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管理更多体现人文关怀。全力服务师生,善于发现问题,是人文管理的基础;树立群体观念,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人文管理的核心;营造民主氛围,推行校务公开是人文管理的关键。
【关 键 词】 课程改革;学校管理;人文关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学校管理不再局限于规章制度,更多注重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
一、全力服务教师,善于发现问题,是人文管理的基础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出发点,讲求影响力和推动力的。校长首先应发挥引领作用,即校长应把握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三大层面的脉络和前沿动态,用自己的睿智帮助和促进教师们逐渐走向专业化道路;其次,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发挥服务作用。在一所学校中,校长要以学校为本,学校要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要体现人文关怀。人是有感情的,而感情在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有了感情才有同情、有理解、有爱心、有热情,而这一切又能在学校这样的集体中起到一种亲和与凝聚作用。
(一)校长要全心全意地热爱自己的学校
一所好的学校,其声誉不是靠吹出来的,而是全体教师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要建设好一所学校,首先要求校长摆脱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态,把全部身心献给学校。校长首先要学会做人,校长的权威不是来自职位和权利,而是来自自身的人格力量。在学校的生活实践中,校长应该用强大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师生,即对领导负责,对教师和学生负责。要把自己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中去,深深地热爱学校,热爱全校老师和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命运和学校的荣辱紧紧地联系到一起,和学校一起成长。
(二)校长要有问题意识,反思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
人文管理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地在管理中走“中庸”之道,做出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决策,让教师心情舒畅地工作,让学生快乐地成长。对此,我常常深入课堂、操场、办公室,通过参与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和教师交谈,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把握学校跳动的脉络,并切合实际对学校的发展进行思考。要常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向先进学校学习,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学习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不断地学习政策法规,增强政治敏锐性,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和比照,从中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然后不断完善相关规章,明确在管理中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先做,哪些事情可以缓做,由此来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其次,关注时事,从多种媒体传播的相关信息中发现问题,汲取教训,这有利于扬长避短,未雨绸缪,如安全方面的报道就应引起高度警惕,以防止类似影响学校发展的安全事故再发生。
(三)校长一定要尊重教师,要有亲和力
校长和教师在政治上、人格上是平等的,除过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外,还是同事、朋友关系;要尊重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要激励教师的主人翁精神,要尊重教师人格的自我完善和知识更新的要求。校长要搞好服务,要把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务,以极大的热情和努力去为教师着想、服务。“作为一位校长,我的工作是使教师的工作更容易、更好。只有他们教好了,学生也才能学好”;校长要关心教师,要想尽办法去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以对教师施以人文关怀。了解教师是关心教师的前提,我在工作中建立谈话制度,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场合。寻求合适的时间,根据不同教师的性格,通过交流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兴趣爱好,特别是当教师遇到什么困难时,更要主动关心,并积极地给予鼓励,尽力帮助他们克服和战胜困难;在信息化时代,可以充分地运用这一技术,在节日、教师个人的生日等日子,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向教师表示祝贺,向他们问好;同时,就是在自己遇到困难或不愉快时,也不要轻易地发火,更不能将心中的不快转嫁给教师,在平时养成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如打电话及日常交往中更是注意,以增强亲和力。
(四)校长要宽容,有气度,不计前嫌
作为领导者,要本着看全面、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这一立脚点去看待教师,要坚持举大功而不记小过,举大善而不计小瑕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要尽可能虚心、真诚地去发现每个教师身上的长处,努力向他们学习,凡是不要求全责备。我认为,只要做到了爱其人、知其心、长其善、补其过、激其勤、启其思、倡其辩、坚其志、导其行,尽可能的宽以待人和诚信包容,大家才有“安全感”,才能形成较为宽松的环境,才有民主气氛,学校才有生机和活力,这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关键。校长凡事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师。我认为,对一所小学来说,没什么大事,我们的工作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我们身边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好,把上级的精神落实好,在诸如早到迟走、打扫卫生、深入课堂听课、搞教研等方面做出表率,学校的一切工作就有了基础,就会赢得教师的欢迎。
