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广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夯实创新基础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在近几年国内外宏观环境持续趋紧和各类要素资源制约严重的情况下,基于后发展、欠发达的区情,广西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比较落后,科技创新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创新体制机制仍待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关键词】科技创新;基础;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04;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4-0010-03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夯实创新基础能力,使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基于后发展、欠发达的区情,广西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比较落后,科技创新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创新体制机制仍待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1 当前广西科技创新基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5年,根据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广西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第25位,科技创新在投入、人才、平台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全社會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十二五”期间,广西财政科技拨款不断增加,从2011年的28.24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9.63亿元,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从2011年的81.0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05.91亿元,但全区R&D支出占GDP的比重却从0.69%下降到0.63%,与全国2.07%的平均水平差距巨大,在全国排第26位;科技经费分配较为分散,科技厅掌握的科技项目经费仅占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拨款的22.9%;使用效益也有待提高,2015年,广西科技活动产出指数仅为14.13%,全国排在30位。
(2)高端领军人才匮乏。广西全区只有3名两院院士,12名长江学者、18名“杰青”,每万人口拥有研发人员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由于高端创新人才的缺失,使得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缺乏竞争力,获得国家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都很少,2013—2015年连续3年广西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数量为零,2016年,广西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只有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高水平创新平台稀缺。在全国48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广西只有3家;在346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广西也只有3家,仅有5家部属科研院所;县级以上部门所属的121家科研机构普遍规模小、研发基础条件较差。同时,由于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分散,有限的创新资源聚焦不够。中直院所与地方融合欠紧密,6所中直院所绝大部分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都建在区外先进省份、拓展到海外,产品用户也主要分布在区外、海外,“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较为突出。区直院所体制不顺、多头管理、资源分散、未形成合力,难以激发创新活力。
(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弱,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仅占总数的5.5%,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0%。根据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显示,广西企业对创新活动的认知度较低,仅28.4%的企业家认为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5)“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不强。广西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的层次不高、深度不够、资金不足、动力不强。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还没有能找到与企业创新合作的结合点,“产、学、研”脱节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企业创新活动主要依靠独立开发,“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没有充分利用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研发资源,开展创新合作的企业仅占14.9%,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6)市县科技工作面临边缘化。因受编制、经费、工作条件等限制,市县科技工作存在着服务县域经济作用不明显、工作职能被弱化、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市县,科技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时有发生,科技落后与经济发展滞后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情况堪忧。广西全区112个县(市、区)中,有54个县(市、区)的科技管理部门与发改、工信、教育、文化或者其他管理部门合并,作为内设机构设置,占全区科技管理部门总数的48.2%。
2 广西已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1)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坚持聚焦重点领域,围绕创建更多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的要求,通过稳定支持和以评促建,争取在优势特色领域培育创建若干国家级的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创新基地(平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目前,广西拥有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含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5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了94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及培育基地、213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25家工程院及2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玉林内燃机特色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加速了广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众创空间备案认定办法》,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1家,自治区备案27家。大力发展农业农村领域“双创”平台,认定首批18个“星创天地”。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波兰国家研发中心签署共建柳工欧洲研发中心协议,是我国企业与波兰国家研发中心进行的唯一合作研发项目。
(2)增加科技型企业数量。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出台高企培育方案,精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开展培训、财政补贴、认定奖励、科技立项等措施,引导企业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成长为科技型企业。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830家;自治区创新型(试点)企业累计达到179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3家。 (3)完善科研基础条件。2016年,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建成了南宁、柳州、桂林、梧州、河池5个区域服务中心,累计入网仪器1 049台套,总价值8.3亿元,入网单位达到104个,形成覆盖全区的大仪网区域共享服务体系。广西科技文献平台文献总量达1.43亿篇,总访问量达到1 605万人次,用户下载文献近28万篇。进一步提高了全区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开放共享水平,出台《广西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实施方案》,初步建成了统一、开放的广西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网络管理及服务平台。
(4)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加大培养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力度,实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示范”专项,重点支持广西高端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先后选聘主席院士顾问117名、自然科学类八桂学者59名、特聘专家92名,建设院士工作站80家。遴选确定7人为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第一批人选,通过“亚非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引进缅甸、泰国、巴基斯坦等国5名杰出青年科学家到广西工作。
