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广东省1978-2010年的经济数据,建立VAR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产业升级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产业升级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产业升级有长期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产业升级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产业升级;VAR模型
[DOI1] 10.13939/1.cnki.zasc.2015.22.012
1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凭借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在3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总体来看,广东产业素质还不高,产业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由于历史与区位的原因,广东经济一直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型特征,净出口在经济增长中占据重要地位,2007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了156%。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投资驱动效用也在持续递减,因此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日益突显出巨大的潜力,并将会是日后经济转型的主轴,如何激活消费以扩大内需已成为广东省政府的首要任务。
当前,广东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转折期,又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的下滑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的低迷,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面临严峻的挑战。从消费需求看,广东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农业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尤为明显,由1978年占CDP比重的36.75%下降到2010年的5.06%。农业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这说明农村消费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农村居民消费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虽然城镇居民消费当前在居民消费中占据了主体地位,但其发展已日趋成熟,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成为广东扩大内需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于农村居民消费与产业升级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经济学界已做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穆争社和文启湘(2002)认为,生产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在经济运行中是不断变化的,二者在经济运行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周兵和梅宏常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方面定量分析了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庄燕君(2005)在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对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消费结构的变动进行了定量分析。邬德政(2008)实证分析得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并决定着产业结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结构的演进。陈珍妮(2008)认为由于需求不足导致当前产业结构失衡。潘文轩(2009)认为产业结构失衡是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源。可以看出,对于消费需求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研究,大多从消费结构的角度考察其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消费水平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考察较少,本文从消费水平与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运用1978-2010年的经济数据,对广东农村居民消费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2 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2.1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分析
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来影响消费需求,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总量和水平上。库兹涅茨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经济结构变动的过程,其中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动是经济结构变动的重要内容。其思想可用如下传导机制图来表示:
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另一种影响方式是产业结构直接制约或引导居民消费需求,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结构上。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①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对象的制约。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工的广度和深度的以及资源配置的不同格局及其内部比例关系直接决定了消费品的产出总量与结构,因而从消费对象上约束着居民消费的方向与结构。②产业结构变动的速度制约着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动的速度。产业结构形成后在一段时间内一般都会具有稳定性,其变动需要一定的周期,其变动周期的长短,就会在消费对象的供给上决定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变动速度的快慢,以及其变动周期的长短。另外引导作用主要表现为:新的产业结构能够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将消费者随机的潜在消费需求引导出来,形成新的消费结构。
2.2居民消费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分析
居民消费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导向上,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居民消费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以支出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结构中,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消费水平提高得越快,经济增长越快,从而产业发展越快,致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居民消费对产业结构的另一种影响方式是居民消费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这种影响主要通过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诱导作用而体现在结构上。消费需求的变动要求生产与之相应变动。在这一变动过程中,不适应消费需求的产品和产业将由于大量过剩而导致产品和产业发展萎缩,而适应消费需求的产品和产业将由于供不应求快速发展。这样,消费结构变化导致了产业发展的环境产生变化,从而迫使产业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
2.3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机制分析
