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创新策略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侧重论述考场作文如何选材的问题,指出学生考场作文选材常见的四种弊端,然后提出考场作文选材的四个创新策略。
  【关键词】考场作文 选材 创新
  众所周知,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它不仅在试卷中比分大,而且是学习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的手段。因此,在考试中写好作文是毋庸置疑的重要一环。
  如果说主题是作文的灵魂,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没有好的材料,再好的立意也没法体现。因此,选材是作文成败的重要环节。著名作家茅盾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得好:“园艺家常常将最好的蓓蕾摘去,只留下两三个,这样就得到了特别大的花朵。”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写作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的重要性,也告诉我们,对众多素材进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目的是为了收获更大的“花朵”──提高作文的质量。
  作文选材时首先要做到切题,即文中所选的材料要符合文题和主题的需要,材料的内涵必须同主题的意义一致。换句话说,就是题材要能够表现和突现主题,而且要坚持做到突出主题的材料详写,与主题关系一般的材料略写,无关的材料则不写。二是要做到典型,即所选的材料要有典型性。典型材料首先必须具备真实性,即符合生活和艺术的真实;其次必须是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材料。材料越典型,文章主题就表现得越充分、越深刻。三是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新鲜、有新意,即选择那些别人没有用过或者是很少用的材料。新颖的材料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时代气息,能表达鲜活的思想,给人以新的感受、新的启迪。
  考场作文里,学生选材往往存在以下几点弊端。
  一、取材单一,缺少个性
  有些同学在选材过程中往往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或者眼睛只盯着自己身边,写来写去就那么的几件事,取材的范围比较单一。 有的考生谈“成败”言必称“爱恩斯坦的小板凳”,说“毅力”往往就是“张海迪立志成材”等。这些材料不可谓不典型,不可谓不准确,可就是难令读者情动于衷,难让读者叫好,为什么?这些材料太陈旧,用得实在太滥了,导致作者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二、贪多求全,内容空泛
  不少考生写作文贪大,动不动就古今中外,动不动就“话说天下大事”,当然,写这些内容也有写出精彩的文章的,便更多的情况是,所谈内容太大,自己根本把握不住。比如要求以“我的财富”为话题写作,不少学生写“我的财富就是知识”、“我的财富就是学问”、“我的财富就是青春”,其角度太大,太空泛,以致文章分数不高。
  三、写陌生材料,漏洞百出
  在考场有限的写作时间里,有的学生却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甚至塑造自己平时不熟悉的人物形象,那只能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难以塑造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更谈不上就某一现象、某一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见解了。比如,有一女生对足球运动并不熟悉,却写足球比赛事件,致使文中出现多处漏洞,文章的表现力大打折扣。
  四、套作较多,缺乏真实性
  在历年的考场作文评选中,评卷者都会发现不少考生套用优秀作文选里的文章。因为是“英雄所见略同”,一篇文章你套他也套,作文内容的“撞车”非常严重,导致作文严重失分。再就是作文内容不够真实,有一个以“第一次”为话题的作文题,不少学生都写“第一次做饭”,先写大人不在家,自己被“逼上梁山”学习做饭,然后叙述做饭的过程,最后点题。写这类内容的同学许多写起来平铺直敘,空洞无物,不能激起评卷者的共鸣,当然也别想获得较好的分数。
  在考场作文里,选取材料不妨采用以下几个创新策略。
  一、以小见大,巧拨千斤
  这是一种选取那些看似细小、平凡,实则含义深刻的小事物作为文章中心材料的选材方法。这里所选取的小材料,一定要能以微见著,反映重大的或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表现深刻的主题。鲁迅先生说过,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它的全盘,但可以表现它的一角,“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辉”,因此,有眼光的作者,常善于用这种方法写出佳作。大的材料为人们熟知,大家争用,容易撞车,小事物,往往只是个人的体验,颇具“个性”,用它作材料,会让人有全新的感觉,往往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如某地的中考作文题“ ,我最需的”,一位考生补题为“鸟窝,我最需要的”,写村中的一片树林被乱砍乱伐后,鸟儿失去了窝,便飞走了。由于不见昔日的鸟飞,不闻昔日的鸟鸣,作者产生一种孤寂、悲哀的感受,结尾点题“环保,在乡村迫切需要”这一主题。选择小小的鸟窝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小”中见大,假如换成“森林,我最需要的”,就显得大而空洞了。
