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 寻找瓦尔登湖

来源 :精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过的那种静谧而不被打扰的生活,李银河终于在威海找到了。
  前些天,李银河的姐姐在北京突然走失。
  那天早上,姐姐如往常出门,却迟迟没有回家。姐姐年过古稀,身体又不太好,把李银河一大家子人急坏了。八十岁的姐夫老泪纵横,李银河着急地把寻人信息发布在了微博和微信上,一时间,认识她的朋友、学生、读者都纷纷转发。
  后来才知道,姐姐一出家门就找不着回家的路了,还不小心把装着老年证的包也给丢了。失踪的那一夜,辨不清方向的姐姐从北四环一路走到了国贸地铁站,最后还是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发现了地铁里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的她。
  姐姐不记得家里的地址,也说不清楚自己怎么走到了那里,幸运的是,她还清楚记得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当姐夫从地铁站办公室的工作床上把她叫醒、说要领她回家的时候,糊里糊涂的姐姐还纳闷,“家?这不就是我家吗?”
  折腾了一天一夜,姐姐总算是找到了,可李银河却还是后怕。“真怕,怕永远找不到了。”
  年轻时,李银河的两个姐姐很早就到外地上学工作,哥哥也常住校,后来各自结婚成家,聚少散多。如今,家里年纪最小的李银河已经年过六十,平日亲戚间走动并不太多,兄弟姐妹四个一年只在春节聚会一次,平常也不过只是通通电话而已。
  李银河以为自己早已习惯这样的相处,姐姐的这次失踪却给了她狠狠的一击。眼看着终日辛劳工作的哥哥在一次中风后身体日益变差,曾经活泼开朗的姐姐的智力和记忆也在一点点地消退,李银河只觉得衰老来得猝不及防、惊心动魄— “生活就是如此残酷,疾病和死亡无时无刻不环伺四周,人就像被狼群包围,随时可能受到致命的一击。”
  她把自己的故事写在了博客上,希望能给读者一些警醒。“人生苦短,应该以秒为分、以分为小时、以一当十地对待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
  迷宫探险
  --------------------------“写作像探险,你不知道自己会写出什么,仿佛陷入一个迷宫,或者一个细黑的洞穴,深一脚浅一脚,有时看到前面有一丝亮光,以为找到出路,一路发足狂奔,结果并没有走出去,心情不免沮丧。但是有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心中豁然开朗。”
  --------------------------
  姐姐找回来后的第四天,李银河飞到了广州,参加自己新书发布的讲座。距离李银河上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已经过去了大半年—那是去年年底,她首度公开自己与同性爱人“大侠”17年的感情生活,这一话题顿时引爆了大众的广泛讨论。
  半年后出现在讲座上的她,一如往常的温和,却仍是大众的焦点。这场设在广州方所书店的讲座,被前来“朝圣”的读者挤得满满当当。讲座区域里人贴着人,连转身的缝隙都没有。即使是讲座区域外也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读者,哪怕被重重人墙和书架挡住了视线,也要在一旁站着听完讲座全程。
  李银河没有料想到,一场简单的讲座竟会有如此多的读者前来捧场。事实上,隔天在深圳中心书城举办的讲座,前来听讲的读者超过千人。随行的还有BBC的两位记者,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一直跟着李银河,从北京拍到广州,再拍到了深圳。
  方所讲座当日,正是美国最高法院批准美国同性婚姻法案的第二天。讲座一开场,李银河就主动提起了这个消息。“如果美国有了同性婚姻,中国的同性婚姻也有希望了”,台下掌声雷动。
  不知什么时候起,李银河就成为了LGBT群体的代言人。实际上,她不止一次在文章里提到,自己的研究领域有三个—家庭、性别和性。“但是公众并不关注前两个,只关心第三个。原因是在性的领域,社会禁忌颇为严重,基本属于研究禁区和死角,突然间有人对此做了研究,没说一句话都使社会的神经备受刺激。”