从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关联性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包括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之间存在双向影响机制:产业结构可以通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间接影响居民消费,也可以直接影响居民消费。居民消费同样可以通过消费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而间接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消费结构的变动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如果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不适应,那么就会表现为两者之间双向影响机制的扭曲,无法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因此,为实现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必须保持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适应性。如果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则应该从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居民消费的调整可以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最终实现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的良性互动。 3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产业升级的实证研究
3.1模型的设定、变量的选取与数据处理
VAR模型是一种联立方程的非结构化动态模型,可解释各内生变量之间的当期关系以及动态影响,我们选取VAR模型来研究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与产业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文选取的数据区间为1978-2010年,数据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2011》,以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代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vc)、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K3)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L3)两个指标反映产业升级状况。选取第三产业的两个指标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变量过多会降低模型的自由度,不利于结果分析,二是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表明,一国第三产业比重越高,该国的经济就越发达,产业结构就越高级。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和就业结构高级化率可以用以反映产业现状。本文以1978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为基准,对农村居民消费进行平减。
为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对以上三个变量做自然对数化处理,然后以LNVC、LNK3、LNL3构建VAR模型,并在VAR模型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考察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以及动态特征。本文使用Eviews6.O软件进行分析。
3.2变量平稳性检验
关于变量平稳性检验的方法有多种,本文采用常用的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I所示。
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VC、LNK3、LNL3三个变量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具有单位根。经过一阶差分,ALNVC、ALNK3、ALNL3均是平稳的。由此可知,LNVC、LNK3、LNL3三个变量均是一阶单整序列l (1),满足协整分析的条件,可以利用协整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3.3滞后阶数的确定
对于滞后阶数的选择准则有多种,其中包括LR(似然比)检验、AIC信息准则和sc准则等。本文综合考虑各种准则,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2,建立VAR(2)模型,如表2所示。
3.4模型稳定性检验
Eviews6.O提供了AR根的图表以检验所得VAR模型的稳定性。经检验,VAR (2)模型的所有根模的倒数小于1,即全部位于单位网内(图略),说明模型是稳定的,在模型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是可信的。
3.5协整检验与协整方程
由表3显示LNVC、LNK3、LNL3变量之间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两个协整关系,即1978-2010年广东省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就业高级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并在不断调整的短期动态过程中维持,得协整关系表示式如下:
LNK3=0.2690LNVC-2.5337
(l)
LNL3=0.4711LNVC-4.2305
(2)
对两个方程的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两个残差项均是平稳的,说明方程(1)和方程(2)所显示的协整关系是显著的。模型(1)表明,广东农村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率的变化方向是相同的,农村居民消费每增加1%,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将提高0. 2690%;模型(2)表明,农村居民消费与就业结构高级化率的变化也是同向的,农村居民消费每增加1%,就业结构高级化率上升0.4711%。这就从数量上证明,在样本区间内,广东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推动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和就业结构高级化率的提高。
3.6 Granger因果检验
从表4可以看出: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率方程中,拒绝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不是产业结构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农村居民消费不是产业结构的Granger的原因的原假设,而且两者的联合检验也拒绝原假设,表明就业结构和农村居民消费对于产业结构都有显著的影响。在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方程中,拒绝农村居民消费不是就业结构的Cranger原因的原假设,不能拒绝产业结构不是就业结构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这说明农村居民消费对于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也有显著影响,但是产业结构对于就业结构的影响不显著。在农村居民消费方程中,不能拒绝产业结构不是农村居民消费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不能拒绝就业结构不是农村居民消费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两者的联合检验也不能拒绝原假设,表明农村居民消费是外生于系统的,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能对其产生显著的影响。
3.7 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由于VAR模型参数的OLS估计量只具有一致性,单个参数估计值的经济解释是很困难的。要对一个VAR模型做出分析,通常是观察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3.7.1脉冲响应函数
分别给LNK3、LNL3和LNVC -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得到相关的脉冲响应函数图。由于本文研究农村居民消费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因此主要分析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和就业结构高级化率对农村居民消费冲击的反应,以及农村居民消费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和就业结构高级化率冲击的反应。
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第1年没有反应,第2年开始产业结构高级化率降低,第3年以后开始上升,第5年冲击由负影响转向正向影响。这说明长期来看农村居民消费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具有滞后性,并且第2年至第5年间农村居民消费对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率具有负向影响。也就是说农村居民消费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率的正向推动作用存在5年左有的滞后期。
就业结构高级化率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第1年也没有反应,第2年开始降低,说明农村居民消费对于就业结构高级化率的影响在第2年是负的,第3年以后农村居民消费对就业结构高级化率的影响由负变正。这说明长期来看农村居民消费对于就业结构高级化率同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正向作用具有滞后性,在第1年农村居民消费对于就业结构高级化率没有影响,在第2年至第3年间具有负影响,第3年以后具有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农村居民消费对于就业结构高级化率正向推动作用的滞后期大概为3年。 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在前5年是负的,第6年至第8年呈现微弱的正影响,第8年以后由正转负,这说明总体来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对于农村居民消费没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而且在前5年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会抑制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率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一直是负向的,这说明就业结构的高级化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发现,农村居民消费对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虽然在前期有负影响,但长期来看均有正向推动作用,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
