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教学现状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学校不重视、认为不重要、学生不喜欢、教师不专业、对新旧版本编排不适应等,导致教学质量长期停滞不前,这对于正在进行着的新课改很不协调,笔者针对这种现状深入实际进行了调查,发现并总结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现状;调查;原因;改进措施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历史课的教学,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其现状令人担忧。前不久,我对本校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实际调查,结果如下:
①、课堂气氛很沉闷的占40%;一上课就出示练习答案的占20%;随便叫学生读一遍就划出本课重点的占40%。
②、不喜欢占95%。理由主要有老师不讲课、老师只会照读课本,没一点儿趣味、老师叫学生划重点、直接抄练习册答案等。
③、不是历史专业的老师占95%;是历史专业的老师占5%。
从调查结果看出,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历史课程不受重视,对历史课定位不准确。历史课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学校、学生和家长都陷入这样的认识误区,影响教师教学热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多数中学的历史课在七、八年级中依然是“副科”,只在九年级才受到重视,但历史科中考的内容也是分散摘选于初中阶段六本课本,所以,绝大多数的九年级历史老师在考纲出台后,对七、八年级的历史也只复习必考部分,其它一概不提。
2.教师未能真正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旧版课本,在内容上比较详细,历史线索比较清晰,但概念多,现成的结论多,叙述形式呆板,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的课本图文并茂,较具直观性、生动性,难度降低,但在课程内容安排方面却有不足之处。教材以单元作为一个知识板块,看起来具有系统性,但在历史发展的线索上却有断线或倒置的问题,以九年级《世界历史》尤为突出。这对习惯旧版本的老师来说,要立刻适应过来,并非易事。
3.教学方式陈旧、单调。在现代教学手段日益发展的今天,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难以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些老师希望用多媒体上课,可是,当前又有多少所农村中学能拥有这样的设备?
4.历史教师自身水平亟待提高。不少初中历史教师为兼职教师,没有接受系统的历史教育教学训练,这种业余水平怎能保证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呢?
初中历史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的一种人格培养、人文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要怎样才能走出落后局面、跟上改革的步伐呢?笔者谈几点拙见:
1.改变传统的对历史教学的认识,重新定位历史课。要认识到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高度重视历史教学,改变历史学科的这一不正常的地位。同时不能让考试的指挥棒来束缚历史教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2.要努力提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①、历史教师应树立素质教育理念,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同时也要把历史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人格培养联系起来,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格,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②、教师应该有创新意识、改革精神;面对新课本,要有新思维、新方法;要勤于学习,乐于交流,努力使自己的备课思维和授课意识与课改要求相适应。③、教师应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应通过坚持看书学习来扩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作为教师,应该教到老,学到老,教学相长永远是个真理。④、教师应提高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1】要想让学生听得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水平,史料的叙述要通俗易懂,史观的阐述要深入浅出;要想让学生喜欢听,教师就应在讲述时,用具体的史料来充实教学,事件的叙述要有情节乃至细节,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唤起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对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
3.努力探索新颖而又切实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法的新颖,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拟提供几种方法仅供参考:①、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历史老师可以开设网络课堂,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方便、快捷地接受大量的、生动的、全方位的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②、学生试讲法。就是通过适当时间的预习,由学生毛遂自荐,或由老师随机或有规律地抽选学生,让学生上台当一回老师,老师最后作点评、修改和补充。③、知识串联法。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记忆掌握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以上就是我对现今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的一些看法,虽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局面会有一个大的改观,会有一个新的发展空间,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1982年7月版
【关键词】现状;调查;原因;改进措施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历史课的教学,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其现状令人担忧。前不久,我对本校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实际调查,结果如下:
①、课堂气氛很沉闷的占40%;一上课就出示练习答案的占20%;随便叫学生读一遍就划出本课重点的占40%。
②、不喜欢占95%。理由主要有老师不讲课、老师只会照读课本,没一点儿趣味、老师叫学生划重点、直接抄练习册答案等。
③、不是历史专业的老师占95%;是历史专业的老师占5%。
从调查结果看出,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历史课程不受重视,对历史课定位不准确。历史课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学校、学生和家长都陷入这样的认识误区,影响教师教学热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多数中学的历史课在七、八年级中依然是“副科”,只在九年级才受到重视,但历史科中考的内容也是分散摘选于初中阶段六本课本,所以,绝大多数的九年级历史老师在考纲出台后,对七、八年级的历史也只复习必考部分,其它一概不提。
2.教师未能真正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旧版课本,在内容上比较详细,历史线索比较清晰,但概念多,现成的结论多,叙述形式呆板,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的课本图文并茂,较具直观性、生动性,难度降低,但在课程内容安排方面却有不足之处。教材以单元作为一个知识板块,看起来具有系统性,但在历史发展的线索上却有断线或倒置的问题,以九年级《世界历史》尤为突出。这对习惯旧版本的老师来说,要立刻适应过来,并非易事。
3.教学方式陈旧、单调。在现代教学手段日益发展的今天,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难以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些老师希望用多媒体上课,可是,当前又有多少所农村中学能拥有这样的设备?
4.历史教师自身水平亟待提高。不少初中历史教师为兼职教师,没有接受系统的历史教育教学训练,这种业余水平怎能保证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呢?
初中历史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的一种人格培养、人文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要怎样才能走出落后局面、跟上改革的步伐呢?笔者谈几点拙见:
1.改变传统的对历史教学的认识,重新定位历史课。要认识到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高度重视历史教学,改变历史学科的这一不正常的地位。同时不能让考试的指挥棒来束缚历史教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2.要努力提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①、历史教师应树立素质教育理念,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同时也要把历史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人格培养联系起来,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格,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②、教师应该有创新意识、改革精神;面对新课本,要有新思维、新方法;要勤于学习,乐于交流,努力使自己的备课思维和授课意识与课改要求相适应。③、教师应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应通过坚持看书学习来扩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作为教师,应该教到老,学到老,教学相长永远是个真理。④、教师应提高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1】要想让学生听得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水平,史料的叙述要通俗易懂,史观的阐述要深入浅出;要想让学生喜欢听,教师就应在讲述时,用具体的史料来充实教学,事件的叙述要有情节乃至细节,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唤起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对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
3.努力探索新颖而又切实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法的新颖,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拟提供几种方法仅供参考:①、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历史老师可以开设网络课堂,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方便、快捷地接受大量的、生动的、全方位的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②、学生试讲法。就是通过适当时间的预习,由学生毛遂自荐,或由老师随机或有规律地抽选学生,让学生上台当一回老师,老师最后作点评、修改和补充。③、知识串联法。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记忆掌握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以上就是我对现今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的一些看法,虽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局面会有一个大的改观,会有一个新的发展空间,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1982年7月版