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是发展变化的,课堂因变化、发展而美丽。课堂的变化因教学中的动态因素,课堂上的动态因素是教学过程中即使发生的、新鲜的、独特的课程资源。
1 怎样对待教学中的诸多动态因素
“动态生成资源”真实的存在于教学之中,是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动态因素,也是教学的生长因素。关注“动态生成资源”,就是关注“原创思维”。关注“具体个人”,关注在生长中的个体生命状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活质量。
1.1 捕捉新鲜的教学资源。在新教程教学理念指导下,学生日益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自主探究的空间,个性得到张扬,鲜活的生命个体充分凸显。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中不确定因素也增多了,这些动态因素随时会生新的课程资源,它包括学生的兴趣、积极情感、关注点、学习方式、方法、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节外生枝等,它们如烟花般绚丽,但稍纵即逝。面临这样的问题,教师是依旧思维驾驭新课程,掩盖、消除教学中的“不确定性”,还是善于和“不确定性”打交道。把它视作课堂生命的“活水”,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会使课堂引人入胜,余味无穷。新课程的的价值在这里,新课程的艰难也在这里。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一定是捕捉这种生成资源,因势利导去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手。
1.2 关注独特的教学资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产生“动态因素”的主要原因有:(1)学生个体的鲜活性。教学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正因为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2)教师处理教材的实时性。每一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从而让教学素材接近学情,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尽情发挥。(3)文本解读的多元性。学习是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动态过程,文本价值不仅在于教材本身,还包括教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它的增补和丰富。如果说教材是一首乐谱的话,那么读者就是演奏者。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会演奏出不同的效果。(4)教师、学生“对话”的现场性。对话并不是拟定好的。在真实的对话情境中,教学并不是完全沿着事先确定的“版本预设”行进的,常常因某种意想不到的原因,是教学情境丰富复杂,变动不已,充满生机。
1.3 巧用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学中,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会不断擦出火花。因为彼此的投入,整个过程中既有新的教育资源的生成。又有学习过程的生成。教学就是在这种互动与生成中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教师虽在备课时对课堂作了预设,但学生的主体体验是千人千面、千变万化的。面对活生生的人时,作为教学的预设,一定要“升级”。让预设正的为学生、为内容、为过程服务,成为教学运作的助推器。学生作为开放的、创造型的生命体存在,从而使教学过程呈现出丰富性、多变形和复杂性。这就是要求教师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备课、备学生,尽量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预见是极其重要的,预案也是必须的。有了课前的预见和预案,课上才能从容面对“动态因素”,做出最好的反应,智慧的处理,更好地实现课堂动态生成。
2 善用“动态因素”的策略
课前预设要在动态检验中丰富完善,绝非简单实现,预设的价值在于它的超越性,教和学的乐趣、价值很大程度上来自与师生对文本的超越,教师更应有创新的胆略和气质,超越自我理解、自我赋予和文本理解、 文本赋予,摒弃短浅和狭隘,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教学中时刻生成的动态资源,,实现对预设的超越。
2.1 听“杂音”,即时取舍。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见解,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如:“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做手工。四年级学生做了200朵花,五年级学生做了280朵花,六年级做的比四、五年级的总数少100朵数,六年级做了多少朵花?”放手让学生分析后,大部分学生是这么想的:先求出四、五年级一共做的朵数,然后做再从中减去100朵。正当我准备收场时,一个男孩站起来说:“老师,这题还可以先求出:六年级比五年级多做了多少朵?280-100=180(朵),再结合第一个条件求出:六年级做了多少朵?200+180=380(朵)。”他怕同学们不明白,还在黑板上画起了线段图,并且边画边讲,同学们听后恍然大悟,我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你的想法太有创意了,老师还从没想过这样解答。谢谢你!同学们也投去了敬慕的目光。在他的启发下,又有同学想出了另一解法:200-100=100(朵),280+100=380(朵)。在这极短的一瞬间,我听到了众多学生中“不同的声音”,并由衷的发出了赞扬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勇气。学生由于受到老师的尊重与赏识,更愿意与老师进行心灵对话。实现了与学生心灵对话,就会自然突破预设,更好地生成。
2.2 纠“错误”,趋利避害。学生的错误,经常造成课堂的“意外”,这种“意外”有时会令老师措手不及,但这种“意外”又是我们常常容易忽略的另一种“精彩”,是我们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独特资源。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个性化的,因此出现分歧或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但这种错误却又往往蕴含着可贵的教学价值,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将它开发、利用,使错误也能美丽起来,成为难得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我们不能视之为洪水,要做到:心胸开阔——容错,眼光长远——用错,让课堂在“出错”、“纠错”的探究过程中,呈现价值。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发现、整合信息随时把握有价值的“不确定因素”与学生展开“创造性碰撞”。推动教学的生成。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过程,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抓“细节”,峰回路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更要成为信息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生命的灵性。
