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方法,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地联想、想象,积极地思维,以获得某种与新学内容有关的形象或思维成果。达到这两个目标的目的是激活学生有关的知识和经验,激发起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从而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关键词:创设;情境;初中数学
一、正文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充分说明了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好课,必有一个好的导入.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掌握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构造思维活动的情节时,以探索启发为主不一定是遵守形式逻辑规则的严格思维,而是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拟真推理进行教学;第二,设计教学活动过程必须联系学生的情感、意志、水平,使学生在兴奋状态下经历潜伏——存疑——豁然开朗的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试一试——不断偿试中增强信心)——下决心证明——得到正确结果的过程;我根据教学实际得到如下几种导入方法:
(一)以原有知识为入口
[教师引导]
在研究等腰三角形时可以这样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从轴对称的角度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研究: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回答]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引出问题]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回答]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二)以故事为入口
一个好的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他们情不自禁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新授课时给学生讲授一些与课有关的趣味性事例、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数学趣题、数学游戏等,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精神饱满,在急于释疑迫切要求之下学习。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课”时,教师可先讲一个故事,唐朝有一个叫杨损的官员准备提升一名下属到较高的职位。底下的办事人员物色了两名候选人,但这两名候选人在名方面的条件都旗鼓相当,难分高低,一时无法定下来。杨损就把这两名候选人叫到大厅上,出了一道数学题目,要他们当场计算。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在林中散步,无意中听到几个盗贼在商量怎样分偷来的布匹。他们说:“若每人分6匹,就会剩5匹;若每人分7匹,就会差8匹。问:这里共有几个盗贼?布匹总数又是多少?”其中一名候选人很快算出了答案,盗贼人数为13人,布匹总数为83匹。于是他得到了提升。其他人也心服口服。无话可说。你想知道他怎样快速解决的呢? 又如在讲因式分解中 “十字相乘法”这节课时,可先讲一个小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一个神秘的山洞中,藏着一把智慧钥匙,它能给人增添无穷的智慧。下面我把取钥匙的方法告诉大家,看谁能取到钥匙。进入山洞要打开四个门,每个门必须同时用两把钥匙才能打开,门前放着许多标着号码的钥匙,每个门上都有两个数字,但这两个数字并不是钥匙的号码,而是两把钥匙号码的和与积。如下所示:
和 7-719-2
积 1012-20-8
学生将被故事吸引,更为故事中的问题所激动,对学习新知识产生很浓厚的兴趣。
(三)以动手实验导入。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眼、手、口、脑协同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在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制作一个简易测平仪。仿照书上的“想一想”。上课时可先问学生,请用你的测平仪测量一下你的书桌面是否水平。怎样测呢?为什么可测是否水平?学了本节知识后便可获解。
在讲 “二次函数的性质应用一图形面积的最值求法”时,给每位同学发一根60cm长的铁丝,请学生弯成一个长方形,问谁能弯成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大?通过实验自己悟出道理,尝试着成功。将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也会提高学生兴趣。
(四)创设悬念导入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悬念和疑问是牵制学生思维的线。青少年好动好奇又好胜。我们应抓住学生心理特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求知欲。
讲 “圆周角”一节时,可首先准备好一张事先画好一个圆,但无圆心的方纸提问:谁能不用任何工具准确找出圆心?但都需要尺规,感到无法可解。这时,老师点出,学了本节知识后就可解决这个问题。
(五)以生活中的情景导入
讲“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一节时,1.请学生判断: 小明跟着妈妈乘观光电梯上楼,一会儿,小明兴奋地大叫起来:“妈妈!妈妈!你看我长高了!我比对面的大楼还要高!”小明说的对吗?为什么?
2.接触平移现象: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展示画面)现实生活中平移的具体实例:
(1)箱子在傳送带上移动的过程。
(2)手扶电梯上人的移动的过程。
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图片。
教师提问:
① 你能发现传送带上的箱子、手扶电梯上的人在平移前后什么没有改变,什么发生了改变吗?
② 在传送带上,如果箱子的某一按键向前移动了80cm,那么电视机的其它部位(如屏幕左上角的图标)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
③ 如果把移动前后的同一箱子看成长方体(多媒体演示),那么四边形与四边形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平移前后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位置发生了改变。
二、创设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根据多年的教学法情况看,使用情景教学法至少有如下好处:
1、数学情景教学一开始就提出了对全堂课起关键作用的、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这就形成了在迫切要求学习的情景,为后面课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创设了问题情景。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向心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3、在教学中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主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取,其结果使教学系统中的教与学控制在最佳状态——差生在练习中及时得到帮助,中等以上的学生也有进一步发挥的机会,从而教师更能从中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及时调节教学环节。
4、数学情景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能让学生越学越聪明。情景教学强调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分析思考过程和规律的揭示过程,常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问题的探索研究上来,就是连差生也容易想进去,学进去,从中尝到思考的乐趣。逐步爱上数学,真正做到把兴趣还给学生,把魅力还给数学。
5、数学情景教学重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学习中最活跃的成份是兴趣,而情景教学恰好提供了培养兴趣的基地。当学生解决了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时,经教师的表扬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境,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这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毫无疑问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华源.例谈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广西教育,2011、5.
