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教学手段僵化,知识覆盖面有限,内容单调乏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等缺点。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以“大课”形式讲授,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环节,空洞乏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本文将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优势,顺应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维,挖掘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充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丰富并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有助于净化校园人文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一、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身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自尊和自信的精神归宿,是维系民族认同和社群存在的生命线,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美妙神奇的多民族文化体系。在这一文化体系中,地方性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版图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民族的文化所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这个民族的身份标志。我国西部广大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价值观的育人功能。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中,在同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关于天地起源、生命起源及其本民族历史变迁等方面独特的知识体系,并对之进行了包含自身价值观的文化解读,进而演化出宗教、道德、禁忌、村规民约等等的规约体系,有效地塑造着每个成员的观念与行为,保障了族群内部的秩序。尽管由于历史变迁导致传统观念发生了改变,但是,被当地民族视为行之有效的一些传统价值观通过强烈的认同感与风俗习惯积淀并传承了下来,通过代际传承,持续地塑造着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最终凝聚成反映民族性格的民族精神。少数民族社会以部落为基础,部落以宗族血缘为纽带,形成了血缘、族缘和地缘交织重叠的村落结构,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基础。这种文化传承一方面强调以孝为先,尊老爱幼,同时又呈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强调个体服从族群。《玛木待依》(意为《教育训世经》)是彝族文学名著,它对彝人的家庭、家支的尊卑秩序以及各种道德伦理要求做了详细的记载。它提倡团结友爱、尊老爱幼;主张勤俭节约、舍己为人;坚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称颂诚实忠厚,反对虚伪轻浮等等。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重诚信和重农牧的传统,重视善良、互助、谦虚、勤俭、坚韧等价值观,从而形成了稳定的社会价值观。
二是审美观的育人功能。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审美文化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美和享受美的一种特殊社会活动,是人工而非自然的审美活动。这样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精神教化作用的特殊意识形态方式。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体现本民族精神和民族个性的审美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如各少数民族的民歌、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等等。每一种艺术的发展都源于在一定的民族土壤中,民族的心理和情感对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每个艺术家都有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艺术家独特的民族“审美情趣”,必然要通过艺术实践表现出来,表现为艺术的民族情感。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大学生通过领略和鉴赏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不仅可以感悟到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艺术,激发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更能够加深对本民族的认同,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如蒙古族歌舞的审美教育功能。古老的蒙古族宴歌《六十个美》,唱出了六十个美好的事物。“歌中列举了草原、土地、生命、青春、牛羊骏马、嘹亮的歌声、父母的恩情、弟兄的情义、长者的训导、老师的教诲、谦虚的美德、英雄的荣誉、崇高的事业、万民的安乐、天下的太平。”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通过纯美的音乐去感悟美,体会蒙古民族崇尚美、追求美的审美境界,进而在不经意间领悟到少数民族朴素高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审美价值取向。这种美育功效源自少数民族艺术内在的感染力、体现了人的本性,这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可替代的。
地区性民族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就在于努力保持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同时,积极摄取民族文化的长处,让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教育以鲜明的个性融入到国家乃至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体系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为例,由于地域的封闭性和交际范围的限制,孕育了当地原始、纯朴的民族文化风情,可以说这里是我国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之一。正是在这种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或是情感渲泄的方式,而是与当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价值观息息相关的,隐含着深刻的内在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的文化产物,是他们自身生命观、价值观的真实体现,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思想价值,是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中的瑰宝。
二、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的原则
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应坚持的原则,除了一般性原则之外,根据教学的经验应突出以下几条原则:
1.目标性原则。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需要选择乡土课程资源,不能随便滥用。
2.经济有效原则。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应比选择运用其他课程资源更简便易行,省时高效。地方文化资源与教材内容的配合,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适宜性原则。由于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力量、学校经费、学生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因地、因时而异,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4.和谐性原则。将地方文化资源与课本知识和学生的认知、技能、情意进行整合,使之和谐统一。
5.综合性原则。文化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人文、地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所以地方文化资源的设计和开发要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知识体系的内容,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一专题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态度、人格等综合素质的教育。