1 怎样对待教学中的诸多动态因素
“动态生成资源”真实的存在于教学之中,是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动态因素,也是教学的生长因素。关注“动态生成资源”,就是关注“原创思维”。关注“具体个人”,关注在生长中的个体生命状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活质量。
1.1 捕捉新鲜的教学资源。在新教程教学理念指导下,学生日益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自主探究的空间,个性得到张扬,鲜活的生命个体充分凸显。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中不确定因素也增多了,这些动态因素随时会生新的课程资源,它包括学生的兴趣、积极情感、关注点、学习方式、方法、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节外生枝等,它们如烟花般绚丽,但稍纵即逝。面临这样的问题,教师是依旧思维驾驭新课程,掩盖、消除教学中的“不确定性”,还是善于和“不确定性”打交道。把它视作课堂生命的“活水”,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会使课堂引人入胜,余味无穷。新课程的的价值在这里,新课程的艰难也在这里。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一定是捕捉这种生成资源,因势利导去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手。
1.2 关注独特的教学资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产生“动态因素”的主要原因有:(1)学生个体的鲜活性。教学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正因为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2)教师处理教材的实时性。每一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从而让教学素材接近学情,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尽情发挥。(3)文本解读的多元性。学习是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动态过程,文本价值不仅在于教材本身,还包括教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它的增补和丰富。如果说教材是一首乐谱的话,那么读者就是演奏者。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会演奏出不同的效果。(4)教师、学生“对话”的现场性。对话并不是拟定好的。在真实的对话情境中,教学并不是完全沿着事先确定的“版本预设”行进的,常常因某种意想不到的原因,是教学情境丰富复杂,变动不已,充满生机。
1.3 巧用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学中,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会不断擦出火花。因为彼此的投入,整个过程中既有新的教育资源的生成。又有学习过程的生成。教学就是在这种互动与生成中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教师虽在备课时对课堂作了预设,但学生的主体体验是千人千面、千变万化的。面对活生生的人时,作为教学的预设,一定要“升级”。让预设正的为学生、为内容、为过程服务,成为教学运作的助推器。学生作为开放的、创造型的生命体存在,从而使教学过程呈现出丰富性、多变形和复杂性。这就是要求教师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备课、备学生,尽量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预见是极其重要的,预案也是必须的。有了课前的预见和预案,课上才能从容面对“动态因素”,做出最好的反应,智慧的处理,更好地实现课堂动态生成。
2 善用“动态因素”的策略
课前预设要在动态检验中丰富完善,绝非简单实现,预设的价值在于它的超越性,教和学的乐趣、价值很大程度上来自与师生对文本的超越,教师更应有创新的胆略和气质,超越自我理解、自我赋予和文本理解、 文本赋予,摒弃短浅和狭隘,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教学中时刻生成的动态资源,,实现对预设的超越。
2.1 听“杂音”,即时取舍。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见解,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如:“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做手工。四年级学生做了200朵花,五年级学生做了280朵花,六年级做的比四、五年级的总数少100朵数,六年级做了多少朵花?”放手让学生分析后,大部分学生是这么想的:先求出四、五年级一共做的朵数,然后做再从中减去100朵。正当我准备收场时,一个男孩站起来说:“老师,这题还可以先求出:六年级比五年级多做了多少朵?280-100=180(朵),再结合第一个条件求出:六年级做了多少朵?200+180=380(朵)。”他怕同学们不明白,还在黑板上画起了线段图,并且边画边讲,同学们听后恍然大悟,我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你的想法太有创意了,老师还从没想过这样解答。谢谢你!同学们也投去了敬慕的目光。在他的启发下,又有同学想出了另一解法:200-100=100(朵),280+100=380(朵)。在这极短的一瞬间,我听到了众多学生中“不同的声音”,并由衷的发出了赞扬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勇气。学生由于受到老师的尊重与赏识,更愿意与老师进行心灵对话。实现了与学生心灵对话,就会自然突破预设,更好地生成。
2.2 纠“错误”,趋利避害。学生的错误,经常造成课堂的“意外”,这种“意外”有时会令老师措手不及,但这种“意外”又是我们常常容易忽略的另一种“精彩”,是我们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独特资源。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个性化的,因此出现分歧或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但这种错误却又往往蕴含着可贵的教学价值,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将它开发、利用,使错误也能美丽起来,成为难得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我们不能视之为洪水,要做到:心胸开阔——容错,眼光长远——用错,让课堂在“出错”、“纠错”的探究过程中,呈现价值。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发现、整合信息随时把握有价值的“不确定因素”与学生展开“创造性碰撞”。推动教学的生成。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过程,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抓“细节”,峰回路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更要成为信息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生命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