3 下一步工作建议
(1)创新人才培育引进机制。贯彻落实《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方案》,启动院士后备人选推荐遴选工作,不断加大院士后备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中青年学术骨干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以更精准、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引进人才,实施“522”人才工程,到2020年,重点引进约50名创新型尖端人才、200名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军人才、200名用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2)开展科技招商引智。积极引进高端科技机构入桂,2017年全力推动国家海洋局在广西设立第四海洋研究所;推进“中科院”在广西设立新型研究院所;力争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在广西设立分支机构和院士工作站;推动广西与中南大学在有色金属领域的全面科技合作;密切跟踪“华大基因”来广西设立包括精准医学研究所、农业科技研究所、司法鉴定研究所及广西基因库(简称“三所一库”)的华大基因广西研究院,争取尽早落地生根。全面落实与江苏、陕西等省市合作协议,加强对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广西微软创新中心等引进平台的支持。面向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等科技资源密集地区,开展专项科技招商引智活动,以项目为载体引进人才团队,加强与“太库集团”“研祥集团”“先临三维”“清华启迪”及北京中关村“蓝时集团”等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
(3)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在继续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的同时,整合广西现有人力、物力、财力,在石墨烯、机器人、海工装备等领域,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办或联办具有企业法人实体、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集中力量解决技术向产业转化的瓶颈问题。产业技术研究院可采取“民办官助、管投分离、独立运作”的“四不像”运行模式。
(4)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只有提升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广西科技基础能力的提升。深入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通过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自主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广科技企业创新券制度,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产、学、研”活动。实施“小升高”助推计划,推动有潜力的中小科技型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5)培育高水平的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一是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计划,2017年力争至少新增1家国家级高新区,新设立2家以上自治区级高新区、5家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使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 000家以上,入库培育企业达到300家。二是大力培育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大型骨干企业与科技型小微企业搭建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健全以科技综合服务为重点的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瞪羚企业”培育进程,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瞪羚企业”,促使“瞪羚企业”迅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
(6)建设创新示范区和创新型市县。指导和服务各市创建自治区高新区,努力实现广西高新区全覆盖,支持条件成熟的自治区级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全面推广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创新政策。依托国家级高新区争取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推進南宁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推动柳州、桂林等创新基础较好的城市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每年支持20个城镇化基础好、科技资源丰富的县(市、区)建设创新型县(市、区)。培育100个以高新技术、科技服务、产城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小镇”。
参 考 文 献
[1]郑玉航,李正辉.中国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7):127-136.
[2]邓乐平,孙从海.科技创新与资木市场——理论与经验的考察[J].金融研究,2001(9):74-84.
[3]辜胜阻,洪群联,张翔.论构建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J].中国软科学,2014(8):7-13.
【关键词】科技创新;基础;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04;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4-0010-03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夯实创新基础能力,使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基于后发展、欠发达的区情,广西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比较落后,科技创新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创新体制机制仍待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1 当前广西科技创新基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5年,根据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广西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第25位,科技创新在投入、人才、平台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全社會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十二五”期间,广西财政科技拨款不断增加,从2011年的28.24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9.63亿元,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从2011年的81.0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05.91亿元,但全区R&D支出占GDP的比重却从0.69%下降到0.63%,与全国2.07%的平均水平差距巨大,在全国排第26位;科技经费分配较为分散,科技厅掌握的科技项目经费仅占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拨款的22.9%;使用效益也有待提高,2015年,广西科技活动产出指数仅为14.13%,全国排在30位。
(2)高端领军人才匮乏。广西全区只有3名两院院士,12名长江学者、18名“杰青”,每万人口拥有研发人员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由于高端创新人才的缺失,使得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缺乏竞争力,获得国家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都很少,2013—2015年连续3年广西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数量为零,2016年,广西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只有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高水平创新平台稀缺。在全国48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广西只有3家;在346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广西也只有3家,仅有5家部属科研院所;县级以上部门所属的121家科研机构普遍规模小、研发基础条件较差。同时,由于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分散,有限的创新资源聚焦不够。中直院所与地方融合欠紧密,6所中直院所绝大部分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都建在区外先进省份、拓展到海外,产品用户也主要分布在区外、海外,“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较为突出。区直院所体制不顺、多头管理、资源分散、未形成合力,难以激发创新活力。
(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弱,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仅占总数的5.5%,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0%。根据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显示,广西企业对创新活动的认知度较低,仅28.4%的企业家认为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5)“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不强。广西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的层次不高、深度不够、资金不足、动力不强。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还没有能找到与企业创新合作的结合点,“产、学、研”脱节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企业创新活动主要依靠独立开发,“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没有充分利用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研发资源,开展创新合作的企业仅占14.9%,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6)市县科技工作面临边缘化。因受编制、经费、工作条件等限制,市县科技工作存在着服务县域经济作用不明显、工作职能被弱化、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市县,科技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时有发生,科技落后与经济发展滞后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情况堪忧。广西全区112个县(市、区)中,有54个县(市、区)的科技管理部门与发改、工信、教育、文化或者其他管理部门合并,作为内设机构设置,占全区科技管理部门总数的48.2%。