6.时代性原则。即地方文化资源要努力反映各地改革开放后发展的新面貌,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及时补充反映地区建设和发展的新成果、新情况。同时,课程应注重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7.实践性原则。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学习方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知识、加强思维、形成能力、发展个性。
三、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
(一)“统一理论教材”与“鲜活地方文本”相结合
当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主要是《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这些全国统一规范的教材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理论性,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检验,这些系统化的教材体系对于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基本的理论素养,形成较为系统的马克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笔者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经验来看,这些教材偏重于抽象的理论性和内容的系统性,即在教材的知识结构中,偏重于全国的一般性的理论总结,对于地方性的经验摄入不多,缺乏适应地方院校的“鲜活文本”。
(二)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田野考察
组织高校大学生到民族文化博物馆、古代盐运博物馆、酒文化博物馆、海龙屯遗址、“沙滩文化”世家文化遗迹、浙大西迁旧址、汉三贤、清三儒、诗乡、茶文化等文化实景中进行现场考察,实地感受这些不同文化形态的人文精神内涵。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相关地方文化的调查报告,以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辅助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结合学术前沿,根据学生的志趣和自身条件,开展民族文化、精英文化、世家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探索研究,把调查法、访谈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排列组合,形成一个整体方法系统,既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又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贵州由于地质构造原因,本地不产盐,需要从周边特别是四川运盐,加上当地山多路少,食盐运输特别困难,千年以来,穿梭于川黔古道的盐巴客,挑战大自然,用他们的血汗,历尽艰辛,运盐入黔。其中蕴含的坚毅、忍耐、顽强,是当代人追逐梦想所需要的人文精神。
结论
综上所述,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既具有普遍意义,也具有地方的典型性。诸如长征文化、抗战文化、土司文化、沙滩文化、盐运文化等丰富的地方文化形式,及其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为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新视野。
参考文献:
[1]陈高昂.基于社会制度课程资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142-143.
[2]苏静.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的必要性[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1:63-65.
[3]李向东.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误区[J].继续教育研究,2015,03:132-133.
[4]罗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以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为例[J].学理论,2015,11:109-111.
[5]陈始发,李立娥.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70-73.
[6]袁晓文.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4:258-259.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丰富并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有助于净化校园人文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一、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身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自尊和自信的精神归宿,是维系民族认同和社群存在的生命线,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美妙神奇的多民族文化体系。在这一文化体系中,地方性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版图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民族的文化所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这个民族的身份标志。我国西部广大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价值观的育人功能。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中,在同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关于天地起源、生命起源及其本民族历史变迁等方面独特的知识体系,并对之进行了包含自身价值观的文化解读,进而演化出宗教、道德、禁忌、村规民约等等的规约体系,有效地塑造着每个成员的观念与行为,保障了族群内部的秩序。尽管由于历史变迁导致传统观念发生了改变,但是,被当地民族视为行之有效的一些传统价值观通过强烈的认同感与风俗习惯积淀并传承了下来,通过代际传承,持续地塑造着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最终凝聚成反映民族性格的民族精神。少数民族社会以部落为基础,部落以宗族血缘为纽带,形成了血缘、族缘和地缘交织重叠的村落结构,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基础。这种文化传承一方面强调以孝为先,尊老爱幼,同时又呈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强调个体服从族群。《玛木待依》(意为《教育训世经》)是彝族文学名著,它对彝人的家庭、家支的尊卑秩序以及各种道德伦理要求做了详细的记载。它提倡团结友爱、尊老爱幼;主张勤俭节约、舍己为人;坚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称颂诚实忠厚,反对虚伪轻浮等等。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重诚信和重农牧的传统,重视善良、互助、谦虚、勤俭、坚韧等价值观,从而形成了稳定的社会价值观。
二是审美观的育人功能。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审美文化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美和享受美的一种特殊社会活动,是人工而非自然的审美活动。这样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精神教化作用的特殊意识形态方式。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体现本民族精神和民族个性的审美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如各少数民族的民歌、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等等。每一种艺术的发展都源于在一定的民族土壤中,民族的心理和情感对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每个艺术家都有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艺术家独特的民族“审美情趣”,必然要通过艺术实践表现出来,表现为艺术的民族情感。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大学生通过领略和鉴赏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不仅可以感悟到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艺术,激发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更能够加深对本民族的认同,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如蒙古族歌舞的审美教育功能。古老的蒙古族宴歌《六十个美》,唱出了六十个美好的事物。“歌中列举了草原、土地、生命、青春、牛羊骏马、嘹亮的歌声、父母的恩情、弟兄的情义、长者的训导、老师的教诲、谦虚的美德、英雄的荣誉、崇高的事业、万民的安乐、天下的太平。”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通过纯美的音乐去感悟美,体会蒙古民族崇尚美、追求美的审美境界,进而在不经意间领悟到少数民族朴素高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审美价值取向。这种美育功效源自少数民族艺术内在的感染力、体现了人的本性,这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可替代的。
