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六盘水市是一个“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人口流动控制的逐步放开,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步流向了城市,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但是,长期以来六盘水城市化发展缓慢、滞后给六盘水市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本文分析了六盘水市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推进六盘水市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部资源型地区;城市化;问题;路径
作者简介:伍应德(1962—),男,贵州省六盘水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0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01-02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建立资源型城市118座,其中煤炭资源型城市63座[1],六盘水市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之一,城市化与全国一样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和快速发展。城市化成为六盘水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劲动力。但是,作为资源型地区,六盘水市的城市化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和其它同类地区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六盘水市实现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六盘水城市化发展现状
六盘水市是伴随“三线”建设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1964年,被国家确定为“三线”建设的战略重点区域;1965年,煤炭工业部在六盘水地区设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1966年,经国务院批准境内的矿区更名为特区;1970年,六盘水地区所辖的六枝、盘县、水城3个由矿区演变的特区,即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被作为国家推进工业化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地区;1978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六盘水撤地建市,成为当时贵州省除贵阳市外的第二个省辖市。六盘水市成立30多年来,城市化总体上经历了3个时期:一是城市化恢复发展期(1981-1991)。这一时期,三线建设推进了六盘水市的工业化进程,使六盘水市由一个纯农业地区向工业基础城市迈进,城市化也进入萌芽时期,但当时的城市化水平极低,1980年前全市城市化水平在10%以下。10年间,市域城镇化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11%。第二个时期是1990-200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处在平稳增长时期,全市城市化水平从15.2%提高到19.2%[2]。第三个时期是2001年至2010年,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城市化率从19.2%迅速提高到28.65%[3],增长了近9个百分点。2011年,六盘水城市化水平超过了30%,城市化发展真正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但是六盘水市的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相比较,发展缓慢,差距从1980年的5.1个百分点扩大到2010年的21.3个百分点。
二、六盘水城市化进程面临的问题
1.小城镇布局不均衡
截止2010年,六盘水市有98个乡市办事处,年末常住人口285.43万人。全市有30个建制镇,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着区域不平衡性。其中六枝特区5个、盘县20个、钟山区4个、水城县只有1个。列为省、市政府建设的12个重点镇,分别为六枝特区2个、盘县4个、水城县3个、钟山区3个。而且这12个镇的城市化总平均水平也没能超过30%。小城镇建设布局数量上,盘县建制镇占总数2/3,远远多于六枝特区、水城县,在城镇化水平上,钟山区高于六枝、盘县、水城三县。
2.小城镇发育程度低,集聚效应不强
随着中心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在小城镇建设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又缺乏产业支撑,使其不能更多地增加人口容量。一般来说,一个小城镇只有当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左右时才能发挥经济中心对镇域经济的集聚作用,2万人时作用比较明显,超过5万人可以产生“棘轮效应”,[4]对镇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明显作用。而六盘水市大部分小城镇的人口规模都不足1万,有的甚至不到1000人,六盘水市小城镇发育程度低,规模不够大,不能产生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3.城市化水平滞后,城市化水平低
六盘水市的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六盘水市2010的城市化水平为28.6%,大致相当于全国1994年的平均水平,比全国2010年的平均水平49.95%[5]低20个百分点,可以说比全国至少落后了16年。原因在于六盘水市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具体表现为三次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不协调,2010年全市产业结构为6.0:60.6:33.4,而就业结构为50.7:13.8:35.5[3]。同时,六盘水市工业结构存在不协调问题,重化工业占99%以上,是以资金密集型为主,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加工业比重小,对就业的贡献率相对较小。
4.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大
一是城乡人口素质差距较大,城镇居民与农村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比超过1.5。二是城乡收入差距较大,2010年六盘水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19元,农村人口人均纯收入360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87倍。农村人口素质和收入水平较低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两大制约因素。农民素质低影响农民进程就业的能力,难以在城市中就业立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和房价过高的现实影响农民进城购买住房的能力和欲望,农民同样难以在城市立足。
5.文化底蕴不深厚,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
没有和缺乏文化的城市,就像一架昼夜生产的机器,缺少魅力、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是一座没有灵魂、意志、科学思维和精神支柱的苍白城市,难以可持续发展[6]。六盘水市是“三线建设”以来,由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线建设工作者移民和大量外来人口形成的城市,是典型的“移民”城市,缺乏共同认可的城市文化,文化底蕴不深,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是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共同特征和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六盘水市就有约40万人在昆明、贵阳、成都及海南购房,他们打算把这些城市作为今后生活养老的地方。这就充分证明了资源型移民城市缺乏一种人们共同认同感的精神文化。 三、推进六盘水城市化的路径思考
未来一个时期是六盘水市推进城市化的关键时期,“诺瑟姆曲线”指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过程的轨迹是一条被拉长的S型曲线。它将城市化进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初期,城市化率30%以下,城市化速度比较缓慢;第二阶段是中期,城市化率在30%-70%,城市化加速发展;第三个阶段是后期,城市化水平超过70%,城市规模在达到90%以后趋于饱和[7]。2011年,六盘水城市化率超过30%,根据“诺瑟姆曲线”来看,六盘水进入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进入了加速发展期。
