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改实践探索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hank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遇到了很多疑难问题:教师很难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很难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之上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主动学习,不能学有所用,不能切实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苦苦寻找答案之后,我认识到:学习课程标准,除了要明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和基本要求外,更重要的是把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因此,结合本校实际与个人教学经验,我得出了以下心得。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面带微笑,用真诚而亲切的目光面对全体学生,而决不能仅仅把这种目光留给那些所谓的“尖子生”,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同时,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善于自主学习。在领悟《给予是快乐的》一文中“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句话时,我就引导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学生各抒己见,气氛活跃。经过讨论,他们对这句话领悟得更加全面、透彻了。正是这种开放的学习过程,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引发了不拘泥于唯一的认知结果。
  
  综合利用现代化媒体及图书资源
  
  作为一所山区学校,多媒体的运用为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活力,为教师开展新一轮的实践带来了希望,也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带来了动力。与此同时,图书馆资源的充分开发,也给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光明。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现代化媒体和图书资源,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教学《笋芽儿》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竹笋在生长过程中,冲破一切阻力茁壮成长的精神,上课之前,我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者电子阅览室查阅竹笋的相关知识;上课时,我先播放一段竹林景观的录像,将镜头逐渐聚在竹笋上,使学生感知竹笋的形、色,此时及时提问“笋芽儿是怎样成长为竹子的,需要哪些生长条件”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学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中,随着文中各个人物的出现,轻松愉快、饶有兴致地学习课文,而且思维广阔,情感浓厚。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们应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发挥他们阅读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我经常把学生带到图书室或是电子阅览室进行教学。如在进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指导时,我要求学生第一要初读,读准字音,扫除读音障碍;第二要自由读,边读边想,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由学生提出问题或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自主地思考;第三要寄情读,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情感阅读,尤其是注意揣摩文中人物及作者的情感;第四要个性化阅读,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读读、说说、评评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部名著阅读十分透彻,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这正是因为教师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学生的身心放松了,思维激活了,阅读自主了,个性也就发展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实践性、自主性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及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思路,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路。在我组织学生调查家乡文化古迹,写《长城的未来》时,开展了去白羊峪参观长城的活动,学生了解到长城的许多文化和历史,感触颇深,情感也受到了熏陶。通过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家乡情和实践能力;又通过学生亲身的活动和实践,变被动消极地学为主动积极富于创新地学,使学习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活动。在教学《明天,我们毕业》一文时,我要求学生细心体会在学校一天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加强体验和认识,学生完成得十分优秀。
  在结合了上述教学理念之后,我个人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总之,要以新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这样才能跟上课程改革的发展步伐。
其他文献
就作文教学的创新思维而言,其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观实物诱导,从而使学生形成感性经验,再由感性经验引发想象和联想,以引起心灵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最终达到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品质
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协调努力,在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和地区,协调好民族、宗教关系,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促进民
音乐是一门倾听的艺术,“倾听”是学习音乐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经验,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