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之“味” “文”之“道”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61655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有“味道”的语文课,应该是让听者满心满眼的好处难以诉说;一堂有味道的语文课,是“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适;一堂有味道的语文课,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自然;一堂有“味道”的语文课,听者不会去想教者哪里上的好,哪里用了什么教学技巧,听者只愿意一门心思的成为和文本合二为一的听众,沉浸在课堂语言文字本身不愿出来,教者的声音就是听者的情绪指挥棒,教者让听者紧张,听者就七上八下,教者让听者想哭,听者就潸然泪下。这种让听者有着了魔似的代入感的语文课,需要语文教师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问道“教材解析”
  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如果语文老师自己对课堂掌控不够、对文本解析不透,学生对文本也会浅尝辄止。很多有用的地方被教者忽略,教者没有解读出来,那么课堂的目标也会混乱,课堂没有吸引力。应该把课堂时间用在每一个有用的地方,不浪费学生的生命,不蹉跎自己的课堂。教者如果能够静下心来深入教材,把握每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就能把每一篇课文施了魔法,化为了一块美味的蛋糕,吃了就停不下来。
  了解教材的安排和设计意图,思考整个学期的语文教学的框架,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班级情况等进行整体的分析。只有教材解读在前,落实教学目标,才能弄懂到底每节课要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段字词、阅读、口语交际、积累、习作等具体的要求,以及儿童心理学的需求,结合班级情况,预设学生的未知和已知,合理调整教案,做好详细批注和修改。例如,中高段教材所选的名家名篇文字通俗质朴、结构平实精巧、感情真挚强烈,可以说是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典范。《养花》和《山中杂记》都写出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人对自然界动植物的喜爱、欣赏、关心、保护,他们都有高雅的乐趣。巴金在《索桥的故事》中倾注了浓烈的感情,然而文字平淡自然,语言水静沙明、自然流畅。教学中,结合“小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通过课堂教学及回忆学过的作家作品,帮助学生对作家的作品特点有感性的认识,感悟作家的真挚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对于传统课文保留篇目的教学,历经时代洗礼,能保留下来就是经典,重点在于感悟了解其经典之处。
  二、矢箭语文“基本功”
  一堂“浑然天成”的语文课,需要语文教师“精雕细琢”的“基本功”:张弛有度、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行云流水的情感投入;笔老墨秀、丰筋多力的粉笔字,自然舒展、妙在心手的板书。
  语言艺术的表达,该清晰时当清晰,当准确时应准确,应简练时需简练,需生动时该生动。纵有“满腹经纶”,也需能说会道款款而谈,避免语序混乱、语病突出。普通话的吐字清楚、音调准确,避免夹杂浓重的方言味道以及太多口水语言。
  重视教师自身的朗读训练。对于语文教师来讲,传给学生最直接的、
  最无形的教学课本就是教师的朗读、声音。教师对学生情绪的调动、对课堂氛围的调节,都是通过较为富有磁性的声音来实现的,语文教师那语调的起承转合、轻重缓急就是最直接的指挥棒。如在教学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穷人》一课时,在要突出文章中运用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教师可通过提问语调来强调直接描写法、幻觉描写法、景物衬托法,调节课堂氛围。第二段描写了桑娜矛盾痛苦、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当她发现邻居西蒙已死,毫不犹豫地抱回两个遗孤,可她又“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这里教师的语气要跟桑娜一样“纠结”“举棋不定”。她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因为家境本来就很穷困,又有五个孩子,丈夫的担子已经很重了,现在再加两个孩子,能养活吗?所以,桑娜的担心是很自然的。此时,教师讲课语气要舒缓下来,“娓娓道来”煽情一些。可是她又想:“嗯,揍我一顿也好!”可见她更坚定了收养孤儿的决心。此环节教师可提高音量,用“斩钉截铁”的语气推进教学。在教师起承转合的提问中,最后“顺水推舟”得出“贫穷”它不但不会减少桑娜善良性格、纯洁心灵的光彩,反而在思想斗争中,增添了她克己待人的光辉形象。
  三、“技”与“美”相融合
  我们语文教师备课时,很多时候会纠结,要交给学生语文的知识技能,但是一设计下来会发现技能是突出了,语言的美感却被破坏了。如在教插叙的作用时,最好在情节推送中、在诗一样语言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去完成,毫不突兀,不能割裂文章整体的美感,做到这一点才是完美的语文课。
  如何让语文的知识技能和语言美恰当融合,“号脉”文章特点与“潜心”教法结合。如研究“长文短教”等方法。在第一课结尾时,我们要找到学生对这类文章的已知、未知和兴趣点,才能在第二课时真正做到“长文短教”。以《毽子里的铜钱》为例,这篇文章里面有“铜钱”“铜板”“银角子”这些与学生年代久远,有一定时代感的生词出现。那么在课堂上就要预设充分的时间,让小朋友交流铜钱与铜板,了解铜钱与铜板之间的兑换,才能很好地理解重点人物的行为与传递的情感,才能感受作者在表情达意上的用意。那么,怎样才能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进入后面的教学呢?在第一课时,这类叙事性文章我们根据主要人物,理清了事件的情节后,紧追一个问题:哪些人物之间的情节深深打动了你呢?这一问“激起千重浪”,正因为温情动人,所以学生被打动的都会围绕老人与小女孩之间的情节展开,这就为后文的学习做好了兴趣铺垫。围绕这些故事情节,研读课文我们就能发现,文中以一个“烤山薯”为线索,作者琦君的心里变化和对卖山薯老人的描述为两条明线展开。那么,这样一篇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八百九十六字的长文就需要学生紧紧围绕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的质疑、品读、品评、鉴赏中铺展。我们找准“文中哪些人物之间发生的情节最打动你?”这一切入点,既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又能紧紧围绕叙事类文章的关键处展开教学。
  重视反思课堂。教师要做到每一个课堂都呈现一课一得,对于自己教学的长进十分有帮助。反思的内容,不仅包括自己上课的教材内容,还要总结教法、学情。哪里是自己的精彩之处,哪里不应该这样问,自己的课堂是否低效,哪几个学生相对基础薄弱,哪些孩子的回答没有及时有效点评,反思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举一隅而三隅反”。
