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t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学生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文本或材料,自主寻求答案、意义、理解的活动或过程。历史教学从某种局面上讲就是历史探究教学。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开展历史探究,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就具体操作而言,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情境,设问置疑
  历史情境的创设实际就是老师教学的切入点,它往往与情境创设产生的启发性问题紧密相连。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什坦认为,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感情上的吸引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线的历史教师要明白通过情境使学生思考什么、讨论什么。只有情境,没有问题、讨论、思索,这样的情境没有多大价值。探究、讨论问题的设计的好坏,关系到能否成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索。主要方式如下。
  1.教师的示范引导。在学生还没有掌握如何观察、发现问题时,教师通过呈现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问题,让学生逐步学会观察和发现问题的方法。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开放性,让学生有多向思维的空间。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思维的指向不同把提出问题概括为:一是说明性问题。如:金字塔的出现说明什么问题?二是启发性问题。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中国都进行了改革,但是导致了不同的结果。苏中改革一成一败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迪?三是评介性问题。如:如何正确地评价罗斯福新政?四是专题性问题。如:英国殖民者在北美采取了什么措施?造成什么危害?五是感想性问题。如:如果你是北美殖民地的一员,面对英国殖民者的高压政策,那么你有何感想?六是想象性问题。如:战争打响了,你是大陆军的一员,当年你饱受印花税的痛苦,你的装备不整,缺乏食物、弹药、面对装备精良的英国殖民军,你有什么想法?七是调查性问题。如:请你回家访问老人,请他谈谈文革时期的事情。
  2.学生探究设问。当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或初步掌握观察方法后,老师应鼓励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这是探究式教学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这既能激发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主动探究知识的精神。如学习《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解决统一问题采用了“一国两制”,为什么美国不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南北问题呢?我们给予了这个学生高度的评价,这让他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历史成绩也越来越好。
  当然,无论是老师的示范、引导,还是学生的提问,我们都要体现出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中心和重点,问题不宜过大,最好能在本节课完成,解决这个问题的大部分资料能在课本上找到,不能漫无边际;在设计问题时,尽可能设计有层次的问题链,设计好问题的过渡和衔接;问题的难易要适当,有一定的新颖性,答案具有多元性与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
  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1.利用史料进行探究。课堂教学既受课时的限制,又受时空的限制,还受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水平的限制。因而,史料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随意而简单的事。利用史料进行探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是一种证据知识,而不是等待我们死记的一些固有知识;帮助学生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中,引导他们建构基于史实的解释和分析问题的本质,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从历史的被动旁观者,转为积极思维、推理的认知建构者。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查阅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充分利用史料,让学生知道我们是怎样了解过去的;当历史学家面对大量的资料时,他们如何判断这些资料的重要性与真实性;我们在看问题时,要选择什么样的资料,等等。
  2.进行体验探究。历史学科的体验强调的是理解过去时。对于已成为历史的过去,必须根据历史材料或历史文本确立的实际情境立论,在活动中建构出整体的历史情境,再设身处地探究背景、立场、深入探讨每个角色、每个场景,这就是体验,“角色扮演”实际就是一种历史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种虚拟情境:“假如你能回到过去,要你通过向清政府上书来改变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结局,你认为应该怎样阐述?有可能使中国战胜吗?”由此引发学生的体验探究。
  3.进行交流探究。交流探讨是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将各自收集的资料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二是对大家在学习中的未解决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具体的办法是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力量基本相当的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六人,组成竞赛小团体。各组结合问题与自己查找的资料各抒己见,积极思维,在唇枪舌战的论辩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经过老师的总结、点拨形成成果。如:西安事变的解决问题:“是杀蒋,还是逼蒋?”出现以下一些观点:杀蒋:①中国人梦寐以求,蒋介石是人们的敌人,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②国民党内部争夺领导权,会打起来;③日本坐山观虎斗,正好灭亡中国。逼蒋:①可以结束长达10年的内战;②国共走向合作共同抗日;③粉碎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经过师生共同探讨与比较,正确的结论十分清楚。
  4.深化认识,开阔视野。学生在广泛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可以从传统教学的注重唯一正确答案向“创造性的、改革性的”、有效的答案转变。新课程要求老师注重思维的多向与多维的开发,使学生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如《战后世界体系的建立》一课中,要求学生根据本文中与中国签订的条约谈谈你的感想时,得出了几个不同的答案。主要有:①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就要受欺。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提高综合国力,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的强盛民族之林;②反对闭关锁国,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和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努力发展经济,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③霸权主义、强权政策依然严重,我们要提高警惕,加强国防建设。
  三、探究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历史探究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维水平能否得到有效、快速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应该说,进行探究教学,教师课前工作准备比较多,负担比常规教学重得多。教师如何安排探究?如何指导?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提供资料?如何注意、利用探究性的生成性问题?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老师何时介入?等等,教师都要有明确的认识。
  探究教学不再是教师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和研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可能很深入,甚至超过教科书的深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切不可搞成简单的问题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进行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点拨,避免牵着学生鼻子走。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答案的暂时性,减少忽略证据而盲目接受知识的倾向,不断地质疑、批判,冷静地看待问题,从而真正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教育。
其他文献
合成并通过IR、UV、~1HNMR、TGA及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了正丁基黄原酸铜与三苯基膦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晶胞参数为:a=11·000(2),b=20·0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教媒体已逐渐进入农村中小学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创设、时空转换、思维创新、情感渗透等方面的不足,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创设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有效突破了重点、难点,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以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这样必定能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将信息技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我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已有几年时间了,在我的理解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思维,而不是简单地学会某个软件的操作,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这一点,教学中以教会方法为主,在上课时很少用“教师讲一遍,学生练一遍”的技能培训方式进行教学,总是尽可能多留时间给学生操作,让学生在主动尝试中学到操作。但我总觉得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是
不久前,我有幸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高中政治课优质课比赛。此次赛课的课题是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这一综合探究内容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以新授课的形式在一节课内完成,显然不能用传统的综合探究课教法上,这对参赛者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经过了一天的紧张备课,我第二天给大家上了一堂别样的综合探究课,以独特的教学设计赢得了现场评委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现将此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展示如下。
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各种环境和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渐暴露,成了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但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还直接导致他们的品德和心理问题,如厌学、逃学、离家出走、吸烟、吸毒、酗酒,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或轻生的道路,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我是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认为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
“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话讲的虽是写作,但也适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有一个响亮的引人入胜的开头,而且应该有一个让人感到余音回绕,不绝于耳的精彩收尾。如果能令学生感到课已下而兴未尽,那么这个结尾便为这堂政治课增添了一份精彩。下面是我根据自己的课堂实践,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与诸位共享。  一、浓缩精华,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本是写文章的一种技巧,指点得好,能使文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