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是一部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方面的书。此书虽然是译本,其内容对中国教育现状,尤其是家庭教育问题,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引起读者对当下中国教育诸多问题的联想、比较和思考。本书案例丰富,观察细致,评论独特,尤其是对案例表象背后的心理动机的透视与分析,不时闪现出思想的睿智与人文关怀,给读者富有教育哲理的启发。
本书并不是教育理论专著,这从本书的章节标题就可以看出,如第一章“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消极情绪”,第二章“欢乐情绪与道德规范”等。这些标题其实是一种话题,这些话题十分生活化、通俗化。所涉及的问题不仅是学校管理的难点和教师着力的重点,也是家长平时面对和关心的问题。该书更像是一部有关青少年成长与人格心理教育过程的研究性笔记,这使本书具有生动性和可读性。这正是本书的大众阅读价值,也是本书值得向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推荐的理由。
本书的教育科学内涵,渗透在对教育文化、成长案例和青少年心理教育规律的综合叙述中,这种文体正是“教育叙事”文体。而“教育叙事”文体的价值,正是在当下的生活背景与时代故事的讲述中,呈现出研究性内涵,逐渐把读者引入反思的阅读状态中。这是本书的内容特色。
比如,在第二章“快乐情绪与道德规范”中,作者指出“快乐教育”的泛滥与浅薄,对青少年心理的成熟发育和道德培养带来危害,认为这是现在“父母面临的新困境”。作者指出现在的父母过分关注要让孩子获得“快乐”的鼓励,“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的快乐与自尊比他们的道德发展更重要”,未认识到“他人的幸福同自己的幸福一样重要”。许多家长借“快乐”的名义行事,因而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使孩子沉溺于享乐或是“某种情绪的满足”,容易导致孩子在人格培养上“幸福感”的缺失。
关于家教中“赞美狂潮”的述评,作者透过日常生活表象,分析了家长心理的内在动机与根源,揭示了某种事实真相。作者指出,泛滥的赞美,看似家长在鼓励孩子,进行快乐教育,实际上是“许多紧张忙碌的成人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因此不断称赞孩子也成为一条捷径,一种看似简单的替代方式”。这揭示了成人在“赞美狂潮”背后的潜在的自私心理动机,可谓一针见血,令人反省。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本书案例都来自日常的教育生活,但在观察分析上却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与理论高度。在具体叙述中选择小而有意味的切入点——话题,通过“教育叙述”方式表达出一种洞察生活的睿智。这种富有理论内涵的睿智表达,能抓住现实问题的要害,提出的教育建议能给读者一种易于接受的亲切感与人文关怀,同时又让读者获得一种被点拨的惊喜和感悟的深刻。这构成了本书的叙述特色。
作者虽然是美国人,但所论问题并不美国化或西方化,而是十分“中国化”。比如,多年来,中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大力提倡“快乐学习”、“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特别是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我能行!”“你真棒!棒棒棒”的喊成一片,成为口头禅,大有颠覆传统教育经验的态势,以致教师有没有批评学生的权利都成为一种需要讨论的问题。读了此书,不禁使人想到,当“快乐教育”的口号成为大众话语时,它实际上可能成为一种浅薄的外衣,使教育这个复杂的文化问题抽离了理论的深刻内涵,而沦为一种点缀;使教育生活失去重量的支撑,成为一种轻飘飘的东西。
读了此书,不禁感慨有些教育问题看来是全球化的,不只是中国独有,自然会引起读者对当下中国教育诸多问题的联想和思考,在国际比较中产生共鸣。本书有助于读者回到教育生活常态和历史经验中,审慎思考教育生活中各种新观念、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教育文化理论内涵和反思能力。也许,我们确实应该像作者所说的那样,“要设法摆脱一些陈词滥调的讨论”,冷静体察教育生活的严肃性、深刻性和教育问题的科学性。
(责任编辑:陈玉龙)
本书并不是教育理论专著,这从本书的章节标题就可以看出,如第一章“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消极情绪”,第二章“欢乐情绪与道德规范”等。这些标题其实是一种话题,这些话题十分生活化、通俗化。所涉及的问题不仅是学校管理的难点和教师着力的重点,也是家长平时面对和关心的问题。该书更像是一部有关青少年成长与人格心理教育过程的研究性笔记,这使本书具有生动性和可读性。这正是本书的大众阅读价值,也是本书值得向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推荐的理由。
本书的教育科学内涵,渗透在对教育文化、成长案例和青少年心理教育规律的综合叙述中,这种文体正是“教育叙事”文体。而“教育叙事”文体的价值,正是在当下的生活背景与时代故事的讲述中,呈现出研究性内涵,逐渐把读者引入反思的阅读状态中。这是本书的内容特色。
比如,在第二章“快乐情绪与道德规范”中,作者指出“快乐教育”的泛滥与浅薄,对青少年心理的成熟发育和道德培养带来危害,认为这是现在“父母面临的新困境”。作者指出现在的父母过分关注要让孩子获得“快乐”的鼓励,“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的快乐与自尊比他们的道德发展更重要”,未认识到“他人的幸福同自己的幸福一样重要”。许多家长借“快乐”的名义行事,因而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使孩子沉溺于享乐或是“某种情绪的满足”,容易导致孩子在人格培养上“幸福感”的缺失。
关于家教中“赞美狂潮”的述评,作者透过日常生活表象,分析了家长心理的内在动机与根源,揭示了某种事实真相。作者指出,泛滥的赞美,看似家长在鼓励孩子,进行快乐教育,实际上是“许多紧张忙碌的成人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因此不断称赞孩子也成为一条捷径,一种看似简单的替代方式”。这揭示了成人在“赞美狂潮”背后的潜在的自私心理动机,可谓一针见血,令人反省。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本书案例都来自日常的教育生活,但在观察分析上却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与理论高度。在具体叙述中选择小而有意味的切入点——话题,通过“教育叙述”方式表达出一种洞察生活的睿智。这种富有理论内涵的睿智表达,能抓住现实问题的要害,提出的教育建议能给读者一种易于接受的亲切感与人文关怀,同时又让读者获得一种被点拨的惊喜和感悟的深刻。这构成了本书的叙述特色。
作者虽然是美国人,但所论问题并不美国化或西方化,而是十分“中国化”。比如,多年来,中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大力提倡“快乐学习”、“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特别是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我能行!”“你真棒!棒棒棒”的喊成一片,成为口头禅,大有颠覆传统教育经验的态势,以致教师有没有批评学生的权利都成为一种需要讨论的问题。读了此书,不禁使人想到,当“快乐教育”的口号成为大众话语时,它实际上可能成为一种浅薄的外衣,使教育这个复杂的文化问题抽离了理论的深刻内涵,而沦为一种点缀;使教育生活失去重量的支撑,成为一种轻飘飘的东西。
读了此书,不禁感慨有些教育问题看来是全球化的,不只是中国独有,自然会引起读者对当下中国教育诸多问题的联想和思考,在国际比较中产生共鸣。本书有助于读者回到教育生活常态和历史经验中,审慎思考教育生活中各种新观念、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教育文化理论内涵和反思能力。也许,我们确实应该像作者所说的那样,“要设法摆脱一些陈词滥调的讨论”,冷静体察教育生活的严肃性、深刻性和教育问题的科学性。
(责任编辑:陈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