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专业教学设计,可通过教学背景分析,确立三维教学目标;通过先学活动编排,提升技能感知水平;通过课堂教学程序预设,突出职业能力提高。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护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6-0037-04
教学设计是在一定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分析教学问题、设计教学进程、预判教学结果的过程,对课堂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堂教学设计时,笔者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念,将课堂教学由“课堂讲解—课后作业”向“课前学习—课堂研讨”转变,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拟以《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中的“管饲饮食——鼻饲法”内容教学为例,从三方面对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专业教学设计进行研讨。
一、通过教学背景分析,确立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环节。笔者认为,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教学背景分析涵盖岗位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三方面的内容。
(一)岗位分析。从职业需求出发,确立教学任务。“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将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出发点,通过对护理岗位分析,确立教学项目。从护理岗位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鼻饲法是所有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临床“三基”中最基本的护理技能之一,同时与胃肠减压等操作有密切联系,是临床上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消化外科、普外科、ICU等科室日常护理的常规操作。《护士条例》也强调操作的规范性是临床判定能否构成医疗事故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将鼻饲法技能操作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
(二)学情分析。从学习动机出发,确定教学起点。学情分析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基础。学生已学习《护理学概论》、《人体解剖》、《人体生理》等课程,掌握了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对消化系统疾病也有初步的了解;本课前已经学过日常生活护理技术、患者一般饮食的护理等内容,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下完成鼻饲法的学案;通过两周的临床见习,学生对鼻饲法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高职学生具有课前利用Mooc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学生的学习意愿。我们曾对高职学生专业学习动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1.07%的学生内驱动机来自操作练习,85.71%来自临床在教学过程中操作展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技能操作教学,减少理论说教。三是学生的学习风格。结合平时课堂观察,发现所教班级学生倾向于教师给出明确任务、详细指导、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探索性学习的欲望不同。同时,作为一种规范的基础性技能教学,学生模仿学习也很有必要。此外,护理专业学生以女生为主,在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等方面倾向于与他人合作学习、角色扮演。
(三)教材分析。从课程资源出发,选择预学路径。本节课选材是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李晓松主编的《基础护理技术》,第八章第四节特殊饮食护理的第一部分内容“管饲饮食——鼻饲法”,教材还有配套习题集,共分4学时。饮食与营养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也是预防疾病、保持和促进健康所必需的,一般人群都可通过正常途径来满足自身对饮食与营养的需求,但对于一些昏迷、口腔疾患、食管气管瘘等特殊病人,鼻饲法是满足其对饮食与营养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教材中,鼻饲法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的知识点多,容易混淆;在示教和模拟练习中,许多重点内容、注意事项无法真实展示,需要以口述的方式呈现;学生临床见习时间短,鼻饲法操作相对较少,临床带教教师的示教也基本上是在模拟人身上展示,学生的直观性感受不够。
基于上述教学背景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节课三维教学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维度——能够说出并正确实施鼻饲法操作;能够说出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并在操作中正确运用;能够正确处理操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二是过程与方法维度——通过学案、Mooc学习,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小组竞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树立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乐于奉献的护理理念;养成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
二、通过先学活动编排,提升技能感知水平
让学生在课前先学是翻转课堂模式的基本要求。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我们可将课前先学定位为学生初步形成鼻饲法动作技能的整体感知。在先学活动的编排上,主要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一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一般而言,学生先学的课程资源包括三方面:(1)文本资源。教师精心设计预学案、课前学习检测试题,为学生课前学习指明方向,明确理论学习的重点和难度;为学生准备好教材及练习册;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查找大量的与“管饲饮食——鼻饲法”相关的文本的、图片的、音像的参考资料等。(2)设备资源。师生共同准备操作用物;实训室模拟医院环境给学生提供练习场所;校院合作办学,资源共享,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临床,亲眼目睹真实环节。(3)信息化资源。精心制作Mooc,细化重点操作步骤,规范操作行为,为学生进行预习思考达到对鼻饲法的初步认知做了铺垫,为翻转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利用学校网络资源上网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是建立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我们也引进了小组合作学习机制,这样在课前先学和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建立班级合作学习小组,首先遵循异质分组原则,在全班建立8个学习小组。其次,每个小组挑选具有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其他同学进行不同角色分工和责任分工。第三,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规程,确保为了小组共同目标,组内人人参与、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第四,建立小组学习评价制度,突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运作机制。 在为学生准备好相关课程资源、建立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后,教师通过班级QQ群上传预学案,明确小组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在小组内进行课前先学活动,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并结合临床见习体验,让每一位学生都形成对鼻饲法操作技能整体感知。小组内组织检测,达到80分为合格,能够进入课堂学习。检测未达标者,通过自身的再学习和小组同伴的帮助继续学习,确保在课前达到80分的检测目标。
