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增减话“短长”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3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 黄国华(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处长):
  每年,教育部都会适时启动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其本意在于支持高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实际,对学校本科专业进行增减调整,这本来是依据教育教学规律,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一个好举措,却每年都会在高校掀起涟漪,主要的表现就是“争着增,不愿减”。涟漪的背后,需要高校的冷静思考。一是要面向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要增减专业。高校的专业增减须基于清晰明确的人才需求分析,需求量大的、面向战略的、面向未来的,是高校专业增加的重点;需求量小,甚至没有需求的,就应该自觉减小招生规模或者取消。二是以办学条件为基准申请增加专业。任何一个专业的举办,离不开必备的师资队伍、基本的实验实习条件,专业设置特别是增加新兴专业或者目录外专业时,一定要把这些基本问题考虑好。三是要勇于减掉一些过时、陈旧、落后的专业。同时,专业调减是为了新的发展和更好的发展,一定要做好原有教师的流转安置,不能减了专业,寒了人心。
  @ 姜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教授):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是学校,而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就是专业。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握时代要求,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专业进行科学的设置和调整。一是高校对专业的调整要有长远目光、战略眼光,瞄准时代社会发展动向。二是需要立足本校实际,坚持从自身的基础、特色、优势出发。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随波逐流、盲目跟风,更不能不顾学校自身条件片面追求专业数量的增长。三是对存量的处理和增量的设置都应结合专业的社会需求、全国其他高校开办情况、本校的办学定位等进行总体规划,并由专家队伍进行充分论证。总之,专业调整要紧紧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要从实际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专业调整,真正担负起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
  @ 李爱民(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
  专业和学科不同,学科是对知识的分类,而专业主要是为满足特定职业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知识有机组合。专业设置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活动的基本依托。依照专业设置管理相关规定对本科专业进行动态调整,撤销一些不合时宜、条件薄弱甚至空置专业,增设一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跨学科交叉创新型专业,使教学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激发高校办学活力。但从高校实际承载专业建设和运营的院系工作者视角来看,专业增减工作中需要把握好两对关系:一是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即思考申报设置新专业如何利用和发挥好自身传统优势。二是基础和应用的关系,即如何处理好基础类专业效益的内隐性和滞后性与应用类专业见效快这种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同时,还要建好专业标准,做好评估督导,切实克服高校“重申报布点、轻管理建设”等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解决专业发展掣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刘宇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
  专业调整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做好专业调整的“加减法”要遵循规律,求真务实。一是立足特色,创新发展。要统筹把握特色与规模的辩证关系,实现以鲜明的专业特色强化人才培养的深度,以恰切的专业规模支撑一流大学建设的厚度,以前瞻的专业布局拓展专业创新发展的广度。二是服务需求,融合发展。在服务学科体系建设中,以新兴或交叉融合专业为切入口培育学科增长点,搭好学科与专业的“经纬线”。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变革中,主动调结构、凝特色,推进“四新”前沿专业方向建设,强化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构建“融合”与“调整”的双循环。三是把握重点,协调发展。坚持实事求是,保持战略定力,既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锚定发展重点,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扶优、扶特”强化高校自身专业建设的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也要注重相关学科专业群建设,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实现专业建设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重要遵循。北京印刷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新时代出版传媒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新要求,扎根行业、服务北京、结合特色,创新新时代出版传媒本科人才培养,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坚持守正出新、笃志敏行,不断推进新时代出版传媒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本科教育;出版传媒;特色;培养  习近平总书
  
从业37载,承担百余项科研项目、课题研究与实践工程,获得多项奖励,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现任北京建筑大学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第一批重大项目资助团队PI,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专家咨询组成员……她就是北京建筑
摘 要:高校校友文化体现并彰显了独特的大学文化,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延伸。从高校校友文化建设中的难点出发,围绕共同体文化、感恩文化及文化价值观三个维度探讨高校校友文化的内涵,并提出培养校友爱国爱校精神情怀、以生为本做好教学服务管理、注重关键时期校友人文关怀、理职明责统筹校友会平台建设、完善校友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加强信息媒介的管理与创新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校友文化;内涵;文化价值观;建设
2011-6-106:25:13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这可是我第一次在小学过儿童节,我激动得大清早就醒了!  儿童节穿什么衣服好呢?前几天女生们就开始讨论这件超级重要的事情。大家最担心学校让我们穿校服来过儿童节。校服黄不黄灰不灰的——难看得要命。  还好昨天江老师宣布:“你们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来过一个开心的儿童节!”她还笑眯眯地加上一句:“女生们要穿得像朵花哦。”  我打算穿衣柜里最漂亮的公
北京舞蹈学院在第五届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邀请赛暨舞蹈院校展演以及各系的展演和学术活动中,把建校六十周年的活动办得简朴而厚重。在这个过程中,校园内总能活跃着一批青春朝气、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学生志愿者奔波忙碌的身影,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学院文化引领的倡导,大学生的“志愿文化”正在舞蹈家摇篮里生根发芽并日渐壮大。志愿者是社会文明的代表,如今已经成为学院教育环境、校园环境、情感
兔tù子zi太tài太tɑi在zài欢huān乐lè村cūn庄zhuānɡ开kāi了le一yì家jiā蛋dàn糕ɡāo店diàn——包bāo你nǐ满mǎn意yì蛋dàn糕ɡāo店diàn。  一yí大dà早zǎo,兔tù子zi太tài太tɑi就jiù系jì好hǎo花huā围wéi裙qún、挽wǎn起qǐ长chánɡ袖xiù子zi,开kāi始shǐ准zhǔn备bèi做zuò蛋dàn糕ɡāo。可kě是
期刊
摘 要:中外合作大学面临更加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在校师生经常受到不同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的碰撞和影响。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教学内容、教学设置上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着重把握好几方面的张力:一是历史事件与历史叙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要辩证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叙述的关系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史论结合”。二是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要坚守中国立场,从中国
一二三,画起来,一模一样的好伙伴。动动剪刀剪一剪,一个就成了俩。  草绿色的毛毛虫、在水里摇着尾巴的热带鱼、飞向太空的棕色飞艇……快来剪出你喜欢的多彩世界。  咔嚓咔嚓,微笑的兔子、惊慌的兔子、睡眼惺忪的兔子……看呆了吧,“轴对称”让你的剪刀有了魔法!  除了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的图形也是对称图形。关于中心对称图形也有很多秘密等着你去探索,出发吧!
摘 要:抗击新冠疫情严峻斗争的伟大实践,既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也为我国新时代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和生动启示。就高等教育而言,全员行动、党员冲锋以及舆论引领的抗疫经验,对加强研究生党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从全员育人、榜样引领、思研互融“三个重点”,对高校研究生党建体系再审视、再强化、再完善,把研究生党建工作提升至新境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