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我国的高中教育对信息技术教学重视程度也呈现上升的趋势。2000年,国家教育部更是明确提出“增强信息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原则,这对高中信息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就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来讲,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基础的信息处理能力,为以后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明确概念,准确把握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就广义的信息学科而言,它是指人们利用设备来获取、传输、处理有用消息的一门科学。信息學自古就有,而且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古代战争中用来传递情报的烽火,人们日常生活交往用到的书信以及谈话中流露出来的消息,都属于信息范畴。但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信息技术一般是指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指以大型计算机为平台,以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网络技术为媒介一种信息传递过程,它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成熟,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完美结合,给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在高中信息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区分信息的概念,信息技术不是计算机技术,也不是网络网络,它们之间有密切联系但也有重要区别。单纯地将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技术或是网络技术都是不正确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只是人们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所借助的一种手段而己,信息技术只是应用这些手段方便人们更好地获取、传输、处理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先明确信息技术的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学科内容。
二、优化教学结构,注重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高中信息教学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效率。在信息教学过程中,笔者一般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一是调整教材结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初中信息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简单的电脑操作知识,能够应用计算机进行基础的信息处理,如果高中阶段再按照教材要求让学生进行重复性练习,容易让学生对信息学科产生枯燥、厌烦情绪。笔者在信息教学中打破了传统教材结构,在一开始就让学生学习网络基础和因特网的应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让学生大开眼界,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二是实施任务式教学,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学习活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依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对每堂课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去开展学习活动。当然教师在制定教学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任务制定的难度过高,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务制定得难度过低,又让学生毫无学习动力。只有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要对学生适时进行表扬,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通过努力所获得的肯定,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深化,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转换角色,创建民主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充当着管理者的角色,在教学活动中起着绝对性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以体现。笔者认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一定要彻底改变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师由“领导者”的角色转换为“引导者”,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改变为积极要求。高中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创建民主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够保障上述目的的实现,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能力,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注重实践,强化上机操作训练
上机操作是信息学科的一大特点,信息课也是高中众多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动手实践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化上机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信息课上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将学生对信息知识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但是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每个班都有45~50名左右的学生共同上机,一个教师面对这么多的学生往往难以做到全面兼顾;同时学生对上机课充满着新鲜好玩的心理,往往采取各种“小动作”来逃避教师的监督,自己在网上玩游戏、看视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新学期开始之初就针对每个年级学生的上机课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明令杜绝打游戏、看电影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一经查处将给予严厉处罚;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上机课制作了《上机实验报告》,在每节上机课之前将上级实验报告发放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在上机课结束之后如实填写上机目的、上机内容、上级步骤、以及存在问题和课后思考等内容。这两种办法强化了学生上机操作训练的纪律性,充分发挥了上机教学在信息教学中重要作用。
总之,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化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以创新的精神改革教学模式,同时加大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力度,让学生通过实践真正掌握信息技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概念,准确把握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就广义的信息学科而言,它是指人们利用设备来获取、传输、处理有用消息的一门科学。信息學自古就有,而且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古代战争中用来传递情报的烽火,人们日常生活交往用到的书信以及谈话中流露出来的消息,都属于信息范畴。但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信息技术一般是指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指以大型计算机为平台,以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网络技术为媒介一种信息传递过程,它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成熟,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完美结合,给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在高中信息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区分信息的概念,信息技术不是计算机技术,也不是网络网络,它们之间有密切联系但也有重要区别。单纯地将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技术或是网络技术都是不正确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只是人们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所借助的一种手段而己,信息技术只是应用这些手段方便人们更好地获取、传输、处理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先明确信息技术的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学科内容。
二、优化教学结构,注重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高中信息教学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效率。在信息教学过程中,笔者一般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一是调整教材结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初中信息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简单的电脑操作知识,能够应用计算机进行基础的信息处理,如果高中阶段再按照教材要求让学生进行重复性练习,容易让学生对信息学科产生枯燥、厌烦情绪。笔者在信息教学中打破了传统教材结构,在一开始就让学生学习网络基础和因特网的应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让学生大开眼界,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二是实施任务式教学,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学习活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依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对每堂课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去开展学习活动。当然教师在制定教学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任务制定的难度过高,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务制定得难度过低,又让学生毫无学习动力。只有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要对学生适时进行表扬,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通过努力所获得的肯定,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深化,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转换角色,创建民主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充当着管理者的角色,在教学活动中起着绝对性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以体现。笔者认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一定要彻底改变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师由“领导者”的角色转换为“引导者”,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改变为积极要求。高中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创建民主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够保障上述目的的实现,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能力,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注重实践,强化上机操作训练
上机操作是信息学科的一大特点,信息课也是高中众多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动手实践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化上机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信息课上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将学生对信息知识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但是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每个班都有45~50名左右的学生共同上机,一个教师面对这么多的学生往往难以做到全面兼顾;同时学生对上机课充满着新鲜好玩的心理,往往采取各种“小动作”来逃避教师的监督,自己在网上玩游戏、看视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新学期开始之初就针对每个年级学生的上机课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明令杜绝打游戏、看电影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一经查处将给予严厉处罚;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上机课制作了《上机实验报告》,在每节上机课之前将上级实验报告发放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在上机课结束之后如实填写上机目的、上机内容、上级步骤、以及存在问题和课后思考等内容。这两种办法强化了学生上机操作训练的纪律性,充分发挥了上机教学在信息教学中重要作用。
总之,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化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以创新的精神改革教学模式,同时加大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力度,让学生通过实践真正掌握信息技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