  讲座上的提问环节,观众们踊跃举手,大多提的仍是同性恋相关的问题。一如既往地,人们希望在李银河的讲座上听到她对于性领域相关问题的发言和表态,也希望在她的新作中读出更多前卫犀利的言论。然而,这一回她写的却并不是性学研究领域的书。
  “年轻时专注于学术研究,年纪大了反而开始写随笔,记录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2012年,六十岁的李银河从中国社科院退休,离开北京,居住在海滨城市威海。三年间,她把自己在威海的所思所想、生活所得,都写进了新书《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里。
  “二十多岁时我就爱胡思乱想,思考宇宙之大,人生之意义所在。”仰望星空,给少女时代的李银河带来的是痛苦。“看夜空的点点繁星,就顿觉自己的渺小,不过就是银河系中一粒小小尘埃,生命似乎没有什么意义。”
  她在文章《芝麻人生》中写道:“在浩淼的宇宙当中,这么一个小小地球,就像一笸箩芝麻当中的一粒芝麻;在茫茫人海当中,这么一个小小的人,就像一笸箩芝麻当中的一粒芝麻。我的人生能有个什么意义呢?即使是那些富可敌国的大富豪,那些颐指气使的高官,那些万人瞩目的明星,也不过是在这样一个芝麻星球上的一个芝麻人儿,能有个啥意义呢?”
  后来的日子里,她一直继续着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问。直到后来成为社会学者,忙碌而专注的研究让她无暇再去顾虑其他,也帮她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内心的焦虑和折磨。几年前,李银河退休,闲暇时间多了起来,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重新出现在她的脑海里,迫使她不得不去面对。
  她开始写随笔,记录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她用加缪的话勉励自己—正因为生命没有意义,才更值得一过。“从宏观角度上看,芝麻大小的生命真的毫无意义;但从微观角度来看,人一生的冒险、偶然的发现、曾经的遭遇、路过的风景,种种经历都可以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科学家发明定理,我写下一个作品,都是在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有时候,这种生命的意义更广,父母把孩子抚养成人,对孩子的生命来说,又是一种新的意义。”
  对李银河而言,这样的写作,不仅是一次新的探险,更是一种自我治疗。在这样的治疗中,她渐渐放下了对于生命终极意义的消极追问,同时找到了对抗恐惧的方法。   无神论者的静修
  --------------------------
  “每天早晨,我在海滩上散步,闻着微带腥味的空气,海风拂面。低低的灰色雨云在空中走得很快,这是在大城市中绝对看不到的景象。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远处的海天相接处那条分界线被晨雾弄得时隐时现,我的心中一片空旷。”
  --------------------------
  翻开《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的第一页,上面只有一句话:“我的心中一片空旷。”这大概是李银河对三年威海生活的最佳概括。年轻时,她第一次读完梭罗的《瓦尔登湖》,便时常在脑海中生造出一个空旷的心灵栖息之处。
  李银河理想中的瓦尔登湖,兴许就是她现在常住的威海了。2013年,她在这个海滨城市买房置业,住在了一个人影寂寥的小区里。房子离海不过百米,门口有一条马路,到了冬天,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偶尔才能碰到一个冬泳的人。
  威海人少 、空气好,“PM2.5从来不超过50”,这让她感觉轻松惬意。早些年在北京,虽然已经是住在郊区,时常仍有人来问,有个活动能不能参加一下。碍不过面子,李银河还是得出席。现在不同了,“想去是想去,但我现在人在威海呢”,一句话就给避开了。
  “要想从喧嚣中逃离,第一步就是在地理上的逃离。”在瓦尔登湖的梭罗,远离人群,每日自耕自食,与动植物为邻,用笔头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在威海的李银河,虽然无法做到真正与世隔绝,却终于能够按照自己理想的步调生活:每日到海边散步,看书看电影,听听室内乐,随心所欲地写点什么,偶尔与朋友聊几句天。
