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问”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问题是引起思考的动因,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积极因素。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达成知识建构。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更是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课堂上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使问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是衡量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定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问技巧
  教学中的“提问”也要讲究艺术,要让提出的问题学生听了想回答、乐回答、争回答,更想知道老师的“标准答案”;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使教师轻松传授,学生快乐学习。而实际教学中,要使每一个问题都“高效”,也并非易事。首先教师要细心备课,了解课文的内涵和教学目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理解能力、生活环境、民族风俗等,结合课文宗旨和教学要求进行问题设计,使问题与课文、生活能有机结合,达到更好教育效果。下面就自己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对以上话题进行探索和总结,浅谈几点看法:
  1 研读课文优化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设计得过细,过浅,多数是为了“提问”而提问,问题设计没有教学效果,更没有教育意义,学生根本不用思考,张口就能回答。或者问得过于笼统、模糊,学生的思维又无法聚扰,缺乏语言组织,不知从何说起,不知如何表述,导致课堂缺乏质量和活力。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优化提问也有这样的要求。所谓优化,我认为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动口回答,善于激发学生的表述能力,关键是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提问,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如《顶碗少年》,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描写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了下来了,他控制一下情绪,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碗终于稳住了,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此景,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备课时,我设计这样两个问题:1、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2、表现了少年怎样的精神。而在上课时,我发现如果按照原来的设计,第二个问题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没有将学生引入现实生活,达不到良好教学目的,所以将第2个问题改为:学了这一课,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问题一出,学生个个争先恐后,抢着回答,答案丰富多彩但紧扣主题。在此列举几个学生当时的答案:
  生1:“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谁没有失败呢?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遭遇了就要有勇气去面对,敢于挑战失败,才能获更大的成功;
  生2: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要自信面对;
  生3:失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失败后要努力站起来;
  生4:只有尝试过失败的滋味,才能懂得成功的宝贵,学会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这样的改动既体现文章重点,扣住文章主题,又让学生乐于回答,自然比前者优化多了。
  2 问题排列要有逻辑
  课堂上一系列的问题决不能胡乱堆积,必须是精心安排,层层推进,有机联系,有机组合。由整体到局部,从学习到生活,由浅入深,瞻前顾后,相互照应、相互推进或相互引发等等。提出的问题要能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研读课文、自主钻研、层层深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的计划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曾经听一位老师上一年级《自己去吧》一文,课文是这样的:小鸭子要去游泳,他对妈妈说:“妈妈,您带我去吧!”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吧。”小鸭子学会了游泳。小鹰要到山那边看看,他对妈妈说:“妈妈,您带我去吧!”妈妈说:“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吧。”小鹰学会了飞翔。
  这节课老师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鸭妈妈为什么说“溪水水深”,鹰妈妈为什么说“山那边风景很美”?
  3、鸭妈妈和鹰妈妈为什么都说“自己去吧”。
  4、小鸭和小鹰是怎么说的;鸭妈妈和鹰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
  5、最近这段时间,你学会了做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在听课过程中,我认为这位老师设计的问题不能指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课文。第2、3、4问毫无逻辑顺序,第2、3问鸭妈妈和鹰妈妈都已经说话了,第4问才问小鸭和鸭妈妈、小鹰和鹰妈妈的对话,顺序颠倒,学生思维混乱,找不到学习的方法。如果将问题顺序的1、2、3、4、5改成1、4、3、2、5,这样设计教学思路更清晰。首先,学生能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前提;其次学习小鸭和鸭妈妈、小鹰和鹰妈妈的对话;然后才有鸭妈妈“溪水不深”、鹰妈妈“山那边风景很美”的鼓励的话;最后在理解两位妈妈为什么都说相同的话“自己去吧”的基础上,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说说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问题之间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从整体到局部,从学习到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习目标。
  3 问题应具有挑战性
  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到只需要学生回答“对”或“不对”,“是”或“不是”,“要”或“不要”……,这也是一些老师的口头禅, 这种问题常常需要学生一齐回答,所以又称“大合唱”。这样的问题不能说是设计,应该说是老师没自信,想用这种问题活跃课堂而已。
  前段时间我听了我校一位教师上四年级课文《将心比心》,课文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宽容,明白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学会多关心他人。课堂结尾教师设计了一个拓展,问学生:1、如果在车上你看见一个老人,你要不要为他让座?学生答:“要”。2、如果你看见一个抱小孩的中年男子,你会不会为他让座?学生答:“会”……,我在想,这些问题学前班的小朋友都会回答,而我们的老师居然拿来问四年级的学生,试想,我们学生的学习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如何发散。如果老师把这些所谓的“如果”交给学生:“请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看到或听到的一些将心比心的事,或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现象,哪怕只有一两句话,也比一两个字强多了。那些看似热闹的“大合唱”实际上不能有效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也无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只有将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语文阅读课文的教学目的。