1.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是六盘水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六盘水市的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超前,达到57%,但是,工业结构较为单一,重化工业比重占99%。因此,六盘水市工业化发展的主要路径是优化工业结构,调整轻重工业比重,大力发展促进就业增长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一要以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六盘水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二要引导产业向新建城区集中布局,企业向园区集中。三要创新集体土地使用权改革,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参与工业项目建设,使农民能以土地使用权参与的方式融入优势企业、优势项目的发展当中,融入工业化进程中,消除原有征地制度排斥农民参与工业化进程的弊端,使土地和农民同步城市化。
2.按照城市结构层次全面推进城市化
一是强化城市中心区建设,是提升中心城市人口集中度和辐射能力。二是充分发挥两个次中心城(县城)的带动效应。红果镇和平寨镇分别作为盘县和六枝特区的县城,是县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应着眼于建设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三是加强重点小城镇的建设。小城镇建设关键是要找准支撑产业,产业是支撑小城镇发展前提和保证。
3.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民市民化
城市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推进城市化就是要能够有效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减少农民数量的途径就是引导农民从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镇)转移。当前,六盘水市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在转移就业上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观念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二是专业技能贫乏,大部分农民工不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三是素质较低,在农民工向城市(镇)流动的过程中,难以实现从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不适应现代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农民要顺利转移就业,实现身份转变,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能力,是加快农民向市民转化的重要保证。
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六盘水城市化率较低的基本原因之一在于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较低,2010年六盘水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50.7:13.8:35.5 ,这种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低的原因是由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制约了非农就业比重的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资源型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突出的结构性问题。因此,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提高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必然要求。
5.加强中国“凉都”品牌文化建设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城市发展必须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工程,通过加强“凉都”文化建设,凝聚人们对“凉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六盘水市打造为西部重要的休闲、绿色、生态的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1] 李延江编著.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2] 六盘水市统计局.2008年六盘水市统计年鉴 [R]. 2009.
[3] 六盘水市统计局.2011年六盘水市统计年鉴 [R]. 2012.
[4]陈红梅.对推进六盘水市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EB/OL].中国城市发展网http://www.chinacity.org.cn/csfz/fzzl/53938.html.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R].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6] 任致远.城市文化:城市科学发展的精神支柱.[J].城市发展研究,2012,(01)19-23.
[7] 刘亚臣、周健.基于“诺瑟姆曲线"的我国城市化进程分析 [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9,(01).37-40.
关键词:西部资源型地区;城市化;问题;路径
作者简介:伍应德(1962—),男,贵州省六盘水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0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01-02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建立资源型城市118座,其中煤炭资源型城市63座[1],六盘水市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之一,城市化与全国一样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和快速发展。城市化成为六盘水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劲动力。但是,作为资源型地区,六盘水市的城市化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和其它同类地区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六盘水市实现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六盘水城市化发展现状
六盘水市是伴随“三线”建设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1964年,被国家确定为“三线”建设的战略重点区域;1965年,煤炭工业部在六盘水地区设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1966年,经国务院批准境内的矿区更名为特区;1970年,六盘水地区所辖的六枝、盘县、水城3个由矿区演变的特区,即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被作为国家推进工业化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地区;1978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六盘水撤地建市,成为当时贵州省除贵阳市外的第二个省辖市。六盘水市成立30多年来,城市化总体上经历了3个时期:一是城市化恢复发展期(1981-1991)。这一时期,三线建设推进了六盘水市的工业化进程,使六盘水市由一个纯农业地区向工业基础城市迈进,城市化也进入萌芽时期,但当时的城市化水平极低,1980年前全市城市化水平在10%以下。10年间,市域城镇化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11%。第二个时期是1990-200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处在平稳增长时期,全市城市化水平从15.2%提高到19.2%[2]。第三个时期是2001年至2010年,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城市化率从19.2%迅速提高到28.65%[3],增长了近9个百分点。2011年,六盘水城市化水平超过了30%,城市化发展真正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但是六盘水市的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相比较,发展缓慢,差距从1980年的5.1个百分点扩大到2010年的21.3个百分点。
二、六盘水城市化进程面临的问题
1.小城镇布局不均衡
截止2010年,六盘水市有98个乡市办事处,年末常住人口285.43万人。全市有30个建制镇,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着区域不平衡性。其中六枝特区5个、盘县20个、钟山区4个、水城县只有1个。列为省、市政府建设的12个重点镇,分别为六枝特区2个、盘县4个、水城县3个、钟山区3个。而且这12个镇的城市化总平均水平也没能超过30%。小城镇建设布局数量上,盘县建制镇占总数2/3,远远多于六枝特区、水城县,在城镇化水平上,钟山区高于六枝、盘县、水城三县。
2.小城镇发育程度低,集聚效应不强
随着中心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在小城镇建设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又缺乏产业支撑,使其不能更多地增加人口容量。一般来说,一个小城镇只有当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左右时才能发挥经济中心对镇域经济的集聚作用,2万人时作用比较明显,超过5万人可以产生“棘轮效应”,[4]对镇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明显作用。而六盘水市大部分小城镇的人口规模都不足1万,有的甚至不到1000人,六盘水市小城镇发育程度低,规模不够大,不能产生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3.城市化水平滞后,城市化水平低
