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依据《专业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简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教师和有关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专业标准》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专业化阶段,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由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部分组成。实践证明,无论是树立专业理念、养成师德,还是丰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都离不开教师评价。因为“教师评价既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措施”。
然而,长期以来,教师评价存在着评价类型单一化、评价实施简单化、评价功能窄化等问题。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进行考核、将教师评价作为对教师进行分层分等的依据、评价结果与奖惩挂钩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偏离了教师评价的根本目标,即改进教育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划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
以往的教师评价读物,因为与一线教师的阅读心理、阅读兴趣及教育教学需求的契合度不高,操作性不强,难以发挥科学、有效的指导作用。正是基于对教师评价现状的客观认识和深入思考,芦咏莉、申继亮两位教授始终醉心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教师评价》一书即是他们的又一力作。
该书既有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内容的选取与编排、理论切入的角度和呈现方式、语言的表述等方面,特别适于一线教师掌握,其评价理论与工具更利于在实践中入眼、入脑、入手。作为本书的第一读者,笔者将它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精选理论知识,澄清认识偏差
长年深入教育教学一线,面向大量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研究实践及其所获得的经验,作者“敏感地意识到应试教育的背后隐藏的是教育评价,尤其是教师评价研究不足的问题”,注意到在教师评价中存在的诸多乱象,例如,“教书育人,如此复杂精妙、令人肃然起敬的工作,却在评价之时就那么简单地化作了一张张试卷、一个个分数。很多教师千辛万苦的努力和付出,被这些有着极大片面性甚至偶然性的分数所宣判。不只如此,教师提职、奖励等切身利益,乃至学校发展、区域教育发展的评判,似乎也被这些试卷和分数决定了。”
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评价偏差,使教师评价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针对教师在评价认识方面的欠缺,在评价知识方面的不足,在评价手段与工具方面的缺失,作者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精选了有关教师评价的核心理论知识。比如,必备型知识——教师评价的含义与基本类型;拓展型知识——以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英国及我国的教师评价的源起与发展为例,简要介绍了教师评价的发展,以及当前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提高型知识——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常用的教师评价模型及金字塔模型、教师评价实施的T型理论。
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及教师的理论素养与高深的专业理论之间的落差,难免会令中小学教师望而生畏,产生排斥心理,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与应用。基于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以及阅读心理、阅读习惯的客观认识与准确把握,作者“跳出了抽象的概念”,不“纠结在各种不断推陈出新的概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了精选。虽然这部分内容在整本书中所占的篇幅不大,但却能够满足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必需、够用”的需要,并在澄清认识偏差的基础上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侧重评价技能,弥补方法欠缺
教师评价的现状,让教师总有“这么近,又那么远”的感觉。说它近,是因为教师评价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无处不在;说它远,是因为现行的教师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模糊认识,与教师评价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鉴于中小学教师在评价方法上的欠缺,作者用较大的篇幅为教师评价“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证基础”,注重“每一个概念‘落地’的过程”,追求“不但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可行”,以解决难以量化、难以操作的问题。
围绕教师教学行为表现、教师课堂信息加工能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教师教育方式等教师外在职业行为,以及教师专业知识、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教师教学反思倾向、教师教学自主性、教师教学效能、教师教学动机、教师职业承诺、教师职业倦怠、教师教育观念等教师内在素质——这几乎囊括了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要方面——作者将每一个概念反复操作化、实证化,“把握教师评价中的核心问题”,“提炼出其中关键的共性成分”,开发了大量的教师评价的科学测量工具。本书中呈现的31个评价工具,“摆脱了对情境的依赖,较好地反映出教师行为、教师素质的本质问题”。作者提供的每一个评价工具,都先通过概念界定、问卷结构、施测与计分、信效度分析几个部分进行简明扼要的说明,使教师明确评价什么、怎么评价以及评价的效果如何,然后在教师对其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再提供相应的问卷、量表或测验,增强了评价工具的操作性和可行性。而且,这种注重将认识与操作结合、理论与方法对接的做法,有效地弥补了中小学教师在教师评价方法层面上的不足。