2 广西已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1)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坚持聚焦重点领域,围绕创建更多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的要求,通过稳定支持和以评促建,争取在优势特色领域培育创建若干国家级的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创新基地(平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目前,广西拥有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含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5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了94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及培育基地、213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25家工程院及2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玉林内燃机特色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加速了广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众创空间备案认定办法》,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1家,自治区备案27家。大力发展农业农村领域“双创”平台,认定首批18个“星创天地”。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波兰国家研发中心签署共建柳工欧洲研发中心协议,是我国企业与波兰国家研发中心进行的唯一合作研发项目。
(2)增加科技型企业数量。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出台高企培育方案,精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开展培训、财政补贴、认定奖励、科技立项等措施,引导企业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成长为科技型企业。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830家;自治区创新型(试点)企业累计达到179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3家。 (3)完善科研基础条件。2016年,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建成了南宁、柳州、桂林、梧州、河池5个区域服务中心,累计入网仪器1 049台套,总价值8.3亿元,入网单位达到104个,形成覆盖全区的大仪网区域共享服务体系。广西科技文献平台文献总量达1.43亿篇,总访问量达到1 605万人次,用户下载文献近28万篇。进一步提高了全区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开放共享水平,出台《广西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实施方案》,初步建成了统一、开放的广西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网络管理及服务平台。
(4)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加大培养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力度,实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示范”专项,重点支持广西高端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先后选聘主席院士顾问117名、自然科学类八桂学者59名、特聘专家92名,建设院士工作站80家。遴选确定7人为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第一批人选,通过“亚非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引进缅甸、泰国、巴基斯坦等国5名杰出青年科学家到广西工作。
3 下一步工作建议
(1)创新人才培育引进机制。贯彻落实《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方案》,启动院士后备人选推荐遴选工作,不断加大院士后备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中青年学术骨干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以更精准、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引进人才,实施“522”人才工程,到2020年,重点引进约50名创新型尖端人才、200名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军人才、200名用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2)开展科技招商引智。积极引进高端科技机构入桂,2017年全力推动国家海洋局在广西设立第四海洋研究所;推进“中科院”在广西设立新型研究院所;力争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在广西设立分支机构和院士工作站;推动广西与中南大学在有色金属领域的全面科技合作;密切跟踪“华大基因”来广西设立包括精准医学研究所、农业科技研究所、司法鉴定研究所及广西基因库(简称“三所一库”)的华大基因广西研究院,争取尽早落地生根。全面落实与江苏、陕西等省市合作协议,加强对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广西微软创新中心等引进平台的支持。面向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等科技资源密集地区,开展专项科技招商引智活动,以项目为载体引进人才团队,加强与“太库集团”“研祥集团”“先临三维”“清华启迪”及北京中关村“蓝时集团”等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
(3)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在继续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的同时,整合广西现有人力、物力、财力,在石墨烯、机器人、海工装备等领域,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办或联办具有企业法人实体、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集中力量解决技术向产业转化的瓶颈问题。产业技术研究院可采取“民办官助、管投分离、独立运作”的“四不像”运行模式。
(4)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只有提升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广西科技基础能力的提升。深入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通过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自主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广科技企业创新券制度,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产、学、研”活动。实施“小升高”助推计划,推动有潜力的中小科技型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5)培育高水平的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一是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计划,2017年力争至少新增1家国家级高新区,新设立2家以上自治区级高新区、5家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使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 000家以上,入库培育企业达到300家。二是大力培育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大型骨干企业与科技型小微企业搭建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健全以科技综合服务为重点的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瞪羚企业”培育进程,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瞪羚企业”,促使“瞪羚企业”迅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
(6)建设创新示范区和创新型市县。指导和服务各市创建自治区高新区,努力实现广西高新区全覆盖,支持条件成熟的自治区级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全面推广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创新政策。依托国家级高新区争取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推進南宁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推动柳州、桂林等创新基础较好的城市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每年支持20个城镇化基础好、科技资源丰富的县(市、区)建设创新型县(市、区)。培育100个以高新技术、科技服务、产城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小镇”。
参 考 文 献
[1]郑玉航,李正辉.中国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7):127-136.
[2]邓乐平,孙从海.科技创新与资木市场——理论与经验的考察[J].金融研究,2001(9):74-84.
[3]辜胜阻,洪群联,张翔.论构建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J].中国软科学,2014(8):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