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教育十分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无论是哪一个学科,都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科基础能力,还应拓展视野,基于学生长远的发展目标,了解学生在本学科的素养生成,创建素养培育计划,帮助学生达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应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运动习惯与特征,帮助学生找到体育的兴趣,对体育形成乐观的学习态度,逐渐形成长期运动的意识。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体育运动的同时要熏陶学生的精神,让学生自然形成坚韧的意志力,可以自我突破体育的困境,逐渐提高体育的能力,掌握体育的技巧,实现独立的运动能力。教师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规律化的展开锻炼,在课堂上营造出较为轻松自由的空间,避免布置机械化的任务,打通课堂空间,让学生融合到不同的体育场景中,积极的表现自己,感受体育的乐趣。
1.体育教师应重视自身体育素养的提升
教师应充分分析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了解素养培育的目标,从而建立较为明确的体育运动计划,让学生能够在体育的活动中对相应要求有心理准备,同时教师应改变以往体育教师较为严苛的角色印象,在活动中能够乐活的与学生们打成一片,运动环节不仅要盯着学生做动作,教师也应融合其中,期间教师还可以讲述有关体育的小故事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愿意与教师沟通,主动提出运动的要求。教师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不仅要展开较为基础的运动计划,还应创新运动形式,营造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平台,在体育的活动中同时为学生启智,让学生形成团队意识,自主构建作战计划,鼓励学生在竞赛环节互相商议自己的定位,通过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让体育的教学过程更为轻松。
2.在教学中落实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让学生有了坚强的意志,遇到困难,被别人比下去的时候充满了斗志,教师在体育的活动中,应关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能够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传授一些思想品德教育观念,引导他们养成拼搏进取、勇敢团结、遵守秩序的体育精神。具体来说,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落实: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组织,让学生养成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体育习惯,使他们能够在教师的严密组织下迅速做出动作反应。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体育项目的训练,如体操、球类、田径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及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机制、勇敢、果断、顽强的品德意志。再次,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机智果断、热爱集体、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总之,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开展一些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在具体贯彻思想教育时,教师要注意不能脱离教材生搬硬套,而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将思想品德教育同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避免空洞说教。只有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让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不断受到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所在。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会自主、自愿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身体素质、个性差异、接受能力、隐形适度等采取具体的适应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教学措施,为不同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不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那些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法上要注意力求新颖,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情绪的变化,使学生对枯燥内容的学习产生兴趣。如耐久跑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枯燥、困难的內容,也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部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前几次课上均采用了与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一边跑一边运篮球,或者让学生带足球跑,逐渐培养学生的耐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订努力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目标,把学生分成几个实力相当的小组,让各个小组展开竞争,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被激活了,进而为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打下了基础。
4.注重在体育运动中发挥学生特长
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强调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及创造性的发展,对体育教学而言,就是要引导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体育锻炼,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示范。这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权利的教学理念有很大的差别。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会限制学生的活动,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和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比如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放权让学生自由分组,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开展练习。另外,学校方面也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把发挥学生特长放在首位,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同时增加一些学生兴趣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并由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以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习惯,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从而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高。
结束语
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如今终身体育的思想越来越普及,初中的体育教学重要性日益显现。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邵广胜.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23).
[2]江燕萍.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及训练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J].中学课程资源,2014(10).
[3]杨蕾.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体育意识[J].读与写,2014,(100):85-86.
[4]杨叶.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2013,(20):97-98.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体育运动的同时要熏陶学生的精神,让学生自然形成坚韧的意志力,可以自我突破体育的困境,逐渐提高体育的能力,掌握体育的技巧,实现独立的运动能力。教师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规律化的展开锻炼,在课堂上营造出较为轻松自由的空间,避免布置机械化的任务,打通课堂空间,让学生融合到不同的体育场景中,积极的表现自己,感受体育的乐趣。
1.体育教师应重视自身体育素养的提升
教师应充分分析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了解素养培育的目标,从而建立较为明确的体育运动计划,让学生能够在体育的活动中对相应要求有心理准备,同时教师应改变以往体育教师较为严苛的角色印象,在活动中能够乐活的与学生们打成一片,运动环节不仅要盯着学生做动作,教师也应融合其中,期间教师还可以讲述有关体育的小故事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愿意与教师沟通,主动提出运动的要求。教师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不仅要展开较为基础的运动计划,还应创新运动形式,营造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平台,在体育的活动中同时为学生启智,让学生形成团队意识,自主构建作战计划,鼓励学生在竞赛环节互相商议自己的定位,通过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让体育的教学过程更为轻松。
2.在教学中落实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让学生有了坚强的意志,遇到困难,被别人比下去的时候充满了斗志,教师在体育的活动中,应关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能够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传授一些思想品德教育观念,引导他们养成拼搏进取、勇敢团结、遵守秩序的体育精神。具体来说,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落实: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组织,让学生养成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体育习惯,使他们能够在教师的严密组织下迅速做出动作反应。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体育项目的训练,如体操、球类、田径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及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机制、勇敢、果断、顽强的品德意志。再次,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机智果断、热爱集体、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总之,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开展一些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在具体贯彻思想教育时,教师要注意不能脱离教材生搬硬套,而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将思想品德教育同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避免空洞说教。只有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让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不断受到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所在。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会自主、自愿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身体素质、个性差异、接受能力、隐形适度等采取具体的适应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教学措施,为不同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不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那些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法上要注意力求新颖,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情绪的变化,使学生对枯燥内容的学习产生兴趣。如耐久跑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枯燥、困难的內容,也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部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前几次课上均采用了与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一边跑一边运篮球,或者让学生带足球跑,逐渐培养学生的耐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订努力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目标,把学生分成几个实力相当的小组,让各个小组展开竞争,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被激活了,进而为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打下了基础。
4.注重在体育运动中发挥学生特长
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强调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及创造性的发展,对体育教学而言,就是要引导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体育锻炼,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示范。这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权利的教学理念有很大的差别。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会限制学生的活动,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和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比如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放权让学生自由分组,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开展练习。另外,学校方面也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把发挥学生特长放在首位,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同时增加一些学生兴趣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并由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以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习惯,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从而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高。
结束语
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如今终身体育的思想越来越普及,初中的体育教学重要性日益显现。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邵广胜.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23).
[2]江燕萍.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及训练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J].中学课程资源,2014(10).
[3]杨蕾.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体育意识[J].读与写,2014,(100):85-86.
[4]杨叶.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2013,(20):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