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外迁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地方文化互动是一个摆在我国高等教育面前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如何有效地利用高校在人才、设备和资源上的优势,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诉求和专业特点,了解、研究和融合地方文化传统,实现高校发展和地方提升的双赢,杭州市部分高校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实践,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外迁;高校;人文素养;地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02
我国近些年兴起的高校异地办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整体搬迁,二是将部分学院和职能部门外迁。不论是哪一种形式,其主要的原因是也有两个:一是扩招后的高校规模越来越大,现有办学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二是随着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寸土寸金的现实迫使高教育主管部门和校自己另辟蹊径。与此同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周边城区,包括大量的二三线城市越来越认识到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形象的重要性,迫切通过引入大学来形成产业聚集、提升文化内涵与辐射力、增加地方财政税收和带动就业。
高校外迁的风潮,正是在这种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以浙江省杭州高校为例,以2001年“老浙大”的西溪、湖滨和华家池等老校区迁往市中心以外的紫金港新校区为标志,到2010年逐渐掀起外迁高潮,先后有浙江财经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已经完成或者正在接洽与临安、富阳、柯桥、桐乡等地合作办学事宜。
一、外迁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地方文化互动的历史机遇
高校外迁是城市经济、文化优化和高校自我发展的时代需求,它打破了旧有的高校办学模式,重组了高校与城市的文化和精神结构,也给广大一线城市周边区县及广大二三线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高校的适当外迁,一方面缓解了所在城市的容纳压力和高校自身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也丰富了高校大学生专业结构及人文素养培育的资源。广大相对欠发达区县往往拥有和保留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相对安静、优美的自然地理环境。这些较少受到城市化改造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鲜活的、传统的、原生态的文化滋养。
如浙江省富阳市(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杭州西南部,景色优美,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置县于公元前221年,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东吴大帝孙权的故里,现代文豪郁达夫的故乡。富春江贯穿城区,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著名作品《富春山居图》描绘的即是富春江两岸的景色。而嘉兴桐乡市(浙江传媒学院),也是文人辈出,如清代著名文人吕留良,大作家茅盾、木心,书画家丰子恺、钱君陶,以及红色摄影师徐肖冰、侯波等等,这里还是良渚文明的重要基地,石门罗家角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这些地区也迫切地需要得到高校的关注和支持,把丰富而亟待研究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盘活,利用高校的人才、设备和资源优势,与地方形成真正的双赢。
二、浙江省外迁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地方文化互动现状
高校异地办学的宏观战略与大学生个体期待之间往往必然地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正视高校外迁后对于大学生心理预期和行为表现的影响。不能否认,不少大学生对大学、大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心理期待,特别是从欠发达地区来的同学。而部分高校的异地办学,又使得大学生与学校、所在城市的文化认同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和多样。
大学生正是了解新鲜事物,追求时尚生活,寻求更多的生活、学习和精神体验的时期,除了校园生活之外,学校周边的社会人文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这往往会形成一个看不见的“场域”效应,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这种作用又会产生辐射作用,激励或者抑制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生活态度。显然,外迁高校所在城市、乡镇往往在这方面会多少有些不利的因素。
基于这种形式,浙江省的外迁高校大都在新校区办学之初就积极开展与地方相关部门的合作,调整办学思路,探索大学生人文素养与地方文化互动的模式和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为例,学校与桐乡市政府、中国摄影家协会合作,以桐乡著名的摄影大家徐肖冰为主题,于2014年创建了“徐肖冰杯全国大学生摄影大赛”,得到了全国高校摄影师生的积极响应。学校又结合桐乡作为“杭白菊之乡”的特色优势,与桐乡文化局合作,2012年成功举办了“菊·中国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大大凸显了桐乡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展示了桐乡魅力城镇、江南水乡特色,彰显了桐乡菊文化创意设计及社会文化价值,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们对于桐乡这座城市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感。首届“潮海宁”伴手礼创意大赛是海宁市于2015年3月7日为促进海宁旅游经济升级,推广宣传吉祥物潮宝及海宁·“潮”你走来的城市形象举办的一项赛事。位于浙江海宁的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积极组织同学参与,人文与艺术分院共有三组参赛同学喜获金潮奖及铜潮奖。部分获奖作品将会真正进入市场,实现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也让大学生在这种实际的磨练中增强了对地方文化的认知、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问题与反思