3.7.2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对各变量的方差进行分解(表略),进一步分析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就业结构高级化率之间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短期主要由其自身的冲击主导,但长期来看,就业结构高级化和农村居民消费均有较大影响,到第10年分别达到了31.7%和34.4%。在就业结构高级化率的方差分解中,短期主要由就业结构高级化率自身的冲击所主导,但是长期来看,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也对就业结构高级化有较大影响,到第10年贡献率比重达到了43.6%。这说明从长期来看,农村居民消费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就业结构高级化均有显著的影响。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方差分解中,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由其自身的冲击所主导,到第10年自身冲击的贡献率仍高达83.4%。这说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就业结构高级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没有显著影响。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协整分析发现,广东农村居民消费和产业升级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广东农村居民消费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发现,广东农村居民消费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和就业结构高级化率都存在显著的推动作用,并且这种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产业升级对农村居民消费并不存在明显的推动作用。
产业结构升级之所以未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是由于:第一,在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农村居民始终处于产业价值链的底端,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所能带给农村居民的利益分成较少,从而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无法形成有效的消费需求。第二,产品结构的调整一直以来主要面向的是城镇居民,从而导致产品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相适应,无法使农村居民的潜在消费需求得到充分挖掘,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提高其消费水平,推动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一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力;二是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三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四是调整T业结构,生产适合农民消费水平的工业消费品;五是配合农村居民的消费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鉴于目前广东省农村尤其是山区消费环境差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用时。
强化试验区原产地规避行为管理,提高贸易安全性。强化自贸区安全性监督管理T作,严防部分企业规避原产地或作出其他违法行为。若涉及反补贴、反倾销类产品管理,严格制定并执行反原产地规避具体管理方法,落实到位,严防“双反”产品借由白贸区保税政策的便利性,仅在工厂予以简单加T,而改变产品原产地信息、海关归类号,转而实施产品进口等逃避行为的出现。
4 结论
上海白贸试验区的发展是需要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的引入和实施来推动的,目前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白贸园区范围内优惠性原产地规则的可行性估测,制定并实施具体、可行的白贸区优惠性原产地规则以及相对应的管理规则,以加快上海白贸试验区的建设完善。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产业升级;VAR模型
[DOI1] 10.13939/1.cnki.zasc.2015.22.012
1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凭借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在3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总体来看,广东产业素质还不高,产业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由于历史与区位的原因,广东经济一直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型特征,净出口在经济增长中占据重要地位,2007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了156%。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投资驱动效用也在持续递减,因此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日益突显出巨大的潜力,并将会是日后经济转型的主轴,如何激活消费以扩大内需已成为广东省政府的首要任务。
当前,广东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转折期,又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的下滑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的低迷,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面临严峻的挑战。从消费需求看,广东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农业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尤为明显,由1978年占CDP比重的36.75%下降到2010年的5.06%。农业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这说明农村消费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农村居民消费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虽然城镇居民消费当前在居民消费中占据了主体地位,但其发展已日趋成熟,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成为广东扩大内需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于农村居民消费与产业升级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经济学界已做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穆争社和文启湘(2002)认为,生产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在经济运行中是不断变化的,二者在经济运行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周兵和梅宏常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方面定量分析了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庄燕君(2005)在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对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消费结构的变动进行了定量分析。邬德政(2008)实证分析得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并决定着产业结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结构的演进。陈珍妮(2008)认为由于需求不足导致当前产业结构失衡。潘文轩(2009)认为产业结构失衡是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源。可以看出,对于消费需求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研究,大多从消费结构的角度考察其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消费水平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考察较少,本文从消费水平与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运用1978-2010年的经济数据,对广东农村居民消费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2 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2.1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分析