三、通过课堂教学程序预计,
突出职业技能提高
“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的过程提前到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由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教学视频和辅助材料完成,而知识的内化则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学生之间的小组协助完成,从而形成了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翻转。就动作技能教学来说,课堂教学应定位于动作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即通过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动作与知识、动作与动作的联系。通过不断强化训练,使动作技能达成自动化水平。对于“鼻饲法技能”教学,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高昏迷病人插管的成功率;二是插管过程中“三种情况”的正确处理。这两个重点,既有操作层面的,也有基于知识层面的,突出护理技能是一种心智活动的特点。基于上述教学构想,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一)病例展示,导入新课。病例展示是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围绕情境展示,课前先学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本章节内容时,笔者出示病例:“王某,73岁,男性,因脑出血入院,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目前患者意识清醒,但患者体质较弱,仍不能说话及正常吞咽。医嘱要求给予管饲饮食,补充营养。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如何做好王某的饮食护理?”其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交流讨论后形成小组对患者的评估意见及饮食护理方案,并在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交流情况进行评点,重点评述患者的神志情形、鼻饲液及胃管的选择,从而导入新课。
(二)学生展示,动作纠正。我们把人体模型当作患者王某,由学生根据课前知识点学习以及动作技能的理解,对模拟的王某进行鼻饲法操作展示,一边操作一边进行讲解,通过“心手合一”,暴露心智活动。如通过改变模型的头颈部弧度,探讨提高插管成功率的原因何在等。其他同学观摩,并对照鼻饲法操作评分细则,进行评分(见表1)。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点评,纠正不正确或不到位的动作,必要时进行示范。在操作应知层面,侧重解决“插管过程中会碰到哪三种情况,如何解决”“怎样确定胃管在胃内”等问题。
(三)分组练习,熟练操作。在学生掌握了规范的操作技能后,分小组进行反复练习,以便让学生对操作技能掌握更为娴熟,最终达到技能形成的第三阶段,即动作自动化阶段。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操作情况,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组际竞争,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课堂小结,温故知新。在课堂小结阶段,指导学生完成详细的反思与总结,查漏补缺;完成课后练习以巩固本课知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尝试帮助案例中的王某做一份健康宣教。同时布置下一课的预学案,为下一课翻转课堂做好准备。教师也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也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设计时,教学背景分析是基础,先学活动编排是关键,课堂教学实践是核心,突出学生学习中心,有效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
[3]唐晓勇.“翻转课堂”:数字技术引发的学习变革[J].中小学管理,2013(7).
(责任编辑:张志刚)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护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6-0037-04
教学设计是在一定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分析教学问题、设计教学进程、预判教学结果的过程,对课堂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堂教学设计时,笔者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念,将课堂教学由“课堂讲解—课后作业”向“课前学习—课堂研讨”转变,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拟以《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中的“管饲饮食——鼻饲法”内容教学为例,从三方面对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专业教学设计进行研讨。
一、通过教学背景分析,确立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环节。笔者认为,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教学背景分析涵盖岗位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三方面的内容。
(一)岗位分析。从职业需求出发,确立教学任务。“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将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出发点,通过对护理岗位分析,确立教学项目。从护理岗位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鼻饲法是所有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临床“三基”中最基本的护理技能之一,同时与胃肠减压等操作有密切联系,是临床上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消化外科、普外科、ICU等科室日常护理的常规操作。《护士条例》也强调操作的规范性是临床判定能否构成医疗事故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将鼻饲法技能操作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
(二)学情分析。从学习动机出发,确定教学起点。学情分析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基础。学生已学习《护理学概论》、《人体解剖》、《人体生理》等课程,掌握了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对消化系统疾病也有初步的了解;本课前已经学过日常生活护理技术、患者一般饮食的护理等内容,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下完成鼻饲法的学案;通过两周的临床见习,学生对鼻饲法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高职学生具有课前利用Mooc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学生的学习意愿。我们曾对高职学生专业学习动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1.07%的学生内驱动机来自操作练习,85.71%来自临床在教学过程中操作展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技能操作教学,减少理论说教。三是学生的学习风格。结合平时课堂观察,发现所教班级学生倾向于教师给出明确任务、详细指导、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探索性学习的欲望不同。同时,作为一种规范的基础性技能教学,学生模仿学习也很有必要。此外,护理专业学生以女生为主,在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等方面倾向于与他人合作学习、角色扮演。