对我国外迁高校来说,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既是对高校自我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能力考验,也是对迁入地区重新认识、发掘和提升自身历史文化遗产能力的考验。以杭州高校为代表的浙江省外迁高校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和有建设意义的探索,但是面临的问题也很多。
1、双方互动合作往往流于概念化、简单化。
对于高校而言,虽然在人才、设备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但针对于迁入地区特定历史文化往往缺乏深入的了解和专题研究,合作形式往往集中在比赛、展览、活动等方面,很多看上去热热闹闹、皆大欢喜,但往往雷声大、雨点小,让人多少有名不副实之感,或者干脆没有了下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双方一定的急于求成的心理作用,更重要的是高校与地方的历史文化生态之间的沟通、融合不够。合作不能仅仅是在地方特色的外衣下简单的文化概念并置、重组,而是真正挖掘高校资源与地方资源之间深层次的联手可能性。如杭州某高校结合迁入县市的传统编织工艺特色,邀请当地传统老艺人来校授课,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每周一次教同学们用秸秆、竹篾等编织成山水、树木、动植物等传统图案。这本是好事,但是一个学期下来的结果显示,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并不高,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到这门传统手工艺在大学生中的认知问题。师傅在传授传统技术的同时,没有结合当代审美趣味和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反映内容单一、趣味性不强。
2、缺乏双方互动合作的长效机制。
高校与地方互动合作流于形式化在制度上的根本原因是缺乏长效机制。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地方文化互动需要从理念上、专业上、人员上和制度上进行认真设计和持续保障。高校和地方应设立相应的研究部门和机构,邀请当地的艺人、研究人员和高校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研讨、考察、活动,逐步地融入本科乃至研究生课程教学设计当中,还可以积极进行纵向及横向课题的研究。
而现实是,大多数高校还没有这方面的认识和尝试,与地方的文化互动也往往是一种松散的、不定期甚至即兴的合作方式。双方经常是一方有了一个主意,邀请对方配合,对方临时组建团队、调整时间,仓促进行方案规划。没有良好的长效机制,必然导致这种合作浅尝辄止、水过地皮湿,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必然较低,人文素养的培育也就无从谈起。久而久之,大学生不但不会激发对当地历史文化产生应有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认同意识,反而会变得视若无睹,甚至产生逆反情绪。
参考文献
[1]吴志明、王玥:《郊区化高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郊区政府功能建设思考》,《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陈鹏勇:《挑战与出路:高校异地办学的发展之路》,《教育与经济》2009年第4期;
[3]韩绍欣:《都市高校外迁的文化社会学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4]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关键词】 外迁;高校;人文素养;地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02
我国近些年兴起的高校异地办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整体搬迁,二是将部分学院和职能部门外迁。不论是哪一种形式,其主要的原因是也有两个:一是扩招后的高校规模越来越大,现有办学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二是随着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寸土寸金的现实迫使高教育主管部门和校自己另辟蹊径。与此同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周边城区,包括大量的二三线城市越来越认识到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形象的重要性,迫切通过引入大学来形成产业聚集、提升文化内涵与辐射力、增加地方财政税收和带动就业。
高校外迁的风潮,正是在这种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以浙江省杭州高校为例,以2001年“老浙大”的西溪、湖滨和华家池等老校区迁往市中心以外的紫金港新校区为标志,到2010年逐渐掀起外迁高潮,先后有浙江财经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已经完成或者正在接洽与临安、富阳、柯桥、桐乡等地合作办学事宜。
一、外迁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地方文化互动的历史机遇
高校外迁是城市经济、文化优化和高校自我发展的时代需求,它打破了旧有的高校办学模式,重组了高校与城市的文化和精神结构,也给广大一线城市周边区县及广大二三线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高校的适当外迁,一方面缓解了所在城市的容纳压力和高校自身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也丰富了高校大学生专业结构及人文素养培育的资源。广大相对欠发达区县往往拥有和保留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相对安静、优美的自然地理环境。这些较少受到城市化改造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鲜活的、传统的、原生态的文化滋养。
如浙江省富阳市(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杭州西南部,景色优美,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置县于公元前221年,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东吴大帝孙权的故里,现代文豪郁达夫的故乡。富春江贯穿城区,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著名作品《富春山居图》描绘的即是富春江两岸的景色。而嘉兴桐乡市(浙江传媒学院),也是文人辈出,如清代著名文人吕留良,大作家茅盾、木心,书画家丰子恺、钱君陶,以及红色摄影师徐肖冰、侯波等等,这里还是良渚文明的重要基地,石门罗家角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这些地区也迫切地需要得到高校的关注和支持,把丰富而亟待研究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盘活,利用高校的人才、设备和资源优势,与地方形成真正的双赢。
