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以教科书为参照,以教学对象(学生)为依据的原则,并以“学生最大发展”为旨归,根据学习任务,为了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对教科书的“探究”和“思考”栏目进行改进或“创造性”的再建构,可以把学生带到“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完善认知结构,为实现学生的最大发展提供平台.
[关键词] 学习起点;数学现实;自主探究;自主建构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是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编写的,正文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和“思考”栏目,“探究”和“思考”栏目以问题、留白或填空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猜想、推理、反思、交流等活动获取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由于教科书是针对全国学生开发的,并不针对某一地区、某一学校,更不能兼顾地域差异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教教材,而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对“学材”进行适当再建构),使貌似十分有限的教学资源得以激活、放大,从而扩展学生的学习时空,拓展学生的活动范围,为学生的最大发展提供可能.
立足学习起点,改进“学材”
教科书的“探究”和“思考”栏目实际上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柴西琴). 但在实际教学中,其往往脱离学生实际,或高于或低于学生的学习起点. 因此,根据学生实际对教科书中的“探究”和“思考”稍加改进,不仅可以使学生拾级而上,而且有利于学生真正地“探究”性学习.
案例1 “相交线(一)”(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以下简称“×年级上或下册”)
教科书通过“探究”,要求学生任意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并观察四个角的位置.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难说出四个角的两两位置关系. 为了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推理能力,可将“探究”改进如下:
1. 自主回顾
如图1,已知直线AB. 请读句画图:(1)在直线AB上任意取一点O;(2)画射线OC,写出图中的角;(3)画射线OC的反向延长线OD,写出图中所有的角. 追问:如何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你画出来的整个图形?(图2)
2. 建构概念
观察:两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如图2),即∠1,∠2,∠3,∠4.
思考:(1)此四个角有何共同特征?(2)每两个角的边有什么特征?如∠1和∠2、∠1和∠3. (在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猜想、表达的基础上,得到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以及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互为补角)
通过读句画图和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图形,巩固已学内容,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的三种语言互译能力;同时引出课题,突出了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本质,为学生自主建构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作好铺垫. 邻补角和对顶角作为描述性概念,属于解释性理解水平. 为此,在概念教学中,当以“形”取“意”,即从知识的本质(两直线相交)出发,找到两种角的顶点和边的位置关系,从而突出“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本质特征,为以后研究“三线八角”提供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2 “二次根式(一)”(八年级下册)
探究二次根式时,教科书设置了一些特殊的例子,让学生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为了让学生进行主体性研究学习活动,即让学生在学习参与中,在能动的实践活动中,自己探索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可将课堂“探究”改进如下.
1. 性质1的探究
思考:当a≥0时,是什么数?是正数、0,还是负数?为什么?
2. 性质2的探究
思考:(1)()2,()2,()2,()2,
2的值分别是多少?(2)你是如何得到()2=2的?(3)根据这些特殊的例子,你能得到怎样的一般结论?(在学生归纳性质后,引导学生用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来分析、说明该性质)
3. 性质3的探究
猜想等于多少. (除个别学生说“=a”外,大多数学生都说“=a”)
追问: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引导学生自主举例分析说明、验证归纳性质=a=a (a≥0),
-a (a<0). 在学生归纳性质后,引导学生用算术平方根的意义自主分析说明该性质)
4. 性质2、性质3的辨析
思考:与()2有何异同点?(引导学生从表示的意义、字母的取值范围、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
二次根式的性质是在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基础上,由特殊到一般生成的. 以三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在多重交往互动中自主探究二次根式的三个性质,这样便加大了学生的探索空间,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这样的探究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掌握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 在“性质3”的教学中,没有仿照“性质1和性质2”的教学方法,而是先让学生“猜想等于多少”,当学生出现不同意见时,教师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举例,分析说明并验证、归纳性质3,整个过程充分尊重和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把学生带到“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完善认知结构.
案例3 “平方根(1)”(七年级下册)
教科书利用实际问题“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正方形的边长”引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能记住一些自然数的平方,但是还存在几个层次的学生:(1)能记住10以内各自然数的平方;(2)能记住20以内各自然数的平方;(3)能由一个数的平方求出这个数. 另外,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逆向思维意识和经验,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和经验不足.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为了让学生①经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术平方根的价值;②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算术平方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③理解算术平方根与平方运算的联系,会求算术平方根,发展逆向思维能力. 即注重交流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可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引入改进如下: 1. 旧知呈现,问题诱思
(1)抢答:122=______;1.52=______;(-6)2=______;0.052=______;( )2=81.