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来影响消费需求,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总量和水平上。库兹涅茨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经济结构变动的过程,其中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动是经济结构变动的重要内容。其思想可用如下传导机制图来表示:
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另一种影响方式是产业结构直接制约或引导居民消费需求,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结构上。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①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对象的制约。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工的广度和深度的以及资源配置的不同格局及其内部比例关系直接决定了消费品的产出总量与结构,因而从消费对象上约束着居民消费的方向与结构。②产业结构变动的速度制约着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动的速度。产业结构形成后在一段时间内一般都会具有稳定性,其变动需要一定的周期,其变动周期的长短,就会在消费对象的供给上决定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变动速度的快慢,以及其变动周期的长短。另外引导作用主要表现为:新的产业结构能够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将消费者随机的潜在消费需求引导出来,形成新的消费结构。
2.2居民消费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分析
居民消费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导向上,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居民消费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以支出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结构中,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消费水平提高得越快,经济增长越快,从而产业发展越快,致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居民消费对产业结构的另一种影响方式是居民消费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这种影响主要通过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诱导作用而体现在结构上。消费需求的变动要求生产与之相应变动。在这一变动过程中,不适应消费需求的产品和产业将由于大量过剩而导致产品和产业发展萎缩,而适应消费需求的产品和产业将由于供不应求快速发展。这样,消费结构变化导致了产业发展的环境产生变化,从而迫使产业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
2.3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机制分析
从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关联性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包括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之间存在双向影响机制:产业结构可以通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间接影响居民消费,也可以直接影响居民消费。居民消费同样可以通过消费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而间接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消费结构的变动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如果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不适应,那么就会表现为两者之间双向影响机制的扭曲,无法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因此,为实现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必须保持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适应性。如果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则应该从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居民消费的调整可以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最终实现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的良性互动。 3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产业升级的实证研究
3.1模型的设定、变量的选取与数据处理
VAR模型是一种联立方程的非结构化动态模型,可解释各内生变量之间的当期关系以及动态影响,我们选取VAR模型来研究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与产业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文选取的数据区间为1978-2010年,数据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2011》,以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代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vc)、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K3)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L3)两个指标反映产业升级状况。选取第三产业的两个指标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变量过多会降低模型的自由度,不利于结果分析,二是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表明,一国第三产业比重越高,该国的经济就越发达,产业结构就越高级。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和就业结构高级化率可以用以反映产业现状。本文以1978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为基准,对农村居民消费进行平减。
为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对以上三个变量做自然对数化处理,然后以LNVC、LNK3、LNL3构建VAR模型,并在VAR模型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考察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以及动态特征。本文使用Eviews6.O软件进行分析。
3.2变量平稳性检验
关于变量平稳性检验的方法有多种,本文采用常用的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I所示。
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VC、LNK3、LNL3三个变量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具有单位根。经过一阶差分,ALNVC、ALNK3、ALNL3均是平稳的。由此可知,LNVC、LNK3、LNL3三个变量均是一阶单整序列l (1),满足协整分析的条件,可以利用协整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3.3滞后阶数的确定
对于滞后阶数的选择准则有多种,其中包括LR(似然比)检验、AIC信息准则和sc准则等。本文综合考虑各种准则,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2,建立VAR(2)模型,如表2所示。
3.4模型稳定性检验
Eviews6.O提供了AR根的图表以检验所得VAR模型的稳定性。经检验,VAR (2)模型的所有根模的倒数小于1,即全部位于单位网内(图略),说明模型是稳定的,在模型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是可信的。
3.5协整检验与协整方程
由表3显示LNVC、LNK3、LNL3变量之间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两个协整关系,即1978-2010年广东省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就业高级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并在不断调整的短期动态过程中维持,得协整关系表示式如下:
LNK3=0.2690LNVC-2.5337
(l)
LNL3=0.4711LNVC-4.2305
(2)