(五)校长要知人善任,善于运用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
对于教师来说,在物质待遇得到基本保障之后,更看重的是精神激励。而精神激励又以相互敬重的信任激励和肯定教师劳动成绩和成果激励为首要。校长要当有心人,要记好每周备忘录,针对不同的人和事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表扬。如全体师生参加的升国旗仪式、每周的教师会、每半学期的总结会等;凡教师发表的论文均要在会上念上一念,教师的所有奖状、证书都要在全校师生大会上重发一遍,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经费就是再紧,也不忘从预算中留一小部分资金,用于表扬特殊贡献者;积极地向上级推荐有贡献的教师,尽可能地让他们得到上级的肯定;对工作上有困难的教师,满腔热忱地去帮助他们,积极地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大胆地让他们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活动,让他们在锻炼中磨炼、成长,提高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新课改的领头雁和生力军。 二、树立群体观念,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人文管理的核心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的管理,教师管理大致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管理教师”:注重“制度加控制”,建立细致而完备的规章制度,以此要求教师;第二层是“开发教师”:将教师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培训、科研等方式,提升教师价值;第三个层面是以“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为目标:将“学习加激励”纳入学校管理,促进教师自我发展,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使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味教育创新的无穷乐趣。在当前课改全面推进的这一机遇期,学校要得到较快发展,校长就得把创建“学习型组织”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而培养出大批学而不厌的教师,使他们具有课改新理念,能适应课改教学的新要求,不断增强创新意识。要培植“学习型组织”,校长首先就要注重群体精神、群体意识、群体作风的培植,一个集体有了统一的观念,才能有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意志,才能万众一心;否则就会思想涣散,如一盘散沙。因此,校长要通过大力提倡、培植、宣传,形成学校的群体精神和群体意识,树立良好的校风。
(一)要培植学习型的组织,校长首先就应该不断学习
学习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法规,不断更新知识,关心时事,关心图家和家乡的发展;学习新课改的有关知识,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了解如基建、安全等一般常识,并带头实践,有了广博的知识面,开会时才有话可说,和教师聊天时才有参与的资格,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才不会让学校吃亏,从而才能用自然生成的人格魅力感染教师,给教师做出榜样,又可在决策中减少一些失误。
我主张努力工作,尽可能地享受现代文明。对此,我加强师德修养,加强学习,努力地团结全体行政班子成员一道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合作,提高办事效率;丰富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凡事充满好奇心,享受现代文明,提高生活质量。
(二)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努力树立团队意识,营造团队精神
我校通过“天王镇中心小学教师荣辱观”的制定和引导,鼓励教师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把学校的荣誉和自己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同时,注重群体作风的打造,规范教师八小时之外行为,群体作风是非纪律性、非规章制度性的,但却是规范群体成员的无形准则,它不用强迫,但能造成良好的舆论和氛围,能很好地影响和规范教师的行为。我注重加强教师群体作风引导,通过多种文体活动充实教师的业余空间,增强教师凝聚力,引导教师以开放的心态容纳他人;大力宣传“终生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理念”,积极倡导读书学习活动,引导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努力创造一支不断进行知识积累的团队,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如带头并大力鼓励教师写作论文并参加投稿或参评,用成功的喜悦来充实教师的精神家园,进而把生活的乐趣迁移到工作中去,使教师在精神上有所寄托,感受工作的美好。要注重教师群体精神、群体意识、群体意识的打造,使之成为一种办学精神。我在教师间大力倡导淡化物质往来,看重精神交流、沟通与理解。使大家工作既感辛苦,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工作是美好的,感受和谐相处是美好的,生活既有压力,又倍感充实,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融入了学校这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之中。
