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压疮安全管理在老年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进行压疮安全管理的70例老年卧床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老年卧床患者无一例压疮发生。结论 针对老年卧床患者采取压疮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有助于减轻老年患者身心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压疮安全管理;老年卧床患者;壓疮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20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78-02
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组织、皮下组织长期受压,循环发生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局限性损伤,多见于骨隆突处。好发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营养不良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据有关临床资料统计发现,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0%-25%,发生压疮后其病死率增加至4陪,如果压疮不愈合其病死率增加至6陪[1]。为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我院对70例老年卧床患者采取了压疮安全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抽取的70例老年卧床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65-91岁,平均年龄78岁。患者的原发疾病为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股骨颈骨折、骨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 压疮安全管理实施方法
①根据患者的感觉、运动、控制力、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等因素采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大于65岁或者病情危重的入院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分数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2]。根据压疮评分情况判断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分为极、高、中、轻度4个级别):总分23分,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评分在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评分<9分提示极度危险。18分作为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评分在≤18分应建立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并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②皮肤评估需有规律地多次进行,对于无压疮危险的患者在其病情变化时进行评估,轻度危险患者评估周期为2周,中度危险患者评估周期为1周,高度危险患者评估周期为3天,严重危险患者每天进行评估。③对于轻度、中度危险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对于高度及极度危险患者,实施以下干预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压疮的重要性及方法,取得配合,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住院环境,必要时用防压疮床垫,以减轻患者身体所受压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翻身及更换卧位时间,如对于水肿、出汗、感觉麻木的患者需0.5-1.0小时翻身一次,在翻身时避免推、拖等动作[3],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保持患者的床铺及衣裤平整、干燥、清洁,增加患者的营养摄取及支持。④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患者的皮肤情况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并取得配合。⑤严格交接班制度,对高危患者必须进行床头交接,详细交接并记录患者的压疮评分、皮肤情况、护理措施。⑥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对符合难免性压疮的患者及时申请并上报护理部,患者是否发生压疮及发生压疮的预后、转归情况等。
3 结 果
70例老年卧床患者无一例压疮发生。
4 讨 论
4.1 老年卧床患者压疮预防的必要性 压疮本身并不是原发疾病,大多是由于其他原发病未能很好地护理而造成的皮肤损伤。老年人因老化过程导致皮肤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机等方面均出现衰退现象,表现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对外界环境反应迟钝,皮肤血流速度下降且血管脆性增高,最终导致皮肤易损性增加,一旦发生疾病,长期卧床,护理不当,极易导致压疮的发生,发生压疮后不仅恢复慢,易复发,很难痊愈[4],而且对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的威胁。
4.2 压疮安全管理在压疮预防中应用价值 ①压疮安全管理的实施不仅增强了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对压疮的防范意识,规范了护士防范压疮的护理程序。②高危压疮安全管理的实施使护理防范措施变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护理工作能够在压疮的预防管理中有计划地开展,护士能够主动的去观察患者的风险意识,有利于早期及时发现患者皮肤发生变化,而且有效提高了护士对压疮预防的认识,更大大增强了她们的压疮护理能力。③压疮安全管理的实施,要求对老年卧床患者进行持续性监控并及时详细记录,使得压疮管理变得更为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连续化和完整化。④压疮安全管理的实施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主动积极地配合,有效避免了错误和不科学的护理方法所引起的压疮。⑤压疮安全管理的实施使得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充分且全面地了解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主动参与到护理质量评价中,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卧床患者采取压疮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减轻其身心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毛玉英.改变压疮管理模式提高压疮护理质量[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6):50.
[2] 邓霞,曾颖,汪敏.压疮安全管理在101例老年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年1月第42卷第1期:109.
[3] 孙爱清,蔡建英,侯霄雯,孙美荣,于龙娟,张爱霞.压疮安全管理护理策略的回顾性分析[J].护理研究,2009年12月第23卷第2期增刊:33.