六盘水市的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六盘水市2010的城市化水平为28.6%,大致相当于全国1994年的平均水平,比全国2010年的平均水平49.95%[5]低20个百分点,可以说比全国至少落后了16年。原因在于六盘水市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具体表现为三次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不协调,2010年全市产业结构为6.0:60.6:33.4,而就业结构为50.7:13.8:35.5[3]。同时,六盘水市工业结构存在不协调问题,重化工业占99%以上,是以资金密集型为主,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加工业比重小,对就业的贡献率相对较小。
4.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大
一是城乡人口素质差距较大,城镇居民与农村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比超过1.5。二是城乡收入差距较大,2010年六盘水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19元,农村人口人均纯收入360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87倍。农村人口素质和收入水平较低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两大制约因素。农民素质低影响农民进程就业的能力,难以在城市中就业立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和房价过高的现实影响农民进城购买住房的能力和欲望,农民同样难以在城市立足。
5.文化底蕴不深厚,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
没有和缺乏文化的城市,就像一架昼夜生产的机器,缺少魅力、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是一座没有灵魂、意志、科学思维和精神支柱的苍白城市,难以可持续发展[6]。六盘水市是“三线建设”以来,由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线建设工作者移民和大量外来人口形成的城市,是典型的“移民”城市,缺乏共同认可的城市文化,文化底蕴不深,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是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共同特征和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六盘水市就有约40万人在昆明、贵阳、成都及海南购房,他们打算把这些城市作为今后生活养老的地方。这就充分证明了资源型移民城市缺乏一种人们共同认同感的精神文化。 三、推进六盘水城市化的路径思考
未来一个时期是六盘水市推进城市化的关键时期,“诺瑟姆曲线”指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过程的轨迹是一条被拉长的S型曲线。它将城市化进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初期,城市化率30%以下,城市化速度比较缓慢;第二阶段是中期,城市化率在30%-70%,城市化加速发展;第三个阶段是后期,城市化水平超过70%,城市规模在达到90%以后趋于饱和[7]。2011年,六盘水城市化率超过30%,根据“诺瑟姆曲线”来看,六盘水进入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进入了加速发展期。
1.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是六盘水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六盘水市的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超前,达到57%,但是,工业结构较为单一,重化工业比重占99%。因此,六盘水市工业化发展的主要路径是优化工业结构,调整轻重工业比重,大力发展促进就业增长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一要以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六盘水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二要引导产业向新建城区集中布局,企业向园区集中。三要创新集体土地使用权改革,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参与工业项目建设,使农民能以土地使用权参与的方式融入优势企业、优势项目的发展当中,融入工业化进程中,消除原有征地制度排斥农民参与工业化进程的弊端,使土地和农民同步城市化。
2.按照城市结构层次全面推进城市化
一是强化城市中心区建设,是提升中心城市人口集中度和辐射能力。二是充分发挥两个次中心城(县城)的带动效应。红果镇和平寨镇分别作为盘县和六枝特区的县城,是县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应着眼于建设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三是加强重点小城镇的建设。小城镇建设关键是要找准支撑产业,产业是支撑小城镇发展前提和保证。
3.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民市民化
城市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推进城市化就是要能够有效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减少农民数量的途径就是引导农民从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镇)转移。当前,六盘水市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在转移就业上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观念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二是专业技能贫乏,大部分农民工不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三是素质较低,在农民工向城市(镇)流动的过程中,难以实现从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不适应现代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农民要顺利转移就业,实现身份转变,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能力,是加快农民向市民转化的重要保证。
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六盘水城市化率较低的基本原因之一在于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较低,2010年六盘水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50.7:13.8:35.5 ,这种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低的原因是由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制约了非农就业比重的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资源型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突出的结构性问题。因此,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提高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必然要求。
5.加强中国“凉都”品牌文化建设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城市发展必须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工程,通过加强“凉都”文化建设,凝聚人们对“凉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六盘水市打造为西部重要的休闲、绿色、生态的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1] 李延江编著.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2] 六盘水市统计局.2008年六盘水市统计年鉴 [R]. 2009.
[3] 六盘水市统计局.2011年六盘水市统计年鉴 [R]. 2012.
[4]陈红梅.对推进六盘水市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EB/OL].中国城市发展网http://www.chinacity.org.cn/csfz/fzzl/53938.html.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R].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6] 任致远.城市文化:城市科学发展的精神支柱.[J].城市发展研究,2012,(01)19-23.
[7] 刘亚臣、周健.基于“诺瑟姆曲线"的我国城市化进程分析 [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9,(0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