地区性民族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就在于努力保持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同时,积极摄取民族文化的长处,让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教育以鲜明的个性融入到国家乃至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体系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为例,由于地域的封闭性和交际范围的限制,孕育了当地原始、纯朴的民族文化风情,可以说这里是我国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之一。正是在这种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或是情感渲泄的方式,而是与当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价值观息息相关的,隐含着深刻的内在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的文化产物,是他们自身生命观、价值观的真实体现,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思想价值,是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中的瑰宝。
二、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的原则
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应坚持的原则,除了一般性原则之外,根据教学的经验应突出以下几条原则:
1.目标性原则。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需要选择乡土课程资源,不能随便滥用。
2.经济有效原则。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应比选择运用其他课程资源更简便易行,省时高效。地方文化资源与教材内容的配合,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适宜性原则。由于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力量、学校经费、学生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因地、因时而异,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4.和谐性原则。将地方文化资源与课本知识和学生的认知、技能、情意进行整合,使之和谐统一。
5.综合性原则。文化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人文、地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所以地方文化资源的设计和开发要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知识体系的内容,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一专题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态度、人格等综合素质的教育。
6.时代性原则。即地方文化资源要努力反映各地改革开放后发展的新面貌,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及时补充反映地区建设和发展的新成果、新情况。同时,课程应注重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7.实践性原则。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学习方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知识、加强思维、形成能力、发展个性。
三、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
(一)“统一理论教材”与“鲜活地方文本”相结合
当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主要是《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这些全国统一规范的教材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理论性,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检验,这些系统化的教材体系对于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基本的理论素养,形成较为系统的马克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笔者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经验来看,这些教材偏重于抽象的理论性和内容的系统性,即在教材的知识结构中,偏重于全国的一般性的理论总结,对于地方性的经验摄入不多,缺乏适应地方院校的“鲜活文本”。
(二)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田野考察
组织高校大学生到民族文化博物馆、古代盐运博物馆、酒文化博物馆、海龙屯遗址、“沙滩文化”世家文化遗迹、浙大西迁旧址、汉三贤、清三儒、诗乡、茶文化等文化实景中进行现场考察,实地感受这些不同文化形态的人文精神内涵。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相关地方文化的调查报告,以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辅助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结合学术前沿,根据学生的志趣和自身条件,开展民族文化、精英文化、世家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探索研究,把调查法、访谈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排列组合,形成一个整体方法系统,既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又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贵州由于地质构造原因,本地不产盐,需要从周边特别是四川运盐,加上当地山多路少,食盐运输特别困难,千年以来,穿梭于川黔古道的盐巴客,挑战大自然,用他们的血汗,历尽艰辛,运盐入黔。其中蕴含的坚毅、忍耐、顽强,是当代人追逐梦想所需要的人文精神。
结论
综上所述,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既具有普遍意义,也具有地方的典型性。诸如长征文化、抗战文化、土司文化、沙滩文化、盐运文化等丰富的地方文化形式,及其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为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新视野。
参考文献:
[1]陈高昂.基于社会制度课程资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142-143.
[2]苏静.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的必要性[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1:63-65.
[3]李向东.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误区[J].继续教育研究,2015,03:132-133.
[4]罗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以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为例[J].学理论,2015,11:109-111.
[5]陈始发,李立娥.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70-73.
[6]袁晓文.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4: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