  “躲开媒体,躲开人群,躲开新闻,躲开突发事件,躲开热闹的网络狂欢—都躲开,不掺和。”但即便已经退休,李银河的公众身份依然提醒着她,“在某些关键点上,还是得说话,得发声。”
  李银河和外界互动的窗口是网络。最早经营的博客,她至今还在更新,保持着三天发一篇博客的频率。微博上,她有一百多万的粉丝,前不久,她又开了公众号,每天推送的话题各式各样:性观念、旅行心得、王小波……
  “但这些互动是可控的,并不打扰我的静修。”李银河的静修生活,不斋戒不打坐,也不练什么瑜伽或是太极,甚至和宗教没什么关系。“所有的宗教修行和世俗修炼都强调要摈弃激情,要向着心情平静的境界努力,最终目标是达到心如止水,波澜不惊,甚至睡眠泛起一点涟漪都要算没有修行到家。”李银河在佛教圣地见到那些面无表情的和尚、尼姑,觉得自己并不喜欢他们的生活方式,“一是不自由,二是要牺牲掉一些世俗的享受,而这两种东西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她用一种无神论者的静修生活来代替传统观念上的修行。和现代人理解的修行不同,她选择的是一种自由自在又超凡脱俗的生活,一种精神的静修。这种静修的所得,有时从一部让人潸然泪下的电影中来,有时从一曲美妙柔和的室内乐中来,有时又从一壶刚泡好的、清香入鼻的铁观音中来。
  李银河有一个采蜜哲学,说的是人应该像蜜蜂一样,只采最好的蜜,过最好的生活。但是在她看来,最好的生活和物质关系不大,豪宅豪车、山珍海味并不能给她带来愉悦,“三十多度的炎夏里,能有一台空调对着我吹吹,让我凉快舒适,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前段时间,李银河突发奇想,开始学起水墨画。她的网友、一个大学的美术老师毛遂自荐,亲自上门教了十天,算是把她领进了门。然而李银河的热情来得快也退得快,“跟着老师画,就觉得兴致盎然,为此还专门写了好几篇博客,激动得很。但是老师一走,我再拿起画笔,就突然失掉了兴趣。”
  兴趣来了就试试,兴趣没了就作罢,不抑止也不强求,这也算是李银河的一种修炼: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更耐心、更能平心静气接纳自己现状的人。
  而如今摆在她面前的现状,是无法回避的衰老,以及一步步逼近的死亡。“每天照镜子,都能看见自己新长出的白发,皱纹越来越多,光是看脖子上一道道的纹理,就能知道年纪。”
  既然衰老躲不掉,索性把死亡当成一次彻底的睡眠吧,只是不再醒来而已。“这么一想,就从容多了。”学会面对年龄在自己身上烙下的痕迹,对李银河而言,大概又是一轮新的修炼吧。
  李银河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师从于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其他文献
我发现一个规律,二战以后,世界上很多大公司的CEO都来自军队,出身军队的CEO比出身哈佛的多。《财富》杂志曾经刊登过一组文章,专门介绍未来美国的公司的CEO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其中重点介绍的都是在伊拉克、阿富汗打过仗的军人,以及他们在军队里锻炼出了怎样的领导力。所以,从组织变革的角度来说,企业的很多变革其实是和军队的变革有相似之处的。  “9·11”事件之后,全世界的军事组织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
期刊
武当赵堡太极拳是传统太极拳,拳式轻松柔和,小巧紧凑,技击性强。在推手、散打方面有独特的技术,有着武当内家拳贴身短打的风格。  赵堡太极拳在演练方面,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规则,既要步步到位,也要“不贪不欠”,才能把拳架练好。要练好拳架,首先必须知道该拳的技法基础,才能达到姿势规范。    一、 手型    赵堡太极拳手型有掌、拳、勾手三种。  1.掌:二、 五指自然伸开,手指中间微分,自然伸
期刊