(三)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具有现代教育意识,人文情怀,广阔的视野和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这些专业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学校采取多种帮助才能获得的。虽然我们的教师队伍年龄偏大,能力参差不齐,但我在实践中认识到,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若干途径中,校本培训是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是教师的职业生命注入新的活力的有效形式。校本培训以其灵活而多样,经济而持久,实际而全面的鲜明特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师继续教育的主流。我们的做法:1. 充分利用学校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从远程教育资源网上下载大量的优质课实录,刻制成光盘供教师观看学习;2. 购买教育理论书籍和订阅多种教育杂志供教师借阅;3. 搭建舞台,给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4. 以市级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实验校为龙头,走“科研兴校”之路,以科研带动课改,培育教师;5. 认真进行每周的日常教研活动,做到时间、内容落实,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营造民主气氛,推行校务公开,是人文管理的关键
1. 学校的一切工作既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又是为了顾及全校师生的根本利益,所以,师生理当有知情权,决策时就应该听取教师甚至学生的意见。如教师的评优晋级,职称评定方案,大型修建,大宗物品购买等我们都应充分听取来自行政会,以及全体教师等层面的意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前提是民主决策,用民主的方式定下来的事,就要有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在民主管理中,要让每位干部、教师找到自己的位置,能清楚自己管理的范围和职责,然后按职责落实工作,要相信每一个同志都有管理相应工作的能力,越是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起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民主监督:教师有决策权、管理权,更有监督权。要知道,校长的权利来自人民,所以应该用它服务人民,校长要自觉接受领导监督以及教师和社会的监督。我认为,校长有时不妨胆小一点。校长要凡事带头,如做操,出勤,论文写作,进修提高,说普通话,每日早到迟走等,真心诚意地将自己置于教师的监督之下,宁肯眼前累人,不可长远累心。
对一个学校来说,财务的收支是至关重要的,要使得学校人际关系和谐,温暖如春,清静如水,就必须增大物资管理的透明度!校务公开栏不能走过场,如购物、维修和购置等都必须张贴;评优、晋级、职称名单,教师论文发表、获奖情况,火型活动安排等一一通过开会口头或公示栏进行公开,尽可能地让每一位教师明白学校发生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数。这一工作做好了,校长和教师的距离自然就拉近了。
校务公开被教职员工称为是顺民心、合民意的“阳光工程”。走上校长这一岗位以来,我非常重视校务公开工作。实行校务公开以后,学校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增强了教职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激发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二是规范了学校行政管理,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三是促进学校的廉政建设;四是化解了许多矛盾,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
【关 键 词】 课程改革;学校管理;人文关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学校管理不再局限于规章制度,更多注重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
一、全力服务教师,善于发现问题,是人文管理的基础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出发点,讲求影响力和推动力的。校长首先应发挥引领作用,即校长应把握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三大层面的脉络和前沿动态,用自己的睿智帮助和促进教师们逐渐走向专业化道路;其次,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发挥服务作用。在一所学校中,校长要以学校为本,学校要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要体现人文关怀。人是有感情的,而感情在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有了感情才有同情、有理解、有爱心、有热情,而这一切又能在学校这样的集体中起到一种亲和与凝聚作用。
(一)校长要全心全意地热爱自己的学校
一所好的学校,其声誉不是靠吹出来的,而是全体教师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要建设好一所学校,首先要求校长摆脱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态,把全部身心献给学校。校长首先要学会做人,校长的权威不是来自职位和权利,而是来自自身的人格力量。在学校的生活实践中,校长应该用强大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师生,即对领导负责,对教师和学生负责。要把自己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中去,深深地热爱学校,热爱全校老师和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命运和学校的荣辱紧紧地联系到一起,和学校一起成长。
(二)校长要有问题意识,反思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
人文管理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地在管理中走“中庸”之道,做出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决策,让教师心情舒畅地工作,让学生快乐地成长。对此,我常常深入课堂、操场、办公室,通过参与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和教师交谈,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把握学校跳动的脉络,并切合实际对学校的发展进行思考。要常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向先进学校学习,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学习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不断地学习政策法规,增强政治敏锐性,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和比照,从中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然后不断完善相关规章,明确在管理中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先做,哪些事情可以缓做,由此来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其次,关注时事,从多种媒体传播的相关信息中发现问题,汲取教训,这有利于扬长避短,未雨绸缪,如安全方面的报道就应引起高度警惕,以防止类似影响学校发展的安全事故再发生。