(三)教材分析。从课程资源出发,选择预学路径。本节课选材是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李晓松主编的《基础护理技术》,第八章第四节特殊饮食护理的第一部分内容“管饲饮食——鼻饲法”,教材还有配套习题集,共分4学时。饮食与营养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也是预防疾病、保持和促进健康所必需的,一般人群都可通过正常途径来满足自身对饮食与营养的需求,但对于一些昏迷、口腔疾患、食管气管瘘等特殊病人,鼻饲法是满足其对饮食与营养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教材中,鼻饲法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的知识点多,容易混淆;在示教和模拟练习中,许多重点内容、注意事项无法真实展示,需要以口述的方式呈现;学生临床见习时间短,鼻饲法操作相对较少,临床带教教师的示教也基本上是在模拟人身上展示,学生的直观性感受不够。
基于上述教学背景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节课三维教学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维度——能够说出并正确实施鼻饲法操作;能够说出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并在操作中正确运用;能够正确处理操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二是过程与方法维度——通过学案、Mooc学习,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小组竞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树立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乐于奉献的护理理念;养成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
二、通过先学活动编排,提升技能感知水平
让学生在课前先学是翻转课堂模式的基本要求。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我们可将课前先学定位为学生初步形成鼻饲法动作技能的整体感知。在先学活动的编排上,主要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一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一般而言,学生先学的课程资源包括三方面:(1)文本资源。教师精心设计预学案、课前学习检测试题,为学生课前学习指明方向,明确理论学习的重点和难度;为学生准备好教材及练习册;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查找大量的与“管饲饮食——鼻饲法”相关的文本的、图片的、音像的参考资料等。(2)设备资源。师生共同准备操作用物;实训室模拟医院环境给学生提供练习场所;校院合作办学,资源共享,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临床,亲眼目睹真实环节。(3)信息化资源。精心制作Mooc,细化重点操作步骤,规范操作行为,为学生进行预习思考达到对鼻饲法的初步认知做了铺垫,为翻转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利用学校网络资源上网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是建立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我们也引进了小组合作学习机制,这样在课前先学和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建立班级合作学习小组,首先遵循异质分组原则,在全班建立8个学习小组。其次,每个小组挑选具有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其他同学进行不同角色分工和责任分工。第三,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规程,确保为了小组共同目标,组内人人参与、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第四,建立小组学习评价制度,突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运作机制。 在为学生准备好相关课程资源、建立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后,教师通过班级QQ群上传预学案,明确小组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在小组内进行课前先学活动,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并结合临床见习体验,让每一位学生都形成对鼻饲法操作技能整体感知。小组内组织检测,达到80分为合格,能够进入课堂学习。检测未达标者,通过自身的再学习和小组同伴的帮助继续学习,确保在课前达到80分的检测目标。
三、通过课堂教学程序预计,
突出职业技能提高
“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的过程提前到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由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教学视频和辅助材料完成,而知识的内化则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学生之间的小组协助完成,从而形成了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翻转。就动作技能教学来说,课堂教学应定位于动作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即通过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动作与知识、动作与动作的联系。通过不断强化训练,使动作技能达成自动化水平。对于“鼻饲法技能”教学,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高昏迷病人插管的成功率;二是插管过程中“三种情况”的正确处理。这两个重点,既有操作层面的,也有基于知识层面的,突出护理技能是一种心智活动的特点。基于上述教学构想,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一)病例展示,导入新课。病例展示是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围绕情境展示,课前先学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本章节内容时,笔者出示病例:“王某,73岁,男性,因脑出血入院,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目前患者意识清醒,但患者体质较弱,仍不能说话及正常吞咽。医嘱要求给予管饲饮食,补充营养。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如何做好王某的饮食护理?”其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交流讨论后形成小组对患者的评估意见及饮食护理方案,并在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交流情况进行评点,重点评述患者的神志情形、鼻饲液及胃管的选择,从而导入新课。
(二)学生展示,动作纠正。我们把人体模型当作患者王某,由学生根据课前知识点学习以及动作技能的理解,对模拟的王某进行鼻饲法操作展示,一边操作一边进行讲解,通过“心手合一”,暴露心智活动。如通过改变模型的头颈部弧度,探讨提高插管成功率的原因何在等。其他同学观摩,并对照鼻饲法操作评分细则,进行评分(见表1)。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点评,纠正不正确或不到位的动作,必要时进行示范。在操作应知层面,侧重解决“插管过程中会碰到哪三种情况,如何解决”“怎样确定胃管在胃内”等问题。
(三)分组练习,熟练操作。在学生掌握了规范的操作技能后,分小组进行反复练习,以便让学生对操作技能掌握更为娴熟,最终达到技能形成的第三阶段,即动作自动化阶段。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操作情况,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组际竞争,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课堂小结,温故知新。在课堂小结阶段,指导学生完成详细的反思与总结,查漏补缺;完成课后练习以巩固本课知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尝试帮助案例中的王某做一份健康宣教。同时布置下一课的预学案,为下一课翻转课堂做好准备。教师也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也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设计时,教学背景分析是基础,先学活动编排是关键,课堂教学实践是核心,突出学生学习中心,有效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
[3]唐晓勇.“翻转课堂”:数字技术引发的学习变革[J].中小学管理,2013(7).
(责任编辑:张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