  二、去俗取新,独辟蹊径
  文贵出新,关键是题材出新。考场作文若人云亦云,取“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来写,如吃别人的残羹剩菜,没有味道,应该避俗取新,另辟蹊径。如某地中考题“ ,谢谢你”,大部分同学写的无非就是爸爸妈妈,班主任、同桌之类,尽是写熟写烂的题材。有一位考生却大胆求异出新,出人意料地写《孔子,谢谢你》,真心感谢数千年前的孔圣人,那充满哲理的话挽救了几近悬崖边的他,引领他走进了一片作文的新天地。
  三、放飞想象,拓展空间
  联想想象是考场作文制胜的一大法宝,也被许多学生用来演译过人的创新精神。与平时的作文练笔不同,中考作文更强调思维的广阔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只有合理地展开有意义的想象,方能拓宽选材空间,作文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巧妙的构思便会如喷泉般涌出。比如以“节日”为话题的写作,一位同学就巧妙地设想了2699年春节的情形:由于环境问题,地球人已迁至火星,以往欢乐的新春佳节,变成了人类痛定思痛的的“地球怀想日”,尽管主题是很多人都关注的环境问题,但是别具一格的想象却使文章增色不少。
  四、侧面出击,以奇制胜
  攻城略策,正面进攻往往难以制胜,而从侧面迂回,找准敌方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重重一击,倒能出奇制胜,拨寨攻城,这种方法用在作文的选材上,也能屡见奇效。中考作文要求不少于500字,但试卷的作文篇幅只有六七百字,无论是写人记事或论述问题,是难以全面叙述,往往会造成“想面面俱到,反而是一面都不到的局面”。因此,选材最有效最省力的方法是选取自己最熟悉的事物的一个侧面或人物活动的一个片段,深入开掘,集中笔墨,着力描述,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因为人们常常看重正面,轻视侧面,故而从侧面入手就能避开锋芒,独辟蹊径,起到作文创意出新的作用。例如,曾有一篇600多字的短文《小站歌声》,中心是歌颂山村女教师对孩子深沉的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但作者没有正面写她如何扎根山村、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从教,如何关爱孩子的种种动人的事迹(因为这样写600多字写不了),只写了孩子到小站送老师回城“结婚”的感人场面和合唱《好人一生平安》的情景,结尾点明老师是患了乳腺癌,进城治病。这样,一个全身心热爱孩子的山村女教师的崇高形象,便在人们面前耸立起来了。笔墨如此简洁,感染力如此巨大,莫不得力于从侧面选材,运用此方法最重要的是找准切入的最佳侧面,选好相应的材料。
  参考文献:
  [1] 小浪花.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法.中考作文指津
  [2] 吴培光.初中生作文技巧.以小见大,巧拨千斤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的教育教学除了老师一本书、一张嘴和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之外,还需要更多的教学媒介才能完成。因此,当前教育信息化环境下
期刊
理发rn一剪剪,将伊的青丝断成零零碎碎的记忆.rn谁去收拾?rn一剪剪,纷落的,是不胜繁杂的过去.rn头颅如山,青山不能常在;愁思若海,难得刀剪修平.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州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本留学。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为是惊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
期刊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从而喜欢语文课,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四方面的探究。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在讲授《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学生对文中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 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
幼儿体育游戏是由基本动作组成的,有一定思想内容、情节或者比赛因素,形式生动活泼,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深受幼儿喜爱,它易于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使幼儿在
研党性学习有别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具有体验性、过程性和参与性的特点.其目标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必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广泛的利用,在教育行业中也同样的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各大学校中已经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