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经济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e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是历来都是全球性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今,我国的农业资源长时间地处在粗放式的过度开发的状态之下,不但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生态状况难以得到恢复以及提升,而且由于长时间化肥以及农药的作用,造成农业污染变得愈来愈严重。所以,推进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程势在必行。本文在概述循环经济的基础上,阐述了开发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农业循环经济中常见问题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研究者鲍尔丁首先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之后,全球范围内的循环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积极开发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与民众生活水平提升的迫切要求。农业从来都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所以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内容。农业循环经济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作为经济层次上的新生体展现出十分巨大的生命力。
  一、循环经济概述
  所谓循环经济,主要是指通过资源的高效化与循环化利用为中心,以减量、再利用与资源化为基本原则,将传统意义上的单向型线性经济转变为多向型和多向循环式彼此联结的综合发展模式,从而让传统意义上的具有高消耗、高污染以及高投入等特点的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转换成具有低消耗、低排放以及高效率等特点的现代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就宏观层面而言,循环经济需要对产业结构以及布局加以调整,从而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之中的各个领域与环节,从而形成更好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就微观层面而言,循环经济需要节能与降耗,通过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以促进减量化,而且对于生产中形成的废物实施资源化的利用,并且依据相关产业发展状况来推动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实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开发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开发农业循环经济是切实减轻污染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
  当前,在我国的农业生产的过程之中的部分农药、化肥或者农用薄膜等化学物质等,因为长时间的不合理应用或者过度化应用而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出现极大的恶化,甚至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安全,以至于出现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水土流失状况的加剧、森林生态质量的降低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开始逐步地消亡,进而造成我国的生态安全倍受影响。有鉴于此,唯有积极开发农业循环经济,实施清洁化生产,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地解决农业领域的污染问题,把经济活动对于自然资源之需求与生态环境所具有的影响切实下降至最低的程度上,如此一来才能够运用最少限度的资源与最小的环境发展代价以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在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和环保间的复杂矛盾。
  (二)开发农业循环经济是真正实现“三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如今我国农业属于典型意义上的具备高投入、高消耗以及低效益等特点的粗放式农业,在此模式之下的农业产业,环境往往是被生产者视为资源的自由获得与废弃物实现自由自在排放的场所,这么做的后果是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从而为人类的健康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我们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民众持续发展之所需,是为了能够持续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让其能吃得放心、喝得放心、呼吸得安全,在现有的环境之中更好地生活。为此,就一定要积极开发农业循环经济,切实改变农业生产者们的生活方式,切实消除农业领域对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改进农村地区的卫生状况,提升农民群众的整体生活质量。
  三、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匮乏
  虽然近年来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诸多环保法律法规,其中部分与循环经济具有紧密的联系,然而牵涉到农业循环经济的确实偏少。即使我国已于2008年颁布实施了《循环经济促进法》,但这部法律在农业循环经济上还缺少具体可执行的法律法规依据,而且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极度缺乏。
  (二)资金缺乏导致政策激励不够健全
  循环农业经济的降本提效必须要有一个相应的过程,但是政府还没有实施足够多的推进性政策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变化,比如,实施合理的财税激励政策、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基金、健全金融支持以及保险制度、激励农民群体更好运用创新精神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过度使用自然资源造成供给不足
  就资源禀赋而言,我国的总量往往很高,但在人均资源上却十分贫瘠。资源禀赋和人口持续增加间的矛盾必然会长时间地存在下去。如今,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下,资源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加,更是加大了农业资源欠缺之矛盾。
  (四)技术开发非常滞后
  科技是推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取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今,我国在农业污染治理研究、农业废物处理研究以及清洁农业生产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投入不够大,一部分已经研发出来的新技术也没有得到全面推广,以至于尚未建立起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研发系统。
  (五)公众参与体系不够完善
  因为一直以来信息较为闭塞的原因,广大公众的知情权未能得到切实保障,导致其对于开发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几乎没有社会参与。同时,我国还缺少与西方国家一样的非官方性质的规范化环保类组织,导致政府与公众的沟通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中间环节,以至于影响到其参与的积极性。
  四、解决农业循环经济中常见问题的几点策略
  (一)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策引导
  要加快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完善的过程,制定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法》,在操作等层面上进一步落实政府部门、农业产业企业以及社会公众所需要负有的职责与义务,进一步明确农业循环经济的组织实施工作。要致力于健全完善我国的农业资源保护类法规政策以及农业生态补偿办法,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之改进。对于那些已在实施的各项法规则应当推进修订进程。各地政府要依据上级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同时,还应当提高政策扶持的强度,更好地发挥出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   (二)制定实施激励奖励体系
  笔者建议建立起农业循环经济领域专项资金,通过建立财政资金长期投入体系,对农业循环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投资或者补贴。要积极鼓励实施符合当地农业开发实际的低碳化生态方式,尽可能地给予农户以税收或者信贷方面的优惠,并予以相应的奖励,提升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要积极鼓励农业类企业以及民众致力于借鉴与吸收西方国家先进的农业循环经济的成果。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切实帮助农村居民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比如,推广应用节水设施等。要依靠科技的力量积极鼓励科研机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志愿服务工作,真正将循环农业观念带到基层企业、民众之中。各地方政府应致力于采取多种途径来募集资金,全力发挥出市场对于农业资源配置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业循环经济资投入得到新的增长。