  4 在关键处设问点
  文章的中心段或中心句、中心词有统领全篇的艺术功用,在此设问点,自然有助于学生把握意旨,理解主题。《去年的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树的请求——明年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面对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它心里充满忧伤和惆怅,依然唱起去年唱过的歌曲。文中有这样两句话:“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两句话是文章的关键,我在此处设问:“透过这两个'看'字,你知道鸟儿心里在想什么吗?”关于阅读教学的设问技巧,我只是简单谈了以上四点看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决不止这四点,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只有在现实教学中不断探索,结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改进设问技巧,通过巧妙的“提问”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中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同时也是许多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学科之一,由于数学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一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而我认为并非智力因素造成大量学生数学成绩较差。下面将导致数学学科成绩差的非智力因素并提出相关的一些对策。  1 造成数学差生的非智力因素  1.1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年龄较小,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
期刊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但就几年多来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我们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新课标实施的一个主要的“瓶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仍然缺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具体教学策略。  1 备课
期刊
[摘要]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教育;素质教育  21世纪的今天,社会科学正在飞速的发展,当今社会对中学教育的要求已经提高到另一个高度。最近几年,各大城市的小学校都在大面积的进行教学改革,要求学生从以前对知识的记忆发展为对学习方法的掌握,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新世纪的中学生又正处于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
期刊
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是发展变化的,课堂因变化、发展而美丽。课堂的变化因教学中的动态因素,课堂上的动态因素是教学过程中即使发生的、新鲜的、独特的课程资源。  1 怎样对待教学中的诸多动态因素  “动态生成资源”真实的存在于教学之中,是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动态因素,也是教学的生长因素。关注“动态生成资源”,就是关注“原创思维”。关注“具体个人”,关注在生长中的个体生命状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活质量。  1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学习最好的动力莫过于对学科本身产生的兴趣,当学生对所学知识表现出极大兴趣时,就会高度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考和想象。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学。只有学生乐学,才会产生高兴、满意、积极的情感。从而使之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
期刊
纷飞的瑞雪滋润着越冬的禾苗,暖的阳光唤醒了冰封的土地,像每一个勤劳的耕作者盼望丰收一样,我们这些校园里的耕作者同样也祈盼着丰收的硕果。本着从学校工作和学生思想的实际出发,加强作为一名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且抓好自身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努力使我的班主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从最基础抓起,从卫生制度抓起  早到校、两操、打扫除、校各项活动的参加都认真组织,严格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针对高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和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以及地理运用能力提高缓慢的问题,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探讨了阻碍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从而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效快乐;地理课堂;教学实效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如何让高中地理课堂变得精彩纷呈,充分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打造高效、快乐的高
期刊
在人类21世纪的今天,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已经发展成多学科综合渗透的高科技领域,而且成为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让学生爱上生物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1 创设情境,让学生爱上课堂  教师要善于创设
期刊
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之下,初中体育更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创新精神等。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对预期目标的圆满完成。体育健康课堂有效性应表现为教师在相对轻松的工作状态下,使学生在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下,能充分利用所有场地与器材获得最大的收获,因此,体育教师要真正理解新课程的有效教学含义,把握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原则,正确实施体育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加强对体育教学的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培养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思想品德老师值得积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指对人或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