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问题是引起思考的动因,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积极因素。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达成知识建构。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更是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课堂上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使问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是衡量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定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问技巧
教学中的“提问”也要讲究艺术,要让提出的问题学生听了想回答、乐回答、争回答,更想知道老师的“标准答案”;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使教师轻松传授,学生快乐学习。而实际教学中,要使每一个问题都“高效”,也并非易事。首先教师要细心备课,了解课文的内涵和教学目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理解能力、生活环境、民族风俗等,结合课文宗旨和教学要求进行问题设计,使问题与课文、生活能有机结合,达到更好教育效果。下面就自己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对以上话题进行探索和总结,浅谈几点看法:
1 研读课文优化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设计得过细,过浅,多数是为了“提问”而提问,问题设计没有教学效果,更没有教育意义,学生根本不用思考,张口就能回答。或者问得过于笼统、模糊,学生的思维又无法聚扰,缺乏语言组织,不知从何说起,不知如何表述,导致课堂缺乏质量和活力。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优化提问也有这样的要求。所谓优化,我认为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动口回答,善于激发学生的表述能力,关键是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提问,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如《顶碗少年》,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描写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了下来了,他控制一下情绪,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碗终于稳住了,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此景,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备课时,我设计这样两个问题:1、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2、表现了少年怎样的精神。而在上课时,我发现如果按照原来的设计,第二个问题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没有将学生引入现实生活,达不到良好教学目的,所以将第2个问题改为:学了这一课,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问题一出,学生个个争先恐后,抢着回答,答案丰富多彩但紧扣主题。在此列举几个学生当时的答案:
生1:“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谁没有失败呢?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遭遇了就要有勇气去面对,敢于挑战失败,才能获更大的成功;
生2: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要自信面对;
生3:失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失败后要努力站起来;
生4:只有尝试过失败的滋味,才能懂得成功的宝贵,学会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这样的改动既体现文章重点,扣住文章主题,又让学生乐于回答,自然比前者优化多了。
2 问题排列要有逻辑
课堂上一系列的问题决不能胡乱堆积,必须是精心安排,层层推进,有机联系,有机组合。由整体到局部,从学习到生活,由浅入深,瞻前顾后,相互照应、相互推进或相互引发等等。提出的问题要能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研读课文、自主钻研、层层深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的计划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曾经听一位老师上一年级《自己去吧》一文,课文是这样的:小鸭子要去游泳,他对妈妈说:“妈妈,您带我去吧!”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吧。”小鸭子学会了游泳。小鹰要到山那边看看,他对妈妈说:“妈妈,您带我去吧!”妈妈说:“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吧。”小鹰学会了飞翔。
这节课老师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鸭妈妈为什么说“溪水水深”,鹰妈妈为什么说“山那边风景很美”?
3、鸭妈妈和鹰妈妈为什么都说“自己去吧”。
4、小鸭和小鹰是怎么说的;鸭妈妈和鹰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
5、最近这段时间,你学会了做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在听课过程中,我认为这位老师设计的问题不能指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课文。第2、3、4问毫无逻辑顺序,第2、3问鸭妈妈和鹰妈妈都已经说话了,第4问才问小鸭和鸭妈妈、小鹰和鹰妈妈的对话,顺序颠倒,学生思维混乱,找不到学习的方法。如果将问题顺序的1、2、3、4、5改成1、4、3、2、5,这样设计教学思路更清晰。首先,学生能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前提;其次学习小鸭和鸭妈妈、小鹰和鹰妈妈的对话;然后才有鸭妈妈“溪水不深”、鹰妈妈“山那边风景很美”的鼓励的话;最后在理解两位妈妈为什么都说相同的话“自己去吧”的基础上,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说说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问题之间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从整体到局部,从学习到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习目标。
3 问题应具有挑战性
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到只需要学生回答“对”或“不对”,“是”或“不是”,“要”或“不要”……,这也是一些老师的口头禅, 这种问题常常需要学生一齐回答,所以又称“大合唱”。这样的问题不能说是设计,应该说是老师没自信,想用这种问题活跃课堂而已。
前段时间我听了我校一位教师上四年级课文《将心比心》,课文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宽容,明白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学会多关心他人。课堂结尾教师设计了一个拓展,问学生:1、如果在车上你看见一个老人,你要不要为他让座?学生答:“要”。2、如果你看见一个抱小孩的中年男子,你会不会为他让座?学生答:“会”……,我在想,这些问题学前班的小朋友都会回答,而我们的老师居然拿来问四年级的学生,试想,我们学生的学习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如何发散。如果老师把这些所谓的“如果”交给学生:“请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看到或听到的一些将心比心的事,或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现象,哪怕只有一两句话,也比一两个字强多了。那些看似热闹的“大合唱”实际上不能有效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也无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只有将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语文阅读课文的教学目的。
4 在关键处设问点
文章的中心段或中心句、中心词有统领全篇的艺术功用,在此设问点,自然有助于学生把握意旨,理解主题。《去年的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树的请求——明年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面对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它心里充满忧伤和惆怅,依然唱起去年唱过的歌曲。文中有这样两句话:“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两句话是文章的关键,我在此处设问:“透过这两个'看'字,你知道鸟儿心里在想什么吗?”关于阅读教学的设问技巧,我只是简单谈了以上四点看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决不止这四点,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只有在现实教学中不断探索,结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改进设问技巧,通过巧妙的“提问”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问技巧
