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以教材为本、教参为依据,教例信息不够新鲜、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很少关注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不够生活化。学生为学而学,学到的知识很难与实际相结合,应用性不大,因此,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每天都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缺乏应有的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学和做无法同步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活与数学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生活能力协调发展,提高和完善儿童作为社会人的综合素质。它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找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切入点,具有可操作性,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创设生活情景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就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成长与发育的初级阶段,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调动学生主观积极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因此,我们要寓数学知识教学于游戏活动和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如我在教授“比较数的大小”时,我首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景:我分别在课堂上放了4个包,分别是2斤、4斤、8斤、10斤。然后就让学生上来将这4个包提起来,并且让学生自己感觉一下所提起各个包时有什么不同,同时让其他的同学注意观察提包同学脸色的变化,然后提出问题:“在提多少斤重的包时同学的表情最紧张?”、“在提多少斤重的包时同学的表情最轻松?”让学生进行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得出“提2斤时是最轻松的,提10斤时是最紧张的。”然后我就要抓紧机会再问:“这是为什么呢?”,最后得出了原来“10斤比2斤重”,然后再让学生讨论“2斤与4斤”、“4斤与8斤”、“8斤与10斤”之间的比较,最终让学生明白:斤数大总是比较重。也就是说比较重的数字就比较大。引导学生不知不觉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然后引入课文内容。
二、挖掘生活例子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挖掘生活例子,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我在教授“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一课时,我挖掘了这样的生活实例:我扮演公共汽车,同学扮演公共汽车的旅客,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出发时共有25个旅客,公共汽车在行进过程中有旅客上车,到了终点站时共有50个旅客(全班共有50个学生),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出站时只有25个旅客,终点站时却有50个旅客?那么中途上来多少个旅客?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从而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5=50;反之,我又扮演公共汽车,同学同样扮演旅客,公共汽车从汽车起点站出发原有25个旅客,公共汽车在行进过程中有25个旅客上车,然后提出问题:到了终点站时公共汽车有多少个旅客?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从而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5+25=?然后让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25=50是知道一个加数和和求另外一个加数,25+35=?是知道两个加数求和的,从而引入课文的内容“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挖掘生活实际例子,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轻松愉快的接受了新知识。又如我在教授“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引入学生过生日时切生日蛋糕的例子,一个蛋糕50个人怎样分才公平,才分得一样多?让学生讨论,然后在现场模拟表演,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分一下,要求分得一样多……最后,得出“每人一份,而且分得一样多(每份同样多),这叫‘平均分’”。“每个人手中所拿的一份就是总数的其中一份。”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分物品的生活现象,引出“分数”,变得更加贴近生活,使得学生对新概念感到新颖、亲切,更加容易接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挖掘数学中“生活例子”,使学生对数学有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激起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我们要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课改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让数学生动化、形象化、通俗化,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高不可攀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学习数学,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通过生活与数学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生活能力协调发展,提高和完善儿童作为社会人的综合素质。它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找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切入点,具有可操作性,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创设生活情景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就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成长与发育的初级阶段,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调动学生主观积极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因此,我们要寓数学知识教学于游戏活动和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如我在教授“比较数的大小”时,我首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景:我分别在课堂上放了4个包,分别是2斤、4斤、8斤、10斤。然后就让学生上来将这4个包提起来,并且让学生自己感觉一下所提起各个包时有什么不同,同时让其他的同学注意观察提包同学脸色的变化,然后提出问题:“在提多少斤重的包时同学的表情最紧张?”、“在提多少斤重的包时同学的表情最轻松?”让学生进行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得出“提2斤时是最轻松的,提10斤时是最紧张的。”然后我就要抓紧机会再问:“这是为什么呢?”,最后得出了原来“10斤比2斤重”,然后再让学生讨论“2斤与4斤”、“4斤与8斤”、“8斤与10斤”之间的比较,最终让学生明白:斤数大总是比较重。也就是说比较重的数字就比较大。引导学生不知不觉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然后引入课文内容。
二、挖掘生活例子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挖掘生活例子,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我在教授“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一课时,我挖掘了这样的生活实例:我扮演公共汽车,同学扮演公共汽车的旅客,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出发时共有25个旅客,公共汽车在行进过程中有旅客上车,到了终点站时共有50个旅客(全班共有50个学生),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出站时只有25个旅客,终点站时却有50个旅客?那么中途上来多少个旅客?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从而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5=50;反之,我又扮演公共汽车,同学同样扮演旅客,公共汽车从汽车起点站出发原有25个旅客,公共汽车在行进过程中有25个旅客上车,然后提出问题:到了终点站时公共汽车有多少个旅客?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从而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5+25=?然后让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25=50是知道一个加数和和求另外一个加数,25+35=?是知道两个加数求和的,从而引入课文的内容“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挖掘生活实际例子,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轻松愉快的接受了新知识。又如我在教授“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引入学生过生日时切生日蛋糕的例子,一个蛋糕50个人怎样分才公平,才分得一样多?让学生讨论,然后在现场模拟表演,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分一下,要求分得一样多……最后,得出“每人一份,而且分得一样多(每份同样多),这叫‘平均分’”。“每个人手中所拿的一份就是总数的其中一份。”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分物品的生活现象,引出“分数”,变得更加贴近生活,使得学生对新概念感到新颖、亲切,更加容易接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挖掘数学中“生活例子”,使学生对数学有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激起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我们要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课改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让数学生动化、形象化、通俗化,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高不可攀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学习数学,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