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导师制”在英语教师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对“双导师制”产生背景和内涵展开相关论述后,有效分析了目前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的现状,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对“双导师制”下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反思进行综合性的阐述,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双导师制;英语教师;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林畅(1983-),女,广东揭阳人,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师培养模式也处于不断更新的过程,为了能够促进我国教育领域有着崭新的突破,构建新型的英语教师培养模式有着实质性意义。从现实状况上来看,多数院校在英语教师培养流程体系上存在弊端,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学生在入职前对教学技能的掌握难以娴熟,因此进行相应的反思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在“双导师制”下如何对英语教师进行培养,下面展开相关研究说明。
一、“双导师制”产生的背景和内涵
“双导师制”的历史还需要追溯到十四世纪的欧洲,当时在牛津大学率先实施,打破了传统教育始终以教师为主体的局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探讨、学习,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相比欧洲国家而言,我国实施“双导师制”的时间尚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于北京大学开始开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来看“双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我国在2007年对“双导师制”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对于师范生而言配备了理论指导老师和实践指导老师,在这次改革之后,师范生在接受教育时缺乏实践的状况有所改善,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互相配合之下,教育类人才的质量有着明显提升。2016年11月,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与揭阳市拨通全优教育机构签订了校校合作的人才培养协议,随后在2017年4月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与揭阳市拨通全优教育机构举行“教育实习基地”签约仪式,校内指导老师不定期地到实习基地看望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与校外指导老师一起听课,共同交流给予师范生教学和课堂管理方面的指导和建议,这对我国教育改革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
二、目前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的现状
在英语教师的培养中校方发挥着主体作用,同时也是任务所在。随着时代的推进,建立在新型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目前英语教师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下面进行相应的分析。
1.英语教师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传统的英语教师培养模式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特点,在这种培养模式之下,对英语培养教育过程被学科知识完全涵盖,虽然学生在专业水平上确实能够有所掌握,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在上岗后难以有效发挥出专业知识的功效。不仅如此,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下的英语教师对于教育新需求的敏感程度不高,思想大都停留在课本中的内容,相比较一线学校而言教育改革明显滞后,每每面临新课改的情况下难以有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2.教育见习和实习实践缺乏有效监督和考核。不少院校在英语教师培养上设立了一些见习及实习课程,通过几个月的课程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观察现状发现很多实践课程只是出于形式和一些考核需要,往往是职前英语教师单独参加,缺乏一线老师的现场指导很难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有些职前英语教师自觉能力差,缺乏管束的情况下在实习过程中抱着应付的态度。虽然有些院校职前老师实践培养中会配备一线老师现场指导,但又出现指导过程中只是单一进行理论传输的状况,加上大学指导老师和一线指导老师在职前英语教师培养模式上缺乏沟通,使得实践培训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三、“双导师制”下的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反思
根据目前英语教师培养模型的现状,有效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很有必要。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之下,职前英语老师拥有校内理论及校外实践共两个导师,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实施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能够培养出既拥有专业水平素养有具备强大实践能力的英语教师。
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之下,在校内理论方面导师主要的教学重心应该引导学生多多了解最新的英语教学动态,培养学生创新、主动的态度;在校外实践方面理论指导老师应该和职前英语教师共同参与实习过程中,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效传授如何有效应用理论,并证明一些理论是能够通过实践进行验证的。在这种模式之下能够加深职前英语教师对教学的充分理解,并且能够对自身职业有着更强的认同感。
校外实践指导老师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尽快进入到职业角色当中,因此在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将实践环节更加细化,例如可以进行分层指导,将整个教学分成教学设计、教学管理、教學活动等方面,然后在实践过程中逐一进行指导。不仅如此,校外实践指导老师还应该多多和校内理论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对实习生在实践过程的状况及问题及时向校内老师反馈,在指导方式上也需要和校内老师进行交流,通过了解每个学生在校内学习过程中的特点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促进职前英语老师能够在实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明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真正含义。
四、结语