(2)由正方形的面积S求边长a(填表):
[正方形的面积S\
[关键词] 学习起点;数学现实;自主探究;自主建构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是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编写的,正文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和“思考”栏目,“探究”和“思考”栏目以问题、留白或填空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猜想、推理、反思、交流等活动获取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由于教科书是针对全国学生开发的,并不针对某一地区、某一学校,更不能兼顾地域差异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教教材,而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对“学材”进行适当再建构),使貌似十分有限的教学资源得以激活、放大,从而扩展学生的学习时空,拓展学生的活动范围,为学生的最大发展提供可能.
立足学习起点,改进“学材”
教科书的“探究”和“思考”栏目实际上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柴西琴). 但在实际教学中,其往往脱离学生实际,或高于或低于学生的学习起点. 因此,根据学生实际对教科书中的“探究”和“思考”稍加改进,不仅可以使学生拾级而上,而且有利于学生真正地“探究”性学习.
案例1 “相交线(一)”(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以下简称“×年级上或下册”)
教科书通过“探究”,要求学生任意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并观察四个角的位置.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难说出四个角的两两位置关系. 为了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推理能力,可将“探究”改进如下:
1. 自主回顾
如图1,已知直线AB. 请读句画图:(1)在直线AB上任意取一点O;(2)画射线OC,写出图中的角;(3)画射线OC的反向延长线OD,写出图中所有的角. 追问:如何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你画出来的整个图形?(图2)
2. 建构概念
观察:两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如图2),即∠1,∠2,∠3,∠4.
思考:(1)此四个角有何共同特征?(2)每两个角的边有什么特征?如∠1和∠2、∠1和∠3. (在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猜想、表达的基础上,得到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以及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互为补角)
通过读句画图和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图形,巩固已学内容,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的三种语言互译能力;同时引出课题,突出了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本质,为学生自主建构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作好铺垫. 邻补角和对顶角作为描述性概念,属于解释性理解水平. 为此,在概念教学中,当以“形”取“意”,即从知识的本质(两直线相交)出发,找到两种角的顶点和边的位置关系,从而突出“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本质特征,为以后研究“三线八角”提供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2 “二次根式(一)”(八年级下册)
探究二次根式时,教科书设置了一些特殊的例子,让学生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为了让学生进行主体性研究学习活动,即让学生在学习参与中,在能动的实践活动中,自己探索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可将课堂“探究”改进如下.
1. 性质1的探究
思考:当a≥0时,是什么数?是正数、0,还是负数?为什么?
2. 性质2的探究
思考:(1)()2,()2,()2,()2,
2的值分别是多少?(2)你是如何得到()2=2的?(3)根据这些特殊的例子,你能得到怎样的一般结论?(在学生归纳性质后,引导学生用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来分析、说明该性质)
3. 性质3的探究
猜想等于多少. (除个别学生说“=a”外,大多数学生都说“=a”)
追问: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引导学生自主举例分析说明、验证归纳性质=a=a (a≥0),
-a (a<0). 在学生归纳性质后,引导学生用算术平方根的意义自主分析说明该性质)
4. 性质2、性质3的辨析
思考:与()2有何异同点?(引导学生从表示的意义、字母的取值范围、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
二次根式的性质是在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基础上,由特殊到一般生成的. 以三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在多重交往互动中自主探究二次根式的三个性质,这样便加大了学生的探索空间,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这样的探究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掌握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 在“性质3”的教学中,没有仿照“性质1和性质2”的教学方法,而是先让学生“猜想等于多少”,当学生出现不同意见时,教师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举例,分析说明并验证、归纳性质3,整个过程充分尊重和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把学生带到“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完善认知结构.
案例3 “平方根(1)”(七年级下册)
教科书利用实际问题“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正方形的边长”引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能记住一些自然数的平方,但是还存在几个层次的学生:(1)能记住10以内各自然数的平方;(2)能记住20以内各自然数的平方;(3)能由一个数的平方求出这个数. 另外,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逆向思维意识和经验,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和经验不足.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为了让学生①经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术平方根的价值;②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算术平方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③理解算术平方根与平方运算的联系,会求算术平方根,发展逆向思维能力. 即注重交流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可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引入改进如下: 1. 旧知呈现,问题诱思
(1)抢答:122=______;1.52=______;(-6)2=______;0.052=______;( )2=81.
(2)由正方形的面积S求边长a(填表):
[正方形的面积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