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王集新城镇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sp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研等发现,王集新城镇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是土地流转阻力较大、家庭农场经营结构单一、政府补贴力度还不够、农民的农业种植技术有待提高、市场的需求信息传送渠道不及时等。针对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家庭农场经营结构的多样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 加强市场的信息公开渠道建设等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7-0011-02
  家庭农场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发展家庭农场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农业适度规模、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王集新城镇是农业大镇,在大力发展农业,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背景下,对我镇家庭农场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王集新城镇东邻淮沭河,南傍六塘河,是宿迁市重点打造的9个小城市之一,也是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拥有万亩花木基地,千亩油用牡丹基地,以及绿色食用菌、生态畜禽、粉丝等多个生态农业项目。辖区土地面积186.2hm2,总人口15.4万人,耕地面积为1.08万hm2。
  1 王集新城镇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经济收益
  1.1 发展现状 2016年王集新城镇现有家庭农场160家,全镇粮食种植以水稻,小麦轮作为主,另外有园艺、果树、畜禽养殖。全镇的家庭农场多是在家务农人员进行土地承包后经营,从事人员的年龄在35岁以下的只占6.6%。多数为36~45岁,占67.2%,46~50岁的占16.4%,50~70岁的占9.8%。由此可以看出农户在35岁以下青年劳动力十分缺乏,46岁的以上的老年劳动力高达26.2%,从年龄分布来看老年人比例较重,反而缺乏年轻人。一部分由于城镇中年轻人外出,没有从事家庭农场经验,无法担负起责任,使得从事农业人员逐渐趋于老龄化。据统计,王集新城镇的家庭农场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文化为初中,占88.5%,剩余的均为高中文化,无更高学历。家庭农场的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学习专业的技术能力较弱。
  1.2 经济收益 水稻扣除种植成本每年纯收入在1.2万~1.65万元/hm2,传统的个体农户种植,由于耕种结束后,农户正常外出务工,田间缺少正常管理,而导致水稻产量不稳。实行规模化的农场后,由于人员固定,田间得到较好的管理,使水稻每年增收在6 000~10 500元/hm2;对于果树来说,主要种植蟠桃、黄桃、葡萄等高产卖相好的果树。每年果树收益在6 000~10 500元/hm2,相比种植水稻等其他粮食作物收益增加了3~4倍;对于园艺类,一部分农场自愿规划种植花卉、景观树等,使得土地效益大大增加。不同的种类收益也不一样,收益30万~105万元/hm2不等。但此类的种植期限也较长,投入成本也较高。总体来说,在粮食种植方面,家庭农场的收益率提高不是很多,在园艺方面的收益提高非常明显。
  2 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
  2.1 土地流转阻力较大 王集新城镇目前家庭农场总体规模还不足1/10。可见土地流转还存在较大阻力。这也是家庭农场规模化数量不多的原因,农民反映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流转土地的费用不能及时到位,有拖拉现象,农民存在对土地流转费用发放的担心;其次,对土地流转制度不清楚,关于合同订立又不懂,不愿意随便出让;还存在土地测量实际操作中存在马虎,地块面积测量数据不够精确,农民对其不信任。土地是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流转出去家庭无其他经济收入,一年的生活成了很大问题;此外,个别家庭农场经营状况差,相对出让土地不如自己耕种利益更高。
  2.2 家庭农场经营结构单一 调查报告显示:70%以上的农场是种植水稻,结构单一,而综合性农场只有1家。果园种植,有葡萄、黄桃等,种类也不多。总体来说,农场经营结构还比较简单,生产的农产品、水产品等经济价值相对较低,使得农户的利润也不是很可观。
  2.3 政府补贴力度还不够 目前,达到示范级的农场补贴按照贷款以及农场规模的不同,政府补偿部分一般仅为利息的30%~60%。另外,虽然对购置大型农机具有一定的补贴,但是这些资金对于刚经营农场的农户来说还不够。一般刚刚从事经营农场面临的风险更大,农户如果感觉承担不了,建立新的农场的意愿就会大大降低。
  2.4 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不高 农场户主的农业技术只限于自己经营的作物或者水产,而且不太愿意去学习新的技术,自主学习意愿较低。在自身的农场经营中只是靠经验管理,缺点的经验和新的种养技术的缺乏。
  2.5 市场的需求信息传送不及时 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的影响因素很多,个人爱好的改变、季节变化、好奇心的趋势、大众的引导等都会造成产品的需求增加或减少。农场主对市场信息没有提前搜集,研判的能力弱,导致生产的农产品有供大于求的现象,对农场的发展是不利的。另外,对市场的需求信息传送渠道不完善、不及时,也导致农产品的供求不稳定,在农产品价格上失去竞争力。
  3 王集新城镇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首先农场的发展是建立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如果土地不能快速的流转,势必影响农场的发展规模和发展进程。政府要通过建立一些小型加工厂或者和一些工厂合作放低农户的就业门槛,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户从依赖土地生活的经济中解放出来。其次,通过就业的方式转移劳动力,完善专门“三农”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的人员,加大对农民的政策宣传和解读,使农民对土地流转有更深的了解,增加农户的支持意愿。再次,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务态度教育,确保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反映的利益问题做到妥善解决,减少土地流转时民间阻力。此外,对建成的农场加大后续监管力度,确保农场户主实实在在利用好土地;建立统一标准的奖惩制度,对经营优秀的农场进行奖励,对经营差的农场根据经营状况的不同,进行处罚或者取消其经营资格,让农场经营更好的做到示范作用。