由于注意到以往的教师评价不易量化导致评价结果的可应用性受到局限,由于不能去情境化导致不易得出具有普适性的结论的问题,“本书中提出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理论构想都经过了实证研究的检验”,有效地解决了教师评价难以量化、难以操作的问题,“使得本书中研制出的评价工具或手段能摆脱对情境的依赖,较好地反映出教师行为、教师素质的本质问题”。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评价方法与手段。会用、好用、适用、有用的评价工具,有助于消除教师对评价的抵触情绪,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将外部评价转化为内部评价,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提高教师对评价的认同度,增强教师对评价的参与度。
三、聚焦能力建设,提升评价水平
《专业标准》对教师的评价能力有着明确的要求。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例,有关教育教学评价的专业能力的要求是:“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无论是认识的澄清,还是方法的补充,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有效的实施,从而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和评价水平。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深度与广度上的持续推进,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会越来越强,对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师评价能力建设的要求会更加迫切和突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评价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其专业化发展程度的高低及可持续性与否。
从教师评价实施的角度,作者提出了T型理论,即“在横向上进行他人多元比较,在纵向上进行教师自主比较”,将他人参照与自我参照相结合。依据T型理论开发的T型模型是“确保教师评价终极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围绕T型模型的评价实施,从如何设定评价目标、如何培训评价人员、如何实施测评、如何提供反馈信息四个方面,按照操作步骤逐一进行介绍,以增强教师评价的方向感,明确实施的步骤和方法,提高实施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行性。围绕T型模型的评价管理,从营造氛围、建立评价管理平台、对教师评价的评价三个方面,逐一对其必要性、途径与做法进行介绍。由此不难看出,作者着眼于教师评价的实际操作,使教师知道如何评价,恰当地掌握评价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实现良性互动,不断地提高评价能力。
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提到的,“本书不是一朝一夕的拼凑之作,而是多年研究的结晶”,而全书用理论支撑、用方法引领、用数据说话之间的相互印证、相互支撑,源于作者“逐步推进、层层深入的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经过这样一种接地气、有生命力的潜心研究,必然会产生有底气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而这样的研究成果必然会起到促进教师评价多元化、规范化、综合化发展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责任编辑:孙建辉)
《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由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部分组成。实践证明,无论是树立专业理念、养成师德,还是丰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都离不开教师评价。因为“教师评价既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措施”。
然而,长期以来,教师评价存在着评价类型单一化、评价实施简单化、评价功能窄化等问题。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进行考核、将教师评价作为对教师进行分层分等的依据、评价结果与奖惩挂钩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偏离了教师评价的根本目标,即改进教育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划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
以往的教师评价读物,因为与一线教师的阅读心理、阅读兴趣及教育教学需求的契合度不高,操作性不强,难以发挥科学、有效的指导作用。正是基于对教师评价现状的客观认识和深入思考,芦咏莉、申继亮两位教授始终醉心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教师评价》一书即是他们的又一力作。
该书既有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内容的选取与编排、理论切入的角度和呈现方式、语言的表述等方面,特别适于一线教师掌握,其评价理论与工具更利于在实践中入眼、入脑、入手。作为本书的第一读者,笔者将它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精选理论知识,澄清认识偏差
长年深入教育教学一线,面向大量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研究实践及其所获得的经验,作者“敏感地意识到应试教育的背后隐藏的是教育评价,尤其是教师评价研究不足的问题”,注意到在教师评价中存在的诸多乱象,例如,“教书育人,如此复杂精妙、令人肃然起敬的工作,却在评价之时就那么简单地化作了一张张试卷、一个个分数。很多教师千辛万苦的努力和付出,被这些有着极大片面性甚至偶然性的分数所宣判。不只如此,教师提职、奖励等切身利益,乃至学校发展、区域教育发展的评判,似乎也被这些试卷和分数决定了。”
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评价偏差,使教师评价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针对教师在评价认识方面的欠缺,在评价知识方面的不足,在评价手段与工具方面的缺失,作者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精选了有关教师评价的核心理论知识。比如,必备型知识——教师评价的含义与基本类型;拓展型知识——以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英国及我国的教师评价的源起与发展为例,简要介绍了教师评价的发展,以及当前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提高型知识——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常用的教师评价模型及金字塔模型、教师评价实施的T型理论。