[4] 于瑞萍.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杂志,2010,7:142-143.
【关键词】 压疮安全管理;老年卧床患者;壓疮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20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78-02
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组织、皮下组织长期受压,循环发生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局限性损伤,多见于骨隆突处。好发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营养不良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据有关临床资料统计发现,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0%-25%,发生压疮后其病死率增加至4陪,如果压疮不愈合其病死率增加至6陪[1]。为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我院对70例老年卧床患者采取了压疮安全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抽取的70例老年卧床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65-91岁,平均年龄78岁。患者的原发疾病为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股骨颈骨折、骨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 压疮安全管理实施方法
①根据患者的感觉、运动、控制力、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等因素采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大于65岁或者病情危重的入院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分数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2]。根据压疮评分情况判断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分为极、高、中、轻度4个级别):总分23分,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评分在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评分<9分提示极度危险。18分作为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评分在≤18分应建立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并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②皮肤评估需有规律地多次进行,对于无压疮危险的患者在其病情变化时进行评估,轻度危险患者评估周期为2周,中度危险患者评估周期为1周,高度危险患者评估周期为3天,严重危险患者每天进行评估。③对于轻度、中度危险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对于高度及极度危险患者,实施以下干预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压疮的重要性及方法,取得配合,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住院环境,必要时用防压疮床垫,以减轻患者身体所受压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翻身及更换卧位时间,如对于水肿、出汗、感觉麻木的患者需0.5-1.0小时翻身一次,在翻身时避免推、拖等动作[3],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保持患者的床铺及衣裤平整、干燥、清洁,增加患者的营养摄取及支持。④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患者的皮肤情况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并取得配合。⑤严格交接班制度,对高危患者必须进行床头交接,详细交接并记录患者的压疮评分、皮肤情况、护理措施。⑥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对符合难免性压疮的患者及时申请并上报护理部,患者是否发生压疮及发生压疮的预后、转归情况等。
3 结 果
70例老年卧床患者无一例压疮发生。
4 讨 论
4.1 老年卧床患者压疮预防的必要性 压疮本身并不是原发疾病,大多是由于其他原发病未能很好地护理而造成的皮肤损伤。老年人因老化过程导致皮肤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机等方面均出现衰退现象,表现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对外界环境反应迟钝,皮肤血流速度下降且血管脆性增高,最终导致皮肤易损性增加,一旦发生疾病,长期卧床,护理不当,极易导致压疮的发生,发生压疮后不仅恢复慢,易复发,很难痊愈[4],而且对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的威胁。
4.2 压疮安全管理在压疮预防中应用价值 ①压疮安全管理的实施不仅增强了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对压疮的防范意识,规范了护士防范压疮的护理程序。②高危压疮安全管理的实施使护理防范措施变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护理工作能够在压疮的预防管理中有计划地开展,护士能够主动的去观察患者的风险意识,有利于早期及时发现患者皮肤发生变化,而且有效提高了护士对压疮预防的认识,更大大增强了她们的压疮护理能力。③压疮安全管理的实施,要求对老年卧床患者进行持续性监控并及时详细记录,使得压疮管理变得更为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连续化和完整化。④压疮安全管理的实施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主动积极地配合,有效避免了错误和不科学的护理方法所引起的压疮。⑤压疮安全管理的实施使得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充分且全面地了解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主动参与到护理质量评价中,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卧床患者采取压疮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减轻其身心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毛玉英.改变压疮管理模式提高压疮护理质量[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6):50.
[2] 邓霞,曾颖,汪敏.压疮安全管理在101例老年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年1月第42卷第1期:109.
[3] 孙爱清,蔡建英,侯霄雯,孙美荣,于龙娟,张爱霞.压疮安全管理护理策略的回顾性分析[J].护理研究,2009年12月第23卷第2期增刊:33.
[4] 于瑞萍.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杂志,2010,7: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