  3.2 促进家庭农场经营结构的多样化 整体而言,目前王集新城镇农场经营结构仍处在初始阶段,一切都还在摸索中,所以政府要进一步做好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要及时根据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做出相应的结构调整,避免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的状况发生,增强农场稳定的抗风险能力。对于养殖业,可以先进行小范围的试养殖,待技术成熟后进行推广。对于花卉、景观树种植可以学习沭阳县的先进经验以及对市场的需求信息。
  3.3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一个好的民生项目发展离不开政府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因此镇政府要完善相关政策。政府扶持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关于土地流转后农户的保障体系的建立,防止一些农户由于流转土地没有经济收入而生活难以为续的局面发生;其次是关于农场经营方面的,可以增加政府贴息补助。为农场设立抗风险资金,增加农场的抗风险能力。
  3.4 开展专业培训和指导 农户在农业经营方面表现出了经验的不足,镇政府可以为农户定期开设一些作物、水产、花卉等的专业培训课,另外委派农技相关人员亲自到农户家走访进行技术指导。增强农户对新品种的种养能力,提高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信心。
  3.5 加强市场的信息公开渠道建设 王集新城镇在对于市场信息方面的服务建设明显不足,在这方面需要加大力度。可以通过手机发布农业信息、发放宣传单、聘请资深的专家讲座等形式,向农民及时发布市场需求信息,也可以在政府相关网站中农业板块发布市场信息。
  参考文献
  [1]段应碧.深化农村改革需要认真探索的几个问题[J].红旗文稿,2008(9):17-18.
  [2]李魁,夏元秋.把握现代农业方向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关于泰来农场鑫和家庭农场模式的分析与启示[J].农场经济管理,2005(5):15-16.
  [3]黄延廷.家庭农场优势与农地规模化的路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10(5):20-23.
  [4]胡光明.对完善家庭农场经营机制的思考[J].中国农垦,2010(3):36-38.
  [5]李学兰,汪上.农业组织化的实现形式:家庭农场[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4):91-94.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摘 要:从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弃渣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等5个方面开展工程水土流失预测研究,采用类比法确定水土流失预测参数,经验公式法计算出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进而得出该工程水土流失预测结论,提出水土流失防治的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水土流失;预测研究;类比法;经验公式法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
水泥粉喷桩是用螺旋桩机在要加固地基上钻到设计深度,在回旋提升过程中于钻头处按设计量喷水泥粉并与加固土体搅拌均匀,经硬化而成桩,为使水泥粉与土体搅拌均匀,按规范需再一
摘 要:动物学实验是动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动物学实验的教学工作也在不断的发展。该文从教学方式、评价手段、内容等方面对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动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9-0134-02  Teaching E
摘 要:该文针对高校《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调整教学内容、引入虚拟实验室、改进考核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教学改革中可行的创新思路和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仪器分析;教学改革;虚拟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7-0150-02  Teaching Reform of In
本文先在多普勒频偏、切换频繁等相关方面,总结高铁场景中5G无线网络规划的特点,进而在候车大厅站台、高铁沿线以及高铁隧道相关基础上,详细分析高铁场景中5G无线网络规划方
调控一体化后变电站集中到调度端监控,大规模集中监控给变电站监控信息接入带来了新的挑战。其由于存在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一、二次设备的监控信息规范不一致,在调控信息表编
摘 要:食品化学课程是食品类专业的基础课,对于学生学好专业课和从事科学研究至关重要。该文在分析食品化学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食品化学的课程特点,探索建构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导向与科研训练驱动的PBL-SRT科研型教学模式,旨在更好地培养食品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提升创新能力。  关键词:食品化学;基于问题导向;大学生科研训练;科研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人们对电能、水能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我国针对电能技术不断更新改造,改变传统的电网运行模式,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
摘 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推进,强农惠农政体系逐步完善,涉农价格和涉农收费项目的进一步清理规范,农民负担问题由狭义的向农民收钱筹劳,转为了广义的农民承担的社会负担问题,负担监管领域和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税费改革以后,农民负担监管工作现状上存在少数党政领导认识模糊、部门监管缺位、问题追责不到位和政策不配套等问题。面对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仍然需要各级政府加大负担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