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特点与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0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逐渐增加,其以高龄段患者为主,其次为中年患者。另外,以股骨胫骨骨折的患者居多,其次为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头坏死并骨性关节炎。结论: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进,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操作流程朝着规范化与精细化方向发展,其逐渐成为治疗髋、膝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但是其并发症比较多,在对其预防的时候,需要对并发症的病因、易发因素、患者的麻醉因素、耐受程度、实际病情等,以便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临床回顾性分析
近年来,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发展比较快速,已经逐渐成为膝关节、髋关节矫形手术,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肢体功能,在治疗关节疾病的时候,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在临床上,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应用,其容易引发较多的并发症[1]。为了有效的提高治疗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病情、麻醉特点以及并发症情况等,对其进行综合处理[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5年来20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病案管理科室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本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归档病例进行检索,选出符合要求的20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例资料,其中患者的年龄段为23-79岁,平均年龄为(53.5±5.3)岁。男性112例,女性88例。对其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1.2方法
成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小组,并将其分为三个分组,由两个分组的医护人员对本院近5年来有关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尤其是针对存在分歧的病例进行研究讨论,通过统一协商之后决定。另外一组医护人员需要对选取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开展情况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逐渐增加,见表1所示。
2.2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种类型
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患者83例,占41.5%,35岁-59岁患者有63例,占31.5%,34岁及以下的患者有54例,占27.0%.其高龄段患者为主,其次为中年患者。另外,所有患者中股骨胫骨骨折的患者有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7例,股骨头坏死并骨性关节炎32例,其他13例。
3.讨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应该注意其并发症发生率,需要对其并发症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促进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效率的提高[3]。
其一,肺栓塞。出现深静脉血栓现象的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容易引发肺栓塞的现象,需要在术前做好高位人群的评估工作,并且在术后需要开展物理康复,以便促进静脉回流,减少局部压迫的发生。同时,可以适当的使用低分子肝素来降低该并发症的概率。
其二,深静脉血栓。深静脉栓塞是其重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为了有效的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4]。
其三,呼吸系统并发症。由于该手术治疗的患者以高龄段群体为主,由于老年患者的呼吸系统在衰弱,手术治疗对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呼吸现象。为了有效的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麻醉医生需要做好气道管理与呼吸监测工作,术前需要对呼吸功能进行有效的评估,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肺功能[5]。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进,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操作流程朝着规范化与精细化方向发展,其逐渐成为治疗髋、膝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但是该方式的并发症比较多,在对其预防的时候,需要对并发症的病因、易发因素、患者的麻醉因素、耐受程度、实际病情等,以便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吕厚山.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华骨科杂志,2013,25(15):105.
[2]姚长海.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感染与对策[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4(26):234.
[3]徐栋梁.30年1459例初次骨病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回顾性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32(12):106.
[4]赵建宁.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回顾性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16(18):457.
[5]赵承斌.双侧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J].伤残医学杂志,2014,6(1):13-15.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临床回顾性分析
近年来,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发展比较快速,已经逐渐成为膝关节、髋关节矫形手术,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肢体功能,在治疗关节疾病的时候,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在临床上,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应用,其容易引发较多的并发症[1]。为了有效的提高治疗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病情、麻醉特点以及并发症情况等,对其进行综合处理[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5年来20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病案管理科室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本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归档病例进行检索,选出符合要求的20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例资料,其中患者的年龄段为23-79岁,平均年龄为(53.5±5.3)岁。男性112例,女性88例。对其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1.2方法
成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小组,并将其分为三个分组,由两个分组的医护人员对本院近5年来有关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尤其是针对存在分歧的病例进行研究讨论,通过统一协商之后决定。另外一组医护人员需要对选取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开展情况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逐渐增加,见表1所示。
2.2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种类型
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患者83例,占41.5%,35岁-59岁患者有63例,占31.5%,34岁及以下的患者有54例,占27.0%.其高龄段患者为主,其次为中年患者。另外,所有患者中股骨胫骨骨折的患者有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7例,股骨头坏死并骨性关节炎32例,其他13例。
3.讨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应该注意其并发症发生率,需要对其并发症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促进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效率的提高[3]。
其一,肺栓塞。出现深静脉血栓现象的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容易引发肺栓塞的现象,需要在术前做好高位人群的评估工作,并且在术后需要开展物理康复,以便促进静脉回流,减少局部压迫的发生。同时,可以适当的使用低分子肝素来降低该并发症的概率。
其二,深静脉血栓。深静脉栓塞是其重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为了有效的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4]。
其三,呼吸系统并发症。由于该手术治疗的患者以高龄段群体为主,由于老年患者的呼吸系统在衰弱,手术治疗对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呼吸现象。为了有效的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麻醉医生需要做好气道管理与呼吸监测工作,术前需要对呼吸功能进行有效的评估,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肺功能[5]。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进,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操作流程朝着规范化与精细化方向发展,其逐渐成为治疗髋、膝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但是该方式的并发症比较多,在对其预防的时候,需要对并发症的病因、易发因素、患者的麻醉因素、耐受程度、实际病情等,以便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吕厚山.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华骨科杂志,2013,25(15):105.
[2]姚长海.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感染与对策[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4(26):234.
[3]徐栋梁.30年1459例初次骨病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回顾性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32(12):106.
[4]赵建宁.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回顾性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16(18):457.
[5]赵承斌.双侧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J].伤残医学杂志,2014,6(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