[2]丁丽.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初探[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3.
[3]王岳剑.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3.
关键词:创设;情境;初中数学
一、正文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充分说明了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好课,必有一个好的导入.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掌握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构造思维活动的情节时,以探索启发为主不一定是遵守形式逻辑规则的严格思维,而是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拟真推理进行教学;第二,设计教学活动过程必须联系学生的情感、意志、水平,使学生在兴奋状态下经历潜伏——存疑——豁然开朗的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试一试——不断偿试中增强信心)——下决心证明——得到正确结果的过程;我根据教学实际得到如下几种导入方法:
(一)以原有知识为入口
[教师引导]
在研究等腰三角形时可以这样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从轴对称的角度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研究: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回答]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引出问题]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回答]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二)以故事为入口
一个好的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他们情不自禁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新授课时给学生讲授一些与课有关的趣味性事例、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数学趣题、数学游戏等,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精神饱满,在急于释疑迫切要求之下学习。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课”时,教师可先讲一个故事,唐朝有一个叫杨损的官员准备提升一名下属到较高的职位。底下的办事人员物色了两名候选人,但这两名候选人在名方面的条件都旗鼓相当,难分高低,一时无法定下来。杨损就把这两名候选人叫到大厅上,出了一道数学题目,要他们当场计算。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在林中散步,无意中听到几个盗贼在商量怎样分偷来的布匹。他们说:“若每人分6匹,就会剩5匹;若每人分7匹,就会差8匹。问:这里共有几个盗贼?布匹总数又是多少?”其中一名候选人很快算出了答案,盗贼人数为13人,布匹总数为83匹。于是他得到了提升。其他人也心服口服。无话可说。你想知道他怎样快速解决的呢? 又如在讲因式分解中 “十字相乘法”这节课时,可先讲一个小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一个神秘的山洞中,藏着一把智慧钥匙,它能给人增添无穷的智慧。下面我把取钥匙的方法告诉大家,看谁能取到钥匙。进入山洞要打开四个门,每个门必须同时用两把钥匙才能打开,门前放着许多标着号码的钥匙,每个门上都有两个数字,但这两个数字并不是钥匙的号码,而是两把钥匙号码的和与积。如下所示:
和 7-719-2
积 1012-20-8
学生将被故事吸引,更为故事中的问题所激动,对学习新知识产生很浓厚的兴趣。
(三)以动手实验导入。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眼、手、口、脑协同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在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制作一个简易测平仪。仿照书上的“想一想”。上课时可先问学生,请用你的测平仪测量一下你的书桌面是否水平。怎样测呢?为什么可测是否水平?学了本节知识后便可获解。
在讲 “二次函数的性质应用一图形面积的最值求法”时,给每位同学发一根60cm长的铁丝,请学生弯成一个长方形,问谁能弯成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大?通过实验自己悟出道理,尝试着成功。将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也会提高学生兴趣。
(四)创设悬念导入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悬念和疑问是牵制学生思维的线。青少年好动好奇又好胜。我们应抓住学生心理特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求知欲。
讲 “圆周角”一节时,可首先准备好一张事先画好一个圆,但无圆心的方纸提问:谁能不用任何工具准确找出圆心?但都需要尺规,感到无法可解。这时,老师点出,学了本节知识后就可解决这个问题。
(五)以生活中的情景导入
讲“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一节时,1.请学生判断: 小明跟着妈妈乘观光电梯上楼,一会儿,小明兴奋地大叫起来:“妈妈!妈妈!你看我长高了!我比对面的大楼还要高!”小明说的对吗?为什么?
2.接触平移现象: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展示画面)现实生活中平移的具体实例:
(1)箱子在傳送带上移动的过程。
(2)手扶电梯上人的移动的过程。
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图片。
教师提问:
① 你能发现传送带上的箱子、手扶电梯上的人在平移前后什么没有改变,什么发生了改变吗?
② 在传送带上,如果箱子的某一按键向前移动了80cm,那么电视机的其它部位(如屏幕左上角的图标)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
③ 如果把移动前后的同一箱子看成长方体(多媒体演示),那么四边形与四边形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平移前后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位置发生了改变。
二、创设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根据多年的教学法情况看,使用情景教学法至少有如下好处:
1、数学情景教学一开始就提出了对全堂课起关键作用的、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这就形成了在迫切要求学习的情景,为后面课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创设了问题情景。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向心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3、在教学中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主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取,其结果使教学系统中的教与学控制在最佳状态——差生在练习中及时得到帮助,中等以上的学生也有进一步发挥的机会,从而教师更能从中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及时调节教学环节。
4、数学情景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能让学生越学越聪明。情景教学强调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分析思考过程和规律的揭示过程,常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问题的探索研究上来,就是连差生也容易想进去,学进去,从中尝到思考的乐趣。逐步爱上数学,真正做到把兴趣还给学生,把魅力还给数学。
5、数学情景教学重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学习中最活跃的成份是兴趣,而情景教学恰好提供了培养兴趣的基地。当学生解决了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时,经教师的表扬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境,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这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毫无疑问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华源.例谈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广西教育,2011、5.
[2]丁丽.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初探[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3.
[3]王岳剑.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