二、浙江省外迁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地方文化互动现状
高校异地办学的宏观战略与大学生个体期待之间往往必然地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正视高校外迁后对于大学生心理预期和行为表现的影响。不能否认,不少大学生对大学、大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心理期待,特别是从欠发达地区来的同学。而部分高校的异地办学,又使得大学生与学校、所在城市的文化认同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和多样。
大学生正是了解新鲜事物,追求时尚生活,寻求更多的生活、学习和精神体验的时期,除了校园生活之外,学校周边的社会人文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这往往会形成一个看不见的“场域”效应,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这种作用又会产生辐射作用,激励或者抑制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生活态度。显然,外迁高校所在城市、乡镇往往在这方面会多少有些不利的因素。
基于这种形式,浙江省的外迁高校大都在新校区办学之初就积极开展与地方相关部门的合作,调整办学思路,探索大学生人文素养与地方文化互动的模式和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为例,学校与桐乡市政府、中国摄影家协会合作,以桐乡著名的摄影大家徐肖冰为主题,于2014年创建了“徐肖冰杯全国大学生摄影大赛”,得到了全国高校摄影师生的积极响应。学校又结合桐乡作为“杭白菊之乡”的特色优势,与桐乡文化局合作,2012年成功举办了“菊·中国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大大凸显了桐乡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展示了桐乡魅力城镇、江南水乡特色,彰显了桐乡菊文化创意设计及社会文化价值,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们对于桐乡这座城市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感。首届“潮海宁”伴手礼创意大赛是海宁市于2015年3月7日为促进海宁旅游经济升级,推广宣传吉祥物潮宝及海宁·“潮”你走来的城市形象举办的一项赛事。位于浙江海宁的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积极组织同学参与,人文与艺术分院共有三组参赛同学喜获金潮奖及铜潮奖。部分获奖作品将会真正进入市场,实现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也让大学生在这种实际的磨练中增强了对地方文化的认知、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问题与反思
对我国外迁高校来说,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既是对高校自我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能力考验,也是对迁入地区重新认识、发掘和提升自身历史文化遗产能力的考验。以杭州高校为代表的浙江省外迁高校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和有建设意义的探索,但是面临的问题也很多。
1、双方互动合作往往流于概念化、简单化。
对于高校而言,虽然在人才、设备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但针对于迁入地区特定历史文化往往缺乏深入的了解和专题研究,合作形式往往集中在比赛、展览、活动等方面,很多看上去热热闹闹、皆大欢喜,但往往雷声大、雨点小,让人多少有名不副实之感,或者干脆没有了下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双方一定的急于求成的心理作用,更重要的是高校与地方的历史文化生态之间的沟通、融合不够。合作不能仅仅是在地方特色的外衣下简单的文化概念并置、重组,而是真正挖掘高校资源与地方资源之间深层次的联手可能性。如杭州某高校结合迁入县市的传统编织工艺特色,邀请当地传统老艺人来校授课,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每周一次教同学们用秸秆、竹篾等编织成山水、树木、动植物等传统图案。这本是好事,但是一个学期下来的结果显示,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并不高,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到这门传统手工艺在大学生中的认知问题。师傅在传授传统技术的同时,没有结合当代审美趣味和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反映内容单一、趣味性不强。
2、缺乏双方互动合作的长效机制。
高校与地方互动合作流于形式化在制度上的根本原因是缺乏长效机制。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地方文化互动需要从理念上、专业上、人员上和制度上进行认真设计和持续保障。高校和地方应设立相应的研究部门和机构,邀请当地的艺人、研究人员和高校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研讨、考察、活动,逐步地融入本科乃至研究生课程教学设计当中,还可以积极进行纵向及横向课题的研究。
而现实是,大多数高校还没有这方面的认识和尝试,与地方的文化互动也往往是一种松散的、不定期甚至即兴的合作方式。双方经常是一方有了一个主意,邀请对方配合,对方临时组建团队、调整时间,仓促进行方案规划。没有良好的长效机制,必然导致这种合作浅尝辄止、水过地皮湿,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必然较低,人文素养的培育也就无从谈起。久而久之,大学生不但不会激发对当地历史文化产生应有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认同意识,反而会变得视若无睹,甚至产生逆反情绪。
参考文献
[1]吴志明、王玥:《郊区化高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郊区政府功能建设思考》,《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陈鹏勇:《挑战与出路:高校异地办学的发展之路》,《教育与经济》2009年第4期;
[3]韩绍欣:《都市高校外迁的文化社会学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4]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