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在职业定位,求职过程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呈现诸多不适应问题,粗放型的职业指导已满足不了职业指导工作的需求。采用有效的方式开展职业指导,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根据社会现实情况,笔者结合本单位职业指导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和探讨,尝试提出高校精细化职业指导实践做法创新和思路。
【关键词】高职 精细化 职业指导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03-02
一、精细化职业指导内涵
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招生人数和质量,影响高等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地位,最终会影响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职业指导”最早由美国学者帕森斯提出,英文是“vocational guidance”,意指帮助青年人择业与求职。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和文化,将这种管理方法用于职业指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为目标,帮助学生发展自我观念,认识自己和职业发展,培养学生职业选择,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二、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教育的全过程,需要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参与和协调配合。虽然近几年我院职业指导实践做法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推进调整,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我们仍处在探索阶段,还是较浅层次的教育和服务。
以广东环境保护职业工程学院为例,就业指导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所占比重份量偏小,还未形成主动局面;缺少专业指导教师和专门对就业市场需求进行研究的人员,就业指导人员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毕业生(或家长)在就业观念上还存在许多误区,存在职业定位模糊、心理准备不足、就业竞争力较差、现实和期望值差距较大、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就业观念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毕业生是否及时或充分就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学院原有的粗放型就业指导工作实践和做法模式已无法适应目前的变化,学院职业指导工作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
三、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有关学者和一线的职业指导教师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思想观念偏差
高校教育与职业定向脱节,缺乏行之有效的职业观念的教育学校教育主专业虽与整个行业方面基本技能需求紧密相联系,但与生产实践、劳动就业相脱离的现象仍然存在。目前来说:高校除了满足于提高就业率,忽视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并没有完全进行详尽的市场调研,以便能更细微的针对用人单位对专业的需求。再由于缺乏系統的、一体化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正确的指导工作,学生职业意识仍很淡薄。
2.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内容体系不完整
虽然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内容体系已经有了固定的模块,但是大部分高校在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各模块比重不协调,对于全面系统的专业教育、职业特性和职业素养提升方面的内容缺乏,不够具体全面,仅限于知识层面,如政策指导,求职的技能技巧等,把“就业率”的高低当成衡量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在对学生个性的塑造、、价值取向的引导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更是匮乏,存在假、大、空的现象,例如,许多高校把职业指导仅仅面向高年级或毕业班学生,没有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进行职业指导,更没有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职业指导课程、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内容需要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具体。
3.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师资队伍不健全
作为高校职业指导的具体实施者,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来源杂。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职业指导专业,该行业的从业者以行政人员和政工干部居多,而且多是“半路出家”; 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指导知识,广东省大部分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由招生就业部门负责,职业指导人员多以兼职为主,师队伍不稳定,职业指导师整体素质不高。二是学历低。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非常少,而在英国,大学里的职业指导人员大多具有心理学等专业的博士学位;三是事务多。特别是高校扩招后,人手紧缺导致职业指导人员经常超负荷工作,进行理论探究的时间精力微乎其少。使职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只能停留在表面。
4.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信息化手段滞后
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此时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家长之间需要建立一个满足三者间交流沟通的信息化平台。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真正建立这种平台,主要是靠院、系层层传递给学生。
四、我院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实践做法
精细化职业指导关系到千万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推广和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转变观念,研究理论,而且需要从上到下做出规划和部署,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职业指导的全面发展。
1.规范化的职业指导系统
职业指导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实现学生“就好业、好就业”的目标,我院建立一套规范性职业指导系统,主要内容包括:
(1)组织机构。学校领导要重视,落实领导责任制,分管领导要亲自抓,统筹安排,对职业指导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学校要把职业指导工作纳入到现有的就业工作组织管理体系中,成立相应的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专门负责组织学校职业指导工作。
(2)课程设置。把职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生成长的阶段性需要,开设职业指导课可以不仅局限于某一个学期或学年的课程,而是贯穿大学始末甚至更多。同时纳入教学计划(必修课),规范实施。
(3)专业化队伍。依托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和专业化的职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职业指导。首先,我院应该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配足专职职业指导人员,利用好本校或关联行业、企业等的兼职职业指导工作人员,从数量上确保能够满足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需要。其次,鼓励和支持教师考取职业指导师资格或其它各类职业指导培训证书或资历证书,并对教师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培训,获得“双师”资格。同时,还需要学校组织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到企业实践和锻炼 ,通过零距离接触企业 ,亲身参加生产劳动 ,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 ,提高对教学的指导性。 2.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
在精细化职业指导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尊重和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职业指导服务。
首先,以学生为本学生:性格特点、能力水平、知识结构、综合素养等各不相同,职业指导应是针对每个学生的指导,要按照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认识就业,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让学生学会自主地选择就业方向,从而在专业学习与提高能力方面更具主动性与目的性。
