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主人公霍尔顿一天两夜游荡纽约的经历,反映了现代美国社会中各种微妙的人际关系,描述了主人公在精神上的压抑,心理上的挫伤与生活中的孤独,以及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关键词: 少年 学校 麦田
霍尔顿如果不是个少年,而是个中老年人,那他可真烦人。《麦田守望者》里的这位主人公,看什么都不顺眼。他讨厌学校,讨厌同学,讨厌父母。他甚至讨厌那些喜欢说“祝你好运”的人,以及那些说“很高兴认识你”的人,以及在钢琴演奏中瞎鼓掌的人。他当然还讨厌数学物理地理历史以及除了写作之外的一切学科。
其实满世界都是霍尔顿。16岁的霍尔顿,30岁的霍尔顿,60岁的霍尔顿。他们看透了世界之平庸,但无力超越这平庸。他们无力成为“我”,但又不屑于成为 “他”。他们感到痛苦,但是真的,连这痛苦都很平庸——这世上有多少人看透人生之虚无并感到愤怒,而这愤怒早就不足以成为个性、不足以安慰人心。事实上自从愤怒成为时尚,它简直有些可鄙。
所以《麦田守望者》最大的悖论就是逃跑。一方面,霍尔顿渴望逃到西部,装个聋哑人,了此一生;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想做个“麦田守望者”,将那些随时可能坠入虚无的孩子们拦住。整个小说里,最打动我的不是关于“麦田”的那段经典谈话,而是另一幕:霍尔顿经过 两天的游荡已经筋疲力竭,过马路的时候,每走一步,都似乎在无限下沉,然后他想到了他死去的弟弟艾里。他在心里对艾里说:亲爱的艾里,别让我消失,别让我消失,请别让我消失。
《从头再来》里,崔健唱道:我想要离开,我想要存在。在同一首歌里,他又唱到:我不愿离开,我不愿存在。
我想霍尔顿也许不是真的愤怒,他只是恐惧。他只是对自己的虚空人生感到恐惧,而出于自尊心,我们总是把恐惧表达成傲慢。他还热爱小说呢,他还热爱音乐呢,他 还热爱小妹妹菲比脸上的笑容呢。最后霍尔顿之所以没有去西部,也许并不是因为软弱,因为就算到了西部,也得找工作,也得去超市买1块钱3斤的土豆,身边还 是会有无数喜欢说“很高兴认识你”和“祝你好运”的人。与其到远方去投靠并不存在的自由,不如就地发掘生活中那尚可期待的部分——小说音乐和小妹妹的笑 容,善待因为迷路而停落到自己手心的那一寸时光,等那个注定的失败从铁轨那头驶来时,闭上眼睛,呼拉,干净利落地消失。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麦田”是什么?
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另一个虚拟时空?还是成人世界翻转过来的另一个童年领地?
霍尔顿怀念死去的弟弟艾里“我开始说话,好像是在大声说出来,给艾里听,我很沮丧时,往往就会那么做。”他惦记五岁的妹妹菲比,即使他决定远走他乡,也要冒险在深夜偷偷地溜进家里,去看一眼菲比“她还只是个小孩子,但至少她在听我说话,如果有人听你说话,就不算太糟糕”只有在艾里和菲比那里,他能吐露心声,轻松愉快。
于是,他梦想着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个几万个小孩子,周围没有一个大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抓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乱跑,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抓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他如是对菲比说。
是的,他只想守住“麦田”这现实世界中仅存的最后一块干净的地方。
是的,他不想小孩儿们在奔跑中掉下悬崖。
因为悬崖下就是复杂黑暗的成人世界。
这个满嘴脏话,撒谎,抽烟,满腹牢骚的问题少年,渐渐的让人发现了在他放浪不羁的外表下一颗善良的、单纯的心。看到两个修女,他会毫不吝啬地捐给她们一大笔钱;他会关心冬天公园里的鸭子,湖面结冰了,那它们去哪儿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一大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他负责站在悬崖边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在狂奔中不小心跑到悬崖边,他就把他们捉住,防止坠入悬崖——多么圣洁美好的心灵!