(三)校长一定要尊重教师,要有亲和力
校长和教师在政治上、人格上是平等的,除过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外,还是同事、朋友关系;要尊重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要激励教师的主人翁精神,要尊重教师人格的自我完善和知识更新的要求。校长要搞好服务,要把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务,以极大的热情和努力去为教师着想、服务。“作为一位校长,我的工作是使教师的工作更容易、更好。只有他们教好了,学生也才能学好”;校长要关心教师,要想尽办法去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以对教师施以人文关怀。了解教师是关心教师的前提,我在工作中建立谈话制度,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场合。寻求合适的时间,根据不同教师的性格,通过交流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兴趣爱好,特别是当教师遇到什么困难时,更要主动关心,并积极地给予鼓励,尽力帮助他们克服和战胜困难;在信息化时代,可以充分地运用这一技术,在节日、教师个人的生日等日子,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向教师表示祝贺,向他们问好;同时,就是在自己遇到困难或不愉快时,也不要轻易地发火,更不能将心中的不快转嫁给教师,在平时养成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如打电话及日常交往中更是注意,以增强亲和力。
(四)校长要宽容,有气度,不计前嫌
作为领导者,要本着看全面、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这一立脚点去看待教师,要坚持举大功而不记小过,举大善而不计小瑕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要尽可能虚心、真诚地去发现每个教师身上的长处,努力向他们学习,凡是不要求全责备。我认为,只要做到了爱其人、知其心、长其善、补其过、激其勤、启其思、倡其辩、坚其志、导其行,尽可能的宽以待人和诚信包容,大家才有“安全感”,才能形成较为宽松的环境,才有民主气氛,学校才有生机和活力,这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关键。校长凡事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师。我认为,对一所小学来说,没什么大事,我们的工作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我们身边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好,把上级的精神落实好,在诸如早到迟走、打扫卫生、深入课堂听课、搞教研等方面做出表率,学校的一切工作就有了基础,就会赢得教师的欢迎。
(五)校长要知人善任,善于运用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
对于教师来说,在物质待遇得到基本保障之后,更看重的是精神激励。而精神激励又以相互敬重的信任激励和肯定教师劳动成绩和成果激励为首要。校长要当有心人,要记好每周备忘录,针对不同的人和事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表扬。如全体师生参加的升国旗仪式、每周的教师会、每半学期的总结会等;凡教师发表的论文均要在会上念上一念,教师的所有奖状、证书都要在全校师生大会上重发一遍,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经费就是再紧,也不忘从预算中留一小部分资金,用于表扬特殊贡献者;积极地向上级推荐有贡献的教师,尽可能地让他们得到上级的肯定;对工作上有困难的教师,满腔热忱地去帮助他们,积极地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大胆地让他们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活动,让他们在锻炼中磨炼、成长,提高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新课改的领头雁和生力军。 二、树立群体观念,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人文管理的核心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的管理,教师管理大致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管理教师”:注重“制度加控制”,建立细致而完备的规章制度,以此要求教师;第二层是“开发教师”:将教师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培训、科研等方式,提升教师价值;第三个层面是以“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为目标:将“学习加激励”纳入学校管理,促进教师自我发展,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使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味教育创新的无穷乐趣。在当前课改全面推进的这一机遇期,学校要得到较快发展,校长就得把创建“学习型组织”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而培养出大批学而不厌的教师,使他们具有课改新理念,能适应课改教学的新要求,不断增强创新意识。要培植“学习型组织”,校长首先就要注重群体精神、群体意识、群体作风的培植,一个集体有了统一的观念,才能有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意志,才能万众一心;否则就会思想涣散,如一盘散沙。因此,校长要通过大力提倡、培植、宣传,形成学校的群体精神和群体意识,树立良好的校风。
(一)要培植学习型的组织,校长首先就应该不断学习