其次,贴近专业、不同的专业对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的要求不同,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工科类的学生,职业指导要侧重强化其实习实训意识,这是了解专业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另外,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对职业与就业准入要求、形象设计、面试指导、礼仪训练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再次,走进用人单位,目前职业指导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学生职业胜任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脱节或滞后于社会人才需求。因此高校职业指导要紧扣社会需求变化的脉搏,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让学生在“做”中得到职业指导。具体做法有:我院开展了东江、华测环保冠名班的开班仪式。与佛山、茂名、阳江等地的环保产业协会签订了行校企协同创新框架协议,与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金威集团、七天酒店联锁集团、LG集团、中石化集团等进行了校企合作洽谈。构建企业实习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企业文化;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招聘会,提前体验求职之旅,开展就业宣传教育活动; 挖掘就业、创业典型案例,特别是优秀校友现身说法,介绍经验,能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3.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模式
把职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生成长的阶段性需要,合理设置相应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保证职业指导的全程化。如图1
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
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职业性向测试,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职业的认知,行业发展前景和就业岗位需求,职业目标的确定,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培养; 对大二学生侧重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目标实施过程中指导和调节,职业成长过程阶段性评价;对大三学生重视求职面试技巧和求职简历指导,法律意识培养,求职心态,职业压力调适等。全方位夯实学生的职业发展基础。
4.信息化的职业指导举措
职业指導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是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高端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第一,安装大学生职业测评在线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为学生进行职业测评,以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效率,还可以完善成为学生寻找求职信息的网络平台; 第二,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如建立学生职业发展档案、电子求职简历( 包括专业、特长、实习经历、求职意向、职业发展目标) ,便于用人单位查询,实现就业推荐的信息化; 第三,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向学校反应存在的问题、数据平台的建设、网络功能的扩展可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地为学生、为用人单位做好服务的保障。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细化”的职业指导将是今后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发展趋势和方向,但距理想目标还有较长的一段路程要走。我院将立足社会发展的实际,加大力度,加强探索和研究,不断推进“精细化”职业指导向纵深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铨翔,陈春霞.试论如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 [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3).
[2]苏忠钊.高校“精细化”职业指导“四素”分析 [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10).
[3]林艳.高校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制约分析与应对策略[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期
[4]卫永霞.高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方法探究[M].创新教育,2013年第1期.
作者简介:
陈龙(1984-),男,助理讲师,供职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职 精细化 职业指导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03-02
一、精细化职业指导内涵
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招生人数和质量,影响高等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地位,最终会影响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职业指导”最早由美国学者帕森斯提出,英文是“vocational guidance”,意指帮助青年人择业与求职。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和文化,将这种管理方法用于职业指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为目标,帮助学生发展自我观念,认识自己和职业发展,培养学生职业选择,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二、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教育的全过程,需要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参与和协调配合。虽然近几年我院职业指导实践做法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推进调整,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我们仍处在探索阶段,还是较浅层次的教育和服务。
以广东环境保护职业工程学院为例,就业指导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所占比重份量偏小,还未形成主动局面;缺少专业指导教师和专门对就业市场需求进行研究的人员,就业指导人员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毕业生(或家长)在就业观念上还存在许多误区,存在职业定位模糊、心理准备不足、就业竞争力较差、现实和期望值差距较大、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就业观念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毕业生是否及时或充分就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学院原有的粗放型就业指导工作实践和做法模式已无法适应目前的变化,学院职业指导工作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
三、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有关学者和一线的职业指导教师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思想观念偏差
高校教育与职业定向脱节,缺乏行之有效的职业观念的教育学校教育主专业虽与整个行业方面基本技能需求紧密相联系,但与生产实践、劳动就业相脱离的现象仍然存在。目前来说:高校除了满足于提高就业率,忽视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并没有完全进行详尽的市场调研,以便能更细微的针对用人单位对专业的需求。再由于缺乏系統的、一体化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正确的指导工作,学生职业意识仍很淡薄。
2.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内容体系不完整
虽然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内容体系已经有了固定的模块,但是大部分高校在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各模块比重不协调,对于全面系统的专业教育、职业特性和职业素养提升方面的内容缺乏,不够具体全面,仅限于知识层面,如政策指导,求职的技能技巧等,把“就业率”的高低当成衡量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在对学生个性的塑造、、价值取向的引导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更是匮乏,存在假、大、空的现象,例如,许多高校把职业指导仅仅面向高年级或毕业班学生,没有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进行职业指导,更没有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职业指导课程、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内容需要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具体。
3.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师资队伍不健全
