔偿偷瓜者300元。   分析起来,这些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警方对偷抢西瓜者的处理极轻
期刊
老屋后面有一条小路,是很多年前用砌墙剩的红砖头铺成的,不宽,也就一米多。路两旁长满了杂草,草中有花,一簇簇的满天星,一朵朵的白菊,像是恭候在两旁的侍者,欢迎人们到路上去走一走。我童年的记忆,藏在了这条小路的一块块砖上,甚至是砖缝里,又或者是砖下的泥土里。   八岁那年家里要建新房,新房离老屋不算远,沿小路走到尽头便是新房。新房只是建了个框架,里面的地上都还是沙子。我和弟弟特别喜欢在沙子上玩。一天在
期刊
1996年,在曼联客场挑战温布尔登的比赛中,大卫·贝克汉姆以一记远射破门,自此一举成名。   人们都很好奇,贝克汉姆是如何练成这一绝活的?有一次,荷兰《国际足球》杂志的记者专程来到贝克汉姆的家里,他们见到了貝克汉姆的父亲泰迪·贝克汉姆,记者们问他说:“贝克汉姆先生,您一定是世界上最了解您孩子的人,他的球技是如此出众,您能和我们说说他小时候练球到底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吗?”   泰迪·贝克汉姆笑
期刊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老师对同学们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简单的一句话,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已经跃然纸上。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师生之情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师生情谊的深厚和情感,对我们人生的影响不可估量。  师者为何人?《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肩负着育人的使命,让祖国的花朵随着时代的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进步,成为一
期刊
有一种美,飘逸在蓝天上,深埋在故垒下,具有一种吸灵引魂动魄的魅力,它就是华夏民族传承不息的文明。中华文明的美在于源远流长,它发轫于黄河,流荡于长江,浩浩汤汤奔腾不止;中华文明的美在于内涵蕴藉,它育于修养集于素质现于言行举止;中华文明的美在于能量无穷,它能提升人格,消解矛盾,填平嫌隙,增进感情,和谐四方,让人类如沐春风,安享太平。   透过历史的岚帐,隐约中祖先用石斧开辟出的图腾依旧清晰。泱泱大国,
期刊
【文题展示】   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有学者劝诫人们,应拒绝与自然失联、与群体失联、与信仰失联……拒绝成为“空心人”;也有诗人劝勉人们,让我们把心“清空”。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是核心,作文立意要由材料合理生发出来,因此,审读材料,把握其含义,是至关重要的。材料
期刊
现代社会,人们前行的步伐愈发快了,人们与世界的连接愈发强了。(“连接愈发强了”怎么会“失联”?最好照应材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许多人每天都在奔走,为了利益,为了欲望。他们的内心早已被欲望填满,(“欲望”改为“贪欲”更好。)而与自然、群体、信仰失联,最终活成了一个“空心人”。   空心才能实心,清空才能填充。(“空心才能实心”这里的“空心”与上一段“空心人”中的“空心”含义不
期刊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诞生了丰硕的历史文化和杰出的历史人物。   请看历史的天空中那些耀眼的巨星:儒家创始人孔子,墨家创始人墨子,道家创始人老子,法家创始人韩非子……在儒、墨、道、法等百家学说中,到底蕴含了什么密码?我以为,正是华夏儿女勤劳勇敢、宽厚待人、坚强不屈、讲习礼仪的美好品质。再看神州大地上孕育的数不胜数的令世人瞩目的文化遗迹: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青铜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