  总之,语文教學中需要有倾尽心力的诚心,成就一堂有“味道”的语文课,不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不是狂傲恣情表演做作,而是一种让人有不由自主的代入感。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问道“教材解析”,矢箭语文“基本功”,“技”与“美”,三者有机融合,浑然一体,才能让语文课更有智慧的“味道”。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草堂小学子美分校(610031)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要助力语文关键性能力的生长,其中在关乎学生语文综合性素养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中,朗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尤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就是要将课文朗读正确流利。为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体现朗读指导的层次性,借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意识。笔者即以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中《四个太阳》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统整归类,借助组合拼音读通语句  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模式恰似三朵奇葩竞相开放,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思学生所想,给学生所需,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三大”学习方法,并初见成效。  一、快乐的自主学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唤起学生的阅读热情,逐步形成独特的见解,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引导他们进行选择性
期刊
众所周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根本”的这一信条式教育命题,既是新课程理念中的关键词和核心语,又是新时期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着力点和主抓手,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措施。那么,如何秉承这一核心理念并积极开展高质效的课程活动呢?一言以蔽之,就在于认真做到并努力做好“让学引思”这篇主题文章。  所谓“让学引思”,就是教师应始终坚持“生本学主”指导思想,善于把“让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较为常见的一类题材是名人类文本,对于这类文本的教学,传统的教法往往是带领学生反复地去论证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人物的情感,实则不然。“言”与“意”,应是名人类课文教学的两翼。在教学中,应遵循写人叙事类文体的特征,以事为经线,用情作纬线,带领学生在真实的阅读体验中习语用文,达到“言”与“意”的同构共生。  《钱学森》一课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篇典型的名人类文章,展现了“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基础性的工具课程,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主要途径是大量的阅读。”然而就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来讲,小学语文教学并未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同时还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贯彻“以学生发展
期刊
名人、伟人的思想品质及人格魅力永远熠熠生辉,光照后人。教学名人风采类课文,应根据课文内容及表达形式上的特点,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融人文熏陶与语言训练于阅读探究活动之中,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下面我以苏教版第11册中的相关课文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与思考。  一、揣摩人物语言,感悟人物崇高追求  “言为心声”,引用人物语言往往能够有力地反映人物的精神境界,增强说服力与感染力。《钱学森》
期刊
文章进入“教材”成为“课文”,多数情况下都会被编者根据编排体系等的需要进行“改动”,这也是统编教材在许多课文首页下面明白标注的“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的直接原因。笔者研读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一文时,发现与人教版中的文本相比有不少改动之处,而这些改动,一方面,相对于作者郑振铎先生的原作《海燕》中的相关内容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回归;另一方面,更切合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的学习。  一、“开头
期刊
《搭石》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课)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语言清新,画面优美。作者刘章把镜头对准了山里村间小溪上的搭石,把平平常常的搭石当作家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借助平凡的事物表现了早些时候乡村里纯朴和谐的民风以及如溪流般绵延不绝的爱。由于搭石过于平常,所写的事只是乡亲们在搭石上走来走去的情景。深入细读文本,用心体会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是把搭石当成了家乡的一个微型舞台,课文着力描绘的就是在这个微型舞台
期刊
在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中,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高效途径。通过阅读,学生们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内涵;在思维方面,可以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思辨能力。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细读进行深入剖析,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本文就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展开相应对策分析,希望能对我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想要细读品味,请先给予空间  文本细读意味着打破了原填鸭式教育下,那种为应对考试从而加快课堂进度的教学方
期刊
学生词语理解能力的培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每位教师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教学时,采取诸如用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换词作比较等许多方法来让学生理解词语。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理解词义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是对词义的掌握是从整体来掌握,未能理解词语中每个字所表达的意思。针对这一点,我认为在理解词义的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咬文嚼字”地来理解词语的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词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