教学中的“提问”也要讲究艺术,要让提出的问题学生听了想回答、乐回答、争回答,更想知道老师的“标准答案”;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使教师轻松传授,学生快乐学习。而实际教学中,要使每一个问题都“高效”,也并非易事。首先教师要细心备课,了解课文的内涵和教学目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理解能力、生活环境、民族风俗等,结合课文宗旨和教学要求进行问题设计,使问题与课文、生活能有机结合,达到更好教育效果。下面就自己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对以上话题进行探索和总结,浅谈几点看法:
1 研读课文优化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设计得过细,过浅,多数是为了“提问”而提问,问题设计没有教学效果,更没有教育意义,学生根本不用思考,张口就能回答。或者问得过于笼统、模糊,学生的思维又无法聚扰,缺乏语言组织,不知从何说起,不知如何表述,导致课堂缺乏质量和活力。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优化提问也有这样的要求。所谓优化,我认为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动口回答,善于激发学生的表述能力,关键是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提问,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如《顶碗少年》,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描写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了下来了,他控制一下情绪,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碗终于稳住了,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此景,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备课时,我设计这样两个问题:1、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2、表现了少年怎样的精神。而在上课时,我发现如果按照原来的设计,第二个问题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没有将学生引入现实生活,达不到良好教学目的,所以将第2个问题改为:学了这一课,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问题一出,学生个个争先恐后,抢着回答,答案丰富多彩但紧扣主题。在此列举几个学生当时的答案:
生1:“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谁没有失败呢?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遭遇了就要有勇气去面对,敢于挑战失败,才能获更大的成功;
生2: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要自信面对;
生3:失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失败后要努力站起来;
生4:只有尝试过失败的滋味,才能懂得成功的宝贵,学会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这样的改动既体现文章重点,扣住文章主题,又让学生乐于回答,自然比前者优化多了。
2 问题排列要有逻辑
课堂上一系列的问题决不能胡乱堆积,必须是精心安排,层层推进,有机联系,有机组合。由整体到局部,从学习到生活,由浅入深,瞻前顾后,相互照应、相互推进或相互引发等等。提出的问题要能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研读课文、自主钻研、层层深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的计划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曾经听一位老师上一年级《自己去吧》一文,课文是这样的:小鸭子要去游泳,他对妈妈说:“妈妈,您带我去吧!”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吧。”小鸭子学会了游泳。小鹰要到山那边看看,他对妈妈说:“妈妈,您带我去吧!”妈妈说:“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吧。”小鹰学会了飞翔。
这节课老师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鸭妈妈为什么说“溪水水深”,鹰妈妈为什么说“山那边风景很美”?
3、鸭妈妈和鹰妈妈为什么都说“自己去吧”。
4、小鸭和小鹰是怎么说的;鸭妈妈和鹰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
5、最近这段时间,你学会了做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在听课过程中,我认为这位老师设计的问题不能指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课文。第2、3、4问毫无逻辑顺序,第2、3问鸭妈妈和鹰妈妈都已经说话了,第4问才问小鸭和鸭妈妈、小鹰和鹰妈妈的对话,顺序颠倒,学生思维混乱,找不到学习的方法。如果将问题顺序的1、2、3、4、5改成1、4、3、2、5,这样设计教学思路更清晰。首先,学生能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前提;其次学习小鸭和鸭妈妈、小鹰和鹰妈妈的对话;然后才有鸭妈妈“溪水不深”、鹰妈妈“山那边风景很美”的鼓励的话;最后在理解两位妈妈为什么都说相同的话“自己去吧”的基础上,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说说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问题之间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从整体到局部,从学习到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习目标。
3 问题应具有挑战性
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到只需要学生回答“对”或“不对”,“是”或“不是”,“要”或“不要”……,这也是一些老师的口头禅, 这种问题常常需要学生一齐回答,所以又称“大合唱”。这样的问题不能说是设计,应该说是老师没自信,想用这种问题活跃课堂而已。
前段时间我听了我校一位教师上四年级课文《将心比心》,课文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宽容,明白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学会多关心他人。课堂结尾教师设计了一个拓展,问学生:1、如果在车上你看见一个老人,你要不要为他让座?学生答:“要”。2、如果你看见一个抱小孩的中年男子,你会不会为他让座?学生答:“会”……,我在想,这些问题学前班的小朋友都会回答,而我们的老师居然拿来问四年级的学生,试想,我们学生的学习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如何发散。如果老师把这些所谓的“如果”交给学生:“请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看到或听到的一些将心比心的事,或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现象,哪怕只有一两句话,也比一两个字强多了。那些看似热闹的“大合唱”实际上不能有效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也无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只有将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语文阅读课文的教学目的。
4 在关键处设问点
文章的中心段或中心句、中心词有统领全篇的艺术功用,在此设问点,自然有助于学生把握意旨,理解主题。《去年的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树的请求——明年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面对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它心里充满忧伤和惆怅,依然唱起去年唱过的歌曲。文中有这样两句话:“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两句话是文章的关键,我在此处设问:“透过这两个'看'字,你知道鸟儿心里在想什么吗?”关于阅读教学的设问技巧,我只是简单谈了以上四点看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决不止这四点,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只有在现实教学中不断探索,结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改进设问技巧,通过巧妙的“提问”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