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作为一门高雅艺术,无疑具有其特有的艺术魅力,然而,诗歌读者却在悄悄地减少。这其中有许多客观原因,但就现代诗本身来说,在人们眼里,它已渐渐地不容易被读懂了。的确,现代诗的语言离开了传统的语法,给诗歌蒙上了一层蒙眬的面纱,它已成为我们欣赏诗歌的第一道门槛。我们只有跨越这道门槛,才能随语言铺设的小径,进入光芒璀璨的诗的殿堂。
一、现代诗欣赏的障碍
现代诗由于其反传统的语言特点,造成的欣赏障碍有如下几个方面:
1 词组合的异常性造成的欣赏障碍
语词自它产生以来,就决定了它的性质、意义和使用范围。于是语词与语词的组合也就有了一定的章法可循,句子就有了分析性,语义也应明确而单一。但是现代诗破坏了这个几乎所有人都遵循的法则。语词组合的异常性。使诗歌变得神话般的荒诞与迷离。如:
这天晚上/我的身体刺满了灯光的箭镞/
这天晚上,我的伤口伸出了许多舌头(邢天《声音》)
在这里,“灯光”与“箭镞”、“伤口”与“舌头”,被如此荒唐地组合在一起,使我们的理性一时难以接受这种错乱。诗歌正是以这种梦幻的形式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反映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体验与对本身生命存在的反观。邢天的这句诗就表达了在这个荒诞无奈的世界中受伤的“我”所作的表白、抗争与呐喊。但不管怎样。作者笔下的“象”与作者心中的“意”毕竟距离太大了,所以就构成了诗阅读的第一大障碍。
2 语句顺序的跳跃性造成的欣赏障碍
句子与句子之间,总是以一定的关系有序而连贯地衔接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清晰而完整地表达出一定的情景和含义,不然就会被人贬以“前言不搭后语”。但是,许多现代诗却违反了这一语句顺序连贯性的法则,跳跃性很大,前言难接后语。我们知道,语言不畅很多时候是思维不畅的表现,那么是否诗人的思维也不畅呢?情况恰好相反,诗人的思维往往是流畅而迅速。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云:“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乏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可见文思之远之深之畅。诗语言跟平时谈话有所不同,说话讲究流畅,而诗则讲究一种内部思维。即文气的流畅。如庞德的《在地铁车站》:
这些面庞在人群中涌动/湿漉漉的黑色枝头上花瓣朵朵
这首意象派的代表作品,它上下两句分别描述了两个表面上毫不相干的意象,而且上下两句无语法上的连贯性。所以一般的读者在这跳跃的语句面前。就感到迷茫难解。因此,语句顺序的跳跃性就成了诗歌欣赏的又一障碍。
3 语言意义的模糊性造成的欣赏障碍
诗人们认为,“诗向我们提供的全部内涵就是体验,一种神秘接近于不可知的嵌在文字中的感受。一种暗合人类心灵中某种秩序的东西,一种莫名的震撼”。正因为那一点“真意”在诗人心中也是莫名的、近于不可知的,所以也就决定诗歌文本中诗意的模糊性。如四川的《聂鲁达肖像》:
经常在一切终结,只有音乐黄昏般浮动/
我注意到/他的肖像挂在墙上,
高山、野狐掠眼而过,巴勃罗·聂鲁达/
而我坐在那里/和朋友聊天,翻阅书报
这一首诗的语言表象是明白的,但它试图告诉我们什么呢?语言的意义反而在清晰中模糊了。作者在这里写的正是一种模糊的感觉,他感觉到这里有什么,但又说不清,于是便如此表达。可模糊并非完全无解,这里面陈述者与肖像的角色转换,隐含了作者的揶揄和反讽刺。
另外,即使作者心中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但仍以模糊的方式加以掩盖,以做到“深山藏古寺”的审美效果。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以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惟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可见,给读者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觉,这是诗家深刻之所在。这样,就又给读者增添了一道阅读障碍。
二、现代诗欣赏的对策