《哈姆雷特》  时间:8月1日 –8月2日  地点:上海,上戏剧院  2014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2016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两个相隔两年的伟大日子,位于伦敦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决定做一件“令人兴奋与激动的事”,那就是将他们排的《哈姆雷特》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到世界上近200个国家巡演,直到2016年4月23日为止。今年8月,这部《哈姆雷特》巡演到了中国。 
期刊
李小龙15岁已长成一个翩翩少年,成为九龙一带同龄孩子中较为出众的一个。这时的李小龙不仅长相出众,而且开始对异性感兴趣。他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他的兄弟彼德回忆说,小龙每天要在镜子前徘徊一刻钟,精心梳理自己的头发,然后仔细扎好领带——他天生是个完美的人,他风度潇洒,而且充满自信。尤其是他当时的功夫已使他小有名气,他毫不费力地赢得了女孩们的青睐。而且在女孩面前,小龙表现得很有风度,这也是他自信、敏感、仁
期刊
大冰 作家、主持人、民谣歌手、老背包客。身份斑驳,自称不敬业的酒吧掌柜、科班油画画师、手鼓艺人、业余皮匠、业余银匠、资深西藏拉漂、资深丽江混混、黄金左脸、禅宗临济弟子百万级畅销书《乖,摸摸头》作者,著有新作《阿弥陀佛么么哒》 。  行走江湖二十年,自称“西藏拉漂”“丽江混混”的大冰,以随处可栖的浪人豪气,结交来自天南地北的各路友人。  二十岁的活力、三十岁的练达、四十岁的圆融,当然,还有老少通杀的
期刊
『香飘世界百年,相伴民族复兴—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纪念』  茅台酒勾起了  我的美国往事  参观贵州茅台巨大的生产车间并品尝茅台酒的过程中,时间仿佛回到了我与父亲在田纳西杰克丹尼酿酒厂的时候。我坚信他对我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驱使了我来到海外,并来到中国西南部贵州省西北边界上这个时常云雾缭绕的山区。  探访中国国酒茅台之乡—中国贵州省遵义的茅台镇之行,仿佛将我带回了我与父亲参观美国
期刊
『水钟摆』:红砖美术馆馆藏展  时间:4月25日 - 9月25日  地点:北京,红砖美术馆  虽然这样说可能有失公允,但我必须承认:在过去一年看过的展览中,再也没有比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作品更让我觉得震撼—即便现在回想起来,我也能清晰记得那些时刻的颤栗。  是的,是颤栗。我拨开黑色的帘幕,走进那个黑色的房间,然后便看到了惊心动魄的那一幕:黑盒子般的房间中间悬吊着一条透明的软管,高压的水从水管一头喷
期刊
我小时候在广州市中心的连新路长大,家在81号,到1990年代被拆毁,打通成府前路到解放北路贯通的马路,突然间原来市政府、中央公园周边那种幽静的格局被完全破坏了。81号对着市政府那栋飞檐斗拱的宏伟建筑,和后面的中山纪念堂同出一辙,我很好奇这些建筑的产生,到学习设计史的时候,才知道这是广东本地的设计师在抗战之前的设计作品,颇为震惊。  从民国初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直到1978年经济上“改革开放”
期刊
『想想办法总比坐以待毙好』,在大理阿德看来,当『人情味』或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可贵,未来独立书店会迎来一个黄金时代也说不定。  阿德 原名翟国泓,大理海豚阿德书店主人。与作家许崧合编杂志书 《苍山下》。先后就职于电脑报社、西藏旅游杂志、新浪乐居等机构。2012年辞职移居大理,在大理古城创办海豚阿德书店。  上午11点,来书店开门,迎接今天的第一位客人;11点半和三两好友聚坐一团边喝咖啡边侃
期刊
建议诸君关心最近颇受争议的一篇文稿,作者是浙江大学艺术系教授、西方艺术史学者河清先生,标题为“告民生银行书:莫要被奇奇怪怪的‘当代艺术’忽悠”。  除却某些颇有政治味和极端化的一概而论,就我的阅读评价,此文不乏为好文章。好在通过此文可轮廓清楚地了解什么是狭义的“当代艺术”,而置于时间的坐标上,也可体会这种“当代艺术”于国际范围引领乃至覆盖的状态和能量。习惯以“85新潮”标志的中国当代艺术起始和兴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