学习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法规,不断更新知识,关心时事,关心图家和家乡的发展;学习新课改的有关知识,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了解如基建、安全等一般常识,并带头实践,有了广博的知识面,开会时才有话可说,和教师聊天时才有参与的资格,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才不会让学校吃亏,从而才能用自然生成的人格魅力感染教师,给教师做出榜样,又可在决策中减少一些失误。
我主张努力工作,尽可能地享受现代文明。对此,我加强师德修养,加强学习,努力地团结全体行政班子成员一道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合作,提高办事效率;丰富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凡事充满好奇心,享受现代文明,提高生活质量。
(二)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努力树立团队意识,营造团队精神
我校通过“天王镇中心小学教师荣辱观”的制定和引导,鼓励教师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把学校的荣誉和自己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同时,注重群体作风的打造,规范教师八小时之外行为,群体作风是非纪律性、非规章制度性的,但却是规范群体成员的无形准则,它不用强迫,但能造成良好的舆论和氛围,能很好地影响和规范教师的行为。我注重加强教师群体作风引导,通过多种文体活动充实教师的业余空间,增强教师凝聚力,引导教师以开放的心态容纳他人;大力宣传“终生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理念”,积极倡导读书学习活动,引导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努力创造一支不断进行知识积累的团队,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如带头并大力鼓励教师写作论文并参加投稿或参评,用成功的喜悦来充实教师的精神家园,进而把生活的乐趣迁移到工作中去,使教师在精神上有所寄托,感受工作的美好。要注重教师群体精神、群体意识、群体意识的打造,使之成为一种办学精神。我在教师间大力倡导淡化物质往来,看重精神交流、沟通与理解。使大家工作既感辛苦,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工作是美好的,感受和谐相处是美好的,生活既有压力,又倍感充实,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融入了学校这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之中。
(三)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具有现代教育意识,人文情怀,广阔的视野和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这些专业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学校采取多种帮助才能获得的。虽然我们的教师队伍年龄偏大,能力参差不齐,但我在实践中认识到,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若干途径中,校本培训是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是教师的职业生命注入新的活力的有效形式。校本培训以其灵活而多样,经济而持久,实际而全面的鲜明特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师继续教育的主流。我们的做法:1. 充分利用学校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从远程教育资源网上下载大量的优质课实录,刻制成光盘供教师观看学习;2. 购买教育理论书籍和订阅多种教育杂志供教师借阅;3. 搭建舞台,给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4. 以市级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实验校为龙头,走“科研兴校”之路,以科研带动课改,培育教师;5. 认真进行每周的日常教研活动,做到时间、内容落实,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营造民主气氛,推行校务公开,是人文管理的关键
1. 学校的一切工作既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又是为了顾及全校师生的根本利益,所以,师生理当有知情权,决策时就应该听取教师甚至学生的意见。如教师的评优晋级,职称评定方案,大型修建,大宗物品购买等我们都应充分听取来自行政会,以及全体教师等层面的意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前提是民主决策,用民主的方式定下来的事,就要有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在民主管理中,要让每位干部、教师找到自己的位置,能清楚自己管理的范围和职责,然后按职责落实工作,要相信每一个同志都有管理相应工作的能力,越是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起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民主监督:教师有决策权、管理权,更有监督权。要知道,校长的权利来自人民,所以应该用它服务人民,校长要自觉接受领导监督以及教师和社会的监督。我认为,校长有时不妨胆小一点。校长要凡事带头,如做操,出勤,论文写作,进修提高,说普通话,每日早到迟走等,真心诚意地将自己置于教师的监督之下,宁肯眼前累人,不可长远累心。
对一个学校来说,财务的收支是至关重要的,要使得学校人际关系和谐,温暖如春,清静如水,就必须增大物资管理的透明度!校务公开栏不能走过场,如购物、维修和购置等都必须张贴;评优、晋级、职称名单,教师论文发表、获奖情况,火型活动安排等一一通过开会口头或公示栏进行公开,尽可能地让每一位教师明白学校发生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数。这一工作做好了,校长和教师的距离自然就拉近了。
校务公开被教职员工称为是顺民心、合民意的“阳光工程”。走上校长这一岗位以来,我非常重视校务公开工作。实行校务公开以后,学校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增强了教职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激发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二是规范了学校行政管理,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三是促进学校的廉政建设;四是化解了许多矛盾,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