霍尔顿面对的是一个粗砺而破碎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不管是中学生、大学生、教师还是宗教徒等等,无不虚伪夸张,令人生厌。现实世界的破碎有着深层次的根源,即信仰世界的崩塌。在小说中我们看到,霍尔顿因为他的父母有不同的信仰,结果觉得任何信仰都是虚假的。他不信教,有时候还嘲笑天主教徒老是问别人是不是天主教徒。这不仅是霍尔顿的悲剧,也是人类自身的悲剧。二十世纪之后,人类传统的精神信仰遭到了空前的解构,虚无主义的幽灵渗入了大多数人的精神骨髓——一场大规模的精神危机,就这样悄悄地来临了。正因为没有了牢固的精神信仰,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才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我们看到了行骗的毛里斯,沉溺于情欲的大学生,等等。在面对这一切的时候,霍尔顿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在我看来,他的理想就是:重新建立一个完整的世界。比如,在小说中间,他渴望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木屋”,在那里自由地生活。
《麦田里的守望者》表现的社会是一个异化的社会,也是一个道德堕落的社会。在这种社会范围内的整体性的堕落中,个体的堕落有可能在表层的堕落之下蕴含着深层的反堕落和道德的信息,有可能具有积极的内涵。霍尔顿以其自身的堕落揭示和反抗着异化社会中道德的堕落。在其堕落中可以窥见某种道德性,他所展示的是堕落行为里的道德,一种堕落的道德。五十年代初美国政府奉行杜魯门主义和麦卡锡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国际上加剧冷战,国内镇压进步力量,核战争的恐怖笼罩着每个人的心灵,有些人粉饰太平,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另有些人看不惯庸俗、虚伪的世道,想要反抗,却又缺乏光辉的理想,找不到一条光明的出路。因此美国有的当代史家把美国的五十年代称为“静寂的五十年代”或“怯懦的五十年代”。
文中有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诶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我们可能很难相信这句话出自一个老师之口,但的的确确是这样,那时候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势力的伪君子,他们认为为了苟延残喘地活着不惜一切的人是成熟的,为了某种精神或理想的人是可笑的。长大意味着放弃,放弃掉有过的美好理想,成为所谓的“成熟男人”,为了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这是种痛苦的生活方式,但绝大多数人会为了生活背叛心灵。
成长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有时候,懵懂的我们选择把自己的不满和内心的小叛逆藏匿于心中;有时候,为了迎合社会,我们学会了伪装,学会了恭维,学会了欺骗,学会了送给别人一个个假笑;有时候,为了追逐名利,我们麻痹了自己的内心,封锁住心中真实的想法,用一份份赤裸裸的假模假式包裹自己,竭尽全力不让真实的内心显露于外。我们越是这样做,越是会发现——其实别人都在这么做。
关键词: 少年 学校 麦田
霍尔顿如果不是个少年,而是个中老年人,那他可真烦人。《麦田守望者》里的这位主人公,看什么都不顺眼。他讨厌学校,讨厌同学,讨厌父母。他甚至讨厌那些喜欢说“祝你好运”的人,以及那些说“很高兴认识你”的人,以及在钢琴演奏中瞎鼓掌的人。他当然还讨厌数学物理地理历史以及除了写作之外的一切学科。
其实满世界都是霍尔顿。16岁的霍尔顿,30岁的霍尔顿,60岁的霍尔顿。他们看透了世界之平庸,但无力超越这平庸。他们无力成为“我”,但又不屑于成为 “他”。他们感到痛苦,但是真的,连这痛苦都很平庸——这世上有多少人看透人生之虚无并感到愤怒,而这愤怒早就不足以成为个性、不足以安慰人心。事实上自从愤怒成为时尚,它简直有些可鄙。
所以《麦田守望者》最大的悖论就是逃跑。一方面,霍尔顿渴望逃到西部,装个聋哑人,了此一生;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想做个“麦田守望者”,将那些随时可能坠入虚无的孩子们拦住。整个小说里,最打动我的不是关于“麦田”的那段经典谈话,而是另一幕:霍尔顿经过 两天的游荡已经筋疲力竭,过马路的时候,每走一步,都似乎在无限下沉,然后他想到了他死去的弟弟艾里。他在心里对艾里说:亲爱的艾里,别让我消失,别让我消失,请别让我消失。
《从头再来》里,崔健唱道:我想要离开,我想要存在。在同一首歌里,他又唱到:我不愿离开,我不愿存在。
我想霍尔顿也许不是真的愤怒,他只是恐惧。他只是对自己的虚空人生感到恐惧,而出于自尊心,我们总是把恐惧表达成傲慢。他还热爱小说呢,他还热爱音乐呢,他 还热爱小妹妹菲比脸上的笑容呢。最后霍尔顿之所以没有去西部,也许并不是因为软弱,因为就算到了西部,也得找工作,也得去超市买1块钱3斤的土豆,身边还 是会有无数喜欢说“很高兴认识你”和“祝你好运”的人。与其到远方去投靠并不存在的自由,不如就地发掘生活中那尚可期待的部分——小说音乐和小妹妹的笑 容,善待因为迷路而停落到自己手心的那一寸时光,等那个注定的失败从铁轨那头驶来时,闭上眼睛,呼拉,干净利落地消失。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麦田”是什么?