“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对于职前英语教师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校内理论指导老师和校外实践指导老师相互配合,针对学生的特点不断进行教学改进,才能够输送更多优秀的英语教师人才。
【关键词】双导师制;英语教师;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林畅(1983-),女,广东揭阳人,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师培养模式也处于不断更新的过程,为了能够促进我国教育领域有着崭新的突破,构建新型的英语教师培养模式有着实质性意义。从现实状况上来看,多数院校在英语教师培养流程体系上存在弊端,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学生在入职前对教学技能的掌握难以娴熟,因此进行相应的反思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在“双导师制”下如何对英语教师进行培养,下面展开相关研究说明。
一、“双导师制”产生的背景和内涵
“双导师制”的历史还需要追溯到十四世纪的欧洲,当时在牛津大学率先实施,打破了传统教育始终以教师为主体的局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探讨、学习,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相比欧洲国家而言,我国实施“双导师制”的时间尚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于北京大学开始开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来看“双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我国在2007年对“双导师制”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对于师范生而言配备了理论指导老师和实践指导老师,在这次改革之后,师范生在接受教育时缺乏实践的状况有所改善,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互相配合之下,教育类人才的质量有着明显提升。2016年11月,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与揭阳市拨通全优教育机构签订了校校合作的人才培养协议,随后在2017年4月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与揭阳市拨通全优教育机构举行“教育实习基地”签约仪式,校内指导老师不定期地到实习基地看望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与校外指导老师一起听课,共同交流给予师范生教学和课堂管理方面的指导和建议,这对我国教育改革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
二、目前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的现状
在英语教师的培养中校方发挥着主体作用,同时也是任务所在。随着时代的推进,建立在新型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目前英语教师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下面进行相应的分析。
1.英语教师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传统的英语教师培养模式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特点,在这种培养模式之下,对英语培养教育过程被学科知识完全涵盖,虽然学生在专业水平上确实能够有所掌握,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在上岗后难以有效发挥出专业知识的功效。不仅如此,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下的英语教师对于教育新需求的敏感程度不高,思想大都停留在课本中的内容,相比较一线学校而言教育改革明显滞后,每每面临新课改的情况下难以有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2.教育见习和实习实践缺乏有效监督和考核。不少院校在英语教师培养上设立了一些见习及实习课程,通过几个月的课程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观察现状发现很多实践课程只是出于形式和一些考核需要,往往是职前英语教师单独参加,缺乏一线老师的现场指导很难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有些职前英语教师自觉能力差,缺乏管束的情况下在实习过程中抱着应付的态度。虽然有些院校职前老师实践培养中会配备一线老师现场指导,但又出现指导过程中只是单一进行理论传输的状况,加上大学指导老师和一线指导老师在职前英语教师培养模式上缺乏沟通,使得实践培训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三、“双导师制”下的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反思
根据目前英语教师培养模型的现状,有效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很有必要。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之下,职前英语老师拥有校内理论及校外实践共两个导师,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实施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能够培养出既拥有专业水平素养有具备强大实践能力的英语教师。
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之下,在校内理论方面导师主要的教学重心应该引导学生多多了解最新的英语教学动态,培养学生创新、主动的态度;在校外实践方面理论指导老师应该和职前英语教师共同参与实习过程中,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效传授如何有效应用理论,并证明一些理论是能够通过实践进行验证的。在这种模式之下能够加深职前英语教师对教学的充分理解,并且能够对自身职业有着更强的认同感。
校外实践指导老师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尽快进入到职业角色当中,因此在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将实践环节更加细化,例如可以进行分层指导,将整个教学分成教学设计、教学管理、教學活动等方面,然后在实践过程中逐一进行指导。不仅如此,校外实践指导老师还应该多多和校内理论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对实习生在实践过程的状况及问题及时向校内老师反馈,在指导方式上也需要和校内老师进行交流,通过了解每个学生在校内学习过程中的特点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促进职前英语老师能够在实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明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真正含义。
四、结语
“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对于职前英语教师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校内理论指导老师和校外实践指导老师相互配合,针对学生的特点不断进行教学改进,才能够输送更多优秀的英语教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