作为高校职业指导的具体实施者,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来源杂。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职业指导专业,该行业的从业者以行政人员和政工干部居多,而且多是“半路出家”; 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指导知识,广东省大部分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由招生就业部门负责,职业指导人员多以兼职为主,师队伍不稳定,职业指导师整体素质不高。二是学历低。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非常少,而在英国,大学里的职业指导人员大多具有心理学等专业的博士学位;三是事务多。特别是高校扩招后,人手紧缺导致职业指导人员经常超负荷工作,进行理论探究的时间精力微乎其少。使职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只能停留在表面。
4.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信息化手段滞后
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此时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家长之间需要建立一个满足三者间交流沟通的信息化平台。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真正建立这种平台,主要是靠院、系层层传递给学生。
四、我院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实践做法
精细化职业指导关系到千万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推广和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转变观念,研究理论,而且需要从上到下做出规划和部署,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职业指导的全面发展。
1.规范化的职业指导系统
职业指导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实现学生“就好业、好就业”的目标,我院建立一套规范性职业指导系统,主要内容包括:
(1)组织机构。学校领导要重视,落实领导责任制,分管领导要亲自抓,统筹安排,对职业指导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学校要把职业指导工作纳入到现有的就业工作组织管理体系中,成立相应的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专门负责组织学校职业指导工作。
(2)课程设置。把职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生成长的阶段性需要,开设职业指导课可以不仅局限于某一个学期或学年的课程,而是贯穿大学始末甚至更多。同时纳入教学计划(必修课),规范实施。
(3)专业化队伍。依托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和专业化的职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职业指导。首先,我院应该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配足专职职业指导人员,利用好本校或关联行业、企业等的兼职职业指导工作人员,从数量上确保能够满足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需要。其次,鼓励和支持教师考取职业指导师资格或其它各类职业指导培训证书或资历证书,并对教师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培训,获得“双师”资格。同时,还需要学校组织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到企业实践和锻炼 ,通过零距离接触企业 ,亲身参加生产劳动 ,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 ,提高对教学的指导性。 2.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
在精细化职业指导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尊重和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职业指导服务。
首先,以学生为本学生:性格特点、能力水平、知识结构、综合素养等各不相同,职业指导应是针对每个学生的指导,要按照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认识就业,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让学生学会自主地选择就业方向,从而在专业学习与提高能力方面更具主动性与目的性。
其次,贴近专业、不同的专业对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的要求不同,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工科类的学生,职业指导要侧重强化其实习实训意识,这是了解专业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另外,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对职业与就业准入要求、形象设计、面试指导、礼仪训练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再次,走进用人单位,目前职业指导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学生职业胜任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脱节或滞后于社会人才需求。因此高校职业指导要紧扣社会需求变化的脉搏,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让学生在“做”中得到职业指导。具体做法有:我院开展了东江、华测环保冠名班的开班仪式。与佛山、茂名、阳江等地的环保产业协会签订了行校企协同创新框架协议,与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金威集团、七天酒店联锁集团、LG集团、中石化集团等进行了校企合作洽谈。构建企业实习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企业文化;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招聘会,提前体验求职之旅,开展就业宣传教育活动; 挖掘就业、创业典型案例,特别是优秀校友现身说法,介绍经验,能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3.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模式
把职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生成长的阶段性需要,合理设置相应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保证职业指导的全程化。如图1
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
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职业性向测试,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职业的认知,行业发展前景和就业岗位需求,职业目标的确定,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培养; 对大二学生侧重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目标实施过程中指导和调节,职业成长过程阶段性评价;对大三学生重视求职面试技巧和求职简历指导,法律意识培养,求职心态,职业压力调适等。全方位夯实学生的职业发展基础。
4.信息化的职业指导举措
职业指導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是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高端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第一,安装大学生职业测评在线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为学生进行职业测评,以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效率,还可以完善成为学生寻找求职信息的网络平台; 第二,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如建立学生职业发展档案、电子求职简历( 包括专业、特长、实习经历、求职意向、职业发展目标) ,便于用人单位查询,实现就业推荐的信息化; 第三,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向学校反应存在的问题、数据平台的建设、网络功能的扩展可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地为学生、为用人单位做好服务的保障。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细化”的职业指导将是今后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发展趋势和方向,但距理想目标还有较长的一段路程要走。我院将立足社会发展的实际,加大力度,加强探索和研究,不断推进“精细化”职业指导向纵深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铨翔,陈春霞.试论如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 [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3).
[2]苏忠钊.高校“精细化”职业指导“四素”分析 [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10).
[3]林艳.高校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制约分析与应对策略[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期
[4]卫永霞.高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方法探究[M].创新教育,2013年第1期.
作者简介:
陈龙(1984-),男,助理讲师,供职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