  (三)实现自然资源利用的高效化与可循环化
  在农业需求结构中,为了能够实现从依赖于投资与出口拉动的提升转化为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一起拉动。在农业产业结构中,要从依赖于工业来促进经济增长转化为工业、服务业与农业一起促进经济发展。在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上,要从依赖于资金与自然资源加以支撑转化成人力资源与技术发展一起支撑。在资源利用的形式上,要从依赖于资源—产品—废弃物这一单向式过程往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这一循环式过程加以转变,从而让经济的发展建立于改进经济结构、提升科技含量与国民素质、增加经济效益之基础上,逐渐产生低投入、高产出以及可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式。
  (四)推动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
  要不断推进农业科技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当前,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尤其是一线农业研究工作者的整体水平不够高,对于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造成了非常大制约。从技术上来看,应当紧紧依靠土地养护、水资源净化、废弃物再利用以及农村居民区建设等重点农业循环经济开发领域,致力于改进纤维素转换技术、现代堆肥技术、沼气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形成更加全方位、系统化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持体系。有鉴于此,一定要不断强化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工作者的培养,形成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农业科研人才培养计划,全力培养能够适应于当前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所需的新型人才。
  (五)创建职责明确的社会参与体系
  开发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无法离开政府部门、农民群众以及社会公众的全力参与,从而发挥出最大的威力。要更加明确以上三者在开发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过程中的重大责任以及义务,切切实实地形成以上三者之间彼此互动的新型参与体系。为此,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落实广大农民群众所具有的参与职责。基层农民群众是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主体。农业循环经济能不是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重点就在基层民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之下,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诸多农民群众并不愿因为实施清洁生产而增加投入的成本,这样一来就产生了相当严重的农业资源浪费,甚至导致当地环境被污染。所以,我国各政府部门一定要应用各类手段来调节农民群众的行为,让其真正意识到开发循环经济是其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二是要切实规范政府所具有的参与责任。我国要开发农业循环经济,一定要以政府加以主导,相关部门一定要切实转变观念,放弃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方式。政府应当健全完善整套管理机制,切实加强规划,推动农民群众与全社会一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各相关部门应当通过相互合作,全面应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推动广大农业生产者真正实施清洁化生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循环经济的开发进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经济甚至整体经济状况。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应当更加充分地意识到开发农业循环经济的迫切性,而且还应当正视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常见问题,而且还应当对以上问题运用准确的应对策略。如此一来,才能让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更好地发展,切实推动我国总体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蓉,胡宝贵.现代农业与循环经济[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杨坤,孙养学.地方政府与企业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投资[J].安徽农业科学,2010(31).
  [3]刘毅,汪波.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张晓先,王立,马放.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15).
  [5]乔志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问题浅思[J].东方企业文化,2013(19).
  作者简介:兰章宣(1966-),男,畲族,浙江武义人,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和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衢州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企业管理,编号:007214004。
其他文献
城市规划要突出文化特色rn同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特色都各有千秋.特色二字,说则容易做则难.这个问题不妨从三方面说一说.
目的:讨论输血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并且随着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工程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也是国家经济发展
摘要: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林业经济要想做好供给侧改革,不但要认清当前林业经济的总体发展局面和形势,还要掌握林业经济的特点,并对林业经济的发展周期和市场形势的变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做到根据国家总体经济形势调整林业经济发展方向,同时找准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根据供给侧改革的实际需要和林业经济的产业基础,合理调整林业经济的发展方向,使林业经济能够在供给侧改革中有突出表现,在有效化解产能危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损害的临床特征、类型以及临床心脏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接诊的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损害患者
摘要:由于高海拔地区具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造成高海拔地区电网工程造价相较平原地区的电网工程造价偏高。通过将电网变电工程造价构成进行分解,对高海拔地区与平原地区的变电工程造价水平开展了横向比较,分析影响高海拔地区变电工程造价较大的分项费用。对建设单位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海拔;变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40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创新性。方法30例胆囊疾病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沿脐上缘内部做横行切口,应用腹腔镜下多器械通路装置,建立腹腔镜操作通道并维持气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也已经实现了新的进程发展。为了实现水利工程的良好发展,改善洪涝灾害的发生条件,不仅要高效利用水利资源,认识到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实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文根据水利工程在建设施工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识
期刊
在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教材中配有不少色彩鲜明、活泼生动的插图,由视觉上进行知识与信息的传递,以更好地适应初中生的阅读习惯.  在课本插图中,有的用有趣的卡通画、漫画等形式来呈现严肃、抽象的科学信息,以贴近学生已有认知结构;有的对物理模型进行形象描述;有的对重要物理实验与仪器进行简要介绍;有的介绍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家;有的生动地体现出物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等等.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而巧妙地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