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它的意义深远而广泛。本人通过问卷调查及随机访谈,总结了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对现状产生的原因予以了分析,同时,依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调查结果,对解决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对策。试图探求出有效的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235-02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笔者在教学中对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有75%的学生认为应该多看课外书,觉得看课外书有很大的好处,并能主动地阅读课外读物,这些数据非常可喜的表明农村学生已具有了课外阅读的意识,但也不容乐观地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越分越细,越来越多,小学的科目也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并且面对考试的压力,学校对老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这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被课业所占。
2.家庭重视不够,书源不足
很少有学生有零钱买书,甚至连学费都已成了家庭负担,购买课外书根本不在计划之内。大部分家长的观念滞后,他们不支持孩子去买课外书,理由只有一个与学习无关。即使主动去帮孩子买书的,买的也只是练习册各类试卷或作文书。另外,学校图书室藏书的陈旧与不正常开放也是学生无书可看的原因之一。通过调查走访了解,由于缺乏缺乏资金的投入,大部分农村小学图书陈旧,不能满足学生借阅。
3.学生阅读目的不明确,没有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调查中得知,大部分学生或没有精读的意识,或没有精读的意志,或不懂精读的方法,或没有养成精读的习惯。一味地泛读,会给学生留下多少有价值的“阅读精华”呢?那么多可吸收可利用的宝贵的“文中财富”往往就在泛读中“烟淡云清”,“飘然而去”了,何其可惜啊!
4.学生能坚持每天阅读的意志比较薄弱。
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坚持每天阅读,基本不读的仍有不少学生。这一点,特别指的是在家中的阅读情况。在家中,由于不像在学校有集体阅读的氛围,有老师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能有较强的意志。而实际情况是,大部份学生坚持每天阅读的意志比较薄弱。阅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日不读犹失几许”的自我需求,而不是功利的。只有让阅读伴随在自己的晨起暮睡中,才能受益终身,愉悦心灵!
二、提高农村小学课外阅读能力的对策
根據以往课外阅读教学的经验,本人认为要想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学生、家长都要实现观念的根本转变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不为当前“应试教育”所困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认识到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要创造一个大气候大氛围,形成一种课外阅读蔚然成风的格局。同时,也要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让家长不再只看重孩子的成绩,不再认为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并且能积极支持孩子进行课外阅读。
2.解决好书源
要想孩子能够正常地进行课外阅读,解决好书源是关键,我想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选择读物
首先,为了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注意配合教学进度大力介绍有益读物。其次,可以根据学生的好奇、兴趣、喜好入手推荐学生读课外读物。第三,可以帮助学生多渠道筹集课外读物。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开放学校图书室。二是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把自己拥有的、有益的课外书拿到班级图书角来,让大家共享。
3.积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因此,平时我们要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赏析片段,激发兴趣
结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有意识地挑选一些精彩、生动的儿童读物的故事片段,在课余或课堂上讲讲,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停下来,来一句“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阅读这篇文章或这本书的兴趣。
(2)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时老师可以有意识地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如高尔基、毛泽东、老舍等,也可以对课外书读得多、知识面广的学生给予表扬,既激发他们继续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搭建平台,展示自我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在渴望得到知识的同时,也想将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别人的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平时,我们可以定期开展各类活动,也就是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
(4)奖励激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奖励手段,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其课外阅读兴趣。
4.语文课堂教学要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提供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读书的基本规律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平时教学中可以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如浏览法、泛读法,精读法,从而让学生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
5.鼓励多读,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会积累和运用
多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只有多读,才能形成“独特的阅读能力”。阅读的品种要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积累的语言材料一定要用,写作时,要鼓励学生多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要让学生在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感受到积累的愉悦和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6.保证阅读时间