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及教师的理论素养与高深的专业理论之间的落差,难免会令中小学教师望而生畏,产生排斥心理,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与应用。基于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以及阅读心理、阅读习惯的客观认识与准确把握,作者“跳出了抽象的概念”,不“纠结在各种不断推陈出新的概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了精选。虽然这部分内容在整本书中所占的篇幅不大,但却能够满足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必需、够用”的需要,并在澄清认识偏差的基础上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侧重评价技能,弥补方法欠缺
教师评价的现状,让教师总有“这么近,又那么远”的感觉。说它近,是因为教师评价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无处不在;说它远,是因为现行的教师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模糊认识,与教师评价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鉴于中小学教师在评价方法上的欠缺,作者用较大的篇幅为教师评价“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证基础”,注重“每一个概念‘落地’的过程”,追求“不但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可行”,以解决难以量化、难以操作的问题。
围绕教师教学行为表现、教师课堂信息加工能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教师教育方式等教师外在职业行为,以及教师专业知识、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教师教学反思倾向、教师教学自主性、教师教学效能、教师教学动机、教师职业承诺、教师职业倦怠、教师教育观念等教师内在素质——这几乎囊括了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要方面——作者将每一个概念反复操作化、实证化,“把握教师评价中的核心问题”,“提炼出其中关键的共性成分”,开发了大量的教师评价的科学测量工具。本书中呈现的31个评价工具,“摆脱了对情境的依赖,较好地反映出教师行为、教师素质的本质问题”。作者提供的每一个评价工具,都先通过概念界定、问卷结构、施测与计分、信效度分析几个部分进行简明扼要的说明,使教师明确评价什么、怎么评价以及评价的效果如何,然后在教师对其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再提供相应的问卷、量表或测验,增强了评价工具的操作性和可行性。而且,这种注重将认识与操作结合、理论与方法对接的做法,有效地弥补了中小学教师在教师评价方法层面上的不足。
由于注意到以往的教师评价不易量化导致评价结果的可应用性受到局限,由于不能去情境化导致不易得出具有普适性的结论的问题,“本书中提出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理论构想都经过了实证研究的检验”,有效地解决了教师评价难以量化、难以操作的问题,“使得本书中研制出的评价工具或手段能摆脱对情境的依赖,较好地反映出教师行为、教师素质的本质问题”。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评价方法与手段。会用、好用、适用、有用的评价工具,有助于消除教师对评价的抵触情绪,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将外部评价转化为内部评价,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提高教师对评价的认同度,增强教师对评价的参与度。
三、聚焦能力建设,提升评价水平
《专业标准》对教师的评价能力有着明确的要求。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例,有关教育教学评价的专业能力的要求是:“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无论是认识的澄清,还是方法的补充,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有效的实施,从而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和评价水平。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深度与广度上的持续推进,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会越来越强,对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师评价能力建设的要求会更加迫切和突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评价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其专业化发展程度的高低及可持续性与否。
从教师评价实施的角度,作者提出了T型理论,即“在横向上进行他人多元比较,在纵向上进行教师自主比较”,将他人参照与自我参照相结合。依据T型理论开发的T型模型是“确保教师评价终极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围绕T型模型的评价实施,从如何设定评价目标、如何培训评价人员、如何实施测评、如何提供反馈信息四个方面,按照操作步骤逐一进行介绍,以增强教师评价的方向感,明确实施的步骤和方法,提高实施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行性。围绕T型模型的评价管理,从营造氛围、建立评价管理平台、对教师评价的评价三个方面,逐一对其必要性、途径与做法进行介绍。由此不难看出,作者着眼于教师评价的实际操作,使教师知道如何评价,恰当地掌握评价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实现良性互动,不断地提高评价能力。
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提到的,“本书不是一朝一夕的拼凑之作,而是多年研究的结晶”,而全书用理论支撑、用方法引领、用数据说话之间的相互印证、相互支撑,源于作者“逐步推进、层层深入的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经过这样一种接地气、有生命力的潜心研究,必然会产生有底气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而这样的研究成果必然会起到促进教师评价多元化、规范化、综合化发展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