找出了现代诗阅读的症结所在,再回过头来面对现代诗,我们就多了一份坦然与自信。根据现代诗语言跳跃性与思维跳跃性的特点,我们联想到了蒙太奇与想象这两种手段。蒙太奇能把跳跃性的镜头连贯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自然也能把跳跃着的诗语言衔接成可感易懂的形象画面。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借助丰富的想象。把两者合而为一,我们姑且称之为“蒙太奇想象”。
“蒙太奇想象”是一种简单而易操作的审美方式。它首先是对每一句诗作直接的合理的情景想象,然后再对诗句与诗句间跳跃部分的行为过程或心理过程作相应的创造性的想象。最后,像放电影一样把所有的情景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表情达意作用的大的动态情景。这样,难懂的诗句就变成了可感的画面,我们也就完成了审美欣赏的第一步,即由难懂到懂。
比如《往事二三》这首诗:
(1)
一只打翻的酒壶
石路在月光下浮动
青草压倒的地方
遗落一支映山红
(2)
桉树林旋转起来
星拼成了万花筒
生锈的铁锚上
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
(3)
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
手指轻轻衔在口中
在脆薄的寂静里
做半明半昧的梦
这首诗的跳跃性比较大,我们很难一下子读懂它。但如果采用“蒙太奇想象”这一手法,我们就不难发现,诗的第一节回忆了年轻时某次追求失意的伤痛:借酒浇愁。喝得酩酊大醉以致打翻了酒壶;步履蹒跚,醉眼蒙眬中石路似在晃荡浮动;终于醉倒在青青草地上。遗落了美丽的映山红。诗的第二节是回忆了年轻时对现实与前途的迷茫:在现实中感觉晕头转向:生活犹如看不透的万花筒;久未起航的铁锚已然锈迹斑斑,但依然期待着浩渺无边的天空。诗的第三节则回忆了年轻时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这样,蒙眬难懂的诗句就被形象化、情景化了。又比如前面提到过的美国诗人庞德的《在地铁车站》:这些面庞在人群中涌动/湿漉漉的黑色枝头上花瓣朵朵/……如果我们让两句诗的意向在脑海交替闪烁:人群——黑色枝头——面庞——花瓣——人群中面庞涌动——黑色枝头上花瓣朵朵——人群粘连着涌动着——花瓣在雨后湿漉漉地粘连着,在风中颤动……这时,你会猛然发现,两者何其相似。原来作者在这里用的是一个新奇的比喻,他用冷峻的目光把人类物化了,同时也借此暗示了生命的灿烂与短暂。人生的忙碌与无奈。
总之,用“蒙太奇想象”法来欣赏现代诗,往往能在我们阅读到“山穷水尽”之时,给我们以“又一村”的豁然之明。
一、现代诗欣赏的障碍
现代诗由于其反传统的语言特点,造成的欣赏障碍有如下几个方面:
1 词组合的异常性造成的欣赏障碍
语词自它产生以来,就决定了它的性质、意义和使用范围。于是语词与语词的组合也就有了一定的章法可循,句子就有了分析性,语义也应明确而单一。但是现代诗破坏了这个几乎所有人都遵循的法则。语词组合的异常性。使诗歌变得神话般的荒诞与迷离。如:
这天晚上/我的身体刺满了灯光的箭镞/
这天晚上,我的伤口伸出了许多舌头(邢天《声音》)
在这里,“灯光”与“箭镞”、“伤口”与“舌头”,被如此荒唐地组合在一起,使我们的理性一时难以接受这种错乱。诗歌正是以这种梦幻的形式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反映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体验与对本身生命存在的反观。邢天的这句诗就表达了在这个荒诞无奈的世界中受伤的“我”所作的表白、抗争与呐喊。但不管怎样。作者笔下的“象”与作者心中的“意”毕竟距离太大了,所以就构成了诗阅读的第一大障碍。
2 语句顺序的跳跃性造成的欣赏障碍
句子与句子之间,总是以一定的关系有序而连贯地衔接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清晰而完整地表达出一定的情景和含义,不然就会被人贬以“前言不搭后语”。但是,许多现代诗却违反了这一语句顺序连贯性的法则,跳跃性很大,前言难接后语。我们知道,语言不畅很多时候是思维不畅的表现,那么是否诗人的思维也不畅呢?情况恰好相反,诗人的思维往往是流畅而迅速。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云:“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乏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可见文思之远之深之畅。诗语言跟平时谈话有所不同,说话讲究流畅,而诗则讲究一种内部思维。即文气的流畅。如庞德的《在地铁车站》:
这些面庞在人群中涌动/湿漉漉的黑色枝头上花瓣朵朵
这首意象派的代表作品,它上下两句分别描述了两个表面上毫不相干的意象,而且上下两句无语法上的连贯性。所以一般的读者在这跳跃的语句面前。就感到迷茫难解。因此,语句顺序的跳跃性就成了诗歌欣赏的又一障碍。
3 语言意义的模糊性造成的欣赏障碍
诗人们认为,“诗向我们提供的全部内涵就是体验,一种神秘接近于不可知的嵌在文字中的感受。一种暗合人类心灵中某种秩序的东西,一种莫名的震撼”。正因为那一点“真意”在诗人心中也是莫名的、近于不可知的,所以也就决定诗歌文本中诗意的模糊性。如四川的《聂鲁达肖像》:
经常在一切终结,只有音乐黄昏般浮动/
我注意到/他的肖像挂在墙上,
高山、野狐掠眼而过,巴勃罗·聂鲁达/
而我坐在那里/和朋友聊天,翻阅书报
这一首诗的语言表象是明白的,但它试图告诉我们什么呢?语言的意义反而在清晰中模糊了。作者在这里写的正是一种模糊的感觉,他感觉到这里有什么,但又说不清,于是便如此表达。可模糊并非完全无解,这里面陈述者与肖像的角色转换,隐含了作者的揶揄和反讽刺。
另外,即使作者心中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但仍以模糊的方式加以掩盖,以做到“深山藏古寺”的审美效果。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以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惟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可见,给读者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觉,这是诗家深刻之所在。这样,就又给读者增添了一道阅读障碍。
二、现代诗欣赏的对策
找出了现代诗阅读的症结所在,再回过头来面对现代诗,我们就多了一份坦然与自信。根据现代诗语言跳跃性与思维跳跃性的特点,我们联想到了蒙太奇与想象这两种手段。蒙太奇能把跳跃性的镜头连贯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自然也能把跳跃着的诗语言衔接成可感易懂的形象画面。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借助丰富的想象。把两者合而为一,我们姑且称之为“蒙太奇想象”。
“蒙太奇想象”是一种简单而易操作的审美方式。它首先是对每一句诗作直接的合理的情景想象,然后再对诗句与诗句间跳跃部分的行为过程或心理过程作相应的创造性的想象。最后,像放电影一样把所有的情景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表情达意作用的大的动态情景。这样,难懂的诗句就变成了可感的画面,我们也就完成了审美欣赏的第一步,即由难懂到懂。
比如《往事二三》这首诗:
(1)
一只打翻的酒壶
石路在月光下浮动
青草压倒的地方
遗落一支映山红
(2)
桉树林旋转起来
星拼成了万花筒
生锈的铁锚上
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
(3)
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
手指轻轻衔在口中
在脆薄的寂静里
做半明半昧的梦
这首诗的跳跃性比较大,我们很难一下子读懂它。但如果采用“蒙太奇想象”这一手法,我们就不难发现,诗的第一节回忆了年轻时某次追求失意的伤痛:借酒浇愁。喝得酩酊大醉以致打翻了酒壶;步履蹒跚,醉眼蒙眬中石路似在晃荡浮动;终于醉倒在青青草地上。遗落了美丽的映山红。诗的第二节是回忆了年轻时对现实与前途的迷茫:在现实中感觉晕头转向:生活犹如看不透的万花筒;久未起航的铁锚已然锈迹斑斑,但依然期待着浩渺无边的天空。诗的第三节则回忆了年轻时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这样,蒙眬难懂的诗句就被形象化、情景化了。又比如前面提到过的美国诗人庞德的《在地铁车站》:这些面庞在人群中涌动/湿漉漉的黑色枝头上花瓣朵朵/……如果我们让两句诗的意向在脑海交替闪烁:人群——黑色枝头——面庞——花瓣——人群中面庞涌动——黑色枝头上花瓣朵朵——人群粘连着涌动着——花瓣在雨后湿漉漉地粘连着,在风中颤动……这时,你会猛然发现,两者何其相似。原来作者在这里用的是一个新奇的比喻,他用冷峻的目光把人类物化了,同时也借此暗示了生命的灿烂与短暂。人生的忙碌与无奈。
总之,用“蒙太奇想象”法来欣赏现代诗,往往能在我们阅读到“山穷水尽”之时,给我们以“又一村”的豁然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