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另一个虚拟时空?还是成人世界翻转过来的另一个童年领地?
霍尔顿怀念死去的弟弟艾里“我开始说话,好像是在大声说出来,给艾里听,我很沮丧时,往往就会那么做。”他惦记五岁的妹妹菲比,即使他决定远走他乡,也要冒险在深夜偷偷地溜进家里,去看一眼菲比“她还只是个小孩子,但至少她在听我说话,如果有人听你说话,就不算太糟糕”只有在艾里和菲比那里,他能吐露心声,轻松愉快。
于是,他梦想着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个几万个小孩子,周围没有一个大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抓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乱跑,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抓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他如是对菲比说。
是的,他只想守住“麦田”这现实世界中仅存的最后一块干净的地方。
是的,他不想小孩儿们在奔跑中掉下悬崖。
因为悬崖下就是复杂黑暗的成人世界。
这个满嘴脏话,撒谎,抽烟,满腹牢骚的问题少年,渐渐的让人发现了在他放浪不羁的外表下一颗善良的、单纯的心。看到两个修女,他会毫不吝啬地捐给她们一大笔钱;他会关心冬天公园里的鸭子,湖面结冰了,那它们去哪儿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一大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他负责站在悬崖边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在狂奔中不小心跑到悬崖边,他就把他们捉住,防止坠入悬崖——多么圣洁美好的心灵!
霍尔顿面对的是一个粗砺而破碎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不管是中学生、大学生、教师还是宗教徒等等,无不虚伪夸张,令人生厌。现实世界的破碎有着深层次的根源,即信仰世界的崩塌。在小说中我们看到,霍尔顿因为他的父母有不同的信仰,结果觉得任何信仰都是虚假的。他不信教,有时候还嘲笑天主教徒老是问别人是不是天主教徒。这不仅是霍尔顿的悲剧,也是人类自身的悲剧。二十世纪之后,人类传统的精神信仰遭到了空前的解构,虚无主义的幽灵渗入了大多数人的精神骨髓——一场大规模的精神危机,就这样悄悄地来临了。正因为没有了牢固的精神信仰,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才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我们看到了行骗的毛里斯,沉溺于情欲的大学生,等等。在面对这一切的时候,霍尔顿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在我看来,他的理想就是:重新建立一个完整的世界。比如,在小说中间,他渴望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木屋”,在那里自由地生活。
《麦田里的守望者》表现的社会是一个异化的社会,也是一个道德堕落的社会。在这种社会范围内的整体性的堕落中,个体的堕落有可能在表层的堕落之下蕴含着深层的反堕落和道德的信息,有可能具有积极的内涵。霍尔顿以其自身的堕落揭示和反抗着异化社会中道德的堕落。在其堕落中可以窥见某种道德性,他所展示的是堕落行为里的道德,一种堕落的道德。五十年代初美国政府奉行杜魯门主义和麦卡锡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国际上加剧冷战,国内镇压进步力量,核战争的恐怖笼罩着每个人的心灵,有些人粉饰太平,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另有些人看不惯庸俗、虚伪的世道,想要反抗,却又缺乏光辉的理想,找不到一条光明的出路。因此美国有的当代史家把美国的五十年代称为“静寂的五十年代”或“怯懦的五十年代”。
文中有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诶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我们可能很难相信这句话出自一个老师之口,但的的确确是这样,那时候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势力的伪君子,他们认为为了苟延残喘地活着不惜一切的人是成熟的,为了某种精神或理想的人是可笑的。长大意味着放弃,放弃掉有过的美好理想,成为所谓的“成熟男人”,为了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这是种痛苦的生活方式,但绝大多数人会为了生活背叛心灵。
成长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有时候,懵懂的我们选择把自己的不满和内心的小叛逆藏匿于心中;有时候,为了迎合社会,我们学会了伪装,学会了恭维,学会了欺骗,学会了送给别人一个个假笑;有时候,为了追逐名利,我们麻痹了自己的内心,封锁住心中真实的想法,用一份份赤裸裸的假模假式包裹自己,竭尽全力不让真实的内心显露于外。我们越是这样做,越是会发现——其实别人都在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