要想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时间是保证。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中午他们或是在学校吃饭,或是回家吃饭后就早早到校,因此,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安排一些优秀的学生组织开展,如诗歌背诵、朗诵散文;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让学生来推荐好书,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活动以课外阅读的内容为主,促使他们阅读。同时,我们语文教师还应减去那些烦琐、机械的反复练习的作业,把课余时间多留点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让学生的课外的阅读时间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刘济远,《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3]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235-02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笔者在教学中对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有75%的学生认为应该多看课外书,觉得看课外书有很大的好处,并能主动地阅读课外读物,这些数据非常可喜的表明农村学生已具有了课外阅读的意识,但也不容乐观地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越分越细,越来越多,小学的科目也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并且面对考试的压力,学校对老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这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被课业所占。
2.家庭重视不够,书源不足
很少有学生有零钱买书,甚至连学费都已成了家庭负担,购买课外书根本不在计划之内。大部分家长的观念滞后,他们不支持孩子去买课外书,理由只有一个与学习无关。即使主动去帮孩子买书的,买的也只是练习册各类试卷或作文书。另外,学校图书室藏书的陈旧与不正常开放也是学生无书可看的原因之一。通过调查走访了解,由于缺乏缺乏资金的投入,大部分农村小学图书陈旧,不能满足学生借阅。
3.学生阅读目的不明确,没有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调查中得知,大部分学生或没有精读的意识,或没有精读的意志,或不懂精读的方法,或没有养成精读的习惯。一味地泛读,会给学生留下多少有价值的“阅读精华”呢?那么多可吸收可利用的宝贵的“文中财富”往往就在泛读中“烟淡云清”,“飘然而去”了,何其可惜啊!
4.学生能坚持每天阅读的意志比较薄弱。
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坚持每天阅读,基本不读的仍有不少学生。这一点,特别指的是在家中的阅读情况。在家中,由于不像在学校有集体阅读的氛围,有老师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能有较强的意志。而实际情况是,大部份学生坚持每天阅读的意志比较薄弱。阅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日不读犹失几许”的自我需求,而不是功利的。只有让阅读伴随在自己的晨起暮睡中,才能受益终身,愉悦心灵!
二、提高农村小学课外阅读能力的对策
根據以往课外阅读教学的经验,本人认为要想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学生、家长都要实现观念的根本转变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不为当前“应试教育”所困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认识到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要创造一个大气候大氛围,形成一种课外阅读蔚然成风的格局。同时,也要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让家长不再只看重孩子的成绩,不再认为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并且能积极支持孩子进行课外阅读。
2.解决好书源
要想孩子能够正常地进行课外阅读,解决好书源是关键,我想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选择读物
首先,为了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注意配合教学进度大力介绍有益读物。其次,可以根据学生的好奇、兴趣、喜好入手推荐学生读课外读物。第三,可以帮助学生多渠道筹集课外读物。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开放学校图书室。二是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把自己拥有的、有益的课外书拿到班级图书角来,让大家共享。
3.积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因此,平时我们要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赏析片段,激发兴趣
结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有意识地挑选一些精彩、生动的儿童读物的故事片段,在课余或课堂上讲讲,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停下来,来一句“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阅读这篇文章或这本书的兴趣。
(2)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时老师可以有意识地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如高尔基、毛泽东、老舍等,也可以对课外书读得多、知识面广的学生给予表扬,既激发他们继续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搭建平台,展示自我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在渴望得到知识的同时,也想将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别人的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平时,我们可以定期开展各类活动,也就是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
(4)奖励激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奖励手段,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其课外阅读兴趣。
4.语文课堂教学要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提供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读书的基本规律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平时教学中可以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如浏览法、泛读法,精读法,从而让学生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
5.鼓励多读,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会积累和运用
多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只有多读,才能形成“独特的阅读能力”。阅读的品种要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积累的语言材料一定要用,写作时,要鼓励学生多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要让学生在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感受到积累的愉悦和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6.保证阅读时间
要想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时间是保证。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中午他们或是在学校吃饭,或是回家吃饭后就早早到校,因此,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安排一些优秀的学生组织开展,如诗歌背诵、朗诵散文;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让学生来推荐好书,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活动以课外阅读的内容为主,促使他们阅读。同时,我们语文教师还应减去那些烦琐、机械的反复练习的作业,把课余时间多留点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让学生的课外的阅读时间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刘济远,《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3]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