对两个方程的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两个残差项均是平稳的,说明方程(1)和方程(2)所显示的协整关系是显著的。模型(1)表明,广东农村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率的变化方向是相同的,农村居民消费每增加1%,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将提高0. 2690%;模型(2)表明,农村居民消费与就业结构高级化率的变化也是同向的,农村居民消费每增加1%,就业结构高级化率上升0.4711%。这就从数量上证明,在样本区间内,广东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推动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和就业结构高级化率的提高。
3.6 Granger因果检验
从表4可以看出: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率方程中,拒绝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不是产业结构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农村居民消费不是产业结构的Granger的原因的原假设,而且两者的联合检验也拒绝原假设,表明就业结构和农村居民消费对于产业结构都有显著的影响。在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方程中,拒绝农村居民消费不是就业结构的Cranger原因的原假设,不能拒绝产业结构不是就业结构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这说明农村居民消费对于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也有显著影响,但是产业结构对于就业结构的影响不显著。在农村居民消费方程中,不能拒绝产业结构不是农村居民消费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不能拒绝就业结构不是农村居民消费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两者的联合检验也不能拒绝原假设,表明农村居民消费是外生于系统的,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能对其产生显著的影响。
3.7 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由于VAR模型参数的OLS估计量只具有一致性,单个参数估计值的经济解释是很困难的。要对一个VAR模型做出分析,通常是观察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3.7.1脉冲响应函数
分别给LNK3、LNL3和LNVC -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得到相关的脉冲响应函数图。由于本文研究农村居民消费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因此主要分析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和就业结构高级化率对农村居民消费冲击的反应,以及农村居民消费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和就业结构高级化率冲击的反应。
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第1年没有反应,第2年开始产业结构高级化率降低,第3年以后开始上升,第5年冲击由负影响转向正向影响。这说明长期来看农村居民消费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具有滞后性,并且第2年至第5年间农村居民消费对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率具有负向影响。也就是说农村居民消费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率的正向推动作用存在5年左有的滞后期。
就业结构高级化率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第1年也没有反应,第2年开始降低,说明农村居民消费对于就业结构高级化率的影响在第2年是负的,第3年以后农村居民消费对就业结构高级化率的影响由负变正。这说明长期来看农村居民消费对于就业结构高级化率同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正向作用具有滞后性,在第1年农村居民消费对于就业结构高级化率没有影响,在第2年至第3年间具有负影响,第3年以后具有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农村居民消费对于就业结构高级化率正向推动作用的滞后期大概为3年。 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在前5年是负的,第6年至第8年呈现微弱的正影响,第8年以后由正转负,这说明总体来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对于农村居民消费没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而且在前5年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会抑制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率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一直是负向的,这说明就业结构的高级化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发现,农村居民消费对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虽然在前期有负影响,但长期来看均有正向推动作用,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
3.7.2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对各变量的方差进行分解(表略),进一步分析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就业结构高级化率之间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短期主要由其自身的冲击主导,但长期来看,就业结构高级化和农村居民消费均有较大影响,到第10年分别达到了31.7%和34.4%。在就业结构高级化率的方差分解中,短期主要由就业结构高级化率自身的冲击所主导,但是长期来看,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也对就业结构高级化有较大影响,到第10年贡献率比重达到了43.6%。这说明从长期来看,农村居民消费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就业结构高级化均有显著的影响。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方差分解中,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由其自身的冲击所主导,到第10年自身冲击的贡献率仍高达83.4%。这说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就业结构高级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没有显著影响。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协整分析发现,广东农村居民消费和产业升级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广东农村居民消费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发现,广东农村居民消费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率和就业结构高级化率都存在显著的推动作用,并且这种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产业升级对农村居民消费并不存在明显的推动作用。
产业结构升级之所以未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是由于:第一,在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农村居民始终处于产业价值链的底端,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所能带给农村居民的利益分成较少,从而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无法形成有效的消费需求。第二,产品结构的调整一直以来主要面向的是城镇居民,从而导致产品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相适应,无法使农村居民的潜在消费需求得到充分挖掘,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提高其消费水平,推动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一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力;二是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三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四是调整T业结构,生产适合农民消费水平的工业消费品;五是配合农村居民的消费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鉴于目前广东省农村尤其是山区消费环境差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用时。
强化试验区原产地规避行为管理,提高贸易安全性。强化自贸区安全性监督管理T作,严防部分企业规避原产地或作出其他违法行为。若涉及反补贴、反倾销类产品管理,严格制定并执行反原产地规避具体管理方法,落实到位,严防“双反”产品借由白贸区保税政策的便利性,仅在工厂予以简单加T,而改变产品原产地信息、海关归类号,转而实施产品进口等逃避行为的出现。
4 结论
上海白贸试验区的发展是需要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的引入和实施来推动的,目前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白贸园区范围内优惠性原产地规则的可行性估测,制定并实施具体、可行的白贸区优惠性原产地规则以及相对应的管理规则,以加快上海白贸试验区的建设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