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地生根

来源 :河南教育·职成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bos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为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好顶层设计提供了政策依据。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确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国家连续打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组合拳”。那么,如何让政策真正落地,还需要职业院校去努力探索和实践。
  2018年3月,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云商学院(原商贸物流学院)迎来了全新的一个学期,1500余名师生整体进驻郑州华南城。全新的办学理念、全新的教学场境、全新的创业空间、全新的教育模式,真正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落地生根。
  全新的办学理念
  作为一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始终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学院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与探索经历了两个阶段。2015年之前是“引企入校”阶段,学校把企业引入校园,把校区变成了产教融合的园区;2015年至今是“送教入企”,走出校门,把学校直接办到企业里,办到产业集聚区,把产业园区变成了产教融合的校区。学院始终沿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条主线,以校企合作形成的产、学、研、创“四境”作为育人场境,以融课程、融体系、融体制作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形成了以“四境三融”為核心的具有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与运行机制。
  全新的教学场境
  云商学院整体搬迁至郑州华南城,正是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践行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新时期“四境三融”的办学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云商学院,顾名思义,学院要和商家、企业打交道。与学院毗邻的华南城正好就是一家上市的商贸物流企业,是中国规划、建设、运营大型综合商贸物流中心的领航者。华南城聚集着上千家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物流、会计、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企业、商户与学院毗邻。学院与华南城合作办学,意味着将机电学子与华南城商户牵线搭桥,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去学习,将企业商户中适合教育教学的因子拿到课堂上学习,让学生们跟企业老板、商户一起去创业、生产、搞研究,并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去创新。这种教育模式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教学、理论式讲授以及浅尝辄止的实习实训的颠覆式改革,是落实“产、学、研、创”四位一体办学模式的生动实践。就如同教学生游泳,华南城好比是一个大“游泳池”,进驻华南城办学,就是教师带领学生跳进了“泳池”,在真实企业环境中的教与学,很好地解决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张皮”的问题,真正实现了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
  全新的创业空间
  创业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大学生是创业的主力军。然而在校园里谈创业好比是闭门造车,难以实现。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与郑州华南城合作,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学校融合了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新郑市创新创业综合体、华南城网、华盛奥特莱斯等教育资源,为学生开设云商学院“双创”课程。校企联合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学生了解创业知识、激发创业热情、提高创业能力。云商学院2016级学生王东升等,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便利店。他就是通过深入调研,制订了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创业方案,并在学院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中夺得第一名,进而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学院校企合作的创业平台,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现实。这是云商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结出的新成果之一。
  全新的教育模式
  像云商学院这样送教入企的办学模式,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内部已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学院采取跨区域办学的模式,在民权县产业集聚区成立了制冷技术学院,以服务民权县制冷硅谷产业和企业;二级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电力自动化专业采取分布式办学,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对电力的人才需求,在鹤壁、民权开办特色班,配送课程、技术、人才资源等,服务地方电力产业集聚区,等等。
  从“入厂入校”到“送教入企”,有效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产学研创“综合体”建设为重点,以融课程、融体系、融体制的“融合体”改革为核心,持续推动“跨界办学”和“分布式办学”,促进“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巩固和服务能力的提升,真正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其他文献
混合式教学是指综合运用不同学习理论、不同技术手段以及不同应用方式来实施的一种教学策略,是传统教学方式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技术达到最好的教学目标。如今,高职院校教师也大量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在线开放课程以及微信、QQ等平台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整体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互补优势来提高教学实效。同时,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或其他小程序开展一些在线小测试,
期刊
浙江省德清县位于浙江北部,德清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先后13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位列2017年全国百强县第37位,拥有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生态县等荣誉称号。德清县2003年启动社区教育,2004年成为浙江省首批社区教育实验区,2009年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德清的社区教育立足农村,服务民生,重心向下,满足需求,十年来逐步走出了
期刊
4月19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云商学院揭牌仪式在郑州华南城招商中心举行。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震、院长王本亮,郑州华南城董事长温国辉、副总经理薛柏林、电商业态总监邵海洋等校企双方领导以及云商学院教职工300余人参加揭牌仪式。活动仪式由云商学院院长王全录主持。  温国辉在致辞中说,云商学院的成立,开启了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锻炼了学生的企业家意识和创
期刊
4月23日,由郑州市电子电工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中职院校专业技能中原邀请赛”在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举行。参加本届邀请赛的104名中职选手分别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38支代表队以及德国哈尔博格学院。  本届邀请赛参照2018年全國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相关技术标准,共设置通信控制系统安装与维护、物联网技术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等3个赛项,参赛选手为全日制在籍中职生,年
期刊
(本刊讯 李光远) 5月15日,副省长霍金花到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許昌学院、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调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郑邦山、省政府办公厅七处处长赵玉合、省教育厅高教处调研员秦剑臣等陪同调研。  来到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霍金花首先考察了人文与设计学院文创中心,参观了该中心的服装设计、工程装修、陶艺制作等工作室,详细询问了师生合作成立工作室的运行与教学,对学
期刊
(本刊讯 李亚婷) 5月9日,由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工信委、省农业厅、省总工会、团省委、河南中华职教社与郑州市政府主办的“2018年河南省暨郑州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  本次活动周主题是:“职教改革四十年 产教融合育工匠”。来自我省70所职业(技工)院校的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通过展板、现场体验、技能展演等形式多样的职业体验活动,向市民们展示了
期刊
(本刊讯 王鹏飞) 5月7日,2018年职业教育国际研討会在天津职业大学召开。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叙利亚、巴基斯坦、英国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与中国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代表一起,围绕“产教融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合作”这一主题,就深化产教融合,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教育部职
期刊
(本刊讯 张红延 王鹏飞) 5月29-30日,2018年全省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现场会在信阳市罗山县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尹洪斌出席会议并对我省下一步职业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做出安排部署。会议由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黄才华主持。  尹洪斌指出,2016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省教育厅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将职业教育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工
期刊
社区教育的发展是电大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事关电大的成功转型。电大在从事社区教育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优势:它是我国最早采用卫星电视技术、最早采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教育的开放性高等学校;它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它采用三级办学体制,教学点、学习中心、分校呈网络化分布于全国各地。这些都在客观上赋予了电大发展社区教育的可能。社区教育要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服务,其扮演的主
期刊
系统品读姜大源先生的《职业教育要义》,我发现这是一个系统学习和提高理论素养的过程。  我从1980年开始从事职业教育,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职业学校的专业是应该精准地对应职业岗位,还是应该适应性强一些,就业面宽一些?  面对困扰,逐渐形成了两种声音:一种是倾向于前者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种观点认为,专业人才培养就应该和职业岗位的要求高度吻合